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得通达,智慧现前,一切法中真正明了。明了、这样的人,我们叫他做佛菩萨。一切法不明了的人,我们叫他做凡夫。可见得这个凡夫与菩萨的差别,就是一个对一切法真明了了人,一个对一切法不明了的人,就是这么两个差别的名号。那么由此可知,我们学佛就是要做一个对于一切法真正明了通达之人,这是学佛的目标,学佛的宗旨。第三、是讲色法,色法把它归纳起来,有十一类,有十一种。十一种|五根、六尘。五根是色法,六尘是色法,五根加六尘有十一类。
色法、是识所依,也是所缘,五根是所依,是识之所依。如果识要不依五根,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你譬如说我们以这个电来作比喻来说,电器如果要不依这一些电器,它就不起作用。电灯是电器,这个电流依它就放光,以这个录音机,也是是个电器,依它就能够把声音记录下来。所以它不能够离开这个电器,离开电器它不起作用。它虽然是存在,但是它不起作用。正如同我们这个心心所,它存在。如果要是没有根,它就不起作用。所以人死了,神识离开了五根,它不起作用,眼不能见了,耳也不能听。离去了,就不能起作用,必定要依根才起作用。这是讲所依的,但是一有所依之根,如果没有所缘的境,它也不起作用。所以它起作用,一起一定是三个,就是根尘识。前面讲八识,五十一心所就包括在八识里头,因为是八识附带的,刚才讲一个是体,一个是用。那这不必再多说了。一定是根尘识,同时它才会起作用。所以六尘是它所缘的,识之所缘,六根则识之所依。
这样有能有所,那在佛法里把它归纳,一共有八法所成。所以这个色法,从那里来的?色法是心心所法变现出来的。那么它能造的,诸位要晓得能变是心心所,这个色法是什么东西呢?将来以后会给大家讨论到,就是讲这个心心所的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相分就是色法,相分就是色法。由此可知,色法也不简单。心王八个由八心王各自相分,五十一心所也有五十一心所各自的相分。由于就像刚才比喻的光光互照,但是分得清清楚楚,绝不会搅混在一起。前面跟大家讲过,百法是一切法的归纳,展开来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之法,各各不相□,各有各的自分,现在的话是各有各的冈位,这是事实真相。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心应量。”我们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在一切法里头,虚妄分别,这是过失。那么所造的相分,我们从纲领上讲,从原则上说,经里面讲的四大。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也是四大,四大是基本的物质。我们如果就是讲色法这一个范围里面的能造与所造,就是色之体,是能造,它是四大,就是基本的物质。我们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这原子、电子、基本粒子。佛法里头这个名词叫地水火风,这就是说明基本物质,它一定具备这四个条件,这四种特性。
地是什么?它是物质,它是一个有体积的。地是代表固体,就是代表体积。水是代表湿度,这个东西再小,它含的有湿度,我们现在讲带阴电,带阳电。火是讲它温度,它有湿度,它有温度。风是讲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诸位想想,动才有叫风,不动就不叫风,风是代表动的,它有速度,它是有一个流动。那么我们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这是基本物质,确确实实它是有这四个现象,有这四种特性。那么这是能造。所造的呢?就是一切物质的世界。这个物质世界里头,森罗万象。但是所造的,所用造作这个材料是相同的,完全一样。那么今天科学家承认,我们人体是这些基本粒子物质造成的。这个讲台、这个讲堂,没有一法不是相同的基本物质造成的,相同的,没有差别。我们这一把扇子,你看它不值钱,如果这么一大块金钢钻,你认为这个不得了。金钢钻的、造金钢钻的那个基本的物质,跟这个扇子一样,无二无别。这现在人讲,你们一听懂啊。为什么呢?不过就是这些原子电子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排列的方法不一样,组合的方法不一样。拆穿了,是一样的事情,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要贵彼贱此呢?这就是虚妄分别。
所以你真正通达了,一切万法是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心就平等了,在一切法里头,不会执着这个贵,不会执着那个贱。得平等心,真正可贵。平等心现前,给诸位说,生死没有了,烦恼没有了。佛法里面讲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你才能真正找到。我们之所以在一切境界里头,分好分丑,分善分恶,这个心不平等,就是对于事实真相没有看得清楚。完全错误了,完全错解了,才会产生这个现象。但是这个色法里面,识所依的五根,我们很容易了解,眼耳鼻舌身,这都在我们身体上,很容易觉察到。五根所缘的境界,眼见色,耳闻声,五根所接触的境界,也很容易明了。为什么呢?都在眼前。可是这个法里头,有一半容易明了,有一半不容易明了。法是什么呢?法是心所缘的,意所执的。这里讲法处色,三□色是什么?没有形相。不像五根所缘,五尘境界,它有形相。有形相,我们叫它做色法。这个没有形相,它也是色法,将来讲色法的定义,到后面再给诸位来细说。
那么这个就是有对色的,无对色。有对是什么?是这个对待建立的。无对色是什么?它是影像,它没有物质,它不是物质。你譬如说我们要说台北火车站,你们都去过火车站,我一说台北火车站,你脑子里头,马上就想到台北火车站的样子。你这一想,想就有相。这个相是确实是有,你自己很清楚,别人看不见。别人看不见,就叫无对色。可是你自己真有这个色相,不是没有,清清楚楚,也现在你现前。所以我们一想,想就有相,心里头就有相。我们中国人造字,是很有学问的。“想”这个字,心里面的相。那么在唯识里面讲,这是法处所摄的色法。法尘里面,法尘是一半是心法,一半是色法。这个是法处所摄色,它是无影有相,它没有质,它是属于无对色。那么这是意识所缘的,意识所缘的法尘。这也在此地介绍到此地。
那么底下讲心不相应行法,行就是行为,就是造作、行为。行为就是心法的造作,所以前面讲心所有法,就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就是心理的行为,我们今天讲心理行为。但是前面五十一种,是与心相应的行为。那么这里还有与心不相应的,但是也是心的造作。虽然是心的造作,但是它与心不相应。怎么不相应呢?就是前面所说的,识所缘,依根四。这个四种里面,一定会有一两种相同,也有一两种不同,所以它也不相应。与四个相同才相应,当中有一个不同,就叫不相应。那么这四个条件,它实在是离不了,但是它不具足,它不是四条不具足,而或缺一条,或缺两条。这个情形之下,我们叫它做不相应行法。
我们在五蕴里面,这个五蕴是最简单的归纳,佛法把一切万法归纳起来讲可以说第一简单的归纳二种,即心法、色法,只二种就统统归纳了,如果再说得稍为详细一点,就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如果从五蕴上来讲,心相应的行法跟不相应的行法,统统都在五蕴里头。
第三卷
经文第三行开始,四十四面。
『唯识之学,在说明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是假有,唯识之所变现。』
这一行是说唯识的宗旨,这是如来亲证的现量境界,我们初听这几句话,好象不太容易接受,为什么呢?那就是我们从小以来所学的,可以说完全没有这个经验,所以乍听起来,免不了有疑难之处,可是佛给我们讲的话,决定是真实的,这一点我们学佛首先要能够完全肯定的相信圣言量,换一句话说,我们首先要肯定佛不会欺骗我们,佛所说的话,句句都是真实的,同时我们相信佛所说的,并不是一种学理、并不是一种学街,所以佛在《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佛的言语是真语者,真者不妄,是实语者,实就是不假,如语者,如语就是事实怎么样的就怎么说法,一丝毫不过份,就是语要如其事,能够作到不增不减,这叫如语,不诳语者入不妄语者,这是我们要相信的,如果我们能够相信佛语真实,那么佛在此地把这个他所见到的境界告诉我们,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无非就是说明这一桩事情而已,也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么呢?是唯识所变,前面已经跟诸位说明什么叫做识,再接着看下面:
『世人皆执山河大地等一切法是实有,名之曰我,既有实我,则不信一切唯识所变。』
这就是说我们世间人的错觉,也就是病根的所在,这个地方所说的世人,包括了色界、无色界天人在内,我们凡夫执着,天人也执着,他也是这么一个看法,这么一个想法。由此可知,这个错误的观念,实在是相当不容易打破,生到天上了,天上也不能破这个执着,也是这种情况,执就是识。谁执呢?识在那里执着,它执着的就是我们这个身体,甚至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生活的环境:宇宙太空,认为这个是真的,是实在的,这个意思叫做我,所以在此地,“我”的定义也就附带的说出来了,对于我们我们这个身执着是实在的,就是身心执着这是实在的,这叫人我,对于我们的环境,宇宙执着是实在的,这叫法我执,所以说无量无边的执着,归纳起来就是这两大类:人我执、法我执,底下表里头就很清楚的跟我们列出来,你有这两种执着,你就不会相信佛讲一切法唯识所变。
好了,我们现在大家都是虔诚的佛弟子,甚至于有不少受过三皈五戒的,乃至于菩萨戒的,你信不信呢?你说:「我信。」那个信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因为你的“我执”没有去掉,你这种是勉强的信,佛是这么讲的,我相信,不是你自己亲证的境界,你自己没见到这个境界。你自己为什么见不到呢?就是因为你的执着没有打破,所以你是世人,这个世人就是凡夫,就是指我们讲的六道凡夫。换句话说,我们还是六道凡夫,哪里见到这个事实的真相?由此可知,学佛最要紧的就是破执着。好,我真正学佛,我不执着了。你说的不执着,心里想的不执着,还是执着,为什么呢?你…
《《百法明门论》讲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