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懈怠,而于饮食不节不恣,是以食已即消,而无停滞之患,是名得食能消。
十、优钵罗华
优钵罗华是梵语,翻译华言叫做青莲华,以其出于污泥,而不染污,世人见之,即生稀有之想。
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懈怠,虽处生死,不为烦恼之所染着,犹如此华,见者亦生稀有之心,是名优钵罗华。
五、禅定波罗蜜
何谓禅定波罗蜜?所谓禅定波罗蜜者,就是以心安住于一境,而离尽一切散乱,是名为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名禅定。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名为禅定也。
菩萨修行禅定之时,心不杂乱,一心寂静,内外一如,无惑无动,是名为禅定。
禅定有二种:
一者世间禅:
所谓色界无色界的禅定,是凡夫所修的禅定,这种禅定未能出世解脱,仅于三界内的定境,定境若消散,亦然有堕落的危机!所以,称之为『世间禅』,又称之为『凡夫禅』。
二者出世间禅:
所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的禅定 。
菩萨道的行者,了知时间与空间,是因为执着而存在的,心中若无执着时间与空间,那么,时空是虚幻不实的错觉作用;十方诸佛已证入甚深无上的禅定,在诸佛的解脱心境,丝毫无时空观念,何以得知呢?因定破时空,三际如幻,执着而有,若无执着,错觉时空无由存在!
比如一对恋爱情侣来说明,彼此约会,时间已超过了,由于他们内心一直执着时间,念念时间,拚命看手表,心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等得内心非常火急,心神不得安宁,内心有许多问号,为什还没来,是否忘啦!是否变心啦!是否移情别恋啦!是否父母知道阻挡啦!是否事忙延迟啦!
这时刻的情侣,眼看手表,一秒一秒而过,一分一分而过,在时间的消逝中,心如刀割,痛苦得不得了,不得了又无奈,抱着沉痛的心情,两腿走来又走去,等不到另一半……。
正在这时候,一秒如一分,一分如一时,一时如一日,内心对时间带有强烈的执着,心与分秒不离,无有距离,这时候的心,分分秒秒皆是心,心即是分分秒秒,心与分秒正等无异。由事实如此的表现,内心强烈挂念情侣为何未来,拚命执着看手表,分秒必争,如此一来,时间观念更分明,更注意,更重视了;时间本无,无中却生有了,实在很可悲!众生就是陷落于执着意识,无法自拔,身陷其境,不得自知,时间也就随着无中生有了,众生就如此沉迷于时间中过活,始终不得觉悟,有几个人真正能够明白呢?道理在此处已显露无余了。
由恋爱的一对情侣来说明,就很明显的呈现一个事实,只要是世间的人事物,皆可依此类推,无过如此,若越轨而说,不如法而说,是世间迷妄之说,是外道说,是魔王魔女魔民所说。
同样的理由,依此类推,普天之下,世间一切人事物,若有如此共识,能正见执着、罣碍是禅定的通病,依此共识而实践修持,必定能证悟甚深无上禅定,因为,十方诸佛声闻缘觉菩萨,皆依此循进而入涅槃故。
禅定破时空,时空是众生因执着而有,因有才落入永有的意识观念,根深柢固,难以纠正,若要纠正他,反而挨骂或挨打,甚至说我们的脑筋有问题,要剖开洗脑,要住精神医院静养一段时间。
我们说他们不识时间与禅定的真理,实在够可怜,值得同情!但是他们也会说我们也蛮可怜的,值得同情,学佛学到最后,脑筋似乎有问题;如此看来彼此之间,到底是谁可怜谁!谁同情谁!谁是有问题者!
我想:悟者自悟,迷者自迷,体验者自有体验者,无体验者自有无体验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诸位同参道友们!你们说是吗?
声闻、缘觉、菩萨、佛称之为四圣,四圣皆证悟菩提;佛菩萨入涅槃,于涅槃出入自在,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无尽的度化无量众生;了知诸法所成,无非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毕竟当体空性,无有实体可得;诸法的本性,当下就是空性,空性是诸法的本性,因此诸法之性,空幻不可得。
空性不碍缘起,缘起不碍空性;空性建立在缘起而说空性,空性不坏假有;缘起建立在空性而说缘起;离开缘起无空性,离开空性无缘起;缘起即空性,空性即缘起,当下缘起与空性就是一体的,是一体两面之说,是空是色,色空不二,无二无别,正等无异。
菩萨的行者能体证到如此,心地自然对万法万境,不生取舍,不沾不染,无惑无动,光明自在,本性风光,大展流露,慈悲喜舍,智慧之光,普照大千,纵横自在,无障无碍。
菩萨行者,在广修禅定的当下,能透悟诸法本空之道,缘起性空之道,色空不二之道,是故,不隔毫端,自性戒,自性定,自性慧,同一时间,同一处所,无时无刻皆在禅定中,大千世界每一处所也都在禅定中。何以故?禅定破时空也。
禅定破时空,对四圣而言,是毫无疑惑的;对凡夫众生而言,是不易正见其真相的,毕竟尚未证悟,更没有经历禅定的体验,甚难突破禅定破时空的正见。
甚至有些爱好禅定者,当下能肯定禅定破时空的理论与实际,由于自己没有亲自体证过,心里也就持着似懂非懂,似悟非悟,似禅定非禅定的心理意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态度。
要得到出世禅的解脱自在,必须要有佛经的印证,必须要有证悟者的指导与印证,必须要有善知识的启发导航,才不会修错了禅定,有许多人,心着境而修,心住相而修,有取有舍,爱好神通而修,讲求感应而修,因而走火入魔,成为狂妄的禅病发生!有人发疯,有人很狂妄,自称是已成佛,自称已证果,自称是菩萨,自称是阿罗汉,自称是祖师降世,自称是开悟者,这都是没有人指导,已走火入魔的见证,甚为可怜!甚为可怖!
志公禅师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佛门弟子,中外古今,岂不是有很多狂妄禅者吗?在这广大的社会里,斑斑可见可闻,自欺又欺人,自狂又狂人,自误又误人,正是佛门所谓:自作自受代替不得也。
若追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修行不得其门而入,理论法则不懂,教理不通,又加上没有善知识的开导,心着境修行,盲修瞎炼,横冲直撞,闯出毛病来了。
参禅悟道,要具足道理的通达,善知识的教导,自己要精进参禅,以实际励行悟道!
高僧大德云:『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佛门中的这两句名言,留传中外古今,至精至义,始终无法更易;僧俗二众,依此名言进修,开悟证果者,其数无量无边,不可称计,不胜枚举。
总而言之,禅定的修持与证悟,必须透悟诸法空性,空性不碍诸法,诸法不碍空性;空性与诸法,本来不二法,不一不异,能正见认知此关,在修证禅定的过程,才能无所障碍的过关,因而证入禅定,深入大涅槃。
菩萨道的行者,深入禅定,证悟涅槃之际,当下禅定破时空,时空对已证得禅定的圣者而言,早已无时空之意识了,现在举一个禅定破时空的实例:
圣僧虚云老和尚.是中华民国现代史的开悟高僧,也是中外古今有目共睹的大德,虚云老和尚享年一百二十岁,精通教典,修持严谨,待人宽厚,德高望重,人天钦敬尊仰,德被天下,化导无数有情。
有一天,虚云老和尚,挑着道粮,走入深山,一心一意参禅悟道,精勤不休,就这样维持下去;日月如梭,所有的道粮用尽了,这时候,虚云老和尚就采取山上的野菜煮来充饥。
虚云老和尚用功参禅的精神,令人心惊胆寒,自己隐居深山,深山有许多野狼猛虎,毒蛇怪兽,这一切的山中猛兽,对虚云老和尚来说,是无关痛痒的,不能恐惧老和尚丝毫之心,老和尚早就把生死之心,置之度外了,始终一心的为参禅开悟本性而努力,一切恐怖心,妄想心,早就匿迹无踪了。
有一天,有一次,虚云老和尚捡取一些山中枯干的树枝,筑灶开火,他把山中挖来的芋头洗好后,放下锅里,就开始燃火煮起芋头来!
当时的虚云老和尚,心里想:『反正煮熟芋头也要费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不可以浪费光阴,应该好好珍惜每分每秒才对,不可辜负我出家修行的动机与目标,应该利用煮芋头的半小时,来继续参禅悟道才对。』
于是,虚云老和尚就把地上铺平之后,双腿一缩,结成了庄严的跏趺坐,手结弥陀印,身体自然挺直,双眼微闭,呼吸自然调息,就这样子,平坐于深山荆棘的地面上,慢慢的,一秒一秒过去,一分一分过去,一日一日过去,这么一过去,就是两个礼拜,这么一坐禅,一入禅定,就是十四天之久,一下子惊动了整个佛教界,所有僧俗二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虚云老和尚本想坐禅半小时的时间,却因入禅定的原因,结果深入禅定,却长达十四天的岁月,后来,虚云老和尚出禅定之后,想到刚才煮了一锅的芋头,半小时应该煮好了。
于是,慢慢将双腿放下,身体舒展一番,站了起了,移动脚步,走到灶边,将锅盖掀开一看,不得了啦!所煮的芋头不但煮熟了,而且烧焦了,不但烧焦了,而且发霉了,同时,锅灶之下的烟火早就成了灰烬!
此时此刻,虚云老和尚,心里恍然明白了,原来他是入了大禅定,十四天的禅定功夫,也如一弹指的时间,老和尚信心更加坚定,禅定破时空的理念,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正如此意。
据说虚云老和尚,在这次入了大定之后,以后也常常有入定的因缘,甚至在讲经说法的时候,谈到禅定的时候,就能马上入定,谈到涅槃的时候,就能马上入涅槃;可见虚云老和尚的禅定功夫是相当深的!悟道的圣僧不愧是圣僧。
…
《万德庄严菩萨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