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性空世界▪P2

  ..续本文上一页恼。

  

  一切法自相皆空, 能取所取俱不可得故。

  

  一切法不取不舍, 实相法中无取舍故, 乃至于涅槃亦不取着,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本性皆空, 不可取故。

  

  菩萨于一切法无所取着, 能从此岸到彼岸故, 若于诸法少有取着, 则于彼岸非为能到。

  

  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多自性? 无性是般若波罗蜜多自性。.

  

  菩萨毕竟不堕女人胎中, 常受化生, 亦永不生诸险恶趣, 除为利乐有情因缘。

  

  菩萨成熟有情, 严净佛土, 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常不离佛。

  

  于一切法皆无取着, 以诸法实相不可得故。

  

  一切法自性不可得, 何以故? 一切法以无性为自性故。

  

  一切法都无自性, 不可取故。

  

  愚夫异生, 以于诸法执着有性, 于诸法空不能信受, 由不信故, 不能成办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所有圣法, 故于圣法不能安住。

  

  菩萨摩诃萨, 欲学般若波罗蜜多, 欲成办一切智, 道相智, 一切相智, 常以无所得为方便, 如应而学。

  

  若能以无所得为方便, 依此法勤修善根, 不令回向声闻独觉, 唯令证一切智智。

  

  菩萨摩诃萨, 欲住菩萨不退转地, 应广学般若波罗蜜多。

  

  菩萨摩诃萨, 欲于一切法, 等觉一切相, 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观一切法皆毕竟空, 以大悲心而行精进。

  

  虽有所为而无一实, 诸法性空皆如幻故。

  

  一切法自相空。

  

  菩萨摩诃萨, 为欲利乐诸有情故, 发趣大乘, 以应一切智智心, 大悲为上首, 具修一切种空解脱门, 无相解脱门, 无愿解脱门,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一切法, 法住、 法定、 法性、 法界、 平等性、 离生性、 真如、 不虚妄性、 不变异性、 实际, 皆由他性故空。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审观自身, 行时知行, 住时知住, 坐时知坐, 卧时知卧, 如如自身威仪差别, 如是具念正知。

  

  于三界法, 心无所住, 是为菩萨摩诃萨。

  

  达一切法自相皆空, 是为菩萨摩诃萨。

  

  于三界法不乐不动, 是为菩萨摩诃萨。

  

  善摄六根, 是为菩萨摩诃萨。

  

  以一心智, 如实

  知一切有情心心所法, 是为菩萨摩诃萨。

  

  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诸佛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因而证无上正等菩提, 转妙*轮, 度无量众。

  

  诸法都无和合自性, 何以故? 和合有法, 自性空故。

  

  不坏假名, 而说法性。

  

  设更有法胜涅槃者, 我亦说为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所以者何? 幻化梦事, 与一切法乃至涅槃, 皆悉无二, 无二分故。

  

  菩萨摩诃萨, 知一切法无非假名, 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一切法无依处, 是故如来非所依处, 亦无所依, 但为随顺世俗施设, 说为依处。

  

  假使

  满十方无量无边世界, 有声闻独觉之福田, 有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尽其形寿; 若复有人, 经须臾顷,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一切发心六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 以前功德, 比此福聚,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不学般若波罗蜜多, 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无有是处。

  

  如来所得一切智智,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因。

  

  不可思量, 不可宣说, 无上, 无上上, 无等, 无等等, 一切智智, 皆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出生故。

  

  布施、 净戒、 安忍、 精进、 静虑、 般若波罗蜜多, 皆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出生故。

  

  如来一切智智及相好身, 并设利罗, 皆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根本故。

  

  无量无边佛法, 皆摄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难可得, 恶慧懈怠, 下劣精进, 下劣胜解, 下劣有情, 不能证故佛以清净无障佛眼,

  观察十方无量世界, 虽有无量无数无边有情, 发心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而由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 难得若一若二若三有情, 得住菩萨不退转地, 多分退堕声闻独觉下劣地中。

  

  若佛住世, 若涅槃后, 应依般若波罗蜜多, 常勤修学, 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诸如来应正等觉真实法印, 亦是一切声闻独觉真实法印。

  

  若此般若波罗蜜多, 在赡部洲人中住, 则此世间佛宝、法宝、 比丘僧宝皆住不灭。

  

  诸佛所得一切智智, 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生故;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皆从诸佛一切智智而得生故。

  

  诸佛所得一切智智, 不异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不异诸佛一切智智; 诸佛所得一切智智, 与此般若波罗蜜多, 当知无二亦无二分; 是故般若波罗蜜多功德威神, 甚为稀有。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佛设利罗, 决定不复堕三恶趣, 常生天人, 受诸快乐, 富贵自在, 随心所愿, 乘三乘法而趣涅槃。

  

  如来所宣说十二分教, 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出生故。

  

  若见如来应正等觉, 若见所写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二功德, 平等无异。

  

  菩萨摩诃萨, 以无所得为方便, 长夜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尚不得菩提及萨埵, 况得菩萨摩诃萨, 此菩萨摩诃萨既不可得, 岂得菩萨摩诃萨法, 菩萨与法尚不可得, 况得诸佛及诸佛法。

  

  于此般若, 乃至布施波罗蜜多, 毕竟无有少法可住, 可超可入, 可得可证, 可受持等, 所获功德, 及可随喜。

  

  回向菩提,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自性皆空, 都无所有, 若无所有, 即是般若。

  

  净自心, 福田方净。

  

  是心于心, 理不应有随喜回向, 以无二心俱时起故, 心亦不可随喜回向, 心自性故。

  

  于此般若乃至般若波罗蜜多, 毕竟无少法有入有出、 有生有灭、 有断有常、 有一有异、 有来有去、 而可得者。

  

  一切法自性皆空, 空中都无能所随喜回向法故, 虽如是知, 而能随喜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清净般若波罗蜜多, 于一切法无所执受, 法界不动故。

  

  菩萨摩诃萨, 于随喜心不生执着, 于回向心不生执着, 于所回向无上菩提不生执着; 由无执着, 不堕颠倒, 如是菩萨摩诃萨, 所起随喜回向心, 名为无上随喜回向。

  

  若有谤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则为谤毁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亦等于谤毁过去、未来、现在 诸佛一切相智, 亦等于谤毁佛, 亦等于谤毁法, 亦等于谤毁僧, 亦等于谤毁世间正见, 亦等于谤毁如来一切诸法。

  

  于此般若波罗蜜多, 取名取相, 取名相已,

  着般若波罗蜜多, 不能证得实相般若。

  

  菩萨摩诃萨, 行六波罗蜜多时, 所行布施波罗蜜多, 以无所得为方便, 与一切有情, 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护净戒、安忍、精进、静虑、 般若,亦复如是。

  

  如来应正等觉, 宜说种种着不着相, 令大乘者学般若波罗蜜多, 离诸染着, 速得究竟。

  

  菩萨摩诃萨,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住此岸, 不住彼岸, 不住中流, 是为菩萨摩诃萨,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以三世法性平等故, 成道相智。

  

  菩萨教化众生有四种无畏:

  一、 总持不忘,说法无畏。

  二、 尽知法乐,知众生根机欲趣, 说法无畏。

  三、 善能问答,说法无畏。

  四、 能断物疑,说法无畏。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甚深法性, 若说若不说, 俱不增不减, 如本无异。

  

  若菩萨摩诃萨, 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如虚空学。

  

  菩萨摩诃萨, 不观视他好恶长短, 平等怜愍而为说法。

  

  菩萨摩诃萨, 终不轻尔而发语者, 所发语言, 皆引义利, 若无义利, 终不发言。

  

  菩萨摩诃萨,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如修虚空都无所有, 如虚空中无色可施设, 无受想行识可施设, 所修般若波罗蜜多, 亦复如是。

  

  佛对众生说法有四种无畏, 何等为四?

  一、一切智无所畏:佛有一切智, 所以无惧怕之心。

  二、漏尽无所畏:佛已断尽一切烦恼,故无惧怕心。

  三、说障道无所畏:佛说明种种障碍佛道之法,无惧怕心。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说明种种可灭除苦之道理,无惧怕心。

  

  假使十方一切世界, 满中如来应正等觉, 如竹麻苇甘蔗等林, 若经一劫, 或一劫余, 为诸有情常说正法, 各度无量无边有情, 令入涅槃, 究竟安乐, 而有情界, 不增不灭, 所以者何? 以诸有情, 皆无所有, 性远离故。

  

  如来一切诸法, 毕竟空故, 不生不灭, 不染不净; 如四圣谛、 十二因缘、 三十七道品、 五眼、 六神通、 大慈大悲、 大喜大舍、 十八佛不共法, 毕竟空故。

  

  若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 如理思惟, 为他演说,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六根无患, 肢体具足, 身不衰朽, 亦无夭寿, 常为无量百千天神, 恭敬围绕, 随逐护念。

  

  般若波罗蜜多, 名无所得, 大法宝藏, 能化三界有情 无量无边大苦聚, 令速证无上正等正觉。

  

  般若波罗蜜多, 不超三界, 不住三界; 不超色界, 不住色界; 不超无色界, 不住无色界。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如是诸法, 常无变易, 法性、法界…

《性空世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智慧之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