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出家功德与利益▪P11

  ..续本文上一页,一律在人间示现成佛。

  

  天人除了福报大享福之外,天人的寿命长,能达八大劫之久,如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就能达八大劫之久,但是纵然有那么长的寿命,也会福尽寿尽的时候,也就是天人有死的一天,因为天人还是凡夫众生,是六道众生之一,还是免不了受业力的牵制,因而受六道继续轮回,天人一旦将死的时候,有五种现象产生,称为五衰现前,那五种衰相呢?现在分别如下:

  

  天人五种衰相:

  一、头上花萎。

  二、衣裳垢腻。

  三、身体臭秽。

  四、液下汗出。

  五、不乐本座。

  

  为何佛不示现阿修罗道成佛呢?因为阿修罗(梵语asura)心性好斗、脾气大、疑心病重、嫉妒心亦重、福报亦大,有了这些业障,佛法听不下去,修不下去,是故,佛不会示现阿修罗道而成佛,一律在人间示现成佛。

  

  为何佛不示现畜牲道成佛呢?因为畜牲道这类众生业障太重,贪瞋痴具足,感召畜生,智能低反应慢,佛说佛法给畜牲听,畜牲亦然难听得懂,听不懂如何修?因此,佛不会示现畜牲道而成佛,一律示现人间成佛。

  

  为何佛不示现恶鬼道而成佛呢?因为恶鬼道也是三恶道之一,业障深重,贪瞋痴具足,生活在恐怖中、孤独中、受苦难中、受饥饿中,要吃三餐都成问题!由这些业障所遮蔽,佛法听不下去,所以,佛不会示现在恶鬼道而成佛,一律示现在人间成佛。

  

  为佛不示现在地狱中而成佛呢?因为地狱是果报的地方,是众生造恶所感召的刑罚处,唯有受刑受苦,无有丝毫之乐可言。受刑受苦之处,没有时间可听闻佛法,是故,佛不会示现在地狱道而成佛,一律示现人间而成佛。

  

  

  

  

  一子出家 魔宫震动

  

  出家(梵语pravr, ajya)是什么意思呢?出家就是出烦恼之家、出生死家、出六道轮回之家、出三界家、出染污不净家,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出家有五义:

  一、出烦恼家。

  二、出生死家。

  三、出六道轮回之家。

  四、出三界家。

  五、出染污不净家。

  

  一者、出烦恼家:

  当人不能没有烦恼,没有烦恼不是人,人是有烦恼的,各人所处的环境背景不同,所引发的烦恼也就不同,因为我们是薄地的凡夫,若遇到种种逆境与顺境,境界当下转变不过来,一旦转变不过来,心就生烦恼而痛苦;出家就是出这个烦恼之家。

  

  烦恼(梵语klesa)差别相很多,烦恼是总称,是看什么烦恼来说,譬如子女不孝而生烦恼;失意的政客心生烦恼;夫妻感情不融洽而生烦恼;家境不如意而生烦恼;为家庭奔波而生烦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生烦恼;上班时上级主管施加压力而生烦恼;兄弟姊妹、公婆与媳妇、亲戚、不能协调,不易相处而心生烦恼;想要得的东西,因得不到而心生烦恼;若得到了这东西,欲舍弃而舍不掉心生烦恼;生离死别心生烦恼;与无缘的人相处,境界转变不过来心生烦恼……等等。

  

  总而言之,这一连串的烦恼,各人所得皆不同,所以烦恼有差别,我们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当下就是要出这个烦恼丛生的家,内心有无量无边的烦恼,烦恼相聚在心里,如同一个家庭,所以称为烦恼家。

  

  出家修行不只是出俗家而已!还要出烦恼家才对;若是出家不出烦恼家,等于空出家;空出家,又何必出家呢?所以出家要出烦恼家,才能得证无上菩提,证入大涅槃。

  

  二者、出生死家:

  我们无量劫轮回以来,一世又一世,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生而又死,死后又去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无止息,不罢不休!我们被称为凡夫众生,就是生死未了,受生死所支配,忽而带到三善道,忽而带到三恶道,自己做不了主,被生死的业力所控制,由不得我们自在,生死大洪流,把我们系缚,控制我们不得自由自在,如家庭把我们束缚与控制一般,使得身心受其摆布,所以称为生死家。出家修行者,就是要出这个生死家,生死家一旦出,当下就无家,无家处处家,这样一来才是真出家。

  

  三者、出六道轮回之家:

  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牲,六道轮回如同铁链互相钩锁,紧密不松,又如同车轮周旋不停,六道轮回以来,也是如此,一下子当人,一下子当恶鬼,又一下子当天人,又一下子当阿修罗,轮回不停,我们在六道轮回当中,就是无法突破六道圈子以外,跳不出六道,受六道所支配,六道轮回如同一个家,所以称为六道轮回之家。我们出家修行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出离六道轮回之家,免受六道轮回的束缚,因而解脱,得大自在。

  

  四者、出三界家:

  三界就是欲界(梵语kama-dhatu)、色界(梵语rupa-dhatu)、无色界(梵语arupya-dhatu)。三界以内都是在生死轮回的范围。三界以内是众生造业之处,又是众生所住之处,三界是众生造业所感,造恶业所感的三界,是不理想的世界。三界里头有无常变化,有无量的缺陷,有无量的逼恼,我们生活在三界里,迷惑三界而不自觉,又被三界所束缚,欲逃脱却逃脱不了,所以我们常说,三界如牢狱,人被关在牢狱是很痛苦的,是不自由的,所以,出家修行,入佛教门,就是为了出三界苦而出家。

  

  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梵语Bhiksu),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正是此意,一切世间动不动法就是指着三界而言,三界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有无量缺陷与痛苦,因此,佛陀劝导比丘们,要常常一心一意,劝求出离三界的烦恼。三界如家,出家就是要出三界的烦恼家,不再受烦恼所系缚,因而得大解脱。

  

  五者、出染污不净家:

  我们会有烦恼,有生死,有六道轮回,无法出三界,都是这颗染污不净的心在作怪。心能为善,也能为恶、为善为恶不离此心;我们要解脱证入涅槃,不离此一心;要受轮回往返不停,也不离此一心,修行者若能从心地上用功着手,净化这颗贪瞋痴之心,必能自性解脱。

  

  这心地染污五欲(梵语panca kamaha)六尘(梵语sad visayah),心境相对,起了染污不净的分别心,念念不舍,念念执着,这无量的分别心,如同一个家庭,所以称为染污不净之家。出家修行就是要出离这个染污不净之家,如是而出家,方不愧是大丈夫出家儿。

  

  如上所说,已经把出家的五种义理表明了一番,相信大家对出家的真义,也已经有了深刻的概念,因而能正见出家的本意。正见出家的动机,才不至于对出家有模糊不清的感受,似是而非的感受,模棱两可的感受,人云亦云的感受,混淆视听的感受;如果能够正见出家的含义,而导归如来正法,安住如来正法,有所归程,此人福报乃不可思议,不可臆测,难思难量,已于无量劫前所种善根,世所稀有,何以故?此人已得正见如来正法,若得如来正法,终无堕落之危!

  

  六祖慧能大师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正当如是。

  

  佛门弟子若秉持正见而修行,必得道果,必证菩提(梵语bobhi),终无堕落之有,是故:

  

  杂阿含经云:『若人生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梵语naraka)。』这已经很明显的启示正见的重要性,正见如分水岭,愿我佛门弟子,共遵共修此一正见,是名与佛有缘,在佛左右,究竟终了,必得圆满佛道。

  

  为什么一子出家,魔宫震动呢?因为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在六道轮回当中,免不了会与六道众生结过恩怨仇敌,也免不了亏欠六道众生的生命债、感情债、财物债,我们一旦发心要出家剃度而修道,魔王魔女魔民会来阻碍我们的出家,使出家不能如愿;假使让我出家修行而解脱生死,脱离六道轮回,这些魔王的眷属就无法向我们讨债了,所以我们发心出家修行的时候,免不了有许多障碍,阻碍我们的出家行动,甚至于有生命的危机。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

  

  于中华民国六十九年的年底,中国佛教会每一年一度都有传受三坛大戒(沙弥戒坛、比丘戒坛、菩萨戒坛),那年是在高雄市龙泉寺传授三坛大戒,来报名受戒的新戒弟子很多,男众新戒子有一百余位,女众新戒子有三百余位,总共有四百多位新受戒弟子。

  

  报名的那一天,我看见一位男众的出家青年人,相貌很庄严,他走近报名的柜台边,想报名受戒,正在此时,这位青年的男众,突然发疯,双手乱挥乱舞,大吼大叫,又哭又笑,整个报名的会场,被他弄得乱纷纷,前后有三十分钟的扰乱现场,一片混乱,后来透过人事关系,把这位青年的男众硬性抬回常住,因此无法受戒。

  

  像这种情况,佛门称为业障(梵语karmava)现前,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恶因,就在此刻欲报名受戒之时,因而受报应,当下发疯不醒人事,虽然已经出家落发了,他想要报名而受戒,只可惜无量劫以来的冤亲债主,恩怨仇敌,是无法放过他的,一旦放过他去受戒,就无法讨回这笔旧债,因此,在报名的一剎那间,把这位青年的男众当下整得发疯,精神错乱,哭笑皆非,甚为可怜!

  

  还有另外一位,这一位是将近六十岁的老人家,也想来受戒,他已经顺利的报名,也跟随大众排班,听戒学戒,以及演练受戒的法规,一切都很如意,没有什么状况出现,一直到受沙弥戒的前一天,业障当下现前,突然暴毙,措手不及,一命呜乎哀哉!早不死,晚不死,就在要登坛受沙弥戒的前一天,才暴毙而逝,这就是分明业障现前,业障来障碍他的受戒,令他受戒不得成就;假使让他受了戒,这些冤亲债主,就无从讨回旧债,所以绝对不可能放他一马,能讨债尽量讨,能索命尽量索,能整尽量整,能破坏尽量破坏。

  

  我们要知道,冤亲债主也是凡夫众生,他是不跟我们谈感情的,贪瞋痴具足,无明烦恼不休不止,随时随…

《出家功德与利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临终遗嘱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