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关斋戒十讲

  演培法师:入关斋戒十讲

  释能度记

  八关斋戒十讲

  ——佛历二五一四年于星洲灵峰般若讲堂八关斋戒会讲——

  绪 说

  诸位居士!今天是般若讲堂落成以来举行第一次传授八关斋戒。因为是第一次举行,相信有很多地方,可能不怎么如法。诸如饮食的调理,住宿的环境,修持的安排,以及其他方面,想来或不理想,希望诸位不客“的提出来告诉我,期能做到应改进的加以改进,至于修持方面,亦望做到应增加的予以增加。总望在举行八关斋戒一天,做到一切如法如律,好让大家身心安然的修持,并能切实的得到佛法受用,不致使这一天空过!

  天台家有句话说:“身安则道隆”。意即显示做一个修道的人,最要紧的一个条件,就是在修持过程中,要能身安心安,唯有身心安泰,那你所修圣这,才能一天天的隆盛起来。如以诸位所受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来说,假使身心能够安和,就可时刻与道相应。不然,不说不会与道相应,而且还会烦恼重重,坐卧不安。所以学佛修道的人,虽不应该怎样重视食住,但食住毕竟是修持的助道,不容我们完全忽视的。否则,就难专心;恳的修持。这是世间事实,所以特先提出来说明。

  今天下午,我在菩提兰若为众开讲的梵网经,是属大乘菩萨戒律;现刻在此与诸位所讲的,是属七众弟子所受的别解脱戒。在七众别解脱中,属于在家二众的一部份,约可分成两类,就是近事律仪与近住律仪。

  近事律仪,是专指在家一一众所受的五戒而言。在家学佛的男女,印度叫做优婆塞、优婆夷,中国译为近事男、近事女,意示一个发心归敬三宝的行者,从此以后,即当经常的亲近三宝,事奉三宝,而为三宝中的佛化新人。其本身的名字,既然含有此义,其所受的五戒,在佛的戒律中,就称为近事律仪。近住律仪,是即指诸位今天所受的八关斋戒,这到下面会要予以解说的。

  遵照如来八关斋戒的仪式,发心受持八关斋戎,在这扰攘不安的今天,我觉得确是很难得的,亦是诸位的善根深厚所致。说老实话,我在十二岁出家时,还未听过八关斋戒这个名词,当更谈不上受持。不唯如是,过去在国内以及现在的台湾,一般在家居士受八关斋戒的亦不多见,可能是受这戒的风“未开。星马接近南传佛教的区域,受了南传佛教的影响,所以受持八关斋戒的风“盛行,这是极为难得而又值得赞美的事!诸位今天发心来讲堂受八关斋戎,让我首先祝福诸位能因此而种下出家的善根

  一 八关斋戒的出家训练

  刚才我说祝福诸位种下出家的善根,不是随便讲的,而是有所本的,因为佛制近生律仪,目的乃是专为在家学佛的弟子,所制订的一种暂时出家修学的方法。十善戒经中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根据经中这一说法,我们可以明确知道,不但释迦佛的佛法中,有为在家人制出家法的八关斋戒,而是过去现在诸佛所共有的制度,由过去现在推之于未来,未来诸佛自亦同样会有这个制度的订立。是以八关斋戒,看来是很简单,而实极为重要,值得每个在家佛弟子,经常受持此学习出家的八关斋戒,以期进一步的正式出家。

  在此诸位或许有人要问:佛法既有出家在家二众,在家弟子即在家修学佛法好了,为什么要为制订暂时出家的方法

  关于这点,我得正确的告诉诸位:佛法虽也说有世间法,但毕竟是以出世为佛法终极目的,而不以世间法为重的。染著世间的世人,一下子要他出世,当然是不容易的,亦不是每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得到的,然而。不论吾人有没有力量可以达到出世这一崇高目的,但在每个学佛人的心念中,都应从此为唯一目的,不唯如此,而且还要时刻的把这一目的,记在自己的脑海中无时或忘,希望总有这么一天,能圆满的实现这一出世目的。这是学佛的根本,学佛行人,如没有这一出世念头存在,那就不论你做什么,或者是修何种行门,都与佛法根本精神不相应。

  佛法既以出世为最高日的,而出家为达到这一最高目的的必经途径,所以虽为在俗的学佛弟子,亦必须设法学习出众生活,以期终有一天得以出家,迈向出世的解脱大道。当然,佛法并不鼓励每一个人出家,不过,出家的清净环境,出家的生活方式,应为每个希求出离进趣解脱者所仰慕,并认为这是达到出世解脱最适当的途径!

  出家一法,在佛教中,为什么看得这样重要

  原来佛法所说大小乘的极果,不论是小乘的阿罗汉果,不论是大乘的无上佛果,都是要由出家而完成的。如问三世诸佛是怎样成佛的

  佛在经中告诉我们,是由出家而成佛的,无有一佛不由出家而成。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学佛,希望将来成佛,若不发心出家,怎能达到成佛目的?菩萨本生鬘论说:“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所以佛法行者,要想完成最高佛果,终必会有这么一天,舍俗出家。要成佛而不出家,根据佛经的宣示,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不但三世诸佛如此,就是小乘罗汉亦然。如依向来所说:出家者证得初果,固然没有话说,在家众得证须陀洹果,同样是没有问题的;乃至出家者可以证得三果,在家众证得不还果,在佛时代同样是很多的;所以前三果的证得,在家出家,可说足平等的;但以在家身份,欲证阿罗汉果,那就无法办到。这不是说在家学佛行人,没有证阿罗汉果的可能,而是说他在澄阿罗汉果之前,必定要现出家籼。如快将证阿罗汉果,而仍舍不得落发出家的话,那就只可永远停在第三不还果的阶位,阿罗汉果是无法证得的。本此可知:大小乘的最高果位,例必均须出家。

  不过出众生活,并不怎么简单,不是一般人所过得来的,佛陀深知此理,所以大慈大悲,特为在家学佛行者,制有一日一夜八关斋戒,以训练佛法行人,慢慢来过出众生活。所以太虚大师说:“这是佛为在家居士使对于出众生活作短期的训练,或则进为练习出众生活的戒条”。或有以为:我已受过五戒,或已受菩萨戒,还受八关斋戎做什么

  应知受八斋戒,是受出家人的生活训练,犹如当兵要受作战训练一样,慢慢不断训练,才会觉得习惯。与受五戒及受在家菩萨戒,纯粹过在俗生活,有著很大的不同,这在诸位必须首先认识清楚!

  有人看到出家人的生活简单,以为出家是很容易的,甚至说出家人享清福,殊不知出众生活,是极清苦朴素的。诸如生命生存所需的衣食住,在在与俗人有显著的不同。戒律中告诉我们:出了家的男子女人,要著坏色衣,要舍一切饰好庄严品,要住简陋的房屋,真正依照佛制,出家还要托钵乞食。诸位现在受八斋戒,金银珠宝的庄饰品除下不戴,平常穿的花绿漂亮的衣服脱下不穿,换上灰色黑色的朴素服装,是即学习出家人过的清淡生活,而诸位亦已一一加法做到,是即显示诸位认真的在过出众生活,这在讲究物质生活享受的今天,诸位当然是很难得的!

  但真正做个出家人还不止此,戒律中说要应能忍受十事:一、天“冷时要能忍受得寒“的侵袭,不畏任何风霜雨雪。二、天“热时要能忍受得热浪的翻腾,不畏任何酷日炎暑。三、要能忍受自然界的种种迫害,不管什么来袭都无所畏。四、要能忍受自然界的雷电交加,决不因此有所畏缩。五、腹中饥饿的时候,要能忍受得住饥饿。六、口中干渴的时候,要能忍受得住口渴。七、严格的遵守过午不食,每天只是中午一食,或是早中雨餐。八、严格的守持佛陀所制的各种戎行,那怕有生命的威胁,亦不得违犯如来的戒律。九、忍受各种恶言,就是听到人家辱骂、讥讽、说风凉话、闲言闲语、拎嘲热讽,要装作听不到,决不从此为忤!十、忍受毒虫的伤害,因为印度是热带地方,比丘常于树下坐,十二头陀行中,就有树下坐的一法。树下地上,不用说,是有毒虫蚊子之类的动物,来伤害人之身体的。比丘在树下坐,毒虫蚊子来袭,佛陀只许把它赶走,或令比丘清理环境,不让这些东西滋生,绝对不容比丘将这些毒虫杀死。

  如上所说十事,看来似很平常,而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得了,所以佛在律中,说为“唯大丈夫能忍”。中国佛教向来亦有这样的话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能出得好,那真是了不起,如受不了自然璟境的逼迫,如忍不住人事关系的打击,如经不起毒虫之类的侵害,如不甘于淡薄的生活,是不能做个好好出家人的。所以严格说来,出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佛为在家学佛的善男信女,制此学习出众生活的近住律仪,可说是佛的善巧方便,因为佛陀深切的知道,出世的解脱善根,不是一下可以培植得起来的,需要逐渐逐渐的熏习所成。在家庭中学佛,虽不是不可以,但因眷属的围绕,恩爱缠缚著身心,对于修持方面来说,不免是个大的障碍,所以佛特方便的制一日一夜之八关斋戎,使在家学佛的男女二众,虽说是处家庭之中,而能做到像八大人觉经所说觉知“五欲过患,不染世乐”;能够做到“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这样,就可作舍俗出家解脱系缚的殊胜因缘。所以八关斋戎,是每个在家学佛者,想要走上解脱之道所必修的法门之一。

  八关斋戒的受持,既是训练在家佛法行人学习过出家人的生活,我倒很希望在般若讲堂受持此戒的人中,能训练几个人真正发心出家。在今日佛教中,希望有人特别是男众发心来出家,实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我国海内外的僧众,一年比一年少,如没有新出家的来补充,不特弘扬佛法的没有人,就是住持寺庙的僧案亦不可得,能说问题不是已到严重关头

  能不令关心佛教慧命延续的现代僧伽感到忧心如焚

  能不设法劝导学佛青年到寺庙来出家

  能不为僧伽命脉的断绝而求有以补救

  经律告诉我们: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劝人发心出家,赞叹别人出家,或是自己出家,或放他人出家,是都有大功德,当然是不错的。如贤愚因缘经说:“放人出家,…

《入关斋戒十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