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P41

  ..续本文上一页个时候他就跟达摩祖师说:请祖师给我安心,我这心不安,痛得不得了。达摩祖师就跟他说:将心来,我与汝安。拿来吧!把你心拿来,我给你安上。二祖就找心,心在哪里呢?他拿不出来,觅心了不可得,我心找不到了。达摩祖师跟他说:我与汝安心已竟。大家想想看,怎么安的?二祖当下就开大悟,一悟就什么也不痛了,因为这不是他呀。二祖怎么悟的,大家去参吧!

  所以佛对阿难说,你现在听我说法是分别,用你的分别心来闻我说法的法音,那我这个法音是你的心吗?所以要离开这个分别,还有个分别性吗?若以分别来听我说法的法音,那我说法的音声是你的心吗?这个就是让阿难参的意思了。就是我刚上来讲的那个,若以你分别心来分别我说的法,那你听我说法的我这个法就没有分别了,“此心自应,离分别音”,那你闻法这个音应该不假分别。离开这个音还有个听的性,有没有?不分别的有没有?佛对这几句话,恐怕阿难听不懂。就说一个行路的人,寄宿旅店里头,住一晚上或者休息一下,他就走了,他不会在这里常住的。但是店主人是不会走的,都无所去,才叫这个亭主,才叫店主人。拿这个来比喻,你要分别我的音,我的音没有了,你那心还有没有,就是这么句话。你以分别心来听我讲经,那我这个话跟你说完了,我不说了,你心还有没有?你那个真心就是主人,分别我那个音声就是临时的客人,拿这个比喻来叫阿难明白。明白什么?那个我所说的,你所缘念的,那叫因缘法,所缘的音声,所缘我的法音,不是真的。如果把你能缘的心再离开,把这个能缘的离开,缘于所缘的,能缘的心把它再离开,那就叫你的真心。就是主人才是真心,客尘住一晚上就走了,不是真的。你的真心,这一辈子跟你这个肉体在一起,你这肉体完了,你的真心又离开了,不是真的。“幻化空身即法身”,含义就是这样子,你领会了,现在这个身就是法身;你不领会,永远你也开不了悟,以假为真。这个肉体失掉了,你这个神识就又去再换个肉体,又把假的当真的,永远是客尘,你变不了主人,总是作为客人。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懂吧?你要想变为主人,你自己开一个店。你光住店,住这个店住完走了,住那个店住完走了,你自己开个店,你就不走了,就是你要明白要开悟。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所以佛跟他说“此亦如是”,这不是你的真心,拿这个作比喻的。若真是汝心,则无所去,离开我说的声音,你的心是常住不动的,没有分别性的。因为不然,在这个法会听到我讲经作音声,完了我不讲,你音声也没有了,那你就离开了,这都叫有分别性。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这个攀缘的心它不会住的,有境界就现前,没境界相它随着就失掉了,就是心被境转。假使我们的心不被外边境界所转,不被转的那就是主人,被境转的就是客人,我们这个心不随着外边环境动而动,这才真是你的心。我们听见一个音声,心里随着这个音声,声音过去了,我们也就算了,过去不去攀缘它了,也不去分别了。要离开这个声音,你的分别性还有吗?就没有了,有这个声音,你才随着声音去听。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心所想的、所攀缘的随前头境界,有个什么因缘就随那个境界就转了。当你这个因缘没有了、停歇了,你也不去攀缘去了,那就另外找一个攀缘的。这个店离开了,到前头又住一个店,还是如是离开了,这就是客,不是主人。哪天你住着不动了,那才是主人。这是随声分别,随你心里缘念的现相而分别。就像你阿难看见我这个相貌一样的,分别我的容颜,分别我的色相。离开这个心,没有分别性,这是能缘分别之心,缘于所缘一切境界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被境转,外头有什么现相,我们的心就随它是个什么现相。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吗?现在大家来学习楞严经、听讲楞严经,就是讲经的现相。如果你晚上把电视打开,看看奥林匹克在那比赛,你那心就是奥林匹克比赛的相,它是随时变化的。但是我有个常住不动的,什么现相都不分,不随它转。那个就是我们常住不动的,那个就是我们的真心,不随缘转,心不被境转,外头什么境界相转不动我们的心;我们心能够转境,不被境转,这才是我们的心。如果我们什么分别念头都没有了,那我们就成功了。所以我们修行什么呢?就是心永远是定的,不去攀缘外头的境界,尽管它境界是千变万化的,而我们的心不动。我们念心经,大家都知道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无生无灭,无色声香味触法,那才是我们真的,一切分别都没有了。有那副对联,“非空非色见如来”,你想见佛,你都是看的现相,见的都是假的。说那佛像是空的,空的也不对。色相有的,有的也不是真的。非空非色,就让你悟得真心,把外边的色尘,内里头的心,能缘念色尘的心,跟外头一切所有的相,两个都洗掉,既无外头所缘之色相,也无内心能缘的能缘相,这叫“心亡境寂两俱空”,能缘的心是空的,所缘的境界相也是空的。因为一切相都有生灭的,就像我们心里头想,你在想过去的尘影一幕一幕的,你过去的事一幕一幕、想完了什么都没有了,但是缘念你过去的事好像都是真实的,这叫法尘分别影事。所以你不一定看楞严经文,你想想在我们禅宗里,那些祖师所影响教育我们的,因为看到文字分别你有时候多有负担,负担多了你就没法进入。你想想,我们那些禅宗祖师就是这样子,只要让前人能够体会到我们是因境生心,那没有境时心还生不生呢?所以我们修道的人要达到无生境界。同时你缘念的一切法不是自己要生的,不自生。那也不是从它,假因缘而生起的,因缘是幻灭无常的,也不是缘生的。不自生,不他生,不无缘生,不共生,诸法不生,因为不生故,诸法也不灭。

  【斯则岂惟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

  这样子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佛跟阿难说的一切声,你的真心在一切声音上头没有分别,无分别性。分别没有了,一切色相空相都没有了,“非色非空见如来”!过去有那副对,你看见山河大山,“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都是空的;说到声音,“风声雨声钟磬声声声自在”。你在这上能够体会到,凡是有形有相的就属于色尘,凡是无形无相的就是空尘,这些会产生你的分别性;离分别了,离开分别了,就是你心里头任何事物的,简单说我什么事都不动念,不起念头,那就叫无分别性了。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

  但是这个无分别性不起念头可不是外道,佛又恐怕他堕入外道,佛举个例子,举了个外道的例子,“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怕堕于外道。有一种外道叫冥谛,这个冥就是昏暗不清,冥暗的冥,迷了就叫冥。谛,不是,谛是真理,谛是讲求理的。怎么叫迷了?这个境界相都不是真的,是假的,你别把它当成真的。例如我们现在看电影,电影是影视的,不是真的,你要把它当成真的,是错的。现在你在这看电视,看演员比赛,你看着电影上的是假的,那真的呢?真的到北京去吧!到那奥林匹克广场里头去看,这个应该是真的吧?这也是假的,把这个时间过了,没有。真的呢?真的没有,诸法皆空。但是有个拘舍离外道,在印度九十五种外道,这种外道很深的,他们是以冥谛。冥是昏暗的意思,他昧于冥谛,把这个冥当成真的,他也离开一切缘了,离开一切法缘了,也能达到无分别性。外道的这种神通力很大,他能观察八万大劫,八万大劫的事他都能知道,但是八万大劫以前就不知道了,他只能八万大劫。因为这个是冥冥不可知的,就是天地之初。我们中国也有这个,中国还达不到八万大劫,只知道天地之初,咱们的天地玄黄就是这样的意思,也是外道。这个他知道得很多,就是他的见闻觉知,见、闻、觉悟、所知道的事知道八万大劫。他明白这种道理了,他说一切众生,世间一切众生冥初以那个为性,他不是佛教讲真性的那个性,以那个叫冥性,就是不知道的那个意思,把那个当为本性,那个道理是很深的。印度有九十五种外道,有时候说九十六,这个就属于九十六,冥性外道的。就是讲一切法生灭的根源,一切法的生灭根源,就讲到一切诸法的实性,究竟如何生灭的。因为在佛教来定他,他不了解就是冥性,冥冥无知。冥是一种暗的,说我们离开一切诸法的缘起性,不去攀缘,离开诸法的缘,那个就叫无分别性,不分别一切的法。我们要分别才有,不分别则无。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能懂得的,人类,这是笼统说的,人类包括很多,男人、女人、黑人、白人,约皮肤说是黄人、红人,这是种性的问题,这就是分别。不分别呢?人。分别开来,人跟人不一样。人是总号,分别性的那就是分别,分别人类多少种类。因此天人,乃至人间的人,天人还有十八种天的天人,每一天都不同的,这是约分别来说的。他提倡一种冥性,是无分别的,无分别性,说修炼到心什么分别都没有了,他认为就成道了。但是这是外道。佛教讲那个自性不是这样理解的,这个问题是很深的。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

  我们能见的是心,能见是一,而这变化相可就多了,所见的是一切诸相;能见的是一,所见的是无量诸相,这无量的相都在此能见当中。所以佛对阿难说,你看见这一切诸变化相,各有所因,这些变化相它是怎么变化的?这就是要说缘的意思了。本来没有,而现的这些诸变化相,你能见的见有变化没有?没有,能见是一,那这个变化相所见的可就多了。所见的不是实的,能见的才是实的,所见的都是变化相,变化的意思就告诉我们不是真实的,一切诸相皆是虚妄,但是各有所因。各有所因,就是因缘而显现它的因,就是一切事物它从何处来的,还将归于何处;就是这些个变化相,它所有的本身因相。

  【云何本因?阿难!此诸…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向佛陀学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