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南亭老和尚)▪P5

  ..续本文上一页十一位尊者「憍梵波提。」

  「憍梵波提」译成国语叫「牛司」。十大弟子中是受天供养第一。

  牛司的牛,是牛马的牛,司是口旁加上,官厅里称上级官为上司的司。司者,倒嚼的意思。牛的吃草,都是很快的把他咽下去,吃完了然后伏在地下,很安闲的把那吃下去的草,一口一口的吐出来,慢慢的细嚼,这在我们叫他做倒嚼。憍梵波提尊者,因为他过去生中,曾经轻弄过沙门,指沙门为牛,因此他就五百世堕落为牛。因为五百世堕落为牛,他虽然罪业满了,转生为人,但他那倒嚼的习气,一下子除不了。因此他不管有人没人,他的那张嘴巴,上下唇是要常常的去搬动,所以大家赶着他叫牛司,以为取笑。同时也就以牛司出名而埋没了真的姓名。

  他为什么叫受天供养第一呢?因为他那倒嚼的习气,同道们看到他都很好笑,有时赶着戏弄他。佛教是讲因果与威仪的,他今生戏弄他人,来生你就要受着这果报。同时在大众会下,嘻皮笑脸,有失威仪,太不象话。而且他已证得阿罗汉果,有六神通。所以释迦世尊就打发他到某一天上,尸利沙花园里去居住,因此他不要托钵乞化,受天上天众的供养。释迦世尊在地上曾经率领一千多师兄弟游行教化,遇到荒年化不到米饭,吃了三个月的马麦。马麦就是大麦,是马吃的东西,所以叫马麦。以世尊的福报,尚且吃这个苦头,他却安居天上,受天人供养,所以叫受天供第一。

  第十二位尊者的法号是:「宾头卢,颇罗堕」。

  宾头卢,译成国语是不动,颇罗堕是利根。上三字是名,下面三个字是姓。

  名在前面,姓在后头,据莲池大师说:「这位尊者同族有十八人,他的名字放在前面,以表示与其余的族人不同。其实姓名的倒置,是外国人常有的事,外国人的名姓,不一定和中国人的名姓,有什么字派班辈的拘束。

  这位尊者,在一般大寺庙十八罗汉的塑像里,相貌非常清瘦,白而长的眉毛,长度过了膝头。在律藏里关于这位尊者,有一段故事式的记载说:有一位树提长者,以栴檀木雕刻成一个吃饭的钵,放置在一根很高的剎杆儿的顶上。遍告在场的各位尊者说:谁能以神通力将栴檀木钵取下,我就赠送给谁。宾头卢尊者奋身腾空取下。可是老师释迦牟尼佛大不以为然。因为这在已证阿罗汉果位的罗汉,自是一种游戏三昧。但未证圣果的凡夫太多了,在凡夫眼界里,这是妖异惑众的举动,反而要引起一般人的谤毁。所以释迦世尊将宾头卢尊者呵斥一番,并且勒令他不许入灭,留身在人间,受人供养,以种福田。五代时,吴越王钱镠,笃信佛法,曾设千僧大斋,把首席的位置空着,等待圣者,白发长眉的宾头卢尊者,果然凌空而来,接受供养。

  还有法苑珠林,卷二十七,曾引四分律,说了一个有关宾头卢尊者的故事。四分律说:宾头卢罗汉,本是拘睒弥国,优填王的臣下,他老早皈依了世尊座下为在家弟子。由于他的精勤苦行,感动了优填王。优填王本身也是笃信佛教的,所以很同情他,干脆的就放他出家,让他专心壹志的修行,而且很快的就证得阿罗汉果。优填王从此以后对他更加礼敬。宾头卢尊者,住的地方离城二十余里,优填王常常带着随员,出城去向他参礼。宾头卢尊者以佛法之礼相见,不迎送,不还礼,对于那些俗不可耐的随员,当然更没有什么招待。在优填王本人,因为是笃信佛教,知道圣僧的可贵,心理上倒不感觉得什么。可是那些随员中有不少的大官儿在内,其中不信佛教的一般人,就鼓动唇舌,搬弄是非。说宾头卢本来是王的臣子,虽然出了家,还不是一个穷和尚,这般傲慢无礼,对于一国之君,都不看在眼睛里。这种无法无天,无父无君的人,早就应该杀却,还尊敬他做什么?优填王以国王的身分,信心没有彻底,自尊心当然是有的。因此受不起群小的蛊惑,怀恨于心。有一天又带领群臣出城参礼宾头卢尊者。一进寺门,就见到尊者走下禅床,笑脸相迎。优填王很生气的对尊者说:大德原来难动,今天为什么避席相迎?尊者答复他说:王过去怀信心而来,故以佛礼相待;今天王怀恶心而来,若不远迎,必当见杀,增加王的罪恶!优填王满心惭愧,惊叹他的未卜先知。向尊者说:善哉!弟子愚笨,妄受小人之言,不识凡圣,请求尊者,允许我的忏悔!尊者说:可尔!但得免地狱之罪,然失国之惨,仍不能逃避。后来没有多少时,与邻国交兵,优填王战败,身被俘虏,被拘禁了十二年,这是什么理由,这里姑且不说。

  现在讲到第十三位尊者「迦留陀夷」。

  迦留陀夷,译成国语是「黑光」。他为什么叫黑光呢?据说这位尊者的相貌很难看,面容漆黑,但黑而有光,就相貌上立的一个名字,所以叫黑光。这位尊者因为相貌的丑陋,曾经闹出很大的笑话,我来讲给各位听听:原始佛教徒的生活,是托钵乞化,并且祇在中午以前,乞化一次,过了中午,就不再进食。这本来是将佛弟子生活上的要求,减到最低的程度,以为人间世因生活问题而起斗争的恶习,作一个消极的示范。这种简朴生活,连释迦世尊自己亦不例外。金刚经开头不是说吗:「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们读过这一段经文,可以认识佛及弟子们的生活,质朴而严肃,而且不肯浪费一点时间。所以佛在世时,佛弟子得道者很多。近百年来,出家佛教徒,与一般人一样,受到生活居处的逼迫,那里还有工夫去修行办道,所以僧徒在质的方面,难免不愈趋愈下。

  迦留陀夷尊者,因佛陀的感化,舍俗出家了。但他生成的一付怪相,使人看到就害怕。每逢他到信徒家去化饭,人家分明是肯布施的,但一看到他那付怪相,多是吓得转身就跑,甚至紧闭大门,不敢再见。可是迦留陀夷尊者,块头大,肚皮更大,因常常化不到饭,未免忍饥,忍不了,祇有偷偷的夜晚出去乞化。那时的晚上不像现在有电灯,在黑暗中乞化,人家看不清楚,却能满足了他的食欲。可是不幸得很,有一天晚上,天浓云密布,夜黑如漆,尊者敲敲人家的门,口称乞食。门打开了,来了一个大肚皮的少妇,装满了一碗饭和菜,正在向尊者的钵里倾倒的时候,天空里一个闪电,照得天地通明。那少妇在电光下,顿然见到尊者的一付怪相,呀的一声吓倒了。惊动了翁姑丈夫,以灯光一照,少妇已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再看看大门外站着一个怪难看的沙门。尊者向他们道歉,并说明原委。那时印度的人,虽然对佛弟子相当恭敬,但性命交关的事,也就不免恶声相向。而且那个少妇,抬进房里去,不久就小产了。左邻右舍,彼此相传,因此知道的更多了。尤其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在传说当中,好事的人,不免再加以炫染,参杂了许多不道德的举动在里面。

  第二天,阿难等一大群师兄弟上街化饭,过去布施的人,今天都变了,大家都相应不理,害得大家挨饿挨骂。他们于是乎从骂的语言中,加以研究,侦探。等到知道了实在,大家一齐来禀白世尊,要求惩办这害群之马。世尊慈悲,也不过予迦留陀夷,一顿呵斥。但同时制定了一条戒条,就是比丘夜晚不许乞化。虽然如此,还经过了很多的时间,这场风波才告平息,迦留陀夷尊者午饭的问题,祇好由其他师兄弟代化了。

  再讲十四位尊者,这位尊者的法名是「摩诃劫宾那」。

  摩诃是中国话的大,劫宾那译成国语是房宿(宿,读秀,下同)。十六大弟子中知星宿第一。

  房,就是房屋的房,宿,是天上星宿的宿,房宿,我国旧有的传说,天上有最出名的二十八个星宿,现在流行的历本上,依然有他们的名字,如毕星、角星、亢星等。房宿就是二十八个星宿当中的一个。他的父母,因结婚多年,不生儿子,天天祈祷这个房宿,后来居然生下了尊者,因此取名房宿。

  这位尊者是祈祷天上的星宿而生,而他的特别技能也是知星宿第一。所谓知星宿第一者,就是通达天上的天文学。按天文学是一种专门学问,现在懂得天文学的人很多。可是现在的通达天文,有天文仪器,对于日月的运行,星斗的布列、时间、空间的距离,都用仪器去观察、测量。古时候的天文学家,完全凭自己的天才,靠一只眼睛,用长时间去观察,这样得来的天文学,可不是容易的事。如唐朝有位一行禅师,他是密宗的大师,同时也精通天文。佛祖通载十三卷上说:「昔洛下闳造太初历,记曰:八百年后当差一日,必有圣人出世纠正之。今年期差满,而一行推大衍数,以纠数家之谬,闳之言为不诬矣。」一行禅师的著述有:大衍历五十二卷,及易论等十一种五十六卷。这是他对社会国家无比的供献。劫宾那尊者,是怎样的通晓星宿,没事迹流传,我也祇能说到这里为止。

  以下讲到第十五位尊者「薄拘罗」。薄拘罗译成国语是善容,十六弟子中是寿命第一。

  这位尊者与迦留陀夷,确好是相反的。迦留陀夷的相貌,非常之难看;这位尊者却长得好看,所以叫善容。他初生的时候有五种不死,后来活到一百六十岁,他的寿命坚固、长久,所以是寿命第一。

  佛教的一切,都是讲因果的,寿命的长短,当然也不能例外。这位尊者,多生多劫持不杀戒。因他的不杀,而不使他人短寿,不使牛羊犬豕等畜生的短寿,所以他已经有九十一劫不曾受过夭亡的恶报。而且都是善终。以尊者的这一生来说罢:他初生下来的时候,家里发生一种怪异现象,他的母亲以为不吉祥,把这初生的婴儿,放到熬东西的盘里,但熬他不死。再把他放到锅里,又煮他不死。没奈何他,只好把他送到河里去,听他去自生自灭,可是水又淹他不死。被大鱼吞下去,被鱼人捞去,将刀剖鱼,他在鱼肚子里,依旧活着。他经过了这五种大难,不曾得死,所以是寿命坚固,活到一百六十岁,可算是寿命长久。因此可以说他,是不折不扣的寿命第一。这些话在我们听了,或者疑惑是神话。可是当今名闻中国佛教界的虚云长老,生下来就是一个肉团子,是拿刀剖出来的,他现在…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