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P41

  ..续本文上一页够担当救度苦难众生的神圣事业,所以取名为「大焰肩佛」。

  四、须弥灯佛:须弥,是须弥山。须弥山是最高的了,叫「妙高山」。俗语说「高灯远照」,灯,放在低处,照不远;放在最高处,才能照得远。这尊佛以如须弥山这样崇高而微妙的灯塔,光芒四射,照遍整个世界,来照耀引导黑暗中的无量众生,使他们步向光明解脱之道,所以称为「须弥灯佛」。

  五、无量精进佛:无量,佛教对于不能计算的数目,都是以无量无边来表示;精,精粹,不复杂;进,不退转,向前进。这尊佛,为救度众生,不管在无量数的时间里,不管在无量数的地方,他都能很精进地运用无量数的法门,以纯正的真理,从不休息地去利益一切众生,而令他们走向光明大道,所以叫「无量精进佛」。

  以上已经讲过十尊佛的圣号,每尊都有他们的意义、有的是以修持的工夫,有的是以救度众生的力量来起名,不管从那方面表现出来,都有他独特的意义。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西方的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等七尊佛作为代表,还有数也数不清的佛,都在他们自己的佛国里,现出又广大又宽阔的舌相来,把三千大千世界都遮盖起来,并诚诚实实地宣说着:「你们众生,应该相信,应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对于一切众生有莫大的功德,这部经是十方诸佛,所保护、所惦念的!」

  西方世界,跟东方世界及南方世界一样,也有恒河沙数诸佛,算也算不清的,现在只推举七尊佛来介绍:

  一、无量寿佛,大家听了,会想到《佛说阿弥陀经》的主人翁:阿弥陀佛,译成中文是无量光、无量寿,那么这尊无量寿佛,是不是就是指阿弥陀佛呢?名称是一样,不过并不是同一尊佛,而是另外一尊佛。关于这一点,有两位古时的大德曾经有这样的解释:

  (1)灵芝大师说:这尊无量寿佛,并不是那位曾经出家为法藏比丘,后来成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无量寿佛,试想想,这里是六方诸佛在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这尊佛是指阿弥陀佛,岂不是自己在赞叹自己吗?所以说,这尊无量寿佛,另有其佛!释迦牟尼佛曾经告诉我们,虚空界是无边无际的,同一名号的佛、菩萨太多了,佛经中提到共有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尊,同名同号为阿弥陀佛的。

  (2)慈恩大师说:纵然阿弥陀佛是赞叹自己,鼓励大家念佛生到西方去,也没有什么不妥当。因为佛是法王,于法自在,为了引导一切众生,启发信仰,让大家发愿到极乐国土去,免除生死轮回的痛苦,可说是一种善巧方便。因此、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也都说得过去。

  讲到无量寿佛,就是长寿。每个人都希望能长命百岁。最近买到一本大陆出版的《大众医学》,里面有一篇介绍四川省长寿县的典故。古时某一朝代,皇帝秘密地派宰相到西南边境(四川省)去办一件事,同时也派了一批随从化装成老百姓跟他一起去。办完事,在回京城的路上,被一阵大雨延误了行程,宰相只得带着随员夜宿旅馆,次日再起程。第二天,天还在下着雨,一行人决定冒雨继续回程,路上,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但是生龙活虎的,精神很好,手上提着一把伞,又挟了另一把伞在赶路。

  「老人家呀!你急急忙忙地,为了什么呢?又为什么一个人拿两把伞呢?」既然在路上有缘相遇,宰相闲着也是无聊,就跟他攀谈起来。

  「我爸爸去买礼物,下雨了,我是去送雨伞给他的。」

  宰相一看,这老人家看来已经有七十多岁了,他的爸爸至少也有九十多了,还能亲自到店里去办礼物,岂不是很稀有吗!为了好奇,就跟着去看看。这一看,不得了,这个老人家虽然满头白发,可是红光满面,满健壮的,手上拿着一包礼物,礼物上写着一个很大的红「寿」字。

  「请问老人家在为谁办寿礼呢?」宰相上前问道。

  「祖父生日,我亲自来办寿礼。」老人家回答。

  宰相听后,更感奇怪了,一对将近七十与九十多岁之间的父子,居然还有祖父在做生日,岂不是天下奇闻吗!他也就不急着赶路了,顺便也买了一包礼物,跟着去祝寿。一到那寿家,贺客满座,热闹得很,详细一看,有几十个是一百岁左右的,那太公刚好在过一百五十岁生日,精神好得很,自己正兴高采烈地在招待客人,真是不可思议。他们在寿家作客,等寿宴过后,再赶回北京去。回到京城,除了禀告皇上有关出差的任务以外,还把这次遇到的奇事讲了出来。皇帝听了,想到国家正当太平盛事,竟然在西南四川山城地方,有这么多长寿的人,实在是很难得,因此就下令把那个县命名为「长寿县」。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生七十古来稀。」人能活到七十岁已经很难得。但台湾有位一百岁的政府官员叫张群,他说:「人生七十才开始。」意思是:别以为七十很老,我今年七十岁,才是人生的开始呢!看看,他虽然老了,可还是那么开朗!他有首〈不老歌〉:「睡得好,起得早,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一个人想要身体好,睡眠是最重要的,只怕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那是最伤身的;有些人不按时睡觉,非要弄到半夜三更才上床,日上三竿才起床,吃过午饭后又要午睡两、三个小时,睡多了,也会头昏脑胀的。早上五时起床,午饭后再休息半个小时,是最理想的。饭也不能吃得太饱,不合卫生,只要七分饱就够了。平时要常运动,多散步,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古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要整天愁眉苦脸的,没病也愁出病来,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学习弥勒菩萨的笑口常开,每天大笑三次,自然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更不能以为自己年纪大了,就什么事都依赖别人,整天无所事事的,多无聊,找一些比较轻便的事来做做,精神有所寄托,心情自然愉快,人也保持青春,就不会老了。

  希望长生不老,要长命百岁,要无量寿,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这是属于世间法。至于出世间法,佛经上说,希望长寿,就要戒杀放生。一般人总以为过生日,要宴客庆祝,为了庆生,而杀害了千千万万的生命,这个道理说得过去吗?过生日要宴客,最好是吃素,平常多吃素,对身体的营养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二、无量相佛,你们见过那一尊佛,一天到晚把眉头锁住?所有佛的相貌都非常慈祥、非常庄严,这就是佛的相好。佛的相好,是无穷无尽的,应身佛就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说九十七种大人之相,还有说八万四千相好,乃至无数相好等,都是赞叹佛的法相庄严。「无量相佛」,是强调这尊佛的相好难以计算。这尊佛度众生的方法着重于相好:修积无量福德,以庄严相好接引众生来学佛、修持、以至成佛。相书上讲:相由心生,一个人相貌的美丑,跟心理情绪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内心慈悲的人,面容一定慈霭悦色,让人看了自然如沐春风,欢喜跟他接近;如果心中正生着气,面部一定表现怒容,人家一看就害怕,谁敢跟他接近呢?可见相貌的庄严与否,完全由心理所造成,所以佛教说「一切唯心造」。

  佛经里有个〈丑鬼的故事〉,就是跟「相」有关:佛在世时,有个名字叫「丑鬼」的人,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会称为丑鬼呢?「丑」是由「酉」和「鬼」合起来,酉是中国十二个时辰之一,在下午五时到七时之间的这一段时间;鬼是太阳下山以后才出来,所以一提到鬼,就会和难看连想在一起,如果说丑鬼,那真是丑上加丑,难看的程度,可想而知。释尊告诉我们,过去印度有个大富长者,生了一个很难看的儿子,有钱人爱体面,怕被人嘲笑,就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跟人接触。长大以后关不住,就把他丢到荒山里去,由他自生自灭。当大富长者要把他送到深山去时,一路经过的地方,那些飞禽走兽看见了,都害怕得不敢走近而跑得远远的,可见他是如何的难看。看到这种情形,丑鬼当然是非常伤心难过,觉得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呢,还是早点死算了!慈悲的佛陀,为了救度他,就带几位比丘到山里去,在他住的旁边搭个茅蓬住了下来。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佛陀知道,如果直接去找他,他一定会吓得跑掉,为了要让他自己觉得外在的丑并不是绝境,还有改善的机会。释尊就住了下来,把自己变成一个比「丑鬼」更丑的比丘。「丑鬼」一看,世上竟然有个比我更难看的,他心里得到了些许的安慰。后此释尊就与「丑鬼」生活在一起,「丑鬼」有个同伴,日子就比较好过一点,不再那么伤心地想死了。释尊每天在山里打坐用功,「丑鬼」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日子就在平静中慢慢的过去。

  有一天,「丑鬼」看到本来既粗又黑的丑比丘,在打坐中脸型却变得既好看又庄严,觉得好奇怪,等他出定后,就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他在打坐中作观:观想佛的相好,观想佛的庄严,观想佛的慈悲,当心中想佛的相好光明时,面貌也就慢慢地变好看了。「丑鬼」听了,非常高兴,请求比丘教他作观的方法,从此也跟着比丘打坐观想,脸也渐渐变得庄严起来,最后跟随释尊出家,证了罗汉果位。诸位,如果要庄严,要漂亮,就要时刻观想佛的庄严、佛的相好,生生世世都会生得相好庄严的。总而言之,我们先从大门的弥勒菩萨观想起,每个人都笑容满面,看到大家都是笑嘻嘻的,则人间就会充满和谐安乐。

  三、无量幢佛:幢、是挂幢旛儿或旗帜之类的旗竿,经常有数丈高,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一个标志,所以有高显的意义。这就以无量幢来形容佛的道德福报非常崇高,智慧光明显赫;以他的功行,来接引教导众生归向觉路,或摧伏种种邪魔。

  四、大光佛:大光、就是光明广大,能够普照一切。是说这尊佛的智慧之光…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