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上面说的池外,这里说到池内。莲华就是荷华,荷华出生于污泥,而亭亭玉立,一尘不染,有超世拔俗的高洁,所以佛经上多用以说法。这里更以微妙香洁的光色,显其德用。车轮,车子的轮盘,莲华之大,有如车轮。
大本经上说: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又说:众宝莲华,周遍世界,一一宝华,有无量百千亿叶。叶,就是花瓣。所以极乐国土的莲华,绝对不像此方莲华,止有十八瓣,或重台的两种。重台的花瓣,也是有限制的。极乐国的莲华,有大至一千由旬以上的,此方的车轮,大不能逾丈,安能为比。
此方莲华,有色无光,极乐世界的莲华,是什么颜色,就有什么光,所以说青色青光,黄色黄光。四色四光,也只是说其大概。华大叶多,颜色上当然不会这么呆板,祇限于四色。因为莲花的光色俱备,又赞誉他微妙香洁。
微妙香洁,是彰显莲花的德用。一个微字就含有四义:华根藏于池底,眼目之所不见,是为幽微。不生高原陆地,与繁华争妍,是为隐微。一一华瓣上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昼,是为细微。七宝所成,珍寄粹美,是为精微。一个微字的含义,有这许多。那末!他的妙、香,洁,也就可想而知了。
各位听众!我们听到这里,应该作一个观想,可以想象到,整个的极乐世界,就是风景幽美的大公园。我们这世界上,有所谓诗人雅士,都喜欢游山玩水。现代化的都市中,都讲究增加公园,以备市民事务余暇,可以登临游憩。但是所有的山林,无非是高下不平,乱七八糟的一堆土石和杂树而已。公园能有几个,有几个人有资格游公园。而公园里的陈设,又是些什么?假如以之与极乐世界一比较,那可差得太远了!讲到这里,释迦牟尼佛又召呼舍利弗说: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一段经文的总结,也是促使舍利弗注意。所以说:舍利弗!你看吧,极乐世界里所有的栏网行树,池阁莲华,种种庄严。这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大愿!大行!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啊!愿行功德是因,庄严是果。有如是因,感如是果,也不是无因而致的啊!
各位听众!阿弥陀佛的国土,他所以称为极乐,当然是具备了我们这世界上所没有的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把他归纳起来,分成四段来说:第一、栏网行树。第二、池阁莲华。第三、天乐雨华。第四、化禽风树。现在,讲到第三,天乐雨华。这里又分成三点:一、天乐,二、金地,三、雨华。经上说: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
天乐者,天上的音乐。彼阿弥陀佛的国土里,天上的天众,常常在天空里,奏着天上的音乐。
按儒家六经里有所谓乐经,就是专门讲究音乐的。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是古时候的八音。如钟磬、琴瑟、箫管、笙竽的乐器,都离不开金石丝竹的原料。孔庙里祭孔的时候,所用的乐器,如埙箎之类,形形色色多得很。然而这都是人间的凡响,怎能及天上天乐的微妙呢?而且人间的音乐,是以人工来鼓吹奏击,是有时间性的,更不及天上的天乐自然和鸣,而没有间歇的啊!
再说,音乐有调和人们性情的功效,如哀怨之音,可以使人哭;壮烈之音,可以使人强,所以古人有「贪夫廉,懦夫立」的评语。天上的天乐,由四王天、忉利天,上至梵天,展转倍胜,种类千万,无非法音。清畅嘹喨,微妙明雅,满虚空中,以供养诸佛,及诸菩萨声闻。而一般人民听到以后,皆自然悟入无常、苦、空、无我。经上又说:
黄金为地。
这是说:极乐世界不祇是天乐盈空,而且是黄金为地。
黄金,是我们这世界上一般人都可以持有的,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持有的人也都把他当为宝物看待,足见是不可多得的东西。但是在极乐世界就不希奇了。琉璃地上,更加上黄金的装饰,可算满地都是黄金。大本弥陀经上说:「彼国自然七宝,体性温柔,相间为地。或纯一宝,光色晃耀,超越十方,恢廓旷荡。不可穷尽。地皆平正,无有须弥及诸山海,坑坎井谷幽暗之所」。我们读这一段文,可以想见极乐世界,地面的平坦和地上的庄严。
过去曾有人这样的说:学佛的人,首先须要戒贪心,因为极乐世界的满地黄金,而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这不是极大的贪心吗?这一个疑问,可以这样的答复:第一、黄金在我们认为是最宝贵的东西,而金性坚固,不可破坏。极乐世界的地质,坚固紧密,不像我们这世界,乃土石所成,有崩裂震动的灾害,未必就是像我们这里的黄金。祇是拿我们最宝贵的黄金,做个比例,而引生一般人念佛的兴趣罢了。
第二、我们这世界人类的福报愈过愈薄,在周秦的时候,国际间的礼物往还,或男女婚嫁的聘礼,都是黄金若干镒、白璧若干双。白璧就是白玉。后来金玉少了,货币的流通,都用白银,以两为单位。银子少了就用铜,铜没有了才用纸,所以现在的货币都是一张纸,而黄金乃视为希世之宝。人类彼此间为黄金而起的争斗,亦愈过愈凶。即使念佛法门以黄金铺地为钓饵,诱人念佛。也足以为釜底抽薪,减少人类之间无谓的牺牲。何况一生西方根本用不着这许多东西呢?而且在未生西方以前,念佛的人大都多能化悭贪而为施舍,这不是一种好的社会教育吗?向下讲到第三点天雨宝华了。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昼三时,夜三时,是为昼夜六时。不分昼夜,天空里常常下着天上的曼陀罗华。
极乐世界,没有日月的出没,所以不分昼夜。说有昼夜者,也是顺着我们这个世界,作这样的一个说法。极乐世界的昼夜,是以华开华合,众鸟的鸣息而分昼夜。我们这里以太阳出则为昼,没则为夜。白天里有上午、中午、下午;夜里有初夜、中夜、后夜,合起来为昼夜六时。随顺我们的习惯,所以佛也说极乐世界有昼夜六时。
华,生于泥土之中,而芬芳高洁,不求人知而人自响慕。同时有华就有果,果必由华生。尤其是莲华,华正开的时候,莲子已经结成。华有如此的清德和作用,所以佛经上常用以做比方。比方修学佛法的人,虽然混杂在这五浊恶世的人群当中,他能行为高洁,志意和雅,能使人望风倾慕。而念佛的人们,你在这世界刚刚初发心念佛,极乐世界,已经有你的莲华宝座。而莲华是华果同时,所以佛经上更喜欢利用莲华来做因果同时的譬喻。这里所说的曼陀罗华,正是国语的白莲华。白取其高洁,莲华取其因果同时。
极乐世界,昼夜六时,不断的有白莲华,纷纷从天空落下,这也是极乐世界的特色。经上接着说: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这是释迦世尊,告诉我们雨华的用处。众生者,除阿弥陀佛而外,菩萨以下都是众生。清旦是昼三时的早上,衣祴,是盛华的器具。十万亿佛,表示供养的大数。食时,是佛及圣众,吃早饭的时候。以一顿早斋的时间,周游十万亿佛土,显示彼土众生,皆有神足。
天人于天空中,常雨天华,固然是供养极乐世界的佛及圣众。而极乐世界菩萨以下的众生,更以天华或本土七宝行树的花,在清旦的早晨,运动神足通力,于很短的时间,游行十万亿佛土,供养十万亿佛,及至回到本土,还没有过早斋的时候。清旦,是人们一天身心最清净的时候。极乐世界的众生,虽然都是罗汉以上的圣者,但根本烦恼未尽,仍以早晨比较身心清净。罗汉以上的圣者,都俱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神足等六种的神通。极乐世界的众生,清早持华供养他方佛圣,一个来回就是十万亿佛土,而且回到本国来,仍赶上早斋,这正是神足通的作用,所以飞行自在而迅速。
饭食经行。
上文说:即以食时,还到本国。这里紧接着说饭食经行。经行者循环不断的意思,回到本国就吃饭,吃过了就经行用功,表示光阴一点不肯虚度。
大本弥陀经说:往生彼国的众生,吃饭所用的钵,都是众宝所成。百味饮食,各如所愿,随各人的食量,不多不少,自然而至。吃了以后,自然消化,没有遗滓。或者见色闻香,意以为吃饭,也自然饱满,更不生贪着,身心轻便愉快。
经行是一种功夫,对打座而说的。饭食以后,室内室外,围绕徐行,可以活动身体,可以帮助消化,饭后百步就是这个作用。经行以后,复行静坐,可以调身,可以养心。这也是修行的一法。经上说: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结束上文,天乐盈空,黄金为地,六时雨华的一段。
释迦世尊把极乐世界,这许多胜妙境界说完了以后,又召呼舍利弗说:舍利弗!你看吧!极乐国土,有如上的这许多胜妙庄严,这皆是阿弥陀佛,无量的愿行功德之所成就啊!
各位听众!关于极乐世界,地面上和天空里的庄严景物,过去已讲过了三大段,今天讲到第四段,化禽风树。化禽,就是变化的禽鸟。风树,就是风动树鸣。极乐世界,本来没有三恶道,所有的鸟儿皆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变化。而鸟儿叫出来的声音和风动树鸣,皆能演出佛法的音声来,所以这里包括了化禽演法,和风树演法的两段。
现在先讲化禽演法。经上说: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这一段经文,可分四节;第一,标示彼国有奇异之鸟。第二,说明鸟类的名字。第三,鸟能唱出妙好的音声。第四,音中能说出佛法。
复次是:复再次于上文,释迦牟尼佛,又召呼舍利弗说:舍利弗!彼极乐国土,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
常有,表示不间断的有,不是偶尔一见。种种,是种类甚多,下面举出来的几种,祇是几名代表。杂色,那些鸟儿的颜色也不是一样,可算形形色色,万品千类,不一而足。
那末!是些甚么鸟儿呢?向下第二就说明鸟类的名字:如白鹤呀,孔雀呀,…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