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贤顿和尚)▪P23

  ..续本文上一页舍,做一个十足的守财奴,那就失去了金钱的效用了。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云」,水蒸气凝聚成微细水滴,浮游在空中的叫云。若乌云弥漫空中,则是下雨的前奏。这儿说云,主要的是指乌云而言。

  

  「雷」,指空中带电的云所引之放电现象而言,通常称其所发之声为雷或雷鸣。

  

  「电」电的旧义,是指空中带电之云放电时所发的光。今则称电为物质中固有的能,可用作动力,利用它发光发热,如闪电。雷电,人们往往联结在一起说,因为每逢下雨,打雷之前,多先有闪电,然后才有隆隆的雷声。也因此,有些人误以为雷电有先有后,其实雷电是同时发生的,关键是光波传得较快,而声波传递较慢的缘故,所以才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雹」,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冰雪,旋裹成块而下降的称为雹。春夏间雷雨时常见,据说小者如豆,大者如梨,能伤人及农作物。

  

  从「云雷鼓掣电」到「应时得消散」,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好比本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忽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冰雹降落,这种景象,令人惊惶恐怖,如果遇上了,要尽快摄心镇定,称念观音菩萨,靠菩萨的慈佑,必能云消雨止,重见晴天。

  

  云雷、掣电、降雹、大雨,都是讲的自然界现象,这些自然现象虽然可怕,但是我们内心里的云雷鼓掣电要比自然界可怕多了!在理上说:「无明」就是乌云,无明起时能遮蔽众生明朗的心性,我执顿生,你我之念随起,于是瞋心大发,震怒如雷,忿恨如电,贪欲如雹,自暴自弃如大雨,这些心理上的「现象」,能伤人,能害己,难道不比自然界可怕吗?还有:嫉妒心、骄慢心……等妄念之心,都足以成为雷电交鸣,狂风大作的因素,修道者应该时为「耕心」而努力,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以菩萨的定力来反省自己的作为,以菩萨的慈心摄伏自己的三毒心,那么,怒息气平,心朗神清,岂不是还我本来清明皎洁的面目吗!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这段偈颂,是总结以上所说的十难。

  

  救众十二难也就是观音菩萨所发的十二大愿,通常说为七难。颂中从「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起至「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止,就是讲的十二大难,在十二难的颂文中共有十二句的「念彼观音力」,这句「念彼观音力」便是消除灾难的关键,也是一支去恶从善,转迷为悟的钥匙,我们不可不珍惜,不可不利用。

  

  众生外受地、水、火、风……等诸灾所侵,内受三毒二求所逼,其苦如恒河沙数,无法称计,但寻声救苦的观音菩萨却能运其微妙不可思议的智慧之力,来解救众生的内外诸苦,令达清凉境界。这就是观音菩萨的「妙」处,也是菩萨所以名为「观世音」的主要因由。

  

  众生的苦,却实是无量无边的,若要追究苦的根本,那便是贪、瞋、痴三毒。在十法界中,除六道众生之外,菩萨、声闻、缘觉仍然还有微细的三毒烦恼存在,这九法界的众生均有烦恼,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

  

  在九法界中六道众生所中的毒素最深最重,但六道里,仍有烦恼轻重的差别,瞋恚心重的入地狱,贪欲最重的生饿鬼,愚痴最重的属畜生;瞋恚较轻的是修罗,贪欲较轻的是人间,愚痴较轻的是天上,这是从精神上而分的。

  

  人道虽说贪欲较轻,但我们人受贪欲苦的折磨,还真如恒河沙般的不计其数,别的不说,就拿最基本的生、老、病、死四苦来说吧,谁能忍受得了?有的简直被老、病二苦弄得生不如死,所以说:「苦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不念佛菩萨,不靠佛菩萨的力量来脱离苦海,生生沉沦于六道轮回中,那不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吗!

  

  三苦、八苦……种种诸苦,皆由众生造业而来,业由惑生,想断惑证真,就得深信佛语,念观音菩萨,以菩萨的大悲之水来洗涤众生的垢秽心灵,点燃不灭的心灯,开发众生的智慧之眼,让大家都具有观音的妙智慧力,烁破一切黑暗、恶见稠林。

  

  谈到苦,八难也是苦之一。八难里除三恶道外,还有盲聋喑哑,世智辩聪,北俱卢洲,生长寿天,佛前佛后。生此八处,不是太苦,便是物质享受太丰富,寿命太长,安于享乐不肯闻法听经;有的是生不逢时,佛未出世他先出生或佛入灭后他才投胎转世,这些众生,善根浅薄,听不到佛法,也就不懂得出离之要,所以说是「八难」。

  

  在此,我要特别解说的是盲聋喑哑及世智辩聪两种:盲聋喑哑照字面上解释是眼睛瞎的人,耳朵聋的人以及口不能说话的人。眼瞎看不到佛经,无法深研教理;耳聋听不到说法音声,得不到法益;喉咙哑了,纵然看经,不懂也不方便发问,实在可悲!这些人是因为先天关系,无可奈何。偏偏有些人五官俱全,品貌端正,却不肯看经、闻法,有的虽然看了,听了,不懂也不肯发问,这类人,视而不见,有耳不闻,有口不问,和盲聋喑哑又有什么差别呢?

  

  世智辩聪,在现今的社会上,这种人并不少,他具备世间上的学识,却不愿修学佛法,甚至于毁谤真理,这种人,可悲之至。有好的知识应该再加上良好的修持,让世智转为正智,那断惑证真又有什么困难。若空具世学,不肯加功用行,想想,岂不是太可惜了。

  

  我们既然知道受苦的根由,就要下决心去铲除它,经上说:「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望大家多努力。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这是三十三身的总说,前面已讲过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这妙智力是体;将妙智应用出来则成神通之力,这是用;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就是相。拿个譬喻说,妙智力如一尘不染的明镜;神通力,如镜中所映现的种种景象的影,观音菩萨不离体相用,而能自在无碍地寻声救苦,处处应化,这是用。

  

  神,是妙用不测之义,通是自在无碍之义。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仙鬼神都有神通,但其神通大不相同,通常分为有漏神通与无漏神通二种,有漏神通是指天仙鬼神的神通。这类神通功用不大,充其量只能见人鬼二道的少分,在六神通中,他只具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种。天仙的神通虽比鬼神大,但与佛菩萨相比,无异霄壤之别,而且天仙神鬼常利用神通做为争斗的武器,造作恶业,应用不善,反而助长六道轮回的苦因,致于声闻,缘觉二乘人的神通也只能广及三千大千世界,不能若佛的究竟圆满。佛的神通,能广及无量无边的恒河沙世界,对一切事,一切物,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乃至无量劫前,他都能清清楚楚,彻底了知。观音菩萨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所以说「具足神通力」。

  

  除了天耳、天眼、他心、宿命、神足外,佛菩萨还具有一种漏尽通,漏尽就是断尽一切烦恼的意思。在神通中,漏尽通是最重要的一种。

  

  观音菩萨为什么能具足神通之力呢?因为他从久远劫来,亲近诸佛,广设万行,发大悲心,证得根本智之后,便繁兴万行,用一切权智方便法,化度众生。在菩萨的立场上,权、实二智是不可偏废的,有实智才有权巧的方便智,有方便智才能应机施教,普化众生。

  

  观音菩萨具足神通之力,广修智方便,为的是要辅佛教化,适应众生根机应时应地而说法,因此,菩萨以他的智慧力、神通力、方便力、慈悲心、不分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尽虚空法界一切国土去做化导众生,救护众生的工作,他无一国土不现,无一众生不度,他因不忍众生苦,所以入地狱,现饿鬼,去解救受刀山剑树,饥渴之苦的恶道有情,让他们也能受到甘露法水的滋润,在焰口施食里,观音菩萨就特别示现面然大士来普救一切饿鬼。所以说:「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这段偈颂,总括地显示出观音菩萨救苦的功德,菩萨能灭除种种恶趣众生的痛苦,而施与清凉甘露。这是补长行之不足,属于「孤起颂」。

  

  「种种诸恶趣」,是指四圣以外六道轮回的众生。在六道中,尤以地狱、饿鬼、畜生造恶业最多,受苦最深,名为三恶趣。所以称其为恶趣的原因,是说众生以各自的恶业,当趣向恶处,故名恶趣。人与天(阿修罗遍于诸趣),以佛法出世观点来看,亦属恶趣,因人、天尚未超出三界,仍受生死轮回痛苦的缘故。

  

  「地狱鬼畜生」,是分别列出三恶趣之名。地狱为六道中最苦之处,其位在地中,故名地狱。地狱约分三类:一、根本地狱,有八寒八热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近边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狱有四门,每一门各有十六副地狱,又称作游增地狱,谓罪人到此游之,更增其痛苦。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不定,为各人别业所惑,所以苦报及寿命亦各有差别。

  

  饿鬼即通常受饥饿之鬼,其稍有威德的,作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没有威德者,不得饮食,不闻浆水之名,因此,常被饥渴所逼而口中出火,故名饿鬼。此类众生,皆因前生悭吝,不肯布施等恶业所致。

  

  「畜生」,指飞禽走兽……等堕入畜道的众生。畜生道中,大抵以水族类的业最重,兽类较轻。它们生到人间,受鞭鞑、负重、宰割之苦。这都是前生愚痴所致。

  

  观音菩萨为救三恶趣众生,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慈、大悲、大勇精神,示现与三恶趣众生同样的形相去救度它们,使它们能远离三恶道,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生老病死苦」,是针对人类而说的。这是做人的四大根本苦。不管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这生老病死的苦总免不了,人如此,天上有情也如此,所以古德说:「人间难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观音菩萨见人天二道众生受苦,同样示现人、天身…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贤顿和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