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P6

  ..续本文上一页是趋于下品上生的修行法与下品下生的修行法之间,亦是以发菩提心,皈依阿弥陀佛、供养阿弥陀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基础,但是念佛修持的程度,在这一生中已经比下品上生者少了许多。依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以在家居士身,至少在这一生当中,有十日间,不昏沉、不颠倒,正念分明的「读诵净土经典,依经思义,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成佛悲愿心,日日不退,并且持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不恋世事,而且在一心念佛中观想着无量寿经所说的阿弥陀佛所发接引众生往生净土,见佛闻法,修学成佛之道的大悲誓愿,就在念念念佛中成就「慈心精进」的下品往生资粮。」并且在十日十夜后,仍然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忆念这颗所发菩提心不退,并且经常称念佛号不退,临命终前念佛成就一心不乱,至少下品中生。

  (丙)下品下生

  下品下生者,也要发「一分菩提心」(至少读诵阿弥陀经,因为阿弥陀经已经具备一分发菩提心的经义,后读自明)。唯有读诵、观想净土经典,将自己当做「听法大众」的一员,融入「佛说此经的当下」,才能在读诵「净土经典」的当下,生起「至心信乐」净土的发愿求生之心!绝对不是只有称念佛号而已!也就是说,下品下生者在称念佛号的同时,已经具备一分「菩提心」及具备「至心信乐」求生净土之诚,才能在念佛时的当下与「佛的本愿力相应」!但是下品下生者的念佛程度,是从每日十声念佛起修,再慢慢增进念佛,只要在临终前念佛成就「一心不乱」,便能下品下生!譬如一分莲友就是在临终前数年、一年、半年,才开始读诵阿弥陀经,精进念佛,到临命终时念佛已能入心,心不颠倒,自然能在临终十念念佛下,往生净土。但是现代人在临终时大都为病痛所苦,甚难提起正念念佛,更何况人命无常,任何人都有夭折、猝死或者遭遇横祸或者突然重病缠身的可能,所以就是欲求下品下生,也要在中年时就提早为往生资粮做准备,否则临终前才「临时抱佛脚」,恐怕还是要随业而转吧!

  (6)再谈如何证明临终十声念佛往生净土?

  问:依观无量寿佛经所说:「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声念佛,皆能往生净土,更何况是没有造作「五逆十恶之人」,每日十声念佛,终身不退,临终十声念佛现前,如何不能往生净土?

  答:无论任何「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声念佛,或者是一般人临终十声念佛,如何证明其人一定往生净土?皆要符合「大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往生的瑞相现前」,才能证明其往生净土。

  如无量寿经与大阿弥陀经皆说:「下品往生者,至少在临终前数日或者前一日,于神志清晰、正念分明下,会先梦见阿弥陀佛现身预示其往生之处与往生时间」,(如「往生净土见闻录」均叙述:念佛者会在「临终之时」,梦见弥陀或者「观音」预示其往生净土的时间,令行者「预知时至」,而且在弥陀或者观音告知的时间准时迎接行者,往生净土。)故知临终人梦见弥陀,是预知往生时间已至的前兆,亦即说明下品行者一定要等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的「定业」资粮方会成熟。

  观无量寿佛经也说:「下品下生者,会在命终之时,看见一朵金色莲华,显现在他的面前,大放光明,接引他往生净土。」(按「观经」中所说,是针对造作「五逆十恶」的下品下生者的特例而言。)然而正规的下品下生一定要亲见阿弥陀佛化佛现前,手执金色莲华前来接引,才能证明其人往生净土。因为无量寿经及大阿弥陀经皆说:「下品往生者(包括最下下品往生),临终前数日或者前一日(此是临命终时的扼要释意,按观无量寿佛经所指「临命终时」非指将要断气时之谓,后有详释),会在睡梦中梦见彼佛,预示往生时间。而「观经」何以记载在命终之时,只见「莲华显相」,不见梦示的「弥陀」或者「观音」现相接引?当知这是针对「五逆十恶」者的特例而说!不能用于正规的「下品行者」临终「瑞相」的证明。按观经所说「造恶者的下品下生,至少也要能有预知时至,预知将要往生净土的前兆,这才是净土经典所说「预知时至」的正确释意,才能确定临终显现的这朵金色莲华,是要接引他往生净土的。」

  因「外道福泽清修深厚者」,或者外道修禅深者,也有亲见身坐莲花转生天上。又正道福德深厚者,或者禅定高深者,亦可在临终之时,自见身坐金色莲花,往生欲界较深层天或者色界禅天(按此莲华不由外来,而是由「清净福德者」的心光中所显相或者由禅行者「心光」、「身光」交相辉映,旋转稳定,汇聚成「光轮」而显发…)。乃至神鬼、欲魔、外道异天亦会变现佛相、佛光或者莲华、莲光接引亡者到不好的地方去,或者接引亡者到与其「相应的世界去」,不一定是净土,而亡者误以为是净土,其实是与欲见天、或者是与福德鬼神相应的世界,而亡者不能分辨。究其原因,乃是在生虽然念佛,但是未启发「一分菩提心念佛」(后续自明),以及未以纯正的「净土正见念佛」乃至念佛未至「一心不乱」(见净土诸经及本书所述),而导致与「福德异相相近的业缘衔接」,往生不可预知的「福德世界去」。这就是警示我们,若是在生未以「净土正见引导念佛」,虽然在临终有「光明、有莲花等现相接引」,很可能因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令「福德异相的相似业缘出现」,接引亡者到与在生所修「福德业力」相应的世界去。故念佛者单见「莲华现相接引」,或者单见「光明现相接引」,并不可靠,至少要亲见「观世音菩萨」现相,手持金色莲华接引往生(指最下下品位)。而且行者见佛当下,一定:「正念分明」、「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自知念佛」;并且临终「身相」阴气磁场,因为「化佛光明照身」而转变为「柔软、安祥、庄严、光明」的磁场,令在旁之人见闻、作证。(按弥陀四十八愿其中一愿说:「佛光触身,身心柔软。」便可证明,任何品位往生净土者其临终的色身磁场,一定会转变为清净、光明、柔软之相。)

  由此临终「梦见弥陀告知往生时间」与命终断气之前亲见弥陀或者观音现相接引,令旁人见闻,乃至身相阴气磁场已经转换,呈现「柔软、安祥、庄严」的清净磁场,才能证明这位「临终十声念佛」的人往生净土!

  因为根据「净土往生实录所载」,临终之前凡是「梦见弥陀或者观音现相告知往生时间的念佛者」大多会告诉身旁之人说:「我梦见阿弥陀佛告诉我某日某时佛会前来接引我往生净土。」到了临终之际,凡是亲见弥陀或者观音现相接引之人,也大多会告诉身旁之人说:「我看到佛相现前接引我往生净土。」并且在尚未往生之际,身相已经散发出异香,色身阴气磁场已转,而证明其确实往生净土。而此亡者色身转为柔软、庄严、出香、现瑞之相,已经超出现代科学常识所知范围。

  若是临终之人生平甚少念佛或者平生不曾念佛,临终逢遇善知识开示净土法门,教导其念佛,临命终时纵然能「十声念佛」,至少要有如「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见化佛来迎,身坐光明莲华接引」的「往生瑞相」显相,并且身相阴气磁场已转换为「清凉、柔软、安祥、庄严」的能量,令旁人见、闻,才能证明这位临终人,确实因为「临终十念」往生净土,否则不能因为「临终十念」现前,而证明凡是「临终十念」之人一定都能往生净土。但是临终之人,能念出「十声念佛」,千万人中也难得其一,已经相当难能可贵,值得鼓励!

  (7)再举下品下生往生实例

  兹再依「净土圣贤录易解(四)」所述,一位女居士临终前三日重病中才皈依、念佛、成就往生的实例,以此证明,纵然临终前才知「念佛」也要在「临终前梦见观世音」或者亲见观世音菩萨现前接引之相,才能证明其确实往生净土。

  如书内说:民国、邓女士。名继俶,秉性淳厚谨慎,幼即好学。年十七岁,嫁给扬州卞姓人家,平时侍奉公婆极为孝顺。民国十二年,生产之后感染疾病。民国十三年秋天,归回杭州娘家,请医生调治病情无效,因此卧病在床。其母亲及姐姐,皆信奉佛法很久了,屡次劝导她念佛,而邓女士还在犹豫不决。到了十二月十三日,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嘱咐她姐姐代办后事。其姐安慰允诺她,并且又以人生如梦,佛法难闻,三界如火宅,当求出离,劝勉她皈依三宝,求生西方净土。此时邓女士默然有所悟。其姐即说:「今日请大师来说皈依,可以吗?」邓女士说「好!」于是请却非上人为她说皈依。自此之后,家人眷属为她诵经念佛,其丈夫也前来助念。于是立即承蒙三宝加被,过了二日,病势减轻,痛苦渐渐消除,感觉身心轻安。

  到了十六日晚上,请姐姐代替她答谢前来念佛的人,接着向仆妇孙妈道谢,交代她明晨早点起来,并且一再地叮咛。之后孙妈出来将邓女士的话告诉家人,众人料想她明晨会往生,此是预知时至,因此众人念诵佛号更加精勤。邓女士也将念珠挂在脖子上,以手数着念珠,随着众人念佛。其姐将五彩色的西方三圣像悬挂于床榻前,叫她观像念佛,邓女士一一地顺从而做。到了临终之时,说:「有金脸黄菩萨到了。」眼睛左右而看,神情非常安祥。一会儿,忽然自己结手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往生。当时有位杨福生童子,看见观世音菩萨与诸圣众,从空中遥遥而来,接引邓女士向西而去。时为民国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辰时(早上七时至九时)。(近代往生传)(按「临终梦中见佛」是下品下生往生之兆,而此例并未记载「临终梦中见佛」之兆,但是在临终之际,预知时至,亲见「观音来接」,可见比「临终梦中见佛」的品位更低,但依然是下品下生。)

  (8)进入中阴身期间如何超渡?

  进一步说,「临终十念」都不一定往生净土,何况是断气后进入「中阴身」间的开示、助念!能往生净土者更如凤毛麟角,难得其一!因为进入「中阴身」间,即是进入「善恶业缘浮沉不定的过渡期间」…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