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生命观(连载二)----静波法师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整理人:悲松 校稿人:悲贤
所以我想对生命的透视和看法,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有智慧,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死。那么此中会让我们焦虑不安,活在世俗谛,你会有烦恼,你会有生老病死,总总未尽人意的事情发生,于是你焦虑不安,有压迫感,有危机感,有烦恼感,这种困扰,只有觉悟到真理,也就是真谛,才会得以永远彻底的解决。确实如此,明天要发生什么
明天再说明天,咱们先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未来是未来啊,现在的事情都不做,怎么能有好的未来呢?所以我们要改变,改变原来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的行为的一种错觉。你不改变就不行,你改变了,你就有希望。
那么世俗谛就同瞎子摸象一般,瞎子摸象,这是印度《百喻经》里的故事,佛教里的故事。那里来了头大象,五个瞎子坐在那里,说象是什么样子?正好大象过来了,闪开一点,然后他们说,我们不知道象,我们摸一摸。那你们就摸吧。摸着象身体的人说,象就是一堵墙;摸到耳朵的人说,芭蕉扇;摸到牙的说是棍子;摸到腿的说就是柱子啊;摸到尾巴的人说这是绳子啊。事实上,这就跟我们今天的认识是一样的。你今天站在这个角度,你看问题就是这样的。你认为是对的,没有错的。但是你认识的是狭隘的,是一个点,是一个面,它不是全体。瞎子摸象,有道理,这是世间人的看法,这世间人就是这么看。他摸到一部分,不是全的,瞎子,所以他是瞎子,他认识不到整体。瞎子是谁?瞎子是我们,不要一说瞎子摸象,就说那是瞎子干的坏事,瞎子干的错事。就是我们,没有解脱的人,没有解脱的人,对事物的真相不能认知的人,没有智慧的人,就是瞎子。瞎子有烦恼,瞎子自以为是,于是几个瞎子吵了起来,瞎子打起来了,瞎子当然要轮回了。瞎子最后要玩命了,捍卫自己的我执,捍卫的是我执,捍卫的是轮回啊。轮回有知见,最后都死了。瞎子继续轮回,我们怎么办?我们还做瞎子吗?所以不能再做瞎子了。瞎子看到的就是事物的一般规律,不是整体的。绝对的真理是要通盘考虑的,是要把那象,从尾巴摸起,然后摸身体,然后摸牙,摸耳朵,摸他的腿,摸完之后,然后说,啊,象原来是这样的。象是什么样的?象就是这样的,是缘起的,是通盘的考虑,不是片面的。你不能摸一个,就说象像什么,今天我们的认识就存在这个误区。都是好人,但缺少智慧,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轮回的质量就会很强烈,越强烈,越堕落,没办法,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你不堕落才怪。有句话,这个人不化,为什么不化呢?他就钻牛角尖,越走路越窄,越走越没路,走来走去就堕落了。不就轮回了吗?所以认识上的差异,导致结果不一样,人生就轮回。
总之,世俗谛不是真理,只是众生依据自己的了解,那么这种依据自己的了解,就是我执了。有了我执,就相信自己的信息,相信自己的认识,相信自己的经验,既有的知识,对现象所做的一种解释。根据你自己的知识去解释。就像一个吉普车,一个考古的,地质队员去勘探,去测量,到西北荒凉的地区,坐着吉普车,那小孩都吓懵了,这车这么小就这么快,那长大了会更快,他认识就这么局限,于是他就这样下一个结论,如果这个孩子到了北京,到高等学府受了高等教育,过几年他马上了。所以人是可变的,不是固定的。所以我们不能画地为牢,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老相信自己,听听别人的意见,看看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既是你的意见是对的,还要看别人能不能消化。别人消化不了,这件事就不是件好事。你比如说大家全都是傻子,就有一个聪明人,大家就说这个聪明人是傻子,那肯定你就傻。那么大家全是精神病,有一个正常人,这个正常人就是精神病,那肯定是这样的。所以说你必须给自己个定位,改变自己的认识,怎么去适合这个现实,但是心里不能执着,不能挂碍,如果你执着挂碍了,你就错了。那么正是因为依据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验来解释我们面对的现象,所以他就有很多的局限性。如果你有了局限性,你能不烦恼吗?你老是说我认为事情是这样的,我认为是这样的,我坚持认为是这样的,那你一定是苦恼的。因为过去有很多人,知识分子啊,说真话,文革时被打成右派,他很苦恼,一直苦恼,他这个人就很傻,为什么很傻?当大家都说假话的时候,你非要说真话,那能不苦恼吗?但你说我不愿意说假话,那你可以不说话不就完了吗?你不说话,别人不能把你怎么样。你一说话,你不就错了吗?瞪着眼睛说窝瓜像牛那么大,那不就不正常了吗?那就都都不正常了,当都不正常了,你非要正常,你肯定要倒霉,你肯定就是右派,你已经不合时宜了。你不能随波逐流,那你肯定是另类了。所以要考虑,人在现实生活中,同时还要不执着,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依据佛法看来,那是根据自己业力的牵引,你不这么看就不行,他眼睛有色盲,他看到的东西就是这样的。你告诉他不是,他就和你急了,跳起来说不是。因为他戴着眼镜就是红色的,他看你就是红色的,戴绿的,看你就是绿的。两个人就打,就吵,直到有一天把眼镜摘下来,才发现这不是瞎闹吗?不都是犯病吗?直到有一天你真的明白的时候,你才会自在啊,才会后悔,我们闹什么?我们斗什么?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如果换位思维,大家不就和为贵了嘛。道场也是这样,总是有这样的想法,那样的想法,但是我们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尊重大多数人的想法,如果个别人的想法站了上风,我的意见没别采纳,我就非常痛苦,谁也别来支持你,那我告诉你你就不是佛教徒。你就考虑到恒顺众生,大家认为的,那你就恒顺啊,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因缘还没有成熟,你也要恒顺众生。因为因缘没成熟,你的意见没被采纳,过几年,因缘变了,你的意见可以被采纳了。
我记得我当时来居士林的时候,大家可能对我也有认识上的误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误区就没有了,我相信没有了。但也可能个别的还有,那没关系,你愿意跟我交流建议也可以,那没有问题的。认识总是不一样的,因为一样了不正常,不一样才正常。但是我们不能老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你不能老是一厢情愿,他就是黑的,他怎么变都是黑的,不一定的。所以有些问题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随着你对佛法认识的深入而改变。不能一成不变,变是对的,不变不正常,不变不符合佛法。他昨天是坏人,今天变好了。那就要赞叹,你不能老是说他昨天是坏蛋,他今天好了,你能不承认他吗?你不允许一个佛教徒变好?你要允许他啊,应该允许,应该给别人机会,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我们说过,不是要你赢多少人,我跟你说,那是苍白的,你总有一天会输。你要琢磨我帮过多少人,我能够接受多少人,我能够包容多少人,这你才会真正的赢。但这已不是赢了,这是佛教的博大宽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不然的话,我们国家不进步的话,那印度尼西亚海啸,你海啸就海啸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政府捐助不就完了,不可以民间捐助,。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已经变了。所以说这就是个进步啊。你想想文化大革命时期,再想想今天所有的老年人都知道,那是历史的悲剧。你不觉得历史在进步吗?社会在进步吗?所以说一切都在变,你要承认变,你就有希望,你不承认变,那你就完了。你不承认变,你就无法面对现实啊。那么真是你不承认现实,老画地为牢,老活在自己局限性经验里,怎么样啊?这就是业的牵引。业的牵引,不让你烦恼都不行,你就得烦恼,你就得发火,所以你就得。业的牵引嘛,业力牵引。什么是业啊?业就是习惯,你要是按着过去的习惯活着,那不就是业吗?而且这个力量很大很大。那么业就是自己的教育,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成就的观念。自己的业就是这样的。自己的经验,自己成就的观念,尤其是一种成见,成见非常可怕,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成语,疑人偷斧,就是过去啊,一人家丢了个斧子,他就看隔壁的小伙子,怎么看他都是偷斧子的,走路也像,说话也像,怎么都像,这个邻居的小伙子就倒霉了,看着他生气啊。有一天斧子找到了,他再回头看,怎么看怎么不像,为什么?他活在自己的成见里,他对别人就没有好印象,你说他能不苦吗?受伤的是谁?还不是自己吗!他老是认为别人错了,自己对了,那你怎么还是老烦恼呢?别人错了,你不应该烦恼啊。你应该高兴啊,你看你错了,我对了。你应该很自在。而今你不自在,你不就错了吗!
所以说,这个成见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说,你第一次和他遇到了,你看着他,说了几句话,做了一些事,然后他不令你满意,然后这个痕迹就留下了,再也不会有好印象了。那是一种错误啊。要从那里走出来,成见伤害的是我们自己。那么基督教徒去看佛像,我记得我跟我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我有个叔叔,家里我有个婶婶,学基督教的,我们家都不敢去,为什么啊?因为有佛像,他们都害怕,他们说那是魔。我妈妈不高兴,都不高兴,我说他爱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你千万别烦恼,你烦恼,受伤的是你自己。所以有的佛教徒立场不坚定,佛教拜偶像,那在基督教里就是着魔,怎么办啊,就让基督徒把佛像杂碎。他认为是魔,而我们不认为是魔,佛教徒认为他是庄严的是我们修学的楷模,他带有佛法,表法的。不一样的,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把佛像杂碎,改变信仰。我们又不是执着,本来拜偶像,然而我们不改变,我们的认识就停留在这上面,你最容易改变信仰。如果你就认为他是表法的,他是庄严的,他给我们信心,他是我们修行的楷模,他给了我们安详,给了我们喜悦,给了我们自在的启迪,那还会这么认为吗?就像一个老法…
《佛法的生命观 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