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
中华禅法鼓宗
宗教→佛教→汉传佛教→禅佛教
一、法鼓山禅佛教的宗教师
这次要讲的主题是:「宗教里的佛教,佛教里的汉传佛教,汉传佛教里的禅佛教,禅佛教里现代法鼓山弘扬的禅佛教」,以及如何从法鼓山所弘扬的禅佛教,而跟今天世界的佛教、未来整体的佛教相互接轨。
我希望我们的常住众能够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是什么?「我们是宗教师」,即佛教的宗教师,汉传佛教的宗教师,汉传禅佛教的宗教师,汉传禅佛教里法鼓山禅佛教的宗教师。
1.法鼓山的宗教师是做什么的
法鼓山禅佛教的宗教师是做什么的?是要实践及传扬汉传佛教里的禅佛教,而与现在的以及未来的世界佛教接轨,从而贡献汉传佛教,协助全球人类,不论是不是愿成为佛教徒,却都愿意接受此非常实用、活用的生活智慧。目前我在东西方社会,已经做着这项工作,而且效果良好,因此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培养共识。
因为我发现,我们的常住大众对于我们的定位不清楚,对于我们教团的过去不了解,对于我们现在的处境不明白,对于我们未来的方向目标不确定,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于这样的不清楚和模糊,甚至于觉得仿徨。如果大家缺乏共同的立足点,没有群体的使命感,那对我们的汉传佛教、对我们的团体及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既然已来出家,既然已选择了法鼓山来出家,既然是依止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受教育,就要对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立场、自己的使命要很清楚,否则,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因了个人的名闻利养而转换轨道,随时随地就迷失生命的方向,拋下教团的责任。
2.世界传统宗教的现况
现在我要跟诸位报告一个数字。诸位知道今天这个世界有多少佛教徒吗?诸位知道传统的宗教有哪几种?今天全世界的佛教徒以及汉传的佛教徒有多少?我在这里向诸位约略地介绍一下。
世界性的传统宗教据说有十种,但以少数人的宗教占多数。多数人的宗教,首先是天主教,包括:东正教(旧教)、基督教(新教),加起来约有二十亿人口;其次是伊斯兰教约九亿到十亿人口,印度教约三亿到四亿人口,佛教徒则不到二亿人口。
佛教徒主要分布在哪里呢?分布在印度、西藏、蒙古、尼泊尔地区的,多数为信仰藏传佛教的佛教徒,他们在全世界加起来只有六百万人。在泰国,百分之九十八是佛教徒,另外百分之二是基督徒及穆斯林。在斯里兰卡,佛教徒的人口少于基督徒;这听起来满奇怪的,当地应该佛教徒居多数,但比例上佛教徒是少的,基督徒反而多一些。再看越南的情形,也是天主教徒多于佛教徒。比例上佛教徒较多的是柬埔寨和缅甸,很可惜都是很小的国家,人口有限。韩国的基督徒多于佛教徒。日本看起来佛教徒很多,寺庙和宗派不少,可是绝对多数人是神道教而不是佛教;神道教是根深柢固的民族宗教,因此,日本虽有很多的佛教大学和佛教徒,但其多数人口是神道教徒。
我们也来看一看中国大陆的情形。在中国大陆,正信的三宝弟子不会有多少人。真正佛教徒的意思是受过三皈五戒的人;到各个寺院去烧香、求签是民间信仰,不一定是佛教徒。我到大陆访问的时候,凡是人山人海之处,一般民众对出家人是不会恭敬的,他们不知道出家人有何用处。譬如我到了某某名山,有大和尚陪着我在山上参观,但是一路上遇到的游客,没有人认识这个大和尚,他们不会在乎他是谁,也不会在乎我是谁,他们的目的是在那里拜拜、烧香、旅游。像这些人不能算是正信的三宝弟子。
现在汉传佛教存在真正的三宝弟子,以人口比例来说,是以台湾最高。就是台湾全部人口都变成佛教徒,也仅是二千三百万人。你们猜猜今天台湾的佛教徒有多少?有一份资料是《人间福报》在二○○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报导:根据内政部的一项统计,到二○○三年年底为止,台澎金马地区总共有一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座寺庙,信徒总人数达九十八万人。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统计!为什么?
3.汉传佛教的危机
因为像我们法鼓山,并不是一座寺庙,农禅寺虽是寺庙型态,但是我们的信徒人数登记不多;又譬如斋明寺、紫云寺,信徒登记的人数也很少。此外,台湾佛教界几个大团体也都不是寺庙,而是宗教法人团体,称为某某佛教基金会,这些怎么统计呢?再者,所谓寺庙也包括一贯道、道教在内,其中又以道教居多,占 78.4%,佛教其次,占19.91%。在比例上,佛教的寺院与道教的民间信仰仍相距悬殊,因此佛教徒究竟有多少呢?
我们法鼓山这个团体,凡是曾经护持我们,有过一次捐款的人,便视作我们的信徒,目前约有五十五万人,但其中在我们道场皈依三宝的不到二十万人。我们这个团体已经是不错了,那些捐款给我们的信众之中,有的已在其他道场皈依,有的没有皈依。因此,我们听到某某团体已有信众一百万人,某某团体有四百到五百万人,这些数字我是相信的,但不都是受了三皈五戒的正信三宝弟子!
再就出家人来讲,台湾每年的斋僧大会,北中南都会办,有的斋僧大会到了四、五千人应供,南部四、五千人,北部、中部也各有四、五千人,全台加起来有一万五千人。我虔诚祈祷,这些赶斋的僧尼都成为龙象人才的宗教师。我在世界各地行脚,也经常参与各宗教之间的会议,我所看到的佛教宗教师非常之少,汉传佛教的华僧更少,反而是南传、藏传、日本、韩国和越南的出家众都比我们多些,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省思。
从世界各国及各大宗教的角度来看,汉传佛教的危机是非常重的。但是,我们却有不少的出家众认为,汉传佛教已经没有希望了,最好赶快去学藏传佛教、赶快去学南传佛教,最好是做喇嘛,或者是到南传佛教重新受比丘戒!试问这样一来,汉传佛教还有前途和未来吗?虽然我曾经讲过:「佛教都是一样的,南传也好,藏传也好,只要他们存在,纵使汉传佛教不存在了,佛教还是住世的。」但是我讲这话的时候,内心是很沉痛的。
汉语系的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第二祖国、第二母系,韩国、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甚至于包括印尼的佛教,都是从汉传佛教发展出去的,如果我们母系的佛教很衰微,至少也会影响华人海外佛教的前途。
汉传佛教的智慧、汉传佛教的功能、汉传佛教的性质,是最具包容性与消融性的,它赋予了佛教积极住世、化世的精神,所以现在提倡「人间佛教」的,主要是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汉传佛教。这点请诸位认清楚,希望大家对汉传佛教有信心。
然而汉传佛教之中,只有禅宗最具有持续、普及性的教团和教化功能,其他诸宗多半不具备这一特质,此在藏传及日本等国的佛教则不成问题。因为他们的寺院有派内的延续和传承,不会由于住持的更换,连宗派的归属也跟着换。对这一点,汉传佛教寺院的稳定性相当脆弱,所以必须特别小心。
二、佛教与宗教
1.宗教的功能
宗教的功能是什么?宗教的功能是属于信仰的层次,让人在仿徨无依、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有希望,在茫然不知所以的生活之中有未来感;对于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非知识学问所能解决的问题,世界上常常会发生,生活里常常会遇到,只有去寻求宗教的信仰来帮助人们,让人们身心能够得到安定,社会得到和谐。因此,宗教是安定人心、安定社会的一种信仰和力量。
其次是对于我们心外、身外的自然环境,以及过去、现在或者生前、死后的问题,即「究竟我是谁」的探索。在这方面,如果有深刻的宗教信仰,便不会有问题;一个人若能在宗教上得到答案,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生命有方向。
因此,不论民间宗教、原始部落的宗教,或者是传统的世界性大宗教,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功能。佛教也有这种功能,例如有人害病的时候、遇到灾难的时候,我常劝人念观世音菩萨,也有人念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药师佛等,或者为了求智慧而念文殊菩萨,凡是有所求的信仰和现象,全都是宗教信仰的层次。所以,佛教也是宗教的一种,信仰佛教也能够达成宗教的功能、效果和利益。因此我说,佛教的出家众就是佛教的宗教师。
2.佛教与一般宗教的不同
佛教与一般宗教有何不同?佛教与一般宗教之间,既有共同处,也有差异处。
佛教的特色,从宗教信仰的层次来讲,可以是他力的,也可以是自力的。如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提到的易行道和难行道。易行道重于他力,主要是仗着阿弥陀佛的愿力救拔,配合自己的信愿行而往生净土;难行道则重自力,以自己的力量修持六度万行,其间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而达到福慧圆满的佛果。然而凡是神教信仰,不论多神教也好,一神教也好,都是重视他力的,主张人不能成神,更不能超越神;人只能接受神的爱而被救济上生天国,被召回神的国度。
佛教在易行道的他力救济之外,尤其重视个人的自力修行,即是各种道品次第的修持,能有多少工夫就有多少成就。佛教徒之所以称其他宗教为「外道」,指的便是向自心之外求道。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如果对自己的信心不够,祈求佛菩萨的接引到佛国净土,这是他力救济,这也很好,在汉传佛教之中,修行念佛法门的人特别多。至于求生西方净土,算不算是外道?当然不是,净土法门是一种过程,到了佛国净土之后,还是继续在修行,直到见佛闻法,悟得无生法忍,证入不生不灭的空性,这在外道是不会有的;而且解脱之后,依旧倒驾慈航,还入娑婆,广度众生,那便与…
《承先启后的中华禅法鼓宗 中华禅法鼓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