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定、法住, 一切如来等觉现观, 既自等觉, 自现观已, 为诸有情, 宣说开示, 分别显了, 令同悟入, 离诸妄想, 分别颠倒。
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虽证菩提, 而无所证, 证不证法不可得故; 虽转*轮而无所转, 转法还法不可得故; 虽度有情而无所度, 见不见法不可得故; 如是大般若波罗蜜中 转*轮事, 毕竟不可得, 以一切法, 皆永不生故。
弃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求学余经, 而攀枝叶, 终不能得大菩提, 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出生一切菩萨摩诃萨, 与世间出世功德法故。
诸法自性, 皆无所有, 不可得故, 即是无性, 如是无性, 即是般若波罗蜜多, 非无性法能书无性, 是故般若波罗蜜多不可书写。
诸法相, 有佛无佛, 法界法尔, 佛于此相, 如实现觉, 故名如来。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能生诸佛, 是诸佛母, 能示世间诸法实相。
菩萨摩诃萨, 欲得无上菩提, 当于一切有情, 住平等心, 不应住不平等心。
菩萨摩诃萨, 能观一切法, 无行无状无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成就柔润可爱可乐身语意业, 恒常成就慈悲喜舍, 于诸有情, 心无罣碍。
受不退转记菩萨摩诃萨, 若堕地狱、傍生、鬼界、 阿修罗中, 终无是处, 何以故? 不退转菩萨, 定无不善业故, 亦无善业招苦果故, 如来必无虚诳语故, 诸佛所说, 皆为利乐一切有情, 大慈悲心所流出故。
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多, 于佛无上正等菩提而有退转, 无有是处。
菩萨摩诃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多, 于无上正等菩提而有退转, 斯有是处。
一切法空皆不可说, 如来方便,说为无尽、或说无数、 或说无量、或说无边、或说为空、 或说无相、或说无作、或说无生、 或说无灭、或说离染、或说寂灭、 或说涅槃、或说真如、或说法界、 或说法性、或说实际,如是等义, 皆是如来方便演说。
诸法实相, 不可宣说, 如来甚奇方便善巧, 而为有情方便显示。
一切法空即是无尽, 亦是无数,亦是无量,亦是无边, 诸法空中,尽不可得,数不可得, 量不可得,边不可得,由此因缘, 无尽无数,无量无边,文义无别, 皆共显了诸法空故。
一切法皆不可说, 一切法皆毕竟空, 无能宣说毕竟空者。
非用初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亦不离初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非用后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亦不离后心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而诸菩萨摩诃萨, 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譬如大地, 少处出生金银珍宝, 多处出生砂石瓦砾; 诸有情类, 亦复如是, 少分能学无上正等菩提, 多分学声闻独觉法。
若诸有情, 于诸菩萨功德善根, 不随喜者, 当知皆是魔所魅着, 皆是魔之眷属。
观色如聚沫, 观受如浮泡, 观想如阳焰, 观行如芭焦, 观识如幻事。
菩萨摩诃萨, 欲居一切有情上首, 欲普饶益一切有情, 无救护者,为作就护; 无归依者,为作归依; 无投趣者,为作投趣; 为眼目者,为作眼目; 无光明者,为作光明; 尖道路者,示以道路;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真如尚不可得, 何况得有安住真如? 修菩萨行, 速当安住不退转地, 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为诸有情宣说正法, 此若实有, 无有是处。
如来随世俗, 假立名相, 方便宣说诸法法性, 而无执着。
菩萨摩诃萨, 欲于诸法得大自在, 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诸善法生长方便所趣向门, 能成就声闻、独觉、菩萨, 无上正等正觉故。
菩萨摩诃萨,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应知诸佛所变化者, 虽有所为, 而无执着。
一切法, 但有假名, 但有假相, 而无真实, 圣者于中亦不住着, 但假名相。
以不生法离诸戏论。
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法, 但假名相, 应行般若波罗蜜多, 而于其中, 不应住相。
一切法但有名相, 如是名相, 但假施设, 名相性空; 诸有类, 颠倒执着, 流转生死, 不得解脱; 是故菩萨摩诃萨, 发菩提心, 行菩萨行, 渐次证得一切相智, 转正*轮, 以三乘法度脱有情, 令出生死, 入无余依般涅槃界, 而诸名相, 无生无灭, 亦无住异施设可得。
一切智, 是声闻及独觉智; 道相智, 是菩萨摩诃萨智, 一切相智, 是如来应正等觉不共妙智。
一切法皆同一相, 谓寂灭相。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于有为法及无为法, 俱无所作, 非恩非怨, 无益无损, 是故般若波罗蜜多, 不与诸法为义非义。
菩萨摩诃萨, 应知一切法, 皆以无性为其自性。
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 有性无性, 俱不可得, 不应于此执有无性。
菩萨摩诃萨, 于诸有情, 其心平等, 无差别想而行布施。
佛、菩萨、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七道品、六道、十八界、六度、十二因缘、四圣谛、生死涅槃、烦恼菩提、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如是一切名,皆是假立,为表诸义,施设诸名,故一切名皆非实有;愚夫异生,于中妄执,菩萨方便善巧,教令远离,勿执着一切施设假名,名无实际,自性皆空故。
上从诸佛, 下至傍生, 平等平等, 菩萨了达诸法及诸有情, 自相皆空, 都无差别, 故无异想, 无所分别, 而行布施。
何谓佛眼? 即本性空, 名为佛眼。
诸佛出世, 无不皆说本性空义。
一切法不空无道无果。
诸阿罗汉, 诸漏永尽, 昏沉睡眠, 盖缠俱灭, 毕竟无梦。
依世俗说, 行菩提行, 及得无上正等菩提; 不依胜义, 胜义中, 都无所得, 毕竟空, 无所施设名相故。
菩萨摩诃萨,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方便善巧, 虽观诸法, 皆无自性, 都无实有; 而依世俗, 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为诸有情, 种种宣说, 令得正解, 远离颠倒。
菩萨摩诃萨, 以二谛为有情宣说正法, 所谓世俗谛与胜义谛。
如来于法方便善巧, 能于无相建立种种法等差别。
于空性中, 一切差别相, 皆不可得。
离有为法, 无为法不可得; 离无为法, 有为法不可得; 有为界无为界, 如是二界, 非相应非不相应; 无色无色无对一相, 所谓无相。
一切法平等、 一切法远离、 一切法不动、 一切法无念、 一切法无畏、 一切法无际、 一切法一味、 一切法无生、 一切法无灭; 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平等、 亦远离、亦不动、 亦无念、亦无畏、 亦无际、亦一味、 亦无生、亦无灭, 何以故? 一切法与般若波罗蜜多, 无二无别, 毕竟空故。
如来法身,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诸法实性皆不动故。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不可以色身见, 夫如来者, 即是法身; 如来法身, 即是诸法真如法界, 真如法界, 既不可说有来有去, 如来法身亦复如是, 无来无去。
诸佛弟子, 凡有所说, 一切皆承佛威神力加被。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诸如来应正等觉真生养母, 是诸菩萨摩诃萨众真轨范师, 一切如来菩萨咸共尊重恭敬赞叹。
菩萨摩诃萨, 于一切法无所执着。
菩萨摩诃萨,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应成熟无缚无解有情, 应严净无缚无解佛土, 应亲近供养无缚无解诸佛, 应听受无缚无解法门。
一切法无缚无解, 一切法无所有故。
修行无缚无解六波罗蜜多, 能证无缚无解一切法性, 无所有故、 远离故、 寂静故、 无生无灭故、 无染无净故。
诸佛弟子, 于一切法无依著者, 法尔皆能随所问诘, 一一酬答, 自在无畏, 何以故? 以一切法无所依故; 譬如色, 色本性空故, 不依内、不依外、不依两间。
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故, 于诸法亦不取相, 亦不坏相, 何以故? 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诸法自相空故。
一切法无依持, 是故如来非所依, 亦无依持, 但为随顺世俗施设, 说为依持。
三宝不断绝故, 如来一切法亦不断; 三宝断绝故, 如来一切法亦断绝。
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四大王众天, 乃至色究竟天, 若声闻独觉菩萨佛, 乃至一切具大威力龙神药叉人非人等, 皆共守护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不令众恶为作留难; 何以故? 诸天等皆依般若波罗蜜多威力神故。
一切法皆以空无相无愿为趣, 趣与非趣不可得故。
如来初发心乃至成佛, 及十方佛, 于诸法中, 求实不可得, 是名不可得空。
菩萨摩诃萨, 行般若波罗蜜多, 一日修智慧, 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
诸法不见诸法, 诸法不见法性, 法性不见诸法; 法性不见地种, 地种不见法性, 乃至识种不见法性, 法性不见识种, 诸法毕竟空故。
若菩萨知是心相, 与淫怒痴不合不离, 诸缠流、缚等诸结使, 一切烦恼, 不合不离, 声闻辟支佛心, 不合不离, 是菩萨心相常净。
诸法不坏不分别, 是名无心相。
若有见现在佛, 若见般若波罗蜜多经卷, 等无异, 何以故? 是般若波罗蜜多, 与佛无二无别。
…
《性空世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