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一 犍度篇 蕴相应(上)▪P5

  ..续本文上一页诸比丘!若色之生、住、起、现者,则生苦、住病、现老死。

  四~六

  若受……想……行……

  七

  若识之生、住、起、现者,则生苦、住病、现老死。

  八

  诸比丘!然则,若色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九~十一

  若受……想……行……

  十二

  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三(大正藏二、二0a)。

  [三一] 第十 痛根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我将说痛与痛根,且谛听!

  四

  诸比丘!以何为痛耶

  诸比丘!色是痛,受是痛,想是痛,行是痛,识是痛。诸比丘!此名为痛。

  五

  诸比丘!以何为痛根耶

  当来有渴爱,而喜贪俱行,乐着于彼彼,是谓欲爱、有爱、非有爱者。诸比丘!此名为痛根。”

  注1 汉译未详。

  [三二] 第十一 坏法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我将说坏法与不坏法,且谛听!

  四

  诸比丘!以何为坏法,何为不坏法耶

  

  五

  诸比丘!色是坏法,彼若灭、息、没者,则是不坏法。

  六

  受是坏法,彼若灭、息、没者,则是不坏法。

  七

  想是坏法……

  八

  行是坏法,彼若灭、息、没者,则是不坏法。

  九

  识是坏法,彼若灭、息、没者,则是不坏法。”

   第三 重担品 终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二(大正藏二、一二b)。

  此品之摄颂曰:

   重担与偏智

   偏知四欲贪

   味三八欢喜

   生以及痛根

   十一说坏法

  

  第四 非汝所应法品

  [三三] 第一 非汝应法(一)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非汝所应法,当断,汝等若断此,此则得利益安乐。

  四

  诸比丘!以何为非汝等所应之法耶

  

  五

  诸比丘!色为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六

  受是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七

  想……乃至……

  八

  行是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九

  识是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十

  诸比丘!譬如祇树林之草木枝叶,有人或夺、或烧、或随意处置。汝等作思惟:“人或我等得以或夺、或烧、或随意处置”否

  “大德无有是处。所以者何

  大德!此非我等之我,亦非我所故。”

  十一

  诸比丘!如是之色,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受是……想是……行是……识是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二、七0b)。

  [三四] 第二 非汝所釭k(二)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若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四

  诸比丘!以何为非汝等所应之法耶

  

  五

  诸比丘!色是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六~八

  受是非汝等……乃至……想是……行是……

  九

  识是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十

  诸比丘!若非汝等所应之法,于此当断,汝等若断此,则得利益安乐。”

  [三五] 第三 比丘(一)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第一章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三

  “大德世尊!请为我略说法要。我从世尊听法,以独自静居不放逸,热诚精进而

  住。”

  四

  “比丘!若有所执者2,依此有称,若无所执者,依此非称也。”“世尊![我]知矣!善逝![我]知矣!”

  五

  “比丘!汝如何广解我所略说之义耶

  ”

  六

  “大德!若执着色者,依此有称。若执着受者,依此有称。若执着想者,依此有称。若执着行者,依此有称。若执着识者,依此有称。

  七

  大德!若不执著者,依此非称,若不执着受……想……行……识者,依此非称。大德!如是广解世尊所略说之义。

  八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善广解我所略说之义。比丘!若执着色,依此有称,若执着受……想……行……识,依此有称。比丘!若不执着色,依此非称,若不执着受……想……行……识,依此非称。比丘3!应如是广观我所略说之义。”

  九

  时彼比丘,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则从座而起,敬礼右绕世尊而去。

  十

  时,彼比丘独自静居,不放逸,热诚精进而住。不久,善男子是于正当出家,以出家之本意,为现法究竟无上之梵行,自具足证知现证而住,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受后有。

  十一

  彼比丘则成为罗汉。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一(大正藏二、三b)。

   2 “若有所执者”云云,原注汉译有各各别解,今依本文译出。

   3 “比丘!”原本bhikkhave依暹罗本bhikkhu maya改之。

  [三六] 比丘(二)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之处,……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三

  “大德世尊!请为我略说法要,我由闻依于世尊法,独自静居不放逸,热诚精进而住。”

  四

  “比丘!若有执处,则令比知,若令有所此知,依此而有称。若无所执,则不令比知,若无所比知,此非有称。”“世尊![我]知矣,善逝![我]知矣!”

  五

  “比丘!汝如何广解我所略说之义耶

  ”

  六

  “大德!若执色者,则令比知,若令有所此知,依此而有称。若执受……想……行……识者,则令比知,若令有所比知,依此而有称。

  七

  大德!若不执色者,则不令比知,若无所比知,依此则非有称。若不执受……想……行……识者,则不令比知,若不令比知者,则无所有,依此而非有称。大德!我如是广解世尊所略说之义。”

  八

  “比丘!善哉、善哉!善广解我所略说之义。比丘2!若执色者,则令比知,若有所此知者,依此而有称。若执受……想……行……识者,则令比知,若有所此知者,依此而有称。比丘!若不执色者,则不令比知,若无所此知者,依此而非有称。若不执受……想……行……识者,则不令比知,若无所此知者,依此而非有称。比丘!应如是广劝我所略说之义。”

  九

  时,彼比丘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则从座而起,敬礼、右绕世尊而去。

  十

  时,彼比丘独自静居,不放逸,热诚精进而住……乃至……

  十一

  彼比丘成为阿罗汉。

  注1 杂阿含经卷一(大正藏二、三a)。

   2 “比丘!”原本bhikkhave是bhikkhu之误。

  [三七] 第五 阿难(一)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时,具寿阿难……乃至……

  三

  一面坐时,世尊言具寿阿难曰:“阿难!若有向汝如是问:“友阿难!于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阿难!若如是问,汝应如何作答耶

  ”

  四

  “大德!若有如是问我:“友阿难!于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大德!若如是问,我应如是作答:

  五

  “友!于色,知生、知灭、知住之异。于受……于想……于行……于识知生、知灭、知住之异。友!于此等之诸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大德!若如是问,我应如是作答。”

  六

  “阿难!善哉、善哉!阿难!于漶A知生、知灭、知住之异。于受……于想……于行……于识,知生、知灭、知住之异。阿难!于此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阿难!若如是问、汝应如是作答。”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二(大正藏二、一二a)

  [三八] 第六 阿难(二)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园……乃至……时,具寿阿难……乃至……

  三

  坐于一面时,世尊谓于具寿阿难曰:“阿难若有如是问汝:“友阿难!于过去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于未来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于现在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阿难!若如是问,汝应如何作答耶

  ”

  四

  “大德!若有如是问我:“友阿难!于过去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于未来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于现在何等之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耶

  ”大德!若如是问者,我应如是答:

  五

  “友!于过去、已灭、已坏之色,知生、知灭、知住之异。于过去、已灭、已坏之受,知生、知灭、知住之异……想……行……于过去、已灭、已坏之识,知生、知灭、知住之异。友!于此等之诸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

  六

  友!于未生、未现之色,知生、知灭、知住之异……乃至……于未来、未现之识,知生、知灭、知住之异。友!于此等之诸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

  七

  友!于已生、已现之色知生、知灭、知住之异……乃至……于已生、已现之识知生、知灭、知住之异。友!于此等之诸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大德!若如是问,我应如是作答。”

  八

  “阿难!善哉、善哉!阿难!于过去、已灭、已坏之色知生、知灭、知住之异……于受……于想……于行……于过去、已灭、已坏之识知生、知灭、知住之异。阿难!于此等之诸法,知生、知灭、知住之异。

  九

  阿难!于未生、未现之色,知生、知灭、知住之异……于受……于想……于行……于未生、未现之识,知生、知灭、知住…

《第一 犍度篇 蕴相应(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