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中解脱(一)
于自由时报92.05.24(六)刊载
禅修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了生死、从苦中解脱。要得到真正的解脱,首先要检讨反省,看看自己有什么事情看不破﹖放不下﹖如果心中有执着,就必须学习看破、放下。因为只要有一点牵绊,就是烦恼、生死的因。
「生死」,一个是现在的生死,一个是未来的生死。我们现在的烦恼就是生死;心念的生灭就是生死;执着就是生死。有了这些因,将来就感生死的果报。人命无常,非常的脆弱,《八大人觉经》提到:「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时时依经文这样思惟,把生死大事放在心上,如救头燃这样迫切,才能转化烦恼、得到自在解脱。
一般人的烦恼与执着很多,这念心迷失了,便无法体会了生死的重要性。不知道人命无常,等到閰王爷来报信,一口气不来时,才手忙脚乱、惊慌恐怖,却为时已晚。所以了生死,要从现在开始做起;从我们当下这念心去了。
从苦中解脱(二)
于自由时报92.05.27(二)刊载
想要了生死,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生死?生死是一种果报,这种果报是过去的因所造成。过去种的因,现在感果;现在种的因,未来感果。有因才有果,没有因,就没有果;要了生死必须在因中努力。
修行学佛,首先要了解人生是苦。对苦的道理不了解,是造成生死的因;不知道什么是「苦」,就没有办法成就道业。佛法讲「苦」,要知苦才能了苦,如果对于苦没有深切地认识、体悟,功夫是用不上的。中国的佛法虽然提倡大乘,但是大乘是以小乘为根本;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四谛法门都是小乘的法门。所以,如果对四谛的道理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契悟大乘的道理。
佛法提到四圣谛「苦、集、灭、道」,修行要把四谛的观念坚定地落实,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知道什么是苦,断离造成苦的因;欣慕涅槃的常乐我净,透过修道,断除烦恼以趣向涅槃。为什么要修行﹖就是要脱离生、老、病、死苦,而修行首先要知苦,假使不知道苦,修道就不容易成功。
从苦中解脱(三)
于自由时报92.05.29(四)刊载
有些人虽然知道人生是苦,但是并不深切。其实,人生的苦是很实在的。以生苦为例,每个人都要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小孩子一出生就哇哇大哭,这是因为他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感觉不适应,觉得这个世界很苦。
小孩在母亲肚子里是一个世界,出生后又是另一个世界。母亲肚子里的空气和外界的空气不一样,婴儿出生到这个世界,就好比一个热带的人忽然间到了寒带,气候强烈的差异就是一种苦。
如果这小孩前世造了恶业,今世遇到不好的父母,家庭也不好,事事都不如意,这就是一个坏的环境,如果这位母亲脾气不好,对人生的道理也不了解,住到这种母亲肚子里,胎儿就非常辛苦。或者母亲喜欢吃冰,孩子在腹中就如同在冰天雪地里,十分痛苦;如果喜欢吃烫的,胎儿就好象在汤锅里面被烫一般,胎儿在母亲腹中就好象坐牢一样,这些就称为胎狱之苦。
如果夫妻之间缺乏常识,怀孕之后还有性的生活,一旦婴儿的父亲有传染病,很有可能就传染给婴儿。有些小孩一生下来就是畸形、六根不全,或有先天性的疾病,有些是前世的因,有些是现在的因所造成,以上这些都是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面无法掌握自己的生命,完全受父母亲所影响,这就是苦。
从苦中解脱(四)
于自由时报92.05.31(六)刊载
孩子在母亲肚子里是苦,生出来也是苦,十月期满就要到外面受苦。胎儿经母亲产道出生时,如山夹体,痛苦难忍;如果遇到母亲难产,必须剖腹生产,这时对母亲及肚子里的小孩都非常危险。另外,婴儿的肌肤非常细嫩,离开母体之后,因为空气中有压力,皮肤受空气摩擦的感觉,如同刀割,婴儿因为觉得苦而放声嚎哭,这些都是生苦。
为人母者,生第一胎时就觉得痛苦,这时会想以后再也不生小孩了,可是往往不久之后又怀孕;这就是一种迷惑,就像我们生病一样,病中忍受种种的病苦,病好了之后,很快就把之前的痛苦遗忘,这是一样的道理。任何人都逃不了生苦,上至权贵豪富,下至贩夫走卒,都要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一关,这就是生苦。
从苦中解脱(五)
于自由时报92.06.03(二)刊载
人一出生之后就逐渐老化,没老之前,每个人都会生病,没有那一个不生病的。古德云:「英雄只怕病来缠」,三国时代蜀国大将张飞,骁勇善战,孔明提醒他说:张将军啊!我看你什么都不怕,不过有一件事你一定会怕的,于是写了一个「病」字在他手掌上,张飞一看,马上就流泪了。现在虽然身强力壮,但是抵不过人生无常,说不定过几天病就来了,到那时病苦缠身,任何英雄伟业也无法成就;对修行人而言,念佛也不能念、打坐也不能打,想要用功都很难。
所以在身体健康时,就要警惕生病时的苦痛,赶快用功。这个世界上,有钱人会生病,没钱的人也一样,病是非常公平的,无论你贫穷或富贵,只要生了病都一样要受苦,所以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现在有很多病不是药物可以治疗的,并非有钱就可以医治好,像爱滋病、癌症、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很多都是不容易治疗的。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为什么治不好﹖就是由于众生的业。
从苦中解脱(六)
于自由时报92.06.07(六)刊载
我们的病从身体而生,身体从业报而来。过去种了善业,今生身体就得到好的果报;过去造了恶业,身体就得到坏的果报。无论好的、坏的,同样都会生病,有了病以后就是苦。
现在科学很发达,但是再发达也没有办法发明一种药,能够把现在的病都治好。有很多病,历经长时间的研究终于制造出解药,不久之后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这种病又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一年、二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都找不出解药;以佛法的角度来看,就是因为众生的「业障」。这世界上有瘫痪的植物人、爱滋病、癌症、糖尿病,这些病都没有药物可根治,因为这是一种业果,业果现前时是很不容易转的,除非有大愿力、福德力,才能重报轻受。唯有透过修行,除去心中的贪瞋痴,才能做到心不为病所苦。
从苦中解脱(七)
于自由时报92.06.10(二)刊载
人的年纪渐长之后,就要经历老苦。年纪大的人,腰驼了、视力不佳,行动、吃东西都不方便,老态龙钟,甚至被年青人讨厌,看起来很可怜。人从出生以后,就一天天地老化,没有那一个人不会变老,老是一种苦。
有的人会想,等我老时再来修行、用功,其实一步入老年,要用功,就很困难。想听佛法,一听就打瞌睡,耳朵也听不清楚;想打坐,全身酸痛,也坐不久;想拜佛,拜下去不容易爬起来;到了这个时候,才会知道老的痛苦。而且人命无常,所以不要等到老时才想用功修行,应该积极从现在开始努力。
人到面临死亡的时候就更痛苦了。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人到了临终的时候,四大分散;如果是地大先分散,还没有往生,身上就一个洞一个洞地开始腐烂,神识仿佛作梦一般,眼前所见都是山崩地裂的景象。如果是水大先分散,就会出现排泄失禁的征兆,晚上作梦,看到遍地都是洪水,惊慌恐怖,无处可逃。如果火大先分散,身体没有热气了,就譬如有很多病人,身体是冷冰冰的,临终时会看到遍地都是猛火在烧。如果是风大先分散了,就会看到遍地都是狂风大作的景象;假使这一生造了很多恶业,临终前就会看到地狱、畜生、饿鬼种种恐怖的境界。这些境界,必须靠平日用功,心安住在善法、善念上积极努力去做,才能从这种死亡的痛苦中解脱。
从苦中解脱(八)
于自由时报92.06.12(四)刊载
假使我们修禅定修到一心清净的境界,乃至这念心达到金刚不动,证到寂灭涅槃、证到空性,菩提心现前时,此心契入金刚定,没有生灭的念头,我们身体四大自然也会转化成清净四大,圆寂之后,肉身不坏,如此就成就全身舍利的功德。
如果平时不用功,临终时不仅受病苦折磨,而且,身体的四大正在分散,那种痛苦难以言喻。所以古德说:凡夫不修行,临终时就好象生龟脱壳一般,实在是非常痛苦。
修习禅定的人,这念心时时作主,经常保持觉性不迷失,六根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看到外面的境界不起贪着,不起染污,心时时保持在定慧当中,白天是如此,晚上也是如此;顺境、逆境也如此;一年如此,三年五载也是如此。甚至十年、二十年都能维持这样的心境,这一生就能了生死。
从苦中解脱(九)
于自由时报92.06.14(六)刊载
了生死要从这念心去了,现在就要练习让这念心能作主,否则等到临终时就来不及了。有很多人不了解,不知平时要努力,只是在等待中虚度光阴。例如有些人没有研究过佛法,听到十念能够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就认为不用努力了,只要等到临终十念就好了。这种侥幸的想法,实在是非常危险。
所谓「十念往生」,十念就是正念,平时心经常保持正念、正定,临终时才能提得起念佛的念头。平时没有修行,人到临终的时候,神识、意识昏迷,而且身体有病、四大分散,痛苦万分,平时没有念佛的习惯,这时候要提起念佛的正念便很困难。
所以,修行要在平时,有很多人不了解,平时不修行,只想临终时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其实十念是要靠我们平时保持正念,临终即使四大分散时,这念心始终在禅定当中,所以念佛就是修定,念佛功夫成就了,达到一心不乱,这念心恒在定慧,才能脱离生、老、病、死苦。
从苦中解脱(十)
于自由时报92.06.17(二)刊载
很多人不了解什么叫做「助念」…
《从苦中解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