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第五辑)▪P8

  ..续本文上一页作。

  那么,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是表征何义,对世间人有何启示呢?

  诸君要明白,佛之所以出现世间,不外乎救拔沉迷的苦难六道轮回众生,众生沉浸在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之境不觉不知难以自拔,起贪嗔痴,发动身口意业,内心无明带惑,广造诸业,因业所系缚,受尽无量苦之煎熬,因此动弹不得,如蚕作茧,自困其身。大圣佛陀悲愍六道四生,也包含九法界之有情,因此倒驾慈航做入世度生之庄严圣业。

  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乃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证入佛之知见,普得圆满佛果而已!”

  法华经云:“演畅实相义(梵语dharmata),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证菩提。”

  39、佛教教义有何别于其他宗教,教义差别之处何在?

  综观世界(梵语loka-dhatu)各大宗教,乃至新生宗教,不外乎一神教、一神论、创造论而自居,譬如:基督教、回教、印度教,中国古老盘古开天思想,一贯道等等,皆是一神教、创造论之说。

  何谓一神教?就是宇宙间唯有一真神,是至高至上,无有比伦之者,在无量世、无量年,乃至七千年前创造天地万物,只有祂一人拥有此一本领也,是开天地、创天地的原主人,没有任何一人能帮得上忙的,又何况任何一切人类,包含畜牲(梵语tiryagyoni)、鬼道、人事物、山河大地、皆是此一真神所创造变现的,这一连串的思想观念称之为一神论、或称创造论。这一神论或创造论之论说,佛法称之外道思想,不合乎宇宙人生的真相,背道而驰,更远离真理的面目有十万八千里去了。

  若如此而说,佛教的教义又如何呢?佛教讲业感缘起论,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无缘世间灭,世间的成立与不成立,皆由因缘有无来决定的,故称缘起论,又六道四生的生灵,是无始以来就有了,是无始无终的,并非佛菩萨、上帝、神明所创造的。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不相信宇宙世界、山河大地,人类一切生灵是由一真神所创造、所变化,乃不合乎逻辑,这是很严重的断丧人类对真理的垄断,是非不明的导向,人类不知不觉就被误导了。

  佛教是肯定宇宙世界,山河大地,是由六道众生广造一切善恶之业,因业力感召所成的,六道四生若三业(梵语trini-karman)清净,诸行止息,善恶业净化,清净法身现前,那么宇宙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当下也随著善恶行之消失而消失了。

  由此可见,宇宙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之有无,是由六道四生染净有无而决定的,并非上帝(一真神)所创造的、变化的。

  我相信台北总统府办公大楼是由伟大的建筑师所设计之蓝图,经由工程师发包,透过水泥师、模板师、水电师、钢筋师、鹰架师,乃至混泥土等种种因缘工程和合兴建所成,积沙成塔,集思广益,众志成城,这座美仑美奂的总统府大楼终于完成大业,而是集合众人智慧、众财力、众建材、众因缘,总集合于一极,最后圆满落成,这就是国人众业力所感召而成的总统府大楼,而非上帝(一神论、创造论)一人所创造的总统府大楼,若硬性将总统府大楼说是上帝(真神)所创造的话,上帝也深受不敢当,那么山河大地,一切日月星辰,一切人事物,亦复如是,上帝敢说是祂所创造吗?是祂变现吗?若是说祂所创所变现,实乃与事实不符,沽名钓誉,不合乎逻辑,免不了会受后世之人对上帝有所讥嫌也。若是后人基督神职人员,或牧师信徒传道者所宣扬,那宣扬者应负起这一连串的误导真相之共业因果责任,才是为求真理者应有的态度与雅量!

  深信有心求真理、求大智慧的诸君仁者,你们的智慧(梵语jnana)不会始终烙印在十八世纪之前的封建时代而原地踏步才对,愚民政策、封建制度早已飞逝数百年的往事历史名词了,将近入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人类的思潮已不再如古代的愚鲁,处于科技文明的时代,更有智慧自由思辨的空间,对一神论、创造论之错导起而莫大的辨证与震撼。

  简单而言,佛教是业感缘起论,世界各大宗教,几乎是一神论、创造论者。佛教与各宗教教义不同,立场不同,佛法称其它宗教为外道,其意义即在此也,如前面所叙述,仁者明白否?

  40、身体有病苦时,求佛菩萨是否能得到感应呢?

  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大不调而病苦的时候,当此之际,应找德术兼优的医师为你诊疗看病,该服药即服药,该开刀即开刀,听随医师专业之看诊与药方,有病医病,这才是正信佛教徒该有的认知,病痛有病痛的因源,看是四大那一大出了问题,应找医师;五脏六腑是那一脏那一腑出了问题,血液血管心脏,那方面出了问题?是否高血压、中性脂肪、尿酸过高、胆固醇过高或过低?骨骼是否疏松症、钙质流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否健康或有病!这病源自己若知即告诉医生,自己不明白病源即请医师为我们诊断,要尊重医师一生专业的伟大与贡献,这是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人所不可否认与质疑的事实。

  兹当身体发现有病苦,即当机立断找医师诊断医病,此时不宜求佛菩萨得感应加被、或问神卜卦,若如然,往往有时求佛菩萨却耽误求医而命丧黄泉,这种情况也是大有人在的。

  诸君大德要明白,有身体之病应找医师,有心理之病找佛菩萨(三宝(梵语tri-ratana))就没错了,大圣佛陀曾经说过:“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心病,佛即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医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心,若众生内心无有八万四千烦恼无明(梵语avidya)之病,我佛何用说八万四千法门之法药呢?”

  所以说,心病须心药,心病即是精神界,心灵上的思想观念出了毛病,知识上、知见上出了状况,也就是心对真理产生偏见邪见、歪邪的意思,故称心病。

  心药即是如来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十二部(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圣典,一一皆是医治众生心病之良方,譬如:内心贡高我慢,佛即开一帖多礼拜诸佛的药方,因为礼拜能消内心贡高我慢心;若常诽谤讥笑他人,佛即开一帖多随喜他人功德的药方,因为常诽谤者,其内心就是出了毛病,缺乏随喜功德的本质,如此类推,众生一切心病有百千种类,佛即演说百千种类的法药以对治。

  总而言之,心病要心药对治,毕竟佛法是觉悟之法、对治之法,令人觉悟人生宇宙的真谛法药。佛弟子应正见因果的用法,莫本末倒置,错乱因果,贻笑天下。

  佛是觉者,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是救度我们出离三界苦海的本师,修行找佛法;欲证菩提(梵语bodhi),欲了生脱死找佛菩萨;欲转凡入圣,破迷启悟找佛菩萨就对了,若身体有病苦找德术兼优的伟大医师就对了,这个就叫门当户对,不增不减,诸佛赞叹,如本也恭禧你,最后病愈者,非你莫属哩!

  41、众生皆有佛性,佛性非大非小,无有形状,无有颜色,那该如何见性悟道呢?

  大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有佛性若不修行,佛道亦不得成。修行应从心地下功夫,心性如何修?如何明心见性?这是佛门重大课题,也是转凡入圣,见性成佛的关键所在。

  佛性非大非小,可大可小,无有形状,无颜色,究竟如何悟?如何证呢?这个问题不是小孩玩游戏,是一件庄严(梵语vyuha)神圣的大业,是关系为圣为凡生死涅槃之分水岭,行道者不可荒废的道业。

  佛性既是非大非小、无形状、无颜色,该如何见性呢?诸君仁者!性在何处,性在作用,性当作用时,其用有八,何谓其八?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能嗅、在舌能尝、在手能举止、在足能奔、在身能触觉,在心能辨别人我是非善恶,知者见者即是佛性作用,不见不知者唤作精灵,见犹如不见,即谓凡夫(梵语prthag-jana)众生也。

  修行见性之道,可循此门而入道,多下功夫专注一心,凝神贯一,参究性之作用,性有知有觉,有反应有分别之种种功用,二六时中遍满在我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当中,施为动作,行住坐卧,搬柴运水,走路吃饭,说话睡觉,语默动静,无不是性之作用,仁者!见到否?会到否?悟到否?若见性了、会性了、悟性了,在此特别恭禧你,将后修行用功有个入门处,不用吹灰之力即得倍增功行之力,如是渐修渐破无明,法身(梵语dharma-kaya)日益圆成,欲登无上正觉彼岸,指日可待。

  若未见性者,多从性上下功夫,有朝一日,悟性强了,机缘到了,犹如瓜熟蒂落,不待开悟本性,本性自开悟,法身不欲见而自见,毕竟修行佛法,开悟佛性,亦讲因缘成熟之有无而奠定也!

  今引录圣僧法语供养诸君大德。

  开悟圣僧云:“一念清净(梵语suddha)绝千古,十界依正无纤尘,识得此念是何物,世间忽然少一人。”

  开悟圣僧云:“清清净净一灵光,刹刹尘尘不覆藏,万万千千都是觉,多多少少弗思量,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42、佛门常称念三洲感应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号,佛门不是说有四洲吗?为何只称三洲而已?又为何只护持三洲呢?其中一洲为何不护持?韦驮尊天菩萨来历如何?请慈悲开示。

  四洲(梵语catvaro dvipah),古代印度人之世界观,谓于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之碱海中,有四个大洲。又称四大部洲,四大洲、四天下、须弥四洲、四洲形量。

  四大洲即是:一、东胜身洲(梵语Purva-videha),旧称东弗提婆、东毗提诃、或东弗于逮。略称胜身(梵语Videha,毗提诃),以其身形殊胜,故称胜身。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

《佛学问答(第五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