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南亭老和尚)▪P18

  ..续本文上一页人,正是我们的好榜样,也是叫人成佛的好证据。所以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听到经,闻到诸佛的名字,不啻是日月灯光,照破了自心上的黑暗:也等于得到了钥匙,打开自己的保险箱子,把一颗能成佛的心宝,发现出来了,这是多么值得欢喜的事啊!佛经、佛名,之所以尊贵者,在此。所以华严经上说: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愿生天中,而不闻佛名。法华经上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于此可见得闻佛名,与念佛的价值。而大本弥陀经上说: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钦奉诸如来,故有因缘闻此义。更可以见到能听经,能闻佛名而念佛的人,是有很大的福德、智慧与善根的。所以学佛的人,听了此经以后,能受能持,以及听到了诸佛的名字,能虔诚信受,他的心理自然与十方诸佛心心相印,而获得诸佛之所护念了。弥陀经上释迦世尊又告诉舍利弗说: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汝等,就是指定舍利弗及其同门师兄弟的一千二百五十人。皆当,是肯定的教诫,切切不要怀疑。信是信仰。受是受持。我,是释迦世尊自称。诸佛,就是六方如恒河沙数的诸佛。

  这一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勉励弟子们的话。意思是说:我因为深知道男子女人,听佛经,闻佛名,有这样的收获的缘故,所以舍利弗!你,以及你们一班师兄弟们,每一个人对于我,以及六方诸佛所说的话,皆应当信仰,受持,千万不要有一点怀疑,以致失去了成佛的大利。

  我们深深的知道,要走山下路,须问过来人。做父母的做先生的都知道,一个人假如没有一点学问与技能,将来在社会上怎样立足,拿什么来换取衣服饮食呢?所以对于他的子女学生,要苦口婆心的栽培、教训。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是要我们成佛,他是由信仰受持,经过了多生多劫,才获得福德智慧的满足。所以他也不惜苦口婆心的一再劝导弟子们,要信仰,要受持。子女学生,不听父母先生的教训,不肯学好,那是子女学生的自暴自弃。我们如果不听佛的教诫,也就是辜负释迦老子的一片婆心了。

  各位听众!信愿行为生西方净土的三个必要条件。我们对于任何一件有利益于自他两方面的事,如果首先对他怀疑,而没有坚决的信仰,那末!这一件事,绝对没有成功的希望。所以大乘菩萨修行的位次,第一个就是十信位。大小乘各经所告诉我们的一个修证的位次,是信解行证。唯识宗所提取的十一个善法,是以信为第一。而净土宗,则更以信为先决的条件。所以信心是学佛者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信字的价值,在净土宗把他比如水清珠。水清珠是一颗宝珠,这颗珠子,投到浊水里,浊水马上会澄清下来。人们对于佛所指示的修证方法,能够坚定信仰而不犹豫,那末,你原来那些恶浊不堪的心理,自然澄清下去,而所修的方法也就会增长起来,必定达到你的愿望。过去有一位大行和尚,专门崇尚念佛,常以信、忆、称、敬,四个字教人。他说: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往生净土必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护你、救你。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信忆的忆,是记忆力的忆。信得真切,而领纳于心,永不遗忘,就称为受。所以上文释迦世尊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这是督促我们对于不可思议的念佛往生法门,生起信心来。次一步就是告诉我们,是凡由信而发愿,愿生彼国的,皆已一一得生。所以释迦世尊接着召呼舍利弗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所以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不是释迦世尊说弥陀经而后才有的。自阿弥陀佛成佛以来,这一法门,早已流布在十方世界。所以释迦世尊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是过去现在因闻佛说法而发愿的。当发愿,当,是指当来,当来就是未来。既然有此弥陀经,流布于世,将来必陆陆续续的有人发愿往生。发愿就是立志,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有愿必生,这是天然的定律。而且在既然发愿以后,就已随顺觉路,所以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得到不退不转。顺了这觉路一步步走去,则已发愿者,已生彼国;今发愿者,今生彼国;当发愿者当生彼国。总之只要由信而发愿,由发愿而实行,那就没有一个不生彼国而白花工夫的。这是释迦世尊,对我们下的一个千稳万当的肯定语,也等于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也曾有人这样怀疑过,已生、今生、当生、生西的人当然很多:极乐世界,那有这样的容量。反过来说:生西方的人,经上虽然说得这样多,但我们祇是偶尔一见,并不是常有的事。这是怀疑者的眼光太狭,而心理太窄,所见太小而对事理没有弄清。须知世界无尽,众生多如微尘,念佛生西者,不祇是我们这一个国土。假如把微尘数中念佛的众生,统计起来,那就多得不可胜数了。

  至于我们眼前所见到念佛的人,能达到生西方效果的,并不常见,那也是事实。这因为念佛的人,他的心理上是不是,已经澈底的清净。也就是说,假如他虽然信仰念佛生西,但骨子里还有许多放不下,拖泥带水,临终一念之差,可能为生西的阻碍。因此念佛者多而生西者少。而经上所说的都是指定有真信切愿的人,所以能由信而发愿,由发愿而实行的人,绝对不会不生西方的。

  再说到极乐世界的容量问题,极乐世界的幅员有多大,经上固然没有明白规定,但我相信总不致于比娑婆世界小。娑婆世界,有百亿日月,百亿四大部洲,这百亿四大部洲,要容量多少人。何况大海能容纳百川,并没有看到海水向外跑;明镜能含容万象。也没有看到把镜子挤破。因为上文已经说过,生西方的人不须要血肉身,而是托质莲胎,莲花化生的。也等于说:这完全是心理作用,是心去而不是肉躯去。心理是超然物外,不受时间和空间之束缚的。所以对于极乐世界,不管他的范围大小,不要去焦虑他有人满之患。以下释迦世尊又召呼舍利弗说: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阿弥陀经上,劝我们生信,劝我们发愿,求生西方,先后有四处之多,这是最后的一次。因为前面说过: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既有如此的利益,所以不惜苦口婆心的再告诉舍利弗说:不管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对于我的指示,发生信仰的话,次一个条件,必定要发愿,愿意生到彼国去。真是语重心长,垂涕而道。各位听众!你们假如能因此而引生信仰发愿,那末,我这二三十次的演讲,也就不算白费了。

  也曾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问过我:楞严经上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为的是此方众生,耳根偏利。所以大势至,念佛圆通,并未入文殊菩萨的拣选,如之何,念佛的净土宗,普遍的叫人念佛呢?而且六方诸佛,同声称赞,而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为什么遍说: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呢?这两个疑问中,第一个,有此怀疑的人,须要知道,耳根偏利的众生,正宜念佛。因为念佛的音声,从口出而从耳入,可以统摄诸根,使得净念相继,正合乎以音声作佛事的原则。况且大势至菩萨的念佛,侧重在心念而不是口念,相当于观想念佛,而不是持名念佛。大本弥陀经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说: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不生我国者,誓不成佛。所以音声说教,偏透此方耳根偏利的众生;念佛则普透十方世界的众生。因此才博得六方诸佛的同声赞扬,而释迦世尊亦不惜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导我们信受。

  至于第二点,六祖大师的说法,那是在佛教教理上叫做为门不同。因为禅宗的宗旨,是直指人心,祇要澈悟心源,当下立地成佛。而心的本体,既不是佛,亦不是众生,所谓真如门里,不受一尘。净土宗的念佛,是要化众生的染污心而为清净心。所以以念佛为方法,以生西方为目标。所谓佛事门头不舍一法。因此,六祖的禅宗,是透上上乘的根机而为自力。念佛的方法,可以普及到妇人孺子而为殊胜方便的他力。念佛的念到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佛打成一片,也与无佛无众生的境界,没有两样。六祖为提倡直指单传的禅宗,不得不对净土稍加贬抑,同时也是对过分着相念佛的人,一剂圣药。其他的道理尚多,祇讲到此地为止。

  各位听众!阿弥陀经上,关于以信愿行三个条件,实地修持执持名号,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道理,都已经讲完了。并且对于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以及他所成就的是庄严国土,国土内所有高上的众生,六方诸佛的出广长舌,支持此一法门,都可算是很详尽的报导出来。下面是释迦世尊,与诸佛互相称叹,以坚定众生的信仰。所以阿弥陀经上释迦世尊又召呼舍利弗说: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如我今者的「我」是释迦世尊指的他自己,不可思议的「思」,就是用意识来想相;「议」,就是用语言来讨论。功德,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依正二报的庄严。

  前面经文上不是说过吗: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像这样的话,前前后后,说了有四次之多。而且在六方诸佛赞扬文的以前,释迦牟尼佛曾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于功德的上面,特加不可思议,足见前面四次的如是功德庄严,皆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者,乃最极称赞的意思。以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可以用嘴巴说出来的,祇是百千万亿分中之一分二分罢了。论其实在,可不是我们这世界上的一般人,所能想象或者用嘴巴说得出的。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百劫千生,大愿大行所积累起来的成果,当然不是我们毫无修行的人,所可得而思议的。虽然说是不可思议,然而释迦牟尼佛,毕竟还是用语言表达出来了。这当然是为接引天下后世的念佛众生,…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