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意说:遍计执没有真实的自性,说他是空,是真实的空无;在依、圆上空去遍计执说空,而这实在是有的。不特离执所显的圆成实是有,就是幻化缘生的依他起亦有。这样说空,既是善取空,也合乎佛意,而流转还灭的因果,亦由此而得建立了。辨中边论开头第一颂说:“虚妄分别(依他起)有,于此(依他)二(能取所取的遍计)都无,此(依他)中唯有空(圆成实性),于彼(圆成实性中)亦有此(依他起)”。依他世俗、圆成胜义的有无,普通都诤论前者,因依他的问题得到解决,圆成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了!
龙树中观派的学者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等的正法言教,是佛的澈底究竟了义之谈,上根利智的有情听了,当下就能如实的解了通达,而且能在一切法的无自性中,建立如幻的一切法,决不因诸法无性,就破坏世出世间的因果缘起,所以一切法无自性义,不是随言执着,亦非恶取空见。不过,钝根无智的有情,不能接受信解这最究竟的性空*轮,他才拨一切法无自相,破坏了世出世间的因果,成为随言执义的恶取空者。你说一切法无自性,不能建立一切法,而在我看来,因果相生互相观待的假名诸法,假使有一固定不变的真实自性,才不能建立一切法哩!所以世俗名言的境界,是依名言识建立的,只有因缘,无实自性,缘起即无性,无性即缘起。自性是生死的根本,击破自性的妄执,就显出真实无自性空,不但胜义是无自性空,世俗也不许有实自性的,惟其世俗、胜义都无自性,才能建立一切法。中论颂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无奈性非质直的恶慧有情,不能领悟缘起性空的真理,我佛慈悲,才又在深密会上,隐空说有,使钝根有情,在佛法中得益。般若经说:对新学菩萨,说生灭如幻,不生灭不如幻;对久学菩萨,说生灭不生灭一切如幻。可见本经说的随言执着诸法无自性等,是约根机迟钝的初学菩萨说的,在利根上智的久学菩萨,不但不是随言执着,而且是最澈底最究竟的了义大教。
申三叙德失
“彼虽于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长;然于非义起执着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广大无量善法。
性非质直的恶慧有情,虽因信解如来所说的般若正法,而有福德增长的功德;然又因他在非义中持为是义的执着的缘故,所以也就有了智慧退失的过失!由于智慧的退失,也就退失无量无边的广大善法,因为一切善法,是由胜智所保持的,若与真智隔离,恶见增长起来,广大无量的善法,自然就退失了!
未二弟子
申一见取人
“复有有情,从他听闻,谓法为法,非义为义,若随其见,彼即于法起于法想,于非义中起于义想,执法为法,非义为义。由此因缘,当知同彼退失善法。
性非质直的恶慧种类,上文说的老师,此文说其弟子。不能理解一切法性空的般若言教的人,不特自己有大过失,如果弘扬其法,可使他人同样产生这样的过失!其义如文可知。
“若有有情不随其见,从彼欻闻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便生恐怖。生恐怖已,作如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作此解已,于是经典,诽谤毁骂。由此因缘,获大衰损,触大业障。
疑谤类的有情,过去生中,有见熏习太深,或学习的是小乘,熏有小乘种姓的存在,所以思想见解都不同于大乘学者。他现在虽随大乘恶慧的有情,听闻般若的大乘教法,但不随他的见解所转,结果,不但不同情他,相信他,反生起极大的恐怖,认为一切法怎可说决定是无自性等,假使真的是无自性的话,那我何苦学佛修行?况且如是前生后生即无着落,这还得了!内心上生起这样的恐怖,言语上就发出这样的呼声:空无所有的教法,决非大智释迦所说的,定是无智天魔外道所说的。佛是叫人了生脱死、求大菩提、证大涅槃的,那里会说诸法皆空呢?他生起这样疑虑见解后,于是就对甚深的经典,诽谤毁骂,由此毁谤因缘,获得极大的衰损,造成极大的业障。般若经说谤法的业障,是“匮正法业”,比什么罪业都重,由此罪业,必堕五无间狱。小乘教说极重罪业,在地狱内受一劫苦,就可出离;匮正法业,那就不知什么时候,才得脱离泥犁了。就是这个世界空了,还要移转他方世界转生旁生中,愚痴得没有一点智慧;就是从畜生中上生人间,仍是愚痴顽钝无所知晓的。所以说:获大衰损,触大业障。
闻无性教而生恐怖的,约有三种人:一、没有菩萨种姓的有情,心性下劣狭小,不能胜解广大甚深的言教,所以生起恐怖。二、有菩萨种姓而没有种大菩提等的诸善根者,在力量上还不够接受这大法,所以生起恐怖。三、虽具菩萨种姓,种了殊胜善根,然因被诽谤大乘的恶师恶友所摄受苦,所以就生起极大的恐怖。恐怖无自性教,充其量不接受他就是了,为什么会毁谤这甚深的大法呢?般若经说有二缘:一由邪魔的煽惑,一由自己的不信解。所以信解是很重要的,有了信解,不但不会生毁谤心,也不会生起什么恐怖。
“由是缘故,我说若有于一切相起无相见,于非义中宣说为义,是起广大业障方便。由彼陷坠无量众生,令其获得大业障故。
这是总结恶慧有情的师资过患,如文可知。
以盲引盲,随他的谬见,固是错误;不随他的谬见,也是错误!所以弘扬佛法,见解正确是很重要的,以不正确的见解弘扬佛法,不但自己遭受极大的损失,且令闻法者同样受此极大损失,真是所谓自害害人,其罪无边!所以弘法者,不可随便说法,因为,说法正确,令人起信、遵行,固能达到弘法的目的;否则,令人起疑、生谤,那就不但不能收到弘法的效果,且有害于整个的佛法!弘法者对此,不可不特别注意,不能不引为警觉!不过已得正见者,应尽自己的力量,随缘度化,不可以自未得度焉能度人的话,来逃避佛子所应当担负的弘法责任!有说:弘扬佛法,要大开圆解后方可,其实不必,因为思修慧未起的人,也可为他说法,只要不说错就是了。如要开悟后方可弘法,佛法怎能普及?为求佛法普及起见,闻慧具有者就可弘法!
巳二不信不解人
午一辨根机
“善男子!若诸有情,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熟相续,无多胜解,未集福德智慧资粮。性非质直,非质直类,虽有力能思择废立,而常安住自见取中。
此是五事未具的有情,但胜解一事,不是没有,只是无多,如全没有,那就不会称谤了。正因过去熏有少许智慧,才有力能思惟抉择、废弃安立,但因常住自见取中,所以是要不得的!
午二明信解
“彼若听闻如是法,不能如实解我甚深密意言说,亦于此法不生信解,于是法中起非法想,于是义中起非义想,于是法中执为非法,于是义中执为非义。唱如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作此解已,于是经典,诽谤毁骂,拨为虚伪,以无量门,毁灭摧伏如是经典,于诸信解此经典者,起怨家想。
安住自见取中的有情,听了诸法无性的甚深般若教法后,对般若的正义,不能如实理解,对佛甚深秘密意趣所说的言说,也不能正确的了知,所以于正法中起非法想于是义中起非义想,执正法为非法,执是义为非义,且在大众中宣说这不是佛语,是魔所邪说。大乘非佛说论者,有说这是婆罗门说的,有说这是提婆达多说的,有说这是魔王说的。他以自己的知见,作这样论断后,就对这甚深的经典,或以理论的批评,毁谤诽骂的斥为虚伪,或以其它的种种方法,毁坏摧伏这样的经典,并对信解此经典者,生起怨家之想,作为大敌仇视。佛灭度后的大小乘学者,曾敌对到分河饮水的地步,且有相互杀害的行动表现!朱士行求法西域,欲译般若来华弘扬,该地小乘学者,就曾起来极力的反抗,说这不是佛说,请王焚毁,禁止东来!这对佛法是有很大损失的,因自家这样诤论闹意见,别的宗教就乘虚侵入,影响纯洁的佛法了!一切智者的佛陀,预知将来有此现象,所以就说深密经,融贯空有,引有见者入于究竟的法无我性中,使利钝两根均得利益,这可说是本经的唯一大方便!研究史学者说:无着世亲阐扬境空心有的唯识学,是为拯救工谤大乘经典的小乘学者及堕无见的恶取空者的!他们自有他的苦心在,并不是有意与龙树为敌的,实在他们也信龙树所说是对的,不过弟子们未得其意趣,才堕入恶取空,才使小乘不信般若是佛说,我也才明唯识有,斥恶取空。诸法皆空,这是对的,但要在空上建立世出世间的一切法,才能握得空性的宗要,假使不能在空上建立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以为什么都没有了,就落于恶取空见。深密针对这类有情,特说名义相应的遍计执是空,缘生的依他、法性的圆成是有。
午三叙德失
“彼先为诸业障所障,由此因缘,复为如是业障所障,如是业障,初易施设,乃至齐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无有出期。
五事未具的有情,所以不信解甚深的般若经典,乃因过去生中,结交了恶友,亲近了恶知识,起了不正确的见解,造了不正当的恶行,为一切恶障之所障蔽。毁谤佛法成了他的串习力,所以现生感得等流果报,乃又为这样的业障所障。般若会上有很多听法者中途退席,佛说他们过去生中即这样,不唯现生如此。谤法的罪业,本不能招感人生,现说受生人中,其由有二:一、他因谤法所感苦果已经很多,到现生中罪业已减轻了许多。二、他前生造的谤法罪很轻,现生到人类来,更引发广大的谤法罪障。此谤法业,最初造时,造了多少,还易安立计算,到受果时,他所感得的苦报,就不可以数目计算了,在时间上也不知要经过几久,才得出离,所以说乃至齐于百千俱胝那廋多劫,无有出期。俱胝、那廋多,是印度计算数目的名词,俱胝是六十种数目中的第十种数目,那廋多是第十二种数目。百千俱胝那廋多劫,是表示时间很长的意思。
癸二总结
“善男子!如是于我善说、善制法、毘奈耶,最极清净意乐所说善教法中,有如是等诸有情类意解种种差别可…
《解深密经语体释 无自性相品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