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深密经语体释 无自性相品第五▪P3

  ..续本文上一页因此,依他立为胜义无自性性,遍计不立为胜义无自性性。

  为什么说诸法圆成实相是胜义无自性性呢?因一切诸法的法无我性,是诸法的胜义,这诸法的胜义,也可名为无自性性。法无我性,是一切法的清净智所缘,所以是一切法的胜义谛性;法无我性,是离去独立自在的我的自性之所显的,所以是无自性性之所显。由此因缘,所以说他是胜义无自性性,不是胜义本身没有自性,而是约离遍计执后,显了通达说的。胜义谛相品说:“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是胜义相”。所以圆成实相的胜义无自性,是离遍计执所安立的,不是在遍计执外,另有一法为圆成的胜义无性。西藏有学者说;解深密经说真实义是了义的,但不是由于破除所破的诸法我性,叫做诸法胜义无自性,只是心中自然显现的不变圆成实,叫做胜义无自性。这是错误的!因为,不是心中自然显现的不变圆成实,说为胜义无自性的。

  唯识学者通常讲三无自性,只注重相、生、胜义的无自性,很少谈到依他的胜义无自性性。其实,三性三无性的关系是:

  遍计相无自性

  三性依他生无自性三无性

  圆成胜义无自性

  从三性看,依他是通于二无性的;从三无性看,胜义是通于二自性的;所以依他起不但是生无自性,也是胜义无自性。唯识的研究者,对此不可不深切的注意!

  丑二喻说

  “善男子!譬如空华,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譬如幻象,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譬如虚空,惟是众色无性所显,遍一切处,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法无我性之所显故,遍一切故。

  虚空中的狂华乱坠,是由眼中眩翳所见而有的,实际空中是没有华的;遍计所执的相无自性性,当知也是这样。善幻化师积集草叶木瓦砾等,幻作种种的幻化事业,虽说不是真实的,但由幻术的力量现起的种种幻像,却具有他的客观性,见者也能见到这些,所以不能说他完全没有;依他起的生无自性性,当知也是这样,一分胜义无自性性,也是如此。眩翳喻中以眩翳过患喻遍计执,由眩翳而现起的发毛等喻依他起;颇胝迦宝喻中以清净颇胝迦宝喻依他起,现在又以眼病所见空华喻遍计执,这是不是前后法喻有冲突呢?不然!初喻是约种现说:遍计执相是遍计种,所以喻作眩翳过患,依他起是合能取及所现相,所以是喻所见的众相。次喻是约染净说:本性清净是依他起,现相缘生性、取相名义性,都是遍计执。此喻是约有无说:个人所见余所不见的空华,喻遍计的名义性,众人同见的幻化诸像,喻依他的缘生性。各约一义,所喻不同,彼此没有什么矛盾的。虚空遍一切处而无所不在,所以唯是众色无性所显,不是离了无性的众色,另有一个虚空。一分的诸法胜义无自性性,是由诸法的法无我性之所显现,遍一切处而无所不在,当知也是如此。

  子三结

  “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结文可知。

  癸二依二无性释无生等

  “胜义生!当知。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何以故?若法自相都无所有,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无有灭;若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槃。于中都无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是故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上以三无自性说明一切诸法皆无自性;现以二无自性说明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一、依相无自性性的密意说:遍计执不是因果所安立的自相,其体如空花水月的无所有。假使诸法自相是无所有的,当就不能说他有生,生是要有这法才得生,没有,何从生起?所以说诸法无生。无生也就无灭,灭是对生说的,生既不生,灭从何灭?所以说诸法无灭。灭与没有不同,没有根本没得,灭要生起以后,的确见到他有,随又从有还无,方名为灭。这里不是说诸法的本体不生不灭,是就无生灭相说的。有生灭的遍计执相,就要生起种种烦恼的戏论,散乱而不安定了。诸法是无生无灭无自相的,那儿还会生起烦恼?烦恼不生,内心自是寂然安静的,所以说诸法本来寂静。本来寂静的没有烦恼,就不造作一切的行业,行业没有,那儿还有生死的流转?所以说诸法自性涅槃。诸法的遍计执中,若有少法可得,后来可说令其入般涅槃;若都无有少法,试问能以什么令其解脱般涅槃呢?所以如来依这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善男子!我亦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何以故?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无为。一切杂染不相应故,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由无为,故无生无灭;一切杂染不相应故,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是故我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二、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的密意说;圆成实性,望前望后,常常时,怛恒时,都是这样的,所以说诸法的法性,不迁不变、不动不摇的安住着。无为对有为说。有为是有因有果,从缘所生的;无为是非因非果,不从缘生,无始以来,法尔如是,自然如此的。有为诸法的生起,无一不是惑业所生的,所以是杂染所相应的;诸法法性的存在,不是惑业所生的,而是清净无染的,所以一切杂染诸法不与相应。相应是随顺的意思,即承顺于他,随他所转,自己不能主宰自己。不相应,就是不顺于他、不随他转,而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如清净颇胝迦宝与杂染法不相合,即或有时有青黄赤白的染色,从外面反映上去,似乎颇胝迦宝染污了,其实,既没有变,也没有被染污。清净的圆成实与一切杂染的不相应,也是这样。唯识者说:真如法性,不为杂染诸法之缘;虚妄法相,不为真如法性之因。生灭杂染的因果相,纯属依他起,诸法法性的无为安住法,与他毫没有关系。起信论说:无明与真如和合,真妄合作,就生起一切法,生灭杂染的因果,不是不以真如为因的。真如为杂染法因,是随染缘,虽随染缘现起一切,而本身始终如此不变不异,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约不变说,就是不合作不相应的意思,所以与本经所说杂染不相应义,并无冲突。佛以常常时恒恒时安住的诸法法性及不由因生的无为,建立诸法的不生不灭;佛以一切杂染不相应的理由,建立诸法的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以佛的结论说:我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空不与杂染相应叫不垢。净对染说,法空既不与杂染相应,当就说不上清净,所以叫不净。有得有失,可说有增有减,法空中无一法可得可失,所以是不增不减的。当知诸法空相,就是本经说的诸法法性胜义谛相。般若经说诸法无生无灭等,同本经一样的以二无自性说,所以二经的思想是一致的。约相无自性性说诸法性空,是就遮说;约法空所显的胜义无自性性说诸法性空,是就显说。遮遣的空的确无有,显示的空不是没得。离遍计执,必证圆成实,证圆成实,必离遍计执,如光明之与黑暗一样的不能并存。

  有闻不生灭等,以为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极大的错误!诸法法性,凡愚虽不能见,但决不能说没有;没有,生死中的有情,又何必修行求证?所以本经依二无性释无生等。如净眼中仰观虚空,虽不见空中狂华,但可见晴明的太空,不能说不见狂华,连太空也不见。所以诸法在空其所空后,必有一不空者在。般若说圆成空,约离错误真颠倒,因空所显名为空的,不是圆成的本性也没有,所以二经是同一意趣。

  经中为什么不约依他的生无自性性,说一切诸法的无生等呢?一、依他是因缘生法,有生有灭,不能说是无生无灭;在如幻的依他起上,可以生起贪瞋痴的烦恼,扰乱精神不得寂静,所以不能说本来寂静;依他法上既可起惑造业,当然就要招感生死苦果,所以不能说自性涅槃。二、依他的生无自性,是无自然生性,无自然生,就无自然灭,无自然生灭的反面,有因缘的生灭,所以不说。三、依他的胜义无性,是说无胜义的诸法真实性,无诸法的胜义性,即有生灭等。四、有的众生听了诸法无生无灭,就拨无因果的毁谤一切,佛对这类有情说法,不能说没有生灭,所以不约依他的生无自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灭等。

  集论说:“于遍计所执自性,由相无性故;于依他起自性,由生无性故;于圆成实自性,由胜义无性故。又于彼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生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如无生无灭,本来寂静亦尔;如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尔”。此约三无性说无生等,与本经所说不是相冲突了吗?不!他是约依他的无自然生说无生无灭的。无自然生,就无自然灭,无自然生灭,就无自然烦恼,无自然烦恼,就无自然的生死,所以说他也是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性空者虽说缘起性空,无生无灭,但幻生幻灭,还是有的。自性有者指责性空者说:若如你说一切法空,不是没有世间法了吗?龙树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世间一切法是缘生的,缘生就是无生,无生而无所不生,所以缘生的幻有相貌是有的。中论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破斥了自、他、共、无因的四生,显示诸法的缘生,不是没有四生,就真的一切法不生。

  壬二广显如来教义

  癸一总标

  “复次,胜义生!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三…

《解深密经语体释 无自性相品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