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影尘回忆▪P6

  ..续本文上一页死爱河,因而证成菩提(梵语bodhi),所以我选择出家修行,因为我需要。』

  

  朋友又问:『一定要出家修行才可以吗?在家修行是否可以?』

  

  我说:『在家修行也可以,只是家庭累赘多,牵缠多,有人事的束缚,有经济的烦恼,有儿女的罣碍,夫妻有时彼此不能信赖,有互相猜忌的痛苦,有事业的牵挂,总之,在家也可以修行,但是累赘牵缠多,心头乱纷纷,道业不易成就。

  

  出家牵缠少,累赘少,所以一切人事物之牵缠也就少,心地明朗,禅定(梵语dhyana)易入,在道业上好用功,甚至要办佛教事业,时间上也比较充裕。』

  

  这位朋友渐渐兴趣起来了,继续对我发问种种问题。

  

  他又说:『根据你这么说,出家好象比较殊胜,也比较容易入道!是吗?』

  

  我说:『看起来,你有意思想出家哦?出家不错,出来吧!怕什么?』

  

  这位朋友连忙挥手又摇头说:『不,不,出家是不错,但是我的女朋友也不错,等年老以后再出家,总是可以吧!』

  

  我知道他的善根有点流露而出,只不过女色之业力胜过学道之业力,我也不便再与他聊下去。

  

  我说:『女朋友好是好,究竟还是不好,一方面要女朋友,一方面也要学道,如此一来,始终不能入道。众生未解脱,欲与道要同时拥有,会带来内心前后矛盾,情绪无法平衡,一切痛苦烦恼事,会如大海之波浪,浪潮汹涌,永无止息。

  

  要明白:有道无欲,有欲无道;当欲之时,道在欲中;当道之时,欲在道中,心能为欲,心也能为道,道与欲在一心中,黄居士啊!由您自由选择吧!阿弥陀佛!』

  

  这位朋友来找我,本来是要劝我还俗结婚的,结果与我相谈之下,逐渐对佛法有点共识,差一点他就出了家,内心与行动比刚才缓和多了,接着我带他到佛堂,教导他礼佛,并劝他平时多念佛,前后相谈三十分钟,法喜无比,他就告退回家,听说他目前很虔诚在学佛,早晚安排有固定功课。

  

  下面这个论辩,是亲戚知道我出家后,有一天,来佛寺专程找我,向我种种问难的实况,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亲戚云:『你出家是不孝的行为,难道你不明白吗?』

  

  我说:『孝顺父母有三等,何等为三?先说第三等的

  

  孝顺:对父母亲能给予物质充裕的供奉,而精神上没有办法令父母亲得到真正的喜悦与欢心者,是名三等孝顺。

  

  第二等孝顺是:能给予父母亲物质上得以充裕,乃至精神上能得到称心如意者,是名第二等孝顺。

  

  第一等孝顺是:能给予父母亲物质上得以充裕,也能让父母亲在精神上得到欢心与喜悦,不但如此,而且还能普劝双亲学佛,甚至归依三宝,令父母双亲离苦得乐,解脱生死,是名第一等孝顺。

  

  第二等与第三等的孝顺,是世间的孝顺,虽然有吃有穿,但在究竟立场来说,是美中不足的,尚未圆满,免不了还有轮回(梵语samsara)。第一等的孝顺是究竟的,圆满的,因为本质上,能令父母亲来归依三宝,学佛修行,能离苦得乐,破迷启悟,能了生脱死。

  

  所以,三种孝顺中,以第一等孝顺为圆满的孝顺,我虽然出家修行,不在父母双亲身旁侍奉,我能开示佛法给予双亲明白道理,令他们也能一心向佛,以期解脱生死之苦。

  

  今天投生在人间,与父母共处也是一段因缘,今生是如此,过去生也有无量世,无量世就有无量父母;假使今生没有解脱生死,了断轮回,来生还有无量世,无量世就有无量父母.

  

  过去无量父母,未来无量父母,所以,在三世轮回以来,我们亲生父母就有无量无边之多,多得无法比喻!就如此一般,生而又死,死而又生,循环不停。

  

  佛经云:『众生无量劫轮回以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骷髅堆积远胜须弥山之高。』

  

  大圣佛陀告诉我们:『在六道轮回往返中,已经生死无量劫,我们身边所有的男男女女,皆是我们多生以来的父母,乃至兄弟姐妹,亲戚眷属,是故,六众生不可相互残杀,应该发起六道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襟,应依教奉行,是名真佛子。』

  

  亲戚又开口道:『人死亡后,一切都看不见,我不相信有来生的观念!』

  

  我说:『人死亡后,认为没有来生的观念,这是断灭论,唯物论,无神论,抹煞人生一切行为的价值,甚至抹煞因果(梵语hetu-phala),抹煞道德的可贵!』

  

  亲戚说:『怎么会这么严重呢?这话又如何解释?』

  

  我说:『人死亡后,不是代表一切的毁灭,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另一种能量,存在天地万物,故有六道轮回。没有来生的观念,就等于否认你自己生命的延续,否认生命的延续,就等于冻结的生命动弹不得,永远止息一般,知道吗?假使生命冻结,永远止息,动弹不得的话,请问你如何讲话?如何施为动作?如何穿衣饮食?』

  

  亲戚说;『生命冻结,永远止息,动弹不得,岂不是如同石头枯木,永远不得动弹吗?』

  

  我说:『没错,你不相信来生,就等于否认自己分分秒秒的行为价值,你的行为分秒延续不断,你自己不知不觉而己!同样的理由,你的行为善与恶,也是存在而延续不断中,知道吗?甚至你所做的一切因果,一切道德也同样延续不断中,生命毕竟是不生不灭的,我这样开导,不知道你听得懂否?』

  

  亲戚听我这么滔滔不绝而说,觉得非常有道理,兴趣倍增,继续又问下去:

  

  亲戚又开口道:『什么是断灭论?什么是唯物论?』

  

  我说:『断灭论就是否定人死亡后,什么都没有了,否认神识的存在,乃至因果抹煞,道德抹煞,行为造作的后遗症,一概不承认,称之为断灭论。你刚才不相信有来生的存在,就是名副其实的断灭论。

  

  唯物论是哲学上两种主要派别之一,认为物质先于意识精神而存在,意识思惟为客观物质的反映而己!因此,人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善恶,因果、道德、行为,都随着死亡而消失于世,是名唯物论。

  

  这些都是社会上极端的思想,有毒害人类意识,害惨无数人类的观念,不可不慎,明白吗?』

  

  亲戚开口道:『听你这么说,今天我才大开眼界,过去都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社会上的谬论极多,思想缤纷,莫衷一是,现在我心目中,多少能正见佛法一二,过去对你出家的观念,实在无法接受,甚至不谅解。

  

  现在不但不打扰您的清修,而且由您自由意志选择,将后有须要我帮忙之处,请不用客气,绝对义不容辞,一心一意护持佛法,尽我棉薄之力,很感谢您的开示!』

  

  我说:『或许是善根已渐渐萌芽,我随喜您如此爱好佛法,祝您道业成功,一切如意。』

  

  前后的相聚,交谈四十多分钟,他们一伙人,听得很起劲,得到法喜,满面笑容,告退而去。

  

  

  佛法不愧是佛法、 家属归依三宝

  

   佛法是觉悟之法,上自国王总统、领袖或将军、文武百官、士农工商,不同阶级一齐来学佛,各个都能一一觉 悟。

  毕竟,佛法无边,深广如大海,难测难量,不可思议,佛法能令迷妄者得以觉醒,了知人生与宇宙深奥的真谛,更能唤醒沉醉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的流浪客。一切贪染执著者,在佛法熏陶之下,不分智愚美丑,男女老幼,富贵贫贱,都能一一肯定纳受,因而踏入觉悟的人生。

  

  我出家十多年来,所有的光阴与青春,都投入阅览大藏经,研究教典,整天在佛寺里,不喜欢攀缘。我本身比较内向,不善于外交,说话爽直的性格,弯弯曲曲的话我不会,也听不懂,假使要我从商做生意,三天就关门大吉;要我做外交官,国家一定倒霉;要我说弯曲的话,心里会害怕,结结巴巴,心跳如打鼓,不能自在。

  

  所以,我选择出家修行这一行,这一行比较适合我的性格,出家人整天到晚不说一句话,总是可以吧!出家人当个老修行,不外出攀缘外境,总是可以吧!不犯法吧!

  

  出家人不说谎话,不钻牛角尖,爽直的说佛法,总是可以吧!

  

  社会是一所大熔炉,能使人由好变坏,由坏变好;由白染成黑,由黑变成白;由善变恶,由恶变善;由是扭转成非,由非转变是;由正倒为邪,由邪净化成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剎那之间,都有生命的危机!甚至家破人亡,经济、人事、社会,无时无刻都在无常变化中,无常让我们如意,也让我们痛苦,始终无有止息。

  

  佛法之所以佛法,就是要我们正觉社会这所大熔炉,觉悟社会千奇百态,因而不惑,不惑而超越解脱,解脱就得自在无碍,因此,步步踏入光明的理念,得证菩提(梵语bodhi)。

  

  佛法不愧是佛法,有一天,我邀请三位出家同参道友,到我俗家一趟,我认为家属学佛的因缘该成熟了,邀请的这三位同参,个个庄严无比,个子又高又帅,长得又斯文,是我特别挑选出来的。

  

  这一切的作风,是要度化我家人,让家人好感,改善他们佛教的误会与邪见,所以特别安排的局势,谁先开场白,谁打圆场,谁赞叹,谁结论,都有个顺序,以度化顽迷可怜的家属。

  

  到了俗家,家人已知道我要回家探望一趟许多人挤满了屋内空间,要看我的庐山真面目,一入大门,大家哗啦一声,齐口同声:张正坤回来了,大家的神情都带着奇异的态度,似乎又惊又喜,又悲又哀,有四十多颗的眼珠向我上下眺望,就像做生意的人,在估计货色值多少钱的神情,其中有一位家属在旁边迫不及待,有话要说,可能闷了很久。

  

  一位家属开口直言:『张正坤啊!哇!真的很像和尚,不错!』

  

  在座的人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

《影尘回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性空世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