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台密史略考(朱封鳌)▪P7

  ..续本文上一页疑问说:“诸佛人异,三世时异,十方处异,五乘教异,何故必言一身、一时、一处、一教”他解释说:“未悟之前,佛、时、处、教虽异;已悟之后,佛、时、处、教唯一。”他还打比喻,说:“譬如有人至亲友家,时一亲友、一时、一处,令营一飨。尔时,其人眠卧,梦是有多亲友、多时、多处、营作多事。觉已,即知只是有一亲友、一时、一处、一飨而已。”同样的道理,“众生有机感动大日,大日一身、一平等时、一法界处,说一切法。众生未悟则谓多佛、多时、多处、多教;已悟之后,即知一佛、一时、一处、一教”(同上)。这就把密教中的诸佛所说的诸多义理归结为一理。

  所以,一大圆教论实可称为一大密教论,安然将其系统化,以之与东密的十住心教判对抗。日本东密对于众生发菩提心的过程,以宗教意识的发展,分类为十种形式,并以此比对显密诸教,认为显教劣、密教胜。这是日僧空海根据《大日经》、《菩提心论》而创立的。十住心即:异生羝羊心(指凡夫)、愚童持斋心(指人乘)、婴童无畏心(指天乘)、唯蕴无我心(指声闻乘)、拔业因种心(指缘觉乘)、他缘大乘心(指法相宗)、觉心不生心(指三论宗)、一道无为心(指天台宗)、极无自性心(指华严宗)、秘密庄严心(指真言宗)。空海著的《十住心论》,旨在显示真言宗行者上转进升之相,因此,被称为九显十密的法相。安然对此教判,颇不以为然。他在《真言宗教时义》卷第二中,指出此判具有“五失”:一、违《大日经》及义释失;二、违《金刚顶》失;三、违《守护经》失;四、违《菩提心论》失;五、违众师说失。安然认为空海仅举真言宗为密教是不对的,一乘教俱是密教,只不过事理秘密不同。他说:“《大日》义释,是无畏说,一行记。说云:此经本地之身即是妙法莲华最深秘处。智俨温古,治定亦同。《苏悉地疏》述师说云:教有二种,一、显示教,三乘是也;二、秘密教,一乘是也。秘中又二:一、唯理秘密,《华严》、《般若》、《维摩》、《法华》、《涅槃》等也;二、事理俱密,《大日》、《金刚顶》等也。《金刚顶疏》述师说云:《法华》明久远成佛,此经明顿证成佛。二说虽异,实是一佛。而海和上于诸大乘辄判教理浅深,果极高下难知矣。”(同上卷2)安然认为,智俨等人的说法是对的,只有这样,才能理清显、密教之间的关系和找到密教的渊源。

  第二,阐释真言密教与天台的关系。

  安然认为,真言密教与天台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义理都来源于天台。主要有:

  (1)天台立四教(藏、通、别、圆)判一切经论中佛菩萨位,与密教法界曼荼罗相同。他在《真言宗教时义》卷第一中说:“天台圆教妙觉佛位,即是真言宗中金刚界三十七尊五佛三十二菩萨内证曼荼罗,《大日经》中台八叶五佛四菩萨及第一重三部眷属菩萨。故《义释》云:此经本地身即是妙法莲华最深秘密之处。又《净戒经》说妙觉菩萨。《密严经》云:密严土中人,一切皆同佛,无有刹那坏,亦是佛地佛菩萨也。又云:第一重中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三部眷属,即是佛地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也,云云。故与天台圆教妙觉三德秘藏意同。又天台宗圆教等觉以还五十一位菩萨,及别教五十二位佛菩萨,是金刚界曼荼罗四门外一切佛菩萨、贤劫千佛等。《大日经》第二重摩诃萨埵文殊等也。故《义释》云:等觉己还为第二重,云云。又天台宗藏、通佛及三乘、五乘,是金刚界坛外小圣人天。《大日经》第三重释迦生身眷属六道随类之身。大日如来以两部曼荼罗身圆应法界,法界随分以为我佛。故天台宗就释迦一代,化判为四教佛菩萨也。此则法界曼荼罗之一分也,非他佛也。”

  (2)天台宗运教义中的宗、力用等,都是与真言密教相同的。有人提出:“佛与内证说法之时,说何法而为所宗?”他回答说:“《金刚顶疏》云:正以佛因及以佛果为今经宗。言佛因者,所谓明了五部秘密修行、三密加持胜妙法等也。言佛果者,所谓显现毗卢遮那五智菩萨遍法界体也。”因此,“大日等一切真言,佛因佛果皆为其宗”(同上卷3)。有人又问:“《维摩经》不思议为宗,《法华经》一乘为宗……”,那么,真言密教可说是三密为宗,“而何今言佛因佛果以为宗耶?”他回答说:“夫以如来说法,一经一说,无不为令众生等修因证果。故《法华》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并特别指出:“以因果为宗是天台义,今真言宗亦同。”(同上)有人复问:“《法华经》约佛出世人间,化导凡夫,令入佛慧,作如是说;今真言教,佛在内证,说已所证,何以因果而为宗耶?”他回答说:“佛在内证,说己因果,欲以此因果普示法界故。”就象胎藏界大日如来发生四重曼荼罗身内证眷属,共说内证自行化他因果之法,欲以此法普示法界;又如金刚界大日如来自此流出五部海会内证眷属,共说内证自行化他因果之法,欲以此法普示法界。所以,说内证也是为了出世化导凡夫,天台宗和密教都是以佛因佛果为宗是毫无疑义的。

  同样,谈到力用问题。密教根据宇宙法界的本体、相状、作用的无限广大,立三大之说。其中“用大”,系指身、口、意等三密作用在深秘中彼此相应。有人认为这和天台“十如是”中的“如是力”的意义似乎相近,问他说:“天台云:用者力用,破惑为用。与今拔若,其义同矣。彼(天台)破五住之惑,此(真言)拔二死之苦,因果虽异,力用同故。”安然十分肯定他的说法,并说:“《金刚顶经》拔苦与乐,化他法中,此方摧一切魔菩萨是即降魔三摩地也。《大日经》中佛部使者亦是降魔三摩地也。并是真言教法之力用。”(同上,卷第四)表明天台与密教在力用上,也是相同的。

  (3)天台宗三身具足的释迦与密教的四身具足的大日如来为同体。天台宗认为,释迦具足法身、报身、应身三身。《法华经》开近显远,即开近成的化迹而显久远的实本,阐明释迦不是新的在菩提耶方才成道的新佛,而是从远在三千尘点劫以前久远实成的本地本佛垂迹。密教认为大日如来具有四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这是大日如来法身的四种分类。这四身统摄曼荼罗界会的诸尊,即毗卢遮那佛为自性身所摄,四方佛、金刚莲花等菩萨、外金刚部等,则依次为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所摄。

  安然认为,具有三身的释迦和具有四身的大日如来是同体。他在《真言宗教时义》卷第一中说:“或文说大日是法身,四佛是自受用,诸尊是他受用,外众是变化身。此是皆即法身亦说自受,即自受用亦说他受,即他受用亦说变化。私谓:尼吒天宫天冠大日即他受用,亦是自受用身。故天台云:一切诸佛色究竟天成佛是别教义,菩提树下八相释迦即变化身也,亦是法身。故《普贤观》云:释迦亦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四波罗蜜所摄成处。天台判云:丈六身即毗卢遮那,故知真言大日处他受用,以此为门,开显内证。显教释迦住变化身,以此为门,开显内证。若从外迹,证入内证,即于一身,具足四身。”也就是说,密教认为大日是住在他受用身,以此为门,开显内证。若从外迹,证入内证来说,一身、三身、四身是相同的。因此,天台说的释迦,也就是密教说的大日。

  第三,创立五教之说。

  圆珍当年曾依天台五时判教的说法,将密教归并在第五法华涅槃时中,分第五时为初法华、中涅槃、后大日,以表现出密教事胜之意。安然则认为这样做并不妥当。他将天台的藏、通、别、圆的化法四教加入“密”成为五教。这是为谋求天台教判与密教间的连续而成的相对教判。他在《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抄》卷第一中说:

  今真言宗一切佛教判为五教:一、藏,二、通,三、别,四、圆,五、密。前四天台大师所立,不空三藏门人含光游天竺日,彼方诸僧问云:传闻大唐有天台教,理致圆满,当译以传此方耶否?云云。《苏悉达多疏》,理秘密教之外更立事理俱密之教,故前四外,更加第五。

  这一教判,完全是独创性的。安然接着解释了立密教为第五教的道理:密教为一了义教,当然不能列入藏、通、别教之中,至于圆珍把它列入五时的法华涅槃时中,也就是圆教之列。不过,密教虽在“理”上与圆教的说法相近,即“凡夫一念即与十方三世生佛,一体不二”,但圆教的法华等经论,“未分明开说五智三密事理,故名理秘密教,未名事理俱密”。所以,它还不是真言密教之理。只有另立一密教,宣说其极致的义理:“一切众生非一切,一心一切是一心,一心故至成佛。三世修行,证有前后,及证悟已,无去、来、今。然复三世诸佛,各从一门入心本源,故从本所通达门出法界海。一切诸尊,皆以一切如来为体。”而且在修持中,身口意三者密切配合,达到事理俱密,“五佛一一皆以一切如来为体,身智平等无胜劣”(同上卷1)。他认为这是其他各教所无法比拟的。

  第四,强调实践修持。

  安然十分强调实践修持,他曾从道海等大德传受胎藏界大法、金刚界大法和苏悉地大法,撰成《胎藏界大法对受记》、《金刚界大法对受记》、《苏悉地大法对受记》3部著作,以指导弟子修持。他特别重视苏悉地法。苏悉地(梵语susiddhi),意译作妙成就,台密主张依诵持真言等得以完成究极、殊胜的妙果。依《苏悉地羯罗经》所修之法,称为苏悉地法;依此经所修的灌顶,则称苏悉地灌顶。一般以金刚、胎藏两部为二,苏悉地法则以两部不二为旨趣的最深秘法。

  关于苏悉地的行法,最澄在《药师仪轨次第》,圆仁在《苏悉地妙心大》中均曾谈到,但都是谈具体的做法,并没有理论性的、指导性的纪纲。安然有鉴于此,特在《真言宗教时义》卷第四中指出:苏悉地的行法,应以金、胎两部通法的十八道为纪纲。所谓十八道,即十八道契印。他认为结十八道契印供养本尊,能到佛果的觉位,十八道契印皆是如来内证果地的智印。同时,修十八道,能表金刚界五佛四波罗蜜(九会)与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九尊,以显金刚、胎藏“两部不二”行轨的深意。所以,他说:“(苏悉地)是两界部大法之羽翼也,奉敕受学两部大法竟者,方始授之。”(同上卷4)

  安然将密教分类,成立五藏,即:胎藏界、金刚界、苏悉地、瑜祇经、杂秘密藏。五藏中,他特别重视《瑜祇经》,称其为“两部大法之肝心”,将其作为金刚界的苏悉地成就法。《瑜祇经》,全称《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一卷。唐代金刚智译。为密教五部秘经(《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要略念诵经》)之一,自古与《理趣经》并称为“秘经中的秘经”。全经共有12品。本经为金刚界的苏悉地(妙成就),内容阐说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的妙法。安然撰《金刚峰楼阁一切瑜祗经修行法》,认为“吽”字一字真言,为“金刚萨埵一字心,或为爱染王一字心,以此一字心明,成就一切瑜伽悉地”,经常持诵,能破天台说的“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他说:“一切众生,共所迷惑,无始无明住地名俱本轮;本有思惑,名俱生障;本有见惑、名自我障。”(同上,卷第一),他认为三惑同为一法界障,“一法界理,自性具足此三惑障,从理起业,从惑生业,一切众生差别而起。然其本性一法界障,一切众生,同体而有”。并认为对治的最效方法是:“常于自心,观吽字声,为出入息,心同金刚,如秋八月雾,微细清净光,是名微细定,亦持爱染王,真言印治之”(同上)。按:天台宗认为,见思惑为声闻、缘觉所破,尘沙惑为菩萨所破,无明惑为佛所破。而按安然的说法,经常持诵真言的“吽”字,则可三惑俱破,疾速成佛。所以,他说:“诵此金刚萨埵一字心、大胜心相应真言,能遍成就五部悉地。”以此突出了此经的殊胜。

  安然是以台密的后裔引为自荣的。为了使天台宗能广为大众接受,他通过对佛教八宗的深入研究,指出了天台的正义和其他各宗的偏颇,并将真言与天台更好地结合。他在《教时诤论》中说:“安然在俗则传教大师之苗裔也,在道则慈觉大师之门人也。集古今之诤论,遗将来之同法。今欲较往哲七类之义,现传五家之执,两难五天二师之偏,东破千里一公之僻,以立天台八教五时轨辙,以开真言一切一圆之秘键。缅观如来之经,历检菩萨之论,俯授三藏之传,广披人师之疏。”足见他钻研经论,用心之苦,是为了弘扬台密,“立天台八教五时轨辙,以开真言一切一圆之秘键”的。

  安然是台密的集大成者。由于他的大力弘传,台密在日本蓬勃发展起来。与他同时的又有圆仁门下慈慧大师流(又作川流)、皇庆流(又作谷流)等二流。集事相之大成者为皇庆流,复分出院尊、三昧、佛顶、莲华、味冈、智泉、穴太、法曼、功德、梨本等分流,合称台密十三流。此外,又有“山寺六流”之称的;即上面说的三昧、穴太、法曼,以及穴太分出的西山、叶上二流,再加上智证大师流。因为这六位台密大师都居延历寺,故名。

  

  

《台密史略考(朱封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