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字同步共振、回荡(只有一阵子),翌晨再诵金刚经时也是如此,让丙师父在安祥、庄严的气氛中恭诵金刚经,不再遭受干扰。而且在丙师父入睡时,感觉出现一层金黄色的光圈将其保护起来,令鬼魂不能靠近。并且当护法神出现时一直瞪着亡者,令亡魂吓得缩在一处角落不敢再放电波表达意思!再过一日,丙师父继续拜忏、诵经、念佛,回向亡者,亡魂仍然不愿意走,结果被护法神硬托出去,致使亡魂起了很大的瞋恨心………。这件事结束后,丙师父为了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去见当初帮助她、劝她必须引渡的另一位师父(此位师父是天生的天眼通),他并不知道这件事的经过情形。当见到这位师父时,还未开口问:「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最后是如何解决的?」他就直接说:「这件事是护法神硬把她拖出去的,被托出去的时候,起了很大的瞋恚心…。」经过这件事后,丙师父猛然醒悟实修的重要性!
2.在病痛中念佛是十分不容易的
这个度亡实例,说明了一件事实…如果一个生前不知念佛的人,在临命终时纵然有人提醒念佛,但是因为在痛苦中念佛,不容易提起正念,仍然在痛苦中死去。
一个人要在病痛中念佛而心念不受病苦影响,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位女居士虽然念佛三日三夜,但是并不没有在病痛中做得了主,事实上虽然痛苦万分,但是她的求生意志,仍然非常强烈,甚至在死后,托梦给她的好友说:「她尚未死时听到旁人对其先生说,应该尽速转院等语,虽然口不能言,但是意识依然清醒。」她埋怨丈夫没有替她转院,以至延误病情,她是冤枉死的。后经她先生证明,「这桩有人劝他转院之事」是真实的,没有料到他的妻子在昏迷中居然听得到。由此可知,一般人一定要平常「念佛得力」,才能在病苦中做得了主。否则在临死前一边念佛,一面求生,希望有奇迹出现,临终前虽然有念佛因缘,也因为心念随着「病痛而转」及求生意志而做不了主,仍然堕入中阴身间,随业而转。
3.若是冤魂不愿意化解冤业就是佛出世也不能救你
谈到中阴身的超渡(若是亡者不守五戒),不只是诵经、回向,就能引渡,尚牵涉到亡者的善根与心态问题。
在生之人的个性、习惯、心态有千万种差别。「中阴身」的心念、品性也有千万种差别,若是沦入鬼类,已成定业,习性更重,又有他们的鬼类朋友、眷属等「差别因缘现前」,再造恶业或者善业,不可测知,也有夭寿或延寿的现世报,因此不只是诵几部经、念千百句佛号,就能引渡亡者超升善道的(当然也有特例,后有实例)。问题是亡者有没有善根?愿不愿意接受佛法的熏陶?愿不愿意接受师父的开导?以及愿不愿意接收所回向的诵经功德?若是亡者「情结深重」、「瞋恨心强」或者「冤气很重」、「排斥引渡者」,纵然诵经、念佛,也不能令其「心开意解」。我们看前述实例及迦诺迦尊者化解悟达国师与人面疮之间的仇恨故事即知(见「慈悲三昧水忏」序文所述)。如果人面疮(鬼魂),没有善心,就不愿意接受尊者慈悲三昧法水的劝化,也就不会领受到「慈悲法水」的滋润,当然便没有与悟达国师和解的意愿。若是冤魂没有善根也没有善心,执意报复,就是佛出世化解也没有用。(按笔者有遇过数次有发心的居士及出家师父,用大悲水或者念佛功德,度化有冤魂缠身的熟识之人或陌生人,其间有和解者,亦有遇上不愿和解的「冤魂」,才知道这种度亡之事,不能随便发心去做,否则有时会因「度亡不如法时及引渡者力量不足时」而发生「鬼魂附身」的情形,如附在重病者身上,或者附身在体弱多病者身上,或者附身在「神经质严重之人」身上,而发生扰乱情形,时有所闻。而一类「异教徒」,却是用大鬼压小鬼的方式(如驱赶、镇压)方式,处理类似事情,与佛教处理方式不同,「异道」虽然可以暂时「压制类似事件」,但是又与「冤魂结下瞋结」,牵涉到来世「冤冤相报,无有了期」的「恶增上」的业果问题。任何人皆在过去无量世中造下无数「冤亲债主」之因缘,什么时候会受「冤魂」跟踪,遭受「报应」,不得而知,尤其现在人类被「冤亲债主干扰的情形或者因堕胎身旁有『婴魂』跟着的情形,或者因多管闲事或者因造作罪业而犯下大错,因而磁场相应被鬼魂、邪魔外道跟着的情况很普遍」,所以称为「五浊恶世」。所以佛弟子要在平素就注重「实修」,才不会在「突然碰到『遭受鬼魂干扰』的情况时,才临时抱佛脚,要佛菩萨现身救你。」然而我们不能怪「佛菩萨不现身救你」,因为若是在今世没有「用功诵经、念佛」一段很长的时间,又在宿世没有深厚的善根,更在今世没有重大利益众生的弘法因缘时,佛菩萨及「护法善神」、「护法菩萨」是不会随便显现给众生看的,更不会在你「临时抱佛脚时」,现身救你的!
4.中阴身间往生净土是特例
所以任何宗派,均是着重生前的学佛与修行(念佛),不可存有侥幸的心理,冀望「临终助念」便能超生净土。就是临终助念,也必须是生前「用功念佛」者才有特殊效用。若是临终助念无效,进而沦入中阴身间,更需「超渡得宜」,才能确实利益亡者,令其投生善道,或者种下未来往生净土的善因缘。更不可奢望到了中阴身间才希望有人助念,助其超生净土。当知往生净土是「定业纯熟」,临终一定预知时至,在「梦中先见佛」,而于断气之前,在念佛至一心不乱中,超生净土。当知「中阴身间」能够往生净土者是「特例」,虽然为亡者助念后,或许会有「亡者身体柔软、脸色红润、微笑、甚至头顶犹温、香气四溢」等「瑞相」出现,但是不能因此而绝对证明其往生净土,因为「顶门犹温」是通「升天法」的,异香、天乐等亦是通「升天法」。如果沦落鬼道,才想要求生净土,当知鬼道「定业已成」,必须至「鬼寿命尽」,才能「依其当生所造善恶业力而投生他处」,不可能在「鬼寿未尽时」而转生净土。所以莲友必须在生时便「用功念佛」,不可不求胜解,误会「往生净土」很简单,大都散心念佛,期待「临终助念」,到了「临命终时」重病现前,陷入昏迷,身心磁场皆呈现幽暗之境,很容易招感鬼魅扰乱…,令你惊慌失措,此时你念佛的正念之心还提得起来吗?
(五)现代念佛有成就的实例
临西妙境、却为<地藏经>而滞留
虽然现世莲友,多停留在「散心念佛」间,但是在现世之中,依然有少许宿世善根深厚的念佛人,转在此娑婆世界,其中不乏有「念佛成就」者,如「地藏菩萨灵感记」中记述有一位「林慈超」居士就属一位宿世念佛善根深厚的「特例」。
临西妙境、却为地藏经而滞留 作者 林慈超
如书内说,一般人若遇恶劣环境便寻找死路,认为一死了之,痛苦也就解决了。殊不知死后的苦痛比活于世间还增千万倍,因人身正如一间房屋,心灵好比主人,寄居于屋,如果一旦失去人身,心灵等于无家可归,便流落到空芜荒废之地,也就是云聚恶鬼的污浊地方。一般人如死后流落到这种地方,就易受厉鬼的要胁压迫,那时想再得回人身已不可能了。世尊所谓:「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可知做人的机会是如此渺小,我人又怎能随意轻生?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为了真正伟大、高超的理想,我们绝不能妄求死路。
过去我屡经患难,就如已经面临死亡之境;每次也自觉死了一般,对这世界亦不再有所眷恋。但既而一想,死后到底去何处?每念及此,心情顿时迷惘,如飘忽于茫茫大海,不能握得上岸线索。回忆星云大师所着「十大弟子传」中有一段事迹:「当时佛和大弟子们,一到涅槃(入灭)时候,便能随时进入涅槃。」我想如果能到此境界,岂不就是最美好的时候?所以我决心求得涅槃妙法,民国五十七年七月我请会性法师开示。
其大意为:
「这种功夫就是依据真功德而自成的,一有足够的真功真德便能自得,不是用教导得来的。」
听完法师的指导我亦无法了解,只好自发誓愿:「自此愿实践地藏菩萨样之菩萨道。如做佛事,一不顾牺牲自己,尽力而为。祈望诸佛菩萨助我达成愿望。」
一年后,高雄佛光山东方佛教学院院长星云大师,初次莅嘉义佛教会宣讲「佛说阿弥陀经」,大师在这段期间阐述「净土法门乃是最简易成道之法」。我即深信不疑,自此开始实行念佛。过去我虽知道净土法门最好,但因平时繁忙,未能深入此微妙法门。而且过于自信「自力妙智」,不曾精诚念佛。现在开始至诚勤念,过了两三天便梦见这样的情景-我的念珠忽然飘至天空中,而我居然能奇妙地飞上天把它取回。又过几天,我梦见当我念佛的时候,忽然念珠变成一串灿美的宝珠。再经数天,我独坐房内念佛,朦胧中飘来一阵阵浓烈的异香,当时我还不自觉得流下泪来。还有一次在失眠的夜晚,我起床念佛,仅过数分钟便安然入睡。
回想几天以来的奇妙瑞相,使我更加深信念佛法门。但我所受的感应并不只限于此。有一天,家人责备我忙碌佛事实在毫无裨益,一死算了。我不敢争辩,只默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当时心情有如在火坑被火煎熬似的,痛苦至极;而我对这世界的一切欲望也一扫而空,仅想依赖阿弥陀佛的大慈力来救我跳出可怕的火坑。果然,我的愿望实现了,一小时后,我闻到浓烈的异香,心地也不自觉地开朗舒适起来,犹如飘忽在虚空之中。如此妙境维持了一天,最后,终于拜见了阿弥陀佛的尊容。我随即明白一定是阿弥陀佛来接我到西方了,一时感到心脏逐渐无力,差不多在将断气时,猛然一想:
「我募款的『地藏经』尚未出版,此愿未了,怎能生西?」
奇妙得很,这个念头一生,我立刻堕落下来,瑞相也消失了。过了几天,心脏仍未复元。
五个月后(民国五十九年正月二十三日)我再度遭受家人无理的责备,无路可走;又开始默念阿弥陀佛圣号。不到一小时又再闻到浓烈的异香,…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