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门大道▪P2

  ..续本文上一页相处,「我」就变成先生,面对孩子时,「我」就变成爸爸。一个人有这么多的「我」,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大家选择看看,都不是的。最后,年纪大了,认为自己七老八十了,又把这个老的形体当做「我」,这都是因为没有明白自己的这念心,执着身体、形貌,执着一个「假我」,迷失了真我。所谓「人老心不老」,只要明白这个道理,虽然相貌会变老,这念心始终是年轻的。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波斯匿的国王,波斯匿王是佛陀的弟子,由于长期生活在王宫中,环境优渥,以致体型肥胖。有一天,波斯匿王请问释迦牟尼佛:「世尊,我已经胖得连拜佛都拜不下去了,请世尊慈悲,告诉我减肥的方法。」这时,佛陀对波斯匿王说了四句话:「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人当自系念」,时时刻刻要管得住自己的这念心,这念心要专注,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要把心系念在佛号、诵经上,系念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死、念天」。做事情,心就在工作上,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这都是系念。「系」就是专注,专注也是止观,懂得系念,心慢慢就能安定下来。饮食时,心就在饮食上,要能适量。其实减肥很简单,不外乎少吃,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吃东西要知道节制,饮食只吃八分饱,不能吃得太撑,这是「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诸受」就是感受酸甜苦辣种种味道,「薄」是减少,意思是说不要贪着酸甜苦辣这些味道,减少贪吃的念头,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减肥,而且能使身体健康又长寿。这四句话就是减肥的最好方法。

  

  

  

  --------------------------------------------------------------------------------

  

  (四)950423

  

  

  

  波斯匿王经常随佛听经闻法,有一次听到释迦牟尼佛说:「世间除了生灭法,还有一个不生不灭法。」于是,波斯匿王请问释迦牟尼佛:「世尊,生灭法我们都知道,但是不生不灭法是什么意思?我始终听不懂。」希望大众也能从这个公案中,找到一条佛门大道。首先,要知道世间上的所有一切,都属于生灭。佛法所说的「生灭」,分为大期生灭、短期生灭、四相生灭、剎那生灭。

  

  第一、大期生灭:宇宙万象有成、住、坏、空,整个世界的外在环境都有成、住、坏、空,宇宙当中有无量的世界,一般人只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是一个世界,其实宇宙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太阳系、无量无边的银河系。整个宇宙世界,经常都在生灭变异当中,有的世界呈现成长的状态,有的则在毁坏的阶段,这都是无常、生灭,属于「大期生灭」。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一样会有成、住、坏、空,地球将来也会毁坏。什么时候坏呢?要等到我们这个世界的第一千尊佛出现以后,而现在是第四尊佛出世,还不是世界末日的时候,所以我们正好把握因缘用功修行。

  

  第二、短期生灭:短期生灭是人在地球上的生、老、病、死等现象。地球上的人谁没有生、老、病、死?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这是「生」;有生就一定有死,想要「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生到天上,天人也是有生、有灭,只是寿命长短不同而已。唯有契悟到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才真正可以不死。地球上的任何生物,无论是海里的、空中的,都有生、老、病、死,除此之外,人为的战争、杀生等灾难,都会使生物死亡。从这里去观察,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成、住、坏、空与生、老、病、死当中不断地循环。所以,世界是动态的,并非只是一般人所知道的静止状态,事实上,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剎那不停的循环,这属于短期生灭。

  

  第三、四相生灭:四相是指「生、住、异、灭」。如人的起心动念中就有四相生灭,以喝茶来讲,口渴了想喝茶,这是想喝茶的念头生起,属于「生相」。决定要喝茶,拿起杯子将茶水送到口里,这是第二个念头「住相」,这时第一个「生相」的念头已经灭掉了。接着开始喝茶,喝第一口觉得很可口、很清凉,感觉很舒适,再喝第二口、第三口,口已经不渴了,这时感觉不如喝第一口这么好;再喝,渐渐觉得茶水没有味道,念头不断地改变,这是念头的「异相」,异就是变异、变化。不想喝茶了,放下杯子,喝茶的念头灭掉了,这是「灭相」。从不同的事情来观察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这是「四相生灭」。

  

  第四、剎那生灭:我们的念头时时刻刻都在生灭、生灭、生灭……佛经里记载,从早到晚,人的念头有八亿四千万个生灭。一般人于白天时,心念在生灭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更难觉察晚上睡觉时这念心也还在生灭当中。

  

  波斯匿王问:「世尊,我已经知道生灭法了,但是您讲到我们心当中还有一个不生不灭法,哪个是不生不灭?」佛问波斯匿王:「大王,你今年几岁?」「我今年六十二岁。」佛问:「大王,你最初在几岁时见过恒河呢?」波斯匿王回忆一会儿,说:「大概在三岁的时候。」佛又说:「你从三岁时的童颜,到现在六十二岁的白发苍苍,相貌是完全不同,三岁到现在,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就是『生灭法』。然而,你三岁时看恒河的这念心和六十二岁看恒河的这念心,能见的这念心是一个还是两个?」波斯匿王回答:「当然是一个。」不可能过去有一个能看、能知的心,现在还有另一个能看、能知的心;如果过去和现在不是同一个心,那么现在的心怎能记得过去的事呢?所以能看的这念心,有着不生不灭与永恒不变的性质,这才是真实的自己。

  

  

  

  --------------------------------------------------------------------------------

  

  (五)950430

  

  

  

  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从小到大,能见的这念心是一个还是两个?以我们对于食物的味觉来说,三岁的孩子知道盐是咸的、糖是甜的,现在活到这个年纪,也知道盐是咸的、糖是甜的,三岁时的这个「知」和现在这个「知」,是一个还是两个?我们从小到大,小学是一个生灭,中学是一个生灭,乃至高中、大学、博士、结婚、生子的过程,都是一个生灭接着一个生灭,属于生灭法。为什么是生灭呢?譬如「爸爸」这个名称,因为有孩子才有「爸爸」的名相;如果没有孩子,爸爸这个名相就无法成立。又如董事长这个名称,有公司的存在才有董事长;假使公司解散了,董事长的名称也就用不上了,这都属于生灭法。整个世间都不断地在生灭变异,是因缘会聚、缘起性空,我们要将这个道理想透。

  

  每个人都有不生不灭的觉性,正如同波斯匿王过去见到恒河的这念心,和六十二岁的这念心没有差别。从这个地方去用功,一定能契悟自己本具不生不灭的「觉性」;契悟了这念觉性,才真正是契悟了无上大道、佛门大道。契悟了,这念心就能盖天盖地,当这个世界毁坏的时候,不生不灭的这念心仍然存在。因为时间、空间都是虚妄之相,不管时间、空间怎么转变,只有不生不灭的这念心能涵盖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这念心当中,十方的空间也都在这念心当中。如来成佛就是证到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所以如来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事情都很清楚;现在科学、医学都很发达,但是如果论及「知」,和如来相比起来,实在还差很远。

  

  一般人能够清楚知道过去的事情吗?今生的几十年当中,有时候自己的事都弄不清楚,甚至于两三天前的事还迷迷糊糊,更遑论是过去世的事。因为一般人的心念就像一潭充满杂质的浑水,而悟到这念心的人,就好比觉察到这些现象,知道要把浑水沉淀一番,并且去除里面的杂质,所以悟了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去努力。禅宗祖师为什么在开悟以后仍是「如丧考妣」?因为发现心当中有很多的习气、妄念,所以要藉由渐修的过程来磨炼自己。《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顿悟了自己这念心,和十方如来的这念心没有两样,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成了佛,这念心不增加一丝一毫;而凡夫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这念心也不会减少一丝一毫。

  

  佛性人人本具,明白这个道理,就了解人活在世界上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生命并非只有这一段,生命是无穷尽的,我们有无穷尽的希望。如果不了解佛法,就只看到这一生,计较这一生中的贫贱、富贵。贫穷的人对于富贵人家非常羡慕,觉得自己贫苦、卑微;然而富贵人家也有烦恼的时候。通常人是日食三餐,再怎么吃也是有限,就算住在高楼大厦里面,所睡也不过是一张床,钱财太多了,反而又生出种种患得患失的想法:「这么多的钱要怎么用才能保值?现在绑票、勒索这么猖獗,怎么办呢?死了以后,这么庞大的财产交给谁呢?或是捐给国家、捐给慈善机关?以后会不会有问题……」这么一想,晚上就失眠了,即使是睡在高楼华厦的豪华卧床上,也是睡不着。财富虽然多,不快乐又有什么用?有些人干脆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尽量地享受物质生活,这么一来却又造作恶业了。

  

  有些没钱的人羡慕豪贵生活,也想得到富贵人家的享受,但是认为要赚这么多钱不容易,最快的方式就是偷、抢,于是绑票、勒索、贩毒,做出种种触犯法律的事情,最后锒铛入狱,更是痛苦!这就是没有找到人生的道路,没有找到不生不灭的佛门大道。如果找到了这条人生大道,有钱人的人生就会更光明,因为知道如何善用钱财来救人济世;没有钱的人知道种善因、得善果,人生就会有好的转变,一切命运都操之在己,只要肯努力就有希望。

  

  所以,佛法能带给大众希…

《佛门大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生命中之新生命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