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五)▪P4

  ..续本文上一页学家的。

  晓:哪一个能谈得上是真的科学家~~

  问:比如沈家桢、黄念祖、尤智表等,你们《甘露》上不也登过一篇《科学与真理》,写得很有见地的。

  晓:我不知道你说的科学家的标准是什么,但一般来说,总得对科学大厦的建设做出贡献吧,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沈家桢在科学上到底有什么建树,我不知道,没听说过。黄念祖老居士,只知道他是教授,但也没听说过他对科学有什么贡献。大学教授现在是一抓一大把,没什么了不起。其它的别提了,对科学幷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却被称做科学家,你是否脸红呢?称他们为科学家是对科学的亵渎!

  问:那是佛门中人士称他们为科学家的。

  晓:佛门中人爱拉大旗扯虎皮,用这手段,很不足取。有时候还拉政治家、哲学家出来撑面子,这都是不自信的表现。

  问:你谈谈对科学的看法又有什么关系,有不少的法师也都谈。

  晓:那是在哄外行!比如某法师讲法,我是看的光盘,中间对于科学大加评论,可当把镜头扫向听众时,你发现差不多尽是老阿公、老阿婆在下边儿听,他们哪里懂得什么科学,他们认为科学就是家里的收音机,那是科学的产物倒也不错,但那绝不是科学本身。普献法师有一次讲经,我是听的录音带,最后有一个人问基督教的问题,普献法师干笑几声:圣经我读过两遍。当时我就心说,你读过两遍有什么了不起,牧师、神父是对于圣经钻研一生呢~~你要给人家解答问题呀,别顾左右而言他。

  这都是哄外行,有一个寓言故事,青蛙给鲸提交了一篇《论奔跑》,给鸵鸟提交了一篇《论游泳》,结果它拿了双博士学位。

  我到外边儿,也可以哄外行,可在你们这儿不行。毕竟是大学,哄不了你们,我干脆就闭口不言。

  问:好象听人说过现在有个“科学教”,不过记不清谁说的了。

  晓:是哩,科学教是1954年在美国出现的,本来叫ChurchofScientology,现在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其教主是L.RonHubbard,这是一个邪教组织,他们的根本经典是《戴尼提》,中国也曾出版过。

  问:相信科学总没错吧?

  晓:当然,不过呢,可以相信但不可迷信。不了解一个事才导致迷信。不懂科学才迷信科学,不懂佛教的人才迷信佛教……我再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叫《历史的先声》,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的,你看看谁迷信。

  问:我一直以为“科学教”这个称呼是其它宗教对人们现在信科学者多了,宗教的信众市场越来越萎缩,因而不平才对科学如此蔑称的。

  晓:不是。

  问:你说不懂佛教的人才迷信佛教,佛教不就是这样么,让人信到入迷的程度。

  晓:这“迷信”不是我们平时说的“迷信”,字同意不同。佛教是让你智信。

  问:拉政治家的有吗?

  晓:当然有,很多。比如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武则天,到底能不能算是真的佛教徒,可疑得很,作为政治家,他们气度开阔,对任何宗教都不反对!现在出有一本书,叫《皇帝与和尚》吧~~记不大清了,当然,幷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够格称为政治家的,这些都是拉大旗!

  问:拉文学家的有吗?

  晓:更多了,比如苏东坡。苏东坡与佛印的传说太多了。还有人说苏东坡是五祖和尚的后世,这真是晕哪~~《喻世明言》影响可真大!

  问:《喻世明言》怎么了?

  晓:你看看《喻世明言》的第三十卷。

  

  问:现在全国有多少佛学院?

  晓:三十二、三所。

  问:学校倒也不算少,怎么总感到人不够用呢?

  晓:流失得太多了。各佛学院,当然,指到目前为止还在正常运作的佛学院,前几届毕业僧几乎都找不到了。比如中国佛学院,文革后的第一届毕业僧,扳住指头数数,一只手还用不完;我们九华山佛学院,第一届毕业僧也是所剩无几了。

  问:这症结出在哪儿呢?

  晓:教育的理念!办学的理念!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问:你认为根本理念应该是什么?

  晓:以人为本!这“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正视自己的人本位,对于出家人,也就是僧界吧,对僧界的现实我们现在人都不能正视。我们为什么出家?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是正信的,这微乎其微,百不挑一。传记上写的那不算,那是为尊者讳。二一个是生理上的或心理上的原因,也就是身体不健康。我们知道身体健康就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这占相当一部分。这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关,怕孩子养不活,就送到庙里,托佛菩萨庇佑。三一个就不可言说了,比如我有一个师兄,谁知道最后抖出来了却是个杀人犯,也就是说有人的出家是作了违法乱纪的事儿。还有因为情感原因出家的,还有因为生活的原因出家的等。我是顺口说出来,也没什么逻辑,你们自己算算该分多少种。甚至你们可以做一下调查,若作这个调查就要充分地与出家人交流,与一个出家人接触一年、两年、三年以上,你才能够探到真话,可不能如社会调查一样,先整出一个问卷,然后收回来。若用这问卷的方法的话,你还不如坐下来均均匀匀的喘口气儿,因为你只能得到假答案。

  如此来看,可以说,很多的出家人在出家以前就是不够格的“人”,不是一个“大写的人”。但是,我们都讳言这一点儿。我们在出家以后,佛教界有一个说法:出家乃大丈夫事业,非王侯将相所能为。确实有这样的大丈夫,可不能说都是大丈夫。中国民间传统有一句话,叫做“地狱门前僧道多”。佛教只说大丈夫,外人只说地狱前……

  问:这是两个极端,都太偏。

  晓:对,可也都不能算错。这就象诸葛亮给孙权算曹军数目,越算越多,而周瑜给孙权算,则越算越少一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只说佛教界。佛学院在教学僧时,都没有站在出家人只是一个“人”的位子上,一上来就教的是“大丈夫”位子上的事儿,难道庙门真的是龙门吗?任何人一进来就由鱼化龙了~~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观念出来呢?这是人们心理压抑的结果,人们对世间无耐的结果。整个佛教界都是这样。

  问:那么究竟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或者说怎么办?

  晓:把“人”放在教育活动的中心。佛学院是提高这些出家人的综合素质的,这个中心我们确实是背离了。比如,有一次,有两个学僧调皮了,于是副院长把他们叫出来批评:你们是人吗?!这两个学僧年纪比较大,在家时也不是什么善碴儿,听见这话当时眼就有点儿想瞪,因为一般来说,“不是人”是骂人比较重的话。接下来副院长说:你们是沙弥、是比丘、是人天师表,怎么能把自己降格到与一般人一样的地步呢?这两个学僧就平静下来了。这实际上就是不正视现实,给他们戴高帽而使他们平静。

  不相信~~这是真事儿!还有更奇怪的——

  我在佛学院是个灭火器,哪儿缺人就顶哪儿,没个正准儿。有一早上我代僧值,一个同学没上殿,我敲他的门。佛学院为了使同学们能相互照看,是两个人一个房间。我敲门时,一敲,门竟开了,因为他同屋上殿了,门就没扣,门一开我就看到那个同学了,可那个同学一个翻身,吱溜一下就钻到床底下,身手实在敏捷。连衣服也没穿。你们说,作出这样的事儿,该咋评价呢?

  所以,别吹得太高。人么,是人。要正视现实!不然,真是寡妇死儿,一点儿指望也没了。

  问:你所说的人的素质包括哪些?

  晓:这是一个人文精神。能够正确处理与社会、与他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最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还得有学识,学识是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及对事物的本质有很厉害的洞察力,有独到的见解。佛教学识不够的话,你会“尊释迦而不知释迦何自可尊”。

  第二个理念是学风建设,学风关系到佛学院有没有生机,有没有活力。它是佛学院存在的基础、前提。若没有学风,充其量你是一个稍微特殊一点儿的寺庙而已,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佛学院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仅此而已。

  问:现在佛学院对学风是怎么理解的?

  晓:在九二年时,中国佛协在上海开过一个教育座谈会,提出了办“丛林化的学校”。这个没什么不对的,但给人的感觉总不是那么个味儿。这其实就是道风与学风的问题,而且把道风排在学风的前边儿。我们九华山佛学院仁德老法师有句名言──有德有才重用,有德无才可以用,无德有才不能用。这句话曾被宝藏法师写在了学习园地上。有一天,某法师带人参观,可能是法师与几个人关系极铁,他就介绍说——有德就是听话,有才就是不听话、浑身角刺。当然,这是怪话儿,但我在屋里听见后浑身不舒服。

  为什么我们这么强调道风呢?本来道风、学风如鸟之二翼、人之二足,缺一不可,但二者毕竟不同。假如我说某庙道风好,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都称赞道风好。但体现道风好坏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谁都说不出个道道儿,这只凭个人感受,所以这有很大的随意性。心源法师去缅甸时,我送他走,告诉他——我们什么都不稀罕,你给证个阿罗汉回来。能证道才是道风好。若只是上殿、过堂之类,所有象模象样的寺庙都这样,这不是体现道风的指针。

  问:既然道风这么不可捉摸,那么怎么调和这个矛盾。

  晓:我们说学风,学风就不同了,你可以拿出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来才行。这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我们的弱项。闽南佛学院还好,人家能拿出象模象样的成果,其它哪所学校还行~~没有了!所以,闽南佛学院是佛教界的名牌。老和尚们你不能不佩服,那是真“狡猾”,因为学风太弱了,于是一直强调道风,把人们的目光都引到那虚无飘渺之处,无形中就掩饰了学风的欠缺,但遮着盖着总不是长久之计。这是老和尚们为了把学院办下去而用的策略,但这不能从根本…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