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方升起。黎明时,初出的太阳,富有无限的朝气,能照破漫漫长夜的黑暗。这尊佛出现世间,就像是初出的太阳,以他的智慧之光,朗照众生,使众生的贪、瞋、痴破除,得以脱离无明黑暗,而走向光明的世界。
五、网明佛:世间的鱼网,大都是用麻线或塑胶绳交织成的。相传大梵天上(帝释天居住的地方),有无尽的珍宝明珠,交织成因陀罗网(帝网),粒粒发光,互相辉映,蔚为奇观。佛有无量的智慧,好象发光珠宝所结成透明的宝网一样,时时放光,使人生的黑暗破除。这尊佛,在苦海里渡众生,以他的智慧之光,说出的妙法,字字珠玑,交织成无量的法门,而广度一切众生,所以称为网明佛。
以上所列北方世界的五尊佛,已经讲完。
讲完北方,如果以十方来说,除了东、南、西、北四方以外,应该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维,可是这里只讲六方,所以四维并不包括在内。以下我们要讲下方和上方。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下方的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等六尊佛作为代表,还有数也数不清的佛,都在他们自己的佛国里,现出又广大又宽阔的舌相来,把三千大千世界都遮盖起来,并诚诚实实地宣说着:「你们众生,应该相信,应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对于一切众生有莫大的功德,这部经是十方诸佛,所保护、所惦念的!」
当释迦牟尼佛介绍了北方世界的诸佛以后,接着又告诉舍利弗下方世界的诸佛。
下方世界: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下面,还有无量的世界,所以称为下方世界。从前科技还没有发达的时候,总以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不动的,在我们的下面,那里还有什么世界呢!要是有的话,那一定就是地狱了。其实不然,如今科学昌明,利用种种仪器的测试,使我们了解:咱们居住的地球,只是虚空中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星球之一,每到晚上,我们会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发光闪烁,每一个星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能够看到别的世界在发光,同样的道理,站在其他的世界上,也会看到我们这个地球在发光。由此推论,除了这娑婆世界以外,所有上、下、东、南、西、北四周,也都环绕着无量世界。释尊在二千多年前讲出,所有尽虚空遍法界,世界之多,就像是恒河沙数一样,一般人是不容易接受的。科学不断的进步,如今的确证明了佛所说的:十方世界、恒沙国土的真实不虚,科学越昌明,越能显出佛法的伟大。
下方世界的诸佛,当然也是恒河沙数不可计算的;现在只介绍六尊佛,给大家认识:
一、师子佛:师子、就是狮子。它是兽中之王。如果狮子一吼,百兽皆惊。佛为人中之王,所以佛经中常常引用狮子的威名来形容与佛有关系的,如:称佛为「人师子」;正如《忏悔文》中说:「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佛说法所登的宝座,称为「狮子座」;用「作狮子吼」,来表示佛一说法,能使众生破除贪、瞋、痴,令一切天魔外道,悉皆恐布,震惊,一一都被感化了!这尊佛的法音远播,威震环宇,所以称为师子佛。
据说:狮子命终的时候,其他的兽类都不敢食啖它的尸骸,且由它自身所生出的虫来蚕食之。《仁王经》说:「如师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外道也!」这譬喻佛法的在世间兴盛,是靠佛教徒自己来护持,来发扬光大;反过来说,佛法的衰败,也是教团内部的不和,不能依教奉行,破坏自己的教门所造成的,就如狮子身上肉,只由狮子自身生出的虫来吃,其他的动物都不会吃,是同样的道理。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如今时当末法时代,佛的预言己经兑现,很多佛教出家人,佛教信徒,所作所为不能如法,自毁教门,不禁令人浩叹!
二、名闻佛:名、是名誉;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三代之下,唯恐不好名!」能爱名,是好事。实至名归,能够使一切人都敬仰,那必须对人群社会有所贡献。闻、为众人所听到。例如一个国家的元首,纵然人民没有亲自见过面,但他的名字,妇孺都知道。这尊佛,他有种种功德,有种种智慧,广度众生,名闻十方,时时受感化。
三、名光佛:名、是名声;光、是光彩。一个人,如果只有名,还不够,还要有好名誉;必须还要有光彩,才能使人仰慕!这尊佛的功德、智慧,如日月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使众生都蒙受其恩惠,所以称为名光佛。
四、达摩佛:佛、法、僧称为三宝。印度话就是佛陀、达摩、僧伽。达摩、是梵语,译为「法」,这尊佛,自己以佛法修持成了佛;又以佛法教化众生,所以叫达摩佛。
五、法幢佛:幢、类似旗杆,有高显的意思。佛说法的宗旨,高超、显明的目标,建立法幢,度化众生,折伏邪魔外道,是他的任务,人天共仰,所以称为法幢佛。
六、持法佛:持、是执持;法、是佛法。这尊佛,时时刻刻以佛法作为把握的核心,以佛法作为教化众生的任务,不堕有、无二边,执持中道,以此妙理,化导众生,使大家都能走上解脱的道路,所以称为持法佛。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上方的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等十尊佛作为代表,还有数也数不清的佛,都在他们自己的佛国里,现出又广大又宽阔的舌相来,把三千大千世界都遮盖起来,并诚诚实实地宣说着:「你们众生,应该相信,应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对于一切众生有莫大的功德,这部经是十方诸佛,所保护、所惦念的!」
当释尊介绍完下方世界诸佛以后,接着又告诉舍利弗,上方世界同样的也有无量诸佛,并举出梵音佛、宿王佛等十尊作为代表。
上方世界:正如释迦牟尼佛所说,虚空是无边,诸佛国土也是无边,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上面,同样的,也有无穷无尽的佛世界,名为「上方世界」。现在就把释尊所举出的十位代表,一位一位的给大家作个介绍;
一、梵音佛:梵、是清净的意思。佛经中告诉我们,我们所居的世界是由大梵天总管一切,大梵天王所发出的声音,叫梵音。《法华经》(序品)说:「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梵天所发出的声音,非常微妙悦耳,令人喜爱听闻。四阿含经之一的《长阿含经》中提到,必须具足:(1)正直(纯正而不邪),(2)和雅(和谐文雅),(3)清澈(清楚而不含糊,一看就见底),(4)深满(深沉而圆满),(5)遍周远闻(不管多远都能听得到)等五种清净,才能叫做梵音。
前面我们讲过,佛的声音是最殊胜的音声,具足了八种妙音,当然也包括了这五种清净的梵音。这尊佛,以清净的音韵宣扬妙法,非常圆满、透澈,所有众生听了以后,就会心开意解,断除一切烦恼,证得菩提,所以这尊佛称为梵音佛。
我们平常无论是唱赞或是歌咏佛偈,凡是歌颂佛功德的,都称为「梵呗」,是以音韵作佛事,可说是佛教中专有的音乐。《普门品》中有二句:「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梵音既然具备了种种殊胜的功能,听了以后,心神恬静,什么烦恼都消除,内心的欲望也随之消失。海潮音,是佛教的赞偈,非常雄壮,非常感人,好象大海波涛的潮水声。佛讲佛法是种梵音、海潮音,超过世间的一切音声,世间的一切音声,大都是染污不清净的,就以一般流行歌曲来说,内容总脱离不了爱情、多多少少都有一点黄色,那是一种「靡靡之音」,充满了淫荡、挑逗的气氛,常听会浮散人心,听了令人想入非非,这种音乐不宜多听。正信的佛教徒应该提倡佛化音乐,欣赏梵音,使心地清净、自在、宁静,也才能净化身心!
二、宿王佛:宿、音「秀」,天上的星星,称为星宿。古时,天文学家把天象分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有七颗星星,就代表二十八星宿。晚上,抬头望天,除了月亮以外,还有满天数不尽的星星,但不管星星有多少,总无法遮掩月亮的光芒,换句话说,月光总比众多的星光来得明亮,堪称星宿之王,所以称月亮为「宿王」。古人又说:「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北辰是北极星,北极星非常明亮,就像是星中之王,由无数的小星星围绕着它。这尊佛在十法界中的地位最高,为无上大觉王,以他的智慧之光,照破了一切黑暗,作一切众生的依怙,如「众星拱月」一般,所以称为宿王佛。
三、香上佛:香,是我们的鼻识嗅觉所面对的一种尘境。不管是对「香」或是「臭」,佛学都称为香,只是以「好香」与「恶香」来加以分别。好香、嗅了使人感到舒适;恶香、嗅了使人感到不安。
谈到香上佛,借着讲这尊佛圣号的机会,我想多讲一点有关烧香的事:为什么烧香?应该怎样烧?烧香代表什么意思?让大家对烧香多一份了解。
香有很多种,如乌沉香、檀香、西藏香……等,供佛,当然是用好香,《普贤行愿品》讲到香供养,所谓:「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我们就用这三类来加以说明:(1)涂香:是香料调水,佛在世时,信徒为了对佛的敬仰崇拜,把香涂在佛的身上和脚上。(2)烧香:就是我们供佛所烧的线香和盘香。(3)末香:就是檀香末,是燃点檀香的引子,在印度是洒在佛的身上。这种种香,都是表示对佛的崇敬。
依照佛教的三千威仪,我们烧香供佛,应该特别注意几件事:(1)先将香炉中残余的香去除,而后点香,恭恭敬敬把香插好。(2)为表示对佛、菩萨的诚敬,应该亲自烧香,…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