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门▪P17

  ..续本文上一页了,还要负什么责任?」

  

  我说:「你身体的老、病、寂寞,就是受报,你不但没有权利自杀,而且有责任要好好地维持生命,并运用生命到最后一刻;一面受苦报,一面多念佛。你不要等死,也不要怕死;如果怕死、求死,是不负责任,等死则是不尽责任。一定要面对现实的人生,它怎么来,我们就怎么接受,在未死之前,正好可以用宗教信仰改善现在,准备未来。到人生的最后,尽管只剩下几天、几分钟,也要好好地看待它、享用它。不要为自己造成遗憾,不要使别人觉得遗憾。否则你就是不负责任,也是不尽责任。」

  

  他听了之后很高兴地说:「那我要活下去了。」

  

  我问他:「准备活多久?」

  

  他说:「多活一天好一天。」

  

  我说:「对了!我们不能说,非得要活多久,也没有权利说,不想活得太久。」

  

  (五)什么是人生的「责任」

  

  责任是本分事,你是什么身分的人,就应该做什么身分的事;你是站的什么立场、拥有什么地位,就得尽你该尽的责任。

  

  很多人说:「我是没有地位的小人物、普通人,所以人微言轻。」这可能是事实,但不一定是事实。特别处身于今日这个民主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基本的人权;正如佛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相对地,基本权利是从基本责任产生。

  

  既然我们有生存及生活的权利,就应该有生活的责任。在道德、伦理的规范上,由于某种行为的结果,我们应该面对这个结果所带来的反应。比如:我们做错了事,被人家批评、指责,也可能被法律制裁,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法律上有个名词是「对债务履行之担保」,意思是债权人有权利声请法院对债务人强制执行,迫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的责任。

  

  以上是从道德、伦理、法律的观点来看责任。一般人所知道的责任多半是法律上的,至于道德上、伦理上以及本分上的责任,大概很少人想到。

  

  (六)什么是人生的「权利」

  

  「权利」是权益和财利。比如:许多人用争权夺利的方法,使自己成为权贵,获取势利。因为有权就有势,有势就有利。

  

  很多人只看到权利的好处,所以一味想追求;甚至在表面上说,只要为大众付出,是要给社会服务,是要向国家奉献,而他们的目的却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人在法律上都有可享的权利,例如:公民有投票权,有要求被保护的权利,有居住的权利,以及现在很多人在强调人民有知道政府的权利,也有个人隐私的权利。

  

  「义务」,是指为社会大众奉献出自己的心力、体力、时间、钱财等而不接受报酬,比如:义务工作者称为义工,义务兴学的称为义校。

  

  在法律上,义务的意思,与权利是相对的概念,例如:要享公民的权利,就要履行公民的义务。

  

  二、人生目的探讨

  

  (一)人生是为负责尽责而生存

  

  对于现在所面临的遭遇,好的,有权利不接受,坏的,无权利不接受。这是对于过去行为的负责任;若想逃避现实的苦难,便是不负责任。从佛法的观点,这是「因果律」。因果是大家都能认同,但也有一些地方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比如:大家都能认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念,但是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这却使人颇为不平。此外,在人的一生之中,可以经验到,有些人未种瓜却得到了瓜,未种豆却得到了豆,这也使人不服气。

  

  如果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人有过去世,还有过去世的过去世,有无量的过去世,就能够解释如上的因果现象了。有人问我:「法师,过去世是什么,你能不能让我看一看?我如果看到了就相信,不能给我看看,我就无法相信。」

  

  我只能讲,如果让你看到了,你会觉得这是魔术或催眠术,你也不会相信的。相信的人不必看到也会相信,从道理上推论就会理解。因此,如能接受了三世因果的信念,便不会觉得厚此薄彼的不公平。

  

  对于现在的遭遇,坏的可以藉努力及智慧来改善,好的可以用努力及智慧更求进步,这是「因缘」的观念。个人的勤惰及智愚,可以弥补及成长,可以衰退及销损,但也得有外在因缘的配合与否。

  

  最近有位将军来看我,他有一肚子的不服气,本来他已内定要升级的,结果阴错阳差,升级的不是他。上阶的缺位很有限,错过这次机会,以后便轮不到他了,因为牵涉到军中的体制和资历,一个年次有一个年次的升级伦理。他尽管嘴上说升不升没有关系,别人升了,他还是为对方欢喜,同时也高兴他可以早些退休了,但我还是看得出来。

  

  我对他说:「你心里不平衡也是真的。」

  

  他说:「当然了,我依然耿耿于怀,为什么升级轮不到我?」

  

  如果我们在命运的改造方面加以努力的话,或许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对于前途纵然不要抱着太大的期待心,但仍要尽心尽力去做我们所能做的事。往往是塞翁失马,有所失者也有所得。没有新位子坐,原位子也可以坐呀!我问这位将军接下来要做什么,他说大概很快要办退役了,我说:「很好哇!退役之后,前程无可限量。」我不是开玩笑,他如果尽心尽力地工作,怎会没有前途?前途也不一定是名位和权势。

  

  (二)人生是为发挥权利而生存

  

  一般人只知向外争取权利,但是天赋的权利是有限的,他人给我们的权利也不多,如果一味向他人、向社会争取权利,便是一桩矛盾。我们要求这么多权利,而这些权利又从那里来呢?所以我强调,至少要跟自己付出的相等,才是公平可靠的权利。

  

  权利也不只是向外争取这样那样。例如:

  

  人人有拒绝诱惑的权利: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的,尤其是对于作为一位佛教徒的人,作为一个修行者而言,要多了解自己,要能掌控自己,要履行拒绝诱惑的权利,这是很重要的。财、色、名、利等都是一个一个诱人的陷阱,这些东西如果来得很突然,接着来的,多半是祸不是福。

  

  人人有婉谢回报的权利:比如我今天来此做一场演讲,待会儿主人会给我演讲费。假如我拒绝或者捐出来,一定是可以的。

  

  人人有忍苦耐劳的权利:自己心甘情愿地为子女或晚辈,为社会大众,以及为众生的幸福而忍苦耐劳。

  

  菩萨可以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这是大修行者的权利。

  

  类似的许多权利,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诸位听众也可以学习。就因为享受这些权利的人太少了,我们的环境才会混乱,如果享受这些权利的人增加了,我们的社会就会祥和安定,如意自在。

  

  应分得的权利,没有人会批评;巧取和豪夺的不当利益,将来则要付出重大的代价。

  

  应分的权利,有的也可以让贤,那是一种功德,功德做得越多,在功德库存的信用和保障就越大。从凡夫以至成佛,在菩萨道的路上慢慢往前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修功积德,圆满之时,即是成佛。如果付出一点努力,马上希望回收,做一点功德,立即求取回报,功德的库存永远不会增长。所以功德最好多做,回报最好少收,这个权利我们是有的。

  

  (三)人是为了尽其义务而生存

  

  我们既有权利享用此一宝贵的生命,就有义务保护此一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存在也就是我们的权利,若不好好地享用这个生命的事实,就是放弃了我们对生命所拥有的权利。

  

  我们必须爱惜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年,但是很多人都不愿相信。例如:我今年已经六十五岁,明明已是来日无多,今天下午在国际会议的大会中,天主教的罗光总主教还说圣严法师很年轻,比起他已八十二岁,我是年轻。可是,已过花甲的老人,究竟还能会活多久,就很难讲了。所以不论年龄大小,迟早都会死亡。享用这个生命,是权利;不用这个生命,是浪费。

  

  不论什么人,只要活着,都是有用的,不要以为只有年轻力壮或身体健康的才有用,其实只要你是人,你就有用。有一次我去医院看一位病重的老太太,她很沮丧地说:「我已经没有用了,应该早点死了。」她的女儿却在旁边说了一句话:「妈,你不能死啊!」老太太说:「我活着除了连累你们,还有什么用呢?」女儿说:「你活着,我们还有妈妈,这就是有用。」

  

  老太*又对我说:「师父这么忙,还来看我这个没用的病人。」我说:「千万别这么以为,其实如果没有像你老太太这样的需要关怀,我的慈悲,就没有对象了,所以对我来说,你也非常有用。」

  

  由此可见,施者与受者,都是有用的人。能够为人服务,当然是尽其义务,纵然是接受他人的服务,而能让服务者感到安慰、感到成就,也算是尽其义务。

  

  不论是施者或受者,只要是恰到好处地尽了义务,便会得到至少有三种利益:1.得到别人的尊敬;2.得到内心的安慰;3.得到无形的功德。

  

  三、如何净化人生

  

  (一)以智慧来净化人生

  

  以智慧观察,因能生果,是必定的关系,虽然我刚才讲过,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但是要想吃瓜,还得有人种瓜,如果大家都不种瓜,大家也就不要想有瓜可吃了。所以,因能生果,果从因生,我们现在所遭遇的一切,不论是好、坏、顺、逆、多、少,都是由过去的因而得到目前这些果。因果是平衡的;当我们得到任何结果的时候,必然要相信是跟随着过去的因而来;当我们正在努力耕耘的时候,却不必担心自己的心血白白地牺牲了;努力虽不一定有理想的结果,而理想的结果,应该是从努力获得。有这种观念,就是一分智慧,就会不起烦恼。

  

  以智慧观察,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因缘生、因缘灭,由因缘生灭的生善灭恶,而知不生不灭,则无烦恼。这几句话很…

《禅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动静皆自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