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顿悟一剎那▪P2

  ..续本文上一页, 所作所为举心动念又却不是。

  

  一切诸法本无情, 一切诸佛本自灵, 混然同太虚, 无欠亦无余。

  

  若回光返照, 于一剎那中, 即心念息时中, 迷惑烦恼痴暗狂情顿自消灭, 诸缘境界转为甘露醍醐安乐国土。

  

  圣人道, 万法从心生,万法从人灭, 皆由汝心,善恶也只由汝心, 地狱天堂也只由汝心, 只今相应与佛合智,即是佛也。 更无相诳,直下奉信无疑。

  

  吾人本具一心, 其量广大,犹如太虚, 无边无中,无方圆大小, 无上下大小,无瞋无喜, 无是无非,无善无恶。

  

  修道道无可修, 问法法无可问, 迷人不了色空, 悟者本无逆顺, 八万四千法门, 至理不离方寸, 识取自家城郭, 莫谩寻他州郡, 不知月之大小, 不管岁之余闰, 烦恼即是菩提, 净华生于泥粪。

  

  妙性本空, 无有一法可得。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

  

  若能于一切处,一切时中, 念念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一性圆通一切性, 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 我性还共如来合。

  

  不求真, 不断妄, 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 即是如来真实相。

  

  当知此一心本无念,本真如, 本离根、尘、识, 故本无所住而常住, 是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体若虚空勿涯岸,

  不离当处常湛然, 觅则知君不可见, 取不得,舍不得, 不可得中只么得。

  

  不见一法即如来, 方得名为观自在; 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还须偿宿债。

  

  若能于自心, 剎那顿观无念者, 即知本自清净无染。

  

  生不拘身, 禅非

  境, 拘必乃疲,

  则非静, 不

  不拘, 真光回孤, 六门齐应, 万行同敷。

  

  至道本乎其心, 心法本乎无住, 无住心体, 灵知不昧, 性相寂然, 包含德用, 赅摄内外, 能深能广, 非有非空, 不生不灭, 无终无始, 求之而不得, 弃之而不离。

  

  若能于自心, 剎那顿见真如者, 即知本自不生不灭, 而圆满具足。

  

  若一念不生, 则前后际断, 照体独立, 物我皆如, 直照心源, 无知无得, 不取不舍, 无修无证。

  

  心心作佛, 无一心而非佛心, 处处成道, 无一尘而非佛国。

  

  若悟自性, 本无所住者, 即知本自凝然常住, 不动不摇。

  

  真妄物我, 举一全收, 心佛众生, 浑然齐致。

  

  迷则人随于法, 法法万差而人不同, 悟则法随于人, 人人一智而融万境。

  

  万法尽在自心, 若能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即是亲证, 见此一心。

  

  悟寂无寂, 真知无知, 以知寂不二之一心, 契空有双融之中道, 无住无着, 莫摄莫收, 是非两亡, 能所双绝, 斯绝亦寂, 则般若现前。

  

  法是无生之法, 无生即是无虚妄, 乃是空寂之心, 知空寂而了法身, 了法身而真解脱。

  

  一念之心, 普具十界诸法, 心外无法, 法外无心。

  

  真如性净, 慧鉴无穷, 如水分千月, 能见闻觉知, 见闻觉知而常空寂, 空即无相, 寂即无生, 不被善恶所拘, 不被静乱所摄, 不厌生死, 不乐涅槃, 有不能有, 行住坐卧, 心不动摇, 一切时中, 获无所得, 三世诸佛, 教旨如斯。

  

  真如无念, 非想念而能知; 实相无生, 岂色心而能见; 无念念者, 即念真如; 无生生者, 即生实相; 无住而住, 常住涅槃; 无行而行, 即超彼岸。

  

  十方诸佛, 一切众生, 全在当人一念心中而成, 当知方便虽有多门, 归元无二, 即归真如, 此一心也。

  

  如如不动, 动用无穷; 念念无求, 求本无念。 菩提无得, 净五眼而了三身。

  

  法身湛然常寂,应用无方, 用而常空,空而常用, 用而不有,即是真空; 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妙有即摩诃若。

  

  一念迷时, 一心从境, 故起颠倒, 轮回受苦; 一念觉时, 境从一心而得解脱, 涅槃常乐。

  

  真空即是清净涅槃, 般若是涅槃之因, 涅槃是般若之果; 般若无见,能见涅槃; 涅槃无生,能生般若; 涅槃般若,名异体同, 随义立名。 故云法无定相。

  

  涅槃能生般若, 即名真佛法身; 般若能建涅槃, 故号如来知见, 知即知心空寂, 见即见性无生, 知见分,不一不异。

  

  一心是万法之源, 迷悟之根, 成佛之本。

  

  所有众生同一真性, 但为客尘妄想所覆, 不能显了, 若舍妄归真,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心想若灭, 生死长绝, 不死不生, 无相无名, 一道虚寂, 万物齐平。 何贵何贱! 何辱何荣! 何胜何劣! 何重何轻!

  

  一切凡圣归于一心, 至极涅槃, 常乐境界, 以是义故, 须悟万法归于一心, 心性无二, 真如不变, 不生不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 本无一法,谁论熏炼! 往返无端,追寻不见, 一切莫作,明寂自现。

  

  知法无知,无知知要; 将心守静,犹未离病。 生死忘怀,即是本性。

  

  真如法界, 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

  

  至理无诠, 非解非缠, 灵通应物, 常在目前, 目前无物, 无物宛然。

  

  菩提本有,不须用守; 烦恼本无,不须用除。

  

  真如性海, 历劫不坏, 真乐无穷, 自由自在, 本具宝藏, 妙用无穷。灵知自照, 万法归如, 无归无受, 绝观忘守。

  

  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不外外寻;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心明识佛,晓了识心, 离心非佛,离佛非心。

  

  诸佛发悟,悟此一心; 众生迷妄,迷此一心, 三藏经论,五乘教法, 无非方便,导入渐悟, 透此一心。

  

  识自心源, 达佛深理,悟无为法。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 不历诸位,而自崇最, 名之为道。

  

  一切诸法,心为上首, 若知于心, 则能得知一切诸法。

  

  过去诸佛证此一心, 菩萨证悟此一心, 佛弟子欲得证悟, 亦当证悟此一心。

  

  无着无所依, 无累心寂灭, 本性如虚空, 是名无上道。

  

  自心是佛, 更莫狐疑, 心外更无一法而能建立, 皆是自心生万种法。

  

  常离于念, 觉体不灭, 毕竟平等, 无有变异, 不可破坏, 即是一心, 灵明洞彻。不住迷,不住悟, 不住体,不住用, 而生其心,即是一切处而显一心, 若住善,生心即善现; 若住恶,生即即恶现, 本心即隐没。 若无所住, 十方世界,唯是一心。

  

  境立心便有, 心无境不生。 若将心系境, 心境两俱亡, 境心各自住, 心境性恒清。

  

  真如法身, 一切染法所不能染, 智体不动,具足无漏。

  

  不

  恶而生嫌, 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智而近愚, 亦不拋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 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缠, 超然名之曰祖。

  

  是法是佛, 是心是法, 法佛无二, 僧宝亦然。

  

  法身常住, 本自不生, 今亦不灭, 永存不坏, 无始无终。

  

  吾之真性, 如来湛然常住, 本无生灭, 无相可见之, 若要见之, 外不见山河, 内不有见闻知觉, 方开正眼,

  即见本来面目。

  

  用即寂, 寂即用, 用寂体一, 同出而异名。

  

  无边剎海, 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 不离当念。

  

  三界所有法, 唯是一心, 心外更无一法可得。 所以曰归心, 故得一心之旨。

  

  夫学道之法, 必须先识根源, 求道由心, 又须识心之体性, 分明无惑, 一了千明, 一迷万惑。

  

  一切善恶皆出自心, 心是身之主, 身是心之用, 佛由心成。

  

  心无形相,内外不居, 心起境生,心灭境灭, 知心空寂即入空寂法门。

  

  知心无缚, 即入解脱法门; 知心无相, 即入无相法门; 觉心无心, 即入真如法门, 若能知心如是者, 即入智慧法门。

  

  心能作佛, 心能作众生, 福由心作, 祸由心为, 心能作天堂, 心能作地狱。

  

  觉心性相即是佛。

  

  知一切法, 即心自性, 成就慧身, 不由他悟。

  

  心正成佛, 心邪成魔; 心恶是罗剎, 心贪是饿鬼, 心痴是畜牲, 心是一瘘罪福之根本。

  

  声闻厌喧求静, 犹如弃面求饼, 饼从来是面, 造作随人百态, 烦恼即是菩提。

  

  法身自在无方, 触目无非正觉, 六尘本来空寂, 涅槃生死平等。

  

  众生自悟此心, 作得了主, 不造诸恶, 广行十善, 依佛行持, 立佛行愿, 必定成佛矣。

  

  众生不解修道, 便欲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 将道更欲觅道, 一念之心即是, 何须别处寻讨。

  

  迷时以空为色, 悟即偶色为空, 迷悟本无差别, 色空究竟还同。

  

  大千剎海, 万象森罗, 解脱门开, 一超直入。

  

  愿王弥陀笑颜迎, 笑破根尘净空中, 照顾一念不离佛, 动静皆在莲池行。

  

  见心无所生, 知心如虚空; 舍慢持净戒, 以法化众生。

  

  常乐寂静法,其心当无着; 自性若清净,诸法无去来。

  

  佛在世时佛为师, 佛灭度后戒为师, 佛陀正法依戒住, 僧伽命脉赖戒律。

  

  无相布施真布施, 离相持戒真持戒; 我法二执净…

《顿悟一剎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超尘法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