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胜”!但我以为在僧种将要断绝的今天,能够劝人出家,或训练人出家,那他所得功德,尤为不可思议!
佛教所以有出家制度,佛陀所以要成立僧团,目的是为合如来辛勤所证的正法,得以不绝的久住世间。也就因为如此,所以佛陀郑重的将住持佛法的责任交给僧众。有了僧众在世间行比,一般人才知道有法有佛,假定没有僧众的存在,试问世间的人们,怎么知道有如来的正法
怎么知道有大觉的佛陀
所以不论在什么时代,如佛法所说的正法时代也好,像法时代也好,末法时代也好,为三宝之一的僧伽,是都不可缺的,如果僧伽没有,佛法也就灭亡!佛法能否流行世间,关键全在有无僧伽,律说“僧在即法在,法在即佛在”,旨意就在于此。
僧在即法在的僧,是由出家人而来,如果没有出家人,试问那来的僧伽?所以归根究底的说来,还是劝人出家为第一要务!如自不劝人出家,别人自动来出家,理应予以鼓励和赞誉,假定不是如此,反而去讥毁他,对他生轻蔑心,妨碍他的出家,是即无异断僧伽种,亦即等于断佛种子,那过失是很大的!出家功德经说:“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坏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于四道(地狱、饿鬼、畜生、人)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此人当有得解脱时”!这么说来,在僧种面临灭绝的今天,我们怎可忍心反对别人出家
在佛教中出家,绝对是高尚的,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没有办法才出家。可是中国人对于出家,向来抱有这么一个观念,以为出了家就不能还俗,因而使得很多人,想出家不敢出家,认为出家再同家,是很难为情的事!其实,佛法并未硬性规定,出家不可还俗同家,而是容许出家再回家的。在无人发心出家的今天,对这有加以强调的必要。就是不论何人,只要肯得发心出家,出家的期限不规定。出家两三个星期也好,出家两三个月也好,出家两三年也好,能够长期出家更好。到了某个时候,想过世俗生活,是可自由罢道还俗的。
不过还俗有个条件,就是不能偷偷摸摸的,定要公公开开的回去,并在一位高僧面前说明。这样,你虽还俗,仍可做个三宝弟子,仍可在佛教寺庙中往来。过去中国人出家不好意思再同家,如果要回家只好偷偷的同。这样,一旦还俗,就和佛教脱离关系,在佛教中再也见不到他的影子,不但失去一个僧人,亦失去一个佛教徒,这实是佛教的最大损失!太虚大师有鉴于此,特呼吁大家“尊重还俗的僧人”。因此,诸位如不能终身出家,不妨试作短期的出家。这样形成风“,出家的出家,还俗的还俗,如是川流不息,就可使僧种不断,寺庙住持也就不成问题。
二 八关斋戒的名义略释
八关斋戒,据经律说,不论是否已归依三宝的在家白衣,不论是已归依三宝的优婆塞、优婆夷,不论是学小乘佛法或大乘佛法的行者,都可受此八关斋戒,这是我们所应知道的第一点。
八关斋戒,通常说于六斋日受,但据律典说,不一定于六斋日才可受,诸如佛菩萨的诞日,亲生父母的诞辰或忌辰,自己师长的诞辰或忌辰,还有自己的生日,作诸念诵的功德日,同样是都可以受此八关斋戒,这是我们所应知道的第二点。
八关斋戒,一般说来,是要到一寺庙中,亦即在一远离尘扰的清净道场中,请一大德僧尼为之传授,最为相宜,但亦可在自己的家庭中受,就是请一大德僧尼至自家中传授。如严格说,男子受斋,到寺内去较为方便,女子受斋,则在家内较为方便,这是我们所应知道的第三点。
八关斋戒,虽足我们所熟知的一个名词,但在佛说斋经中,佛为丞相母维耶夫人,说有牧牛斋、尼键斋、佛法斋的三种差别。这不是说有不同的八关斋戒,而是看受斋者的用意如何以为别,合乎佛法的受斋,才是佛教的八关斋戒,这是我们所应知道的第四点。
佛说斋经的经过是这样的:有次佛在舍卫城柬的丞相家住,丞相母维耶夫人,于
一日清晨起身沐浴以后,率领她的干媳,同到佛那里为佛礼座。佛见她们来得这么早
,于是问道:大清早来我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维耶夫人回答说:没别的什么,我们
想从佛受斋戒。
佛陀告诉她们说:你们发心要受斋戒,这当然是很好而又极为难得的,但斋有牧牛斋、尼键斋、佛法斋的三种差别,你们究竟要受那种斋
维耶夫人不知这三种斋的差别何在,请佛开示,佛乃为之逐一解释三种斋的含义不同。
一、牧牛斋:诸位初闻此名,必会莫明其妙,其实这是譬喻:如牧牛的人,每天出外放牛,到了下午四五时同家,心里就在那儿考虑,什么地方水草丰富,明天就去那里放牛,好让我的牛吃得饱饱的,既不会使我感到辛苦,亦不致觉得放牛困难。世间牧牛的人,大都是如此的。这喻世间上某些人,或男或女,虽在一定的斋日,发心从佛受斋,但于受斋之后,没有好好的受持所应受的斋戒,乃于受斋的当日,心中便在打妄想:我今天受斋戒,什么都受限制无法好好享受,明天我得多享受一点五欲之乐,以弥补今天斋戒所受的损失!受斋,不把心放在所受的斋戒上,而把心放在明天的欢乐享受上,那里是真正的受斋
举个例说:今天大家在此受八关斋戒,严格的守持过午不食戒,假定有人心里这样想:今晚一餐不吃没有什么关系,明天回去要多吃些好东西补一补。这样,在大智佛陀看来,是受的牧牛斋,不是佛弟子所受的真正斋戎。
二、尼键斋:尼键子,是印度的一类外道,平常称为离系外道。他们亦有他们的修行方法,而且用功修行的目的,亦在出离三界生死系缚。可是,虽极精进的用功修行,但没有找到一条正道,结果,总是无法获得离系解脱。因为他们所修的是苦行,如大炎热天“,站在太阳下曝晒,寒拎的天“,则躺卧在水上受冻,或在身上涂了灰等。一般人看起来,是极希有难得。但在佛陀看来,却是无益苦行,对于生死解脱,既无丝毫补助,对于真理体悟,亦无半点功效!他们受斋戒,都在每月十五这天,当受斋戎时,将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对十由旬内诸神这样说:我今天开始受斋,再不敢去作不如法不合理的事,我今离开家庭,等于是没有家,家内妻子奴婢,现在都非我有,我亦不是他们主人。这说法,和八关斋戒的内容差不多,只未列出一条一条的戒相而已。他们口虽这样说,但未切实的实行,只是外表做得好看,以图取悦他人耳目,实则是在欺世误己,结果,仍然沉沦生死大海。发心受戒的人,于受戒这一天,如未能放下一切,好好利用这一天,如法的真修实践,那就如尼键外道所受的斋戎一样,过了今天一切依然为我,不足学佛人所应受的斋戒。
三、佛法斋:佛法斋,就是我们现在听说的八关斋戒,于律典中有多种不同的名称。最简单的名八戒,有些地方称八支斋,枝通用的是八关斋戒。现在我们就来对这名义,略为加以解释如下:
八关斋戒的“八”字,一看就知足个数目字。为什么要用八字来说
因受此戒的时候,所要防范遮止的境界共有八事,所以称为八支,或者叫做八分。即此所遮的八法,有的时候叫做戒,有的时候叫做斋,有的时候叫做关,这又是什么意思
戒在佛法中,通常释以防非止恶为义。如以身口二业说:身有杀、盗、淫的三种恶非;口有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的四种恶非;综合而为七支,都是不好的事。这不好的罪恶事,受了八关斋戒后,在身心上发生一种力量或作用,可以防止去做这不好的八件事。如杀生的罪恶事,没有受戒时,吾人可能毫无顾虑的任意去杀,但是受了戒后,当你要去杀生时,戒就会在你心中,发出一股很大力量,告诉你:杀不得,不能杀!由此而阻止了自己的杀生犯罪行为,当知这就是戒的力量和作用。
关,从字面上讲,是禁闭意思,如军队中的军人犯了军纪,须受禁闭的处分,叫做关禁闭,亦即关起来。再如一般人犯了国法,被禁闭到牢狱中去,亦被说为关进监狱。可是,关字在这里解释,是说受了八戒的人,对于一切罪恶的事不再去作,于是就将三恶道的大门关闭起来,不会再走进三恶道的大门里边去。原来,地狱、饿鬼、畜生的一二条道路,都是有门可以通进去的。平常,这三道门都是关得紧紧的,不论什么人要走进去,都得先将门打开,但能打开这个门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门内,明明是不好的,是众苦充满的,为什么要走进去
这也是身不由己的,因为造了罪恶的行为,三恶道门自然就打开,自己也就不知不觉的走了进去,受所应受的行为果报。现在受了八关斋戒,不再造作一切罪恶,不说三恶道门未开,我们不会去打开它,就是三恶道门打开,我们亦会把它关闭起来,想要进去也不得进去。这末说来,我们知道:三恶道门,打开是由我们自己,就是自己造了种种罪恶;关闭也是我们自己,就是自己修了种种善法。所以我国俗语有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又有说:“天堂有路汝不走,地狱无门汝自开”。是以为佛弟子,不但不应去开三恶道门,且应努力去关三恶道门,才合学佛意趣。
斋,中国向有齐的解释。原来我人的思想,一天到晚杂乱得很,时而想到这,时而想到那,从来没有停过,可说杂乱之极!现在运用一种方法,将杂乱的思想,予以齐集起来,合之专注一境,不再散漫不整。斋,又有释为清净的意思。这在世俗上,可明显看出。如一般的斋菜馆,一走进去就使人有清洁之感。当知环境清洁是很重要的:如人不论到什么地方,若环境清洁,心中便感受愉快,若环境污秽,心中就觉得厌恶。对于外在的环境,吾人内心总是有此感觉与认识的。斋之所以说为清净,因为斋戒,能使一念心静寂的收摄起来,进而遮断一切的罪恶过非,更可发生一种防护根门的力量。根门,就是通常说的六根门头。世间很多罪恶,都从六根门头造出来的。如眼见到色境,喜爱的就起贪心,不爱的就生嗔心,进而采取或求或拒的行动,于是便造出种种的罪恶。如要不造恶,就得…
《入关斋戒十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