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P10

  ..续本文上一页。放下话头不是休息无事,而是仍然持续地参话头,但是心中没有要追求什么,也不安住于什么之上,只是参一句话头便放下话头,不管是否有杂念,只是持续地参下去。虽然此时没有疑情,但是心中也没有留下种种妄想或执着。不留下任何东西,话头成了工具。这是第一个步骤。

  

  第二个步骤是持续不断地参话头、放下话头,逐渐地,已经不需要或念不出、问不出整句话头,而是一直让话头过去,有什么经验就离开那个经验,最终话头消失了,心仍不住于任何一境——不住于明,也不住于静,但是不离开明,也不离开静,明明朗朗、清清楚楚,不断放下。

  

  即使无法产生强烈的疑情,能够将中道观的修行方法练习好,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遇到欢喜或讨厌的境界出现时,就运用提起话头、放下话头的方法,凡是当下无法处理的问题也都放下,心就不容易受影响,而能适当地处理问题。

  

  但是,若是疑情已经非常强烈,疑团也已经非常有力量,就要持续在疑情或疑团之中,而不要使用中道观的方法。

  

  (二)放舍万缘

  

  当参话头无法生起疑情,或疑情的力量不强时,那就放下话头,让你的心不住于前也不住于后,不住于有也不住于无,有任何念头出现,就终止那个念头,并告诉自己:「这个念头不是我要的;出现宁静的念头,不是我要的;出现光明境的感受,也不是我要的。」任何一种体验、状况发生的时候,或是心里有任何念头生起时,马上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要的。」不断地舍、不断地放下,直到心中非常宁静、安定,最后,连「不是我要的」这个念头也放下。之后,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自己要的,这叫做「放舍万缘」。

  

  不仅心内、心外的任何境界,以及苦、乐、忧、喜、舍等种种触、受,都不是我要的,连自我执着、自我中心都不是自己要的。放舍万缘,舍到最后没有东西可舍,不舍坏,不舍好,这又回到了《六祖坛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上。事实上,「放舍万缘」和「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是相同的。

  

  「放舍万缘」的前提是一定要等到心很宁静、安定的时候才用得上,如果心尚未安定,还是提起话头。如果有疑情产生,似乎也有疑团,而这正是参话头所需要的,就不能舍了。

  

  四、日常生活中的用法——提话头

  

  生活之中如何提话头?就像嚼口香糖一样,开始嚼的时候是有味道的,嚼到最后就没有味道了。虽然没有味道,但是因为习惯了,所以还是继续嚼着。我见过有些人,除了开会、说话不方便之外,平常习惯一边工作一边嚼口香糖、一边看书一边嚼口香糖,或是一边写作一边嚼口香糖。所以,练习在生活中提起话头,要像这种嚼口香糖的习惯,将提话头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平常提话头,不管是不是有疑情,心里要系念着话头,因为这句话头关系着我们去了解自己生命的源头是什么?生命的根本是什么?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将「大事未明」这个问题,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所以时时刻刻、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将这句话头的力量维系着。

  

  当心中没有慈悲心、没有智慧心,只有瞋恨心、烦恼心时,更是要提起话头。有些人以为生了病也可以提话头对治,但是身体有病要去就医,话头虽然能治烦恼病、生死病,却无法医治身体的病。

  

  也许一整天忙得不得了,忙到晚上睡觉时,也未曾提起过话头,如果半夜醒来,想起自己一整天没有提话头,那就先提几句再睡觉。但若是正在授课或开会,突然间提话头,则是颠倒。也就是说,话头在午夜梦回时可以提,在休息时可以提,在无关紧要、不需要思考时都可以提。提的时候,提一下就够了,不需要一直提。另外,只要在心中系念着话头,不一定要将话头念出声来。

  

  平常生活提话头,千万不要变成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否则会影响正常生活。照样过着平常的生活,偶尔提一提话头,因为这是自己的根本,不能忘掉,这样才是真工夫。

  

  

  

  

    第二篇 象冈话头禅十开示

  

  〈第一天︰晚上(报到日)〉放松、欣赏,体验话头

  

  一、话头威力与虚空等量

  

  这是我们第一百一十次的精进禅修。从一九七六年春天开始我们的第一次,到现在已经三十年,累积了很好的经验。

  

  我们最初开始禅修,就是用话头,对我来讲,话头是非常有力的,禅宗把话头形容为「金刚王宝剑」,而这把宝剑有多大呢?它与虚空等量,虚空有多大,它就有多大。所以,任何人只要用话头,就能够得到力量。

  

  我的师公虚云老和尚是用话头、我的师父灵源老和尚是用话头,而近代有一位扬州高旻寺的来果禅师,他也是用话头。虚云老和尚是在扬州高旻寺禅堂开悟的。

  

  其实话头很好用,因为我们的妄念太多,不管是好的念头或坏的念头,只要一用话头,那些妄念就好象漫天飞舞的雪花,一到火山口的上面,甚至还没有到火山口的时候,雪花就已经融化了,连蒸气都消失无踪,话头的力量就是这么强。

  

  二、放松身体,体验呼吸

  

  我们不论用什么方法,基础都是完全相同的,准备工作也完全相同,那就是生活要有规律,而且不管在任何时间,都是在禅修之中。我们虽然分别有在禅堂的时间、在寝室的时间、在斋堂的时间,或是在外面经行的时间,可是无论何时何处,无时无刻不在用话头,甚至于睡觉做梦的时候,如果知道了自己是在做梦,也要赶快用话头。

  

  生活的规律上,总护法师会提醒你们。另外,还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大家必须要遵守的,就是你的心情要放松,你身体的肌肉、神经要放松,什么都可以放,连你的脑袋也可以放,但就是不能够把话头放掉。「脑袋放掉」的意思,是请你不要用头脑去想,但是一定要牢牢的抱住话头——不是用手抱着它,而是用你的心,用话头、用话头、用话头,不断地用话头。

  

  有些人平常看起来似乎满轻松的,但是一参话头就紧张,如果叫他放松就打瞌睡,叫他用功就又紧张了。紧张会容易有幻觉,身体也会产生种种的反应,例如跳或是动,都可能出现。

  

  现在我要勉励你们,如果有这种状况的人,当你觉得身体有反应时,要赶快放松,宁可先放松,也不要因为用话头而紧张;如果每一次用话头都很紧张的话,你暂时就不要用话头了,而要告诉自己:「我放松,我放松。」然后问自己:「谁在放松啊?谁在放松啊?」

  

  我们的基本方法,是从放松身体、体验呼吸开始。体验呼吸以后,等你的心情比较稳定了、妄念不是那么多了,这个时候才可以用话头。

  

  除非你用话头用得非常熟练,可以随时提起话头来,到了任何时间都在提话头的程度,否则,如果你平常没有在用话头,只有打坐的时候才用话头的话,当你每一次开始打坐的时候,首先要把身体放松,然后调整你的呼吸、体验你的呼吸,或者是数你的呼吸。当你的身体已经觉得没有紧张的状况,妄念也不多了,这个时候就要用话头。

  

  若是一开始就用话头,你是用不上的,因为你一用话头,话头就跑掉了;一用话头,就打妄想去了,妄想比话头的力量更强。本来话头像火山口,妄念像雪花,结果因为你的话头相当于萤火虫,而你的杂念、妄想是倾盆大雨,这样你的话头是没有力量的。所以开始的时候,还是要先调身和调息。

  

  三、以度假的心情、欣赏的态度禅修

  

  最后,我想请你们用度假的心情,以及欣赏的态度,来过这十天禅修的生活。所谓「休假的心情」是什么?是轻松的、是愉快的,是心中没有负担的。「欣赏的态度」又是什么?是对你自己所发生的状况,不管是好、是坏,你都欣赏它;对于我们环境状况的好或坏,你也都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这样你就是真正的在度假。

  

  你若是用拚命的心情,希望在这个宝山里拚命地挖宝、拚命地挖矿,那就非常紧张了,这样只要一整天下来,第二天你会头昏脑胀、腰酸背痛、脚麻腿疼,什么状况都来了。如果不用欣赏的态度,那你对自己发生的好状况会洋洋得意,这时候妄念就跟着来了;若是发生了坏的状况,你会觉得非常痛苦、非常难过,所以记得一定要用欣赏的态度。

  

  

  

    〈第二天︰上午〉公案与话头的用法

  

  一、以参公案去执着、破烦恼

  

  话头在日本称为「公案」,其实话头与公案有点不一样。公案是指禅师和禅师之间,或者是弟子和老师之间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什么样的故事呢?是能够让弟子见性开悟的一些例子,把这些例子当作一个、一个的案子来看。这些案子实际上类似政府处理、一桩桩事的公文,在禅门则是将一桩桩弟子和老师之间,开悟的互动经过记录下来,就称为公案。

  

  中国有一种内容非常丰富的语录,也就是公案,叫做「传灯录」,这其实应该叫做「集」,是集录在一起的意思。传灯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完整的一种,是搜集到宋朝景德年间为止的《景德传灯录》1,里面共收录了一千七百则公案。

  

  因为数量太多了,所以有一位无门禅师,重新挑选了将近一百则公案,编成《无门关》2。在日本多半是采用《无门关》来参,也就是参破一个公案,再参下一个公案,不断地换着公案来参。

  

  怎么参?因为公案实际上是老师和弟子之间发生开悟的过程和经验,所用的语言、表现的动作,以及出现的状况,都是跟逻辑、理论不相关的,但就是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是这样讲?为什么那样他就开悟了?所以参「这是为什么?」参通了,表示你已经过了一关;又参通了,则又过了一关。如果《无门关》的每一个公案都能参破的话,那就表示这个人的禅修…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