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不过同处相似,不相妨碍就是。诸佛的净土,是以出世的无分别智后的后所得智善根为因而生起的。出世的善根,有声闻、缘觉的善根,但最殊胜的是佛的善根,所以佛的净土,是以佛的胜出世间的无漏善根为生起因的。普通建屋,尤其近代建筑新式洋房,先绘一个图样,表明什么形相,然后才开始兴工建造。佛住的大宫殿,是以什么为他的体相的呢?最极自在佛无漏心为他的体相。疏说:“此即如来大圆净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于一切时遍一切处,不待作意任运变现众宝庄严受用佛土,与自受用身作所依止处”。世间每一国土,都有他的首都,座镇首都的,君主时代是帝王或叫天子,民主时代是总统或主席。众德庄严的大宫殿,是净佛国土的首都,为如来所居住的,所以说如来所都。国家不特由一领袖统摄着,必然还有很多翼从,辅助领袖推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项工作:君主制时,有首相及各部大臣;民主制时,有统帅及各部院长。佛为法王,来都集会助佛宣化的,有诸大菩萨,所以说诸大菩萨众所云集。君主、主席,不是寡头的个人,而还有广大的群众的。佛主净土,不违世俗,所以有无量的天、龙等常所翼从。
天是四王以上的诸天众,净土有天人的存在,如法华经说的“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本业经说的“无色诸天来入会故,亦名天众”可知。龙是动物中鳞虫最长者,能与云致雨滋润万物。药叉是轻捷鬼,或翻暴恶、通健,亦名可畏,有地下、空中、天上的三类。健达缚,旧名干闼婆,译名寻香行,他经常的寻香以作乐的。阿素洛就是阿修罗,译名非天,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揭路荼,旧名迦楼那,就是金翅鸟;海龙王经,说是大身凤凰,以龙为食。紧捺洛,译名歌神,从能歌泳奏乐得名。有说是疑神,体如旁生,形状似人,面貌端正,顶有独角,人见生疑,不知是人、是鬼、是畜,所以名为疑神。牟呼洛伽,译名大腹行,就是蟒神。人非人等,有说八部鬼神,原本非人而现似人形来听正法;有说人即指人,非人即是八部鬼神。常所翼从,是说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常常的围绕着法王,听佛说法,受佛教化。摄论(梁译)说:“于净土中实无如此天龙等众,欲令不空,故佛化作如此杂类”可见超过三界所行的净土,是没有这些杂类的,为了庄严净土,佛才从他的净识中,变现天龙等众!生存在人间国土上的人类生命,是赖饮食以维持的,没有饮食的长养,生命随时会遭崩溃。佛净土中的菩萨、天龙等,是以什么任持生命使不断绝呢?法华经说以法喜禅悦二食为长养的,本经则说以广大法味所生喜乐而任持的。
身为一国之主的,负有全国人民安危祸福的重任,人民的苦乐,端视国主的所行所为。得一贤明领袖,推行全国仁政,是会给人民无量福利的。佛于净国土中,时作利益众生的大事,令诸众生得大快乐。义与利,通常有多种解释,现不一一叙说。烦恼缠垢,是染污心性的罪魁,劫夺功德的盗贼,障修善法的怨敌,不把他澈底摧毁,身心终不得宁静。净国土中的佛陀,是把一切烦恼缠垢,都究竟的蠲除了。蠲除烦恼是破坏,现作义利是建设,非破坏无以建设,非建设无以利生。如人民的革命,一面破坏,一面建设,其道理是一样的。不过,世间的破坏与建设,都在物质方面,至于心理方面,毫无破坏、建设可言。魔是魔罗,含有捣乱性、侵犯性,阻碍人的善行,是他唯一能事,如果行者意志不坚,那他就来进攻你的心城,侵扰你的精神,使你废然而返。向来说有死、天、烦恼、五阴的四魔,实则,凡能障碍人的修学佛法,阻挠人的行其正行,都可名之为魔。悲智具足的勇猛佛陀,究竟的永离了众魔,所以佛的净国土中,也就不受魔的侵扰。如世间的一个强有力的国主,威德慑于四方,就无敌国敢来侵犯了。
佛住的华王宫殿,超过声闻、菩萨的庄严住处,而以如来妙饰庄严为所依处的,所以说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佛菩萨住的庄严净土,是以什么为游行的道路呢?大念慧行以为游路。这有两说:在菩萨方面,大念慧行,就是闻思修的三慧,以此三慧,趣入净土,往还驰骋。在如来方面,大念是安住真如的无分别智,大慧是分别真俗的后所得智,二智都有造作净土的增上业用,名为大行,行于净土,说名游路。如现代化的国家,有铁路、公路、马路,为全国上下一致游履的道路一样。有了游履的道路,又以什么为所乘呢?无性摄论释说:“以乘止观游三慧路,往所趣国,胜诸声闻、独觉,菩萨所乘止观,故名为大”。如国家有了铁路、公路、马路,就有火车、汽车、马车为所乘了!有了游往净土的道路,必有通入净土的妙门,这就是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是通过义。门外是秽土,门内是净土,从秽土进入净土,必须通过三解脱门。遍计所执的诸法自性空,叫空;观这空性的三摩地,名空解脱门。依他缘起的一切法相不可得,叫无相;观这无相的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是希求,就是爱着后有的生命,观三界苦,不求未来人天果报,叫无愿;观这无愿的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通过了三解脱门,即进入净妙国土,所以说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
丙二法身庄严
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于一切法智无疑滞,于一切行成就大觉,于诸法智无有疑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一切菩萨正所求智,得佛无二住胜彼岸,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证无中边佛地平等,极于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
净土是依,法身是正报;依报既是那样光明灿烂的无比庄严,正报庄严自也是无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微妙庄严的净法身,是法性显的一切为无为的功德所成就的。庄严,就是功德,所以下以功德解释经文。
是薄伽梵,指具功德的圣者;最清净觉,是显庄严的胜德。觉是觉悟,就所觉悟的诸法说,生灭有为的,确实见到他的四相迁流性,法性无为的,真实观到他的不生不灭性,是为清净觉境。就能觉悟的二智说,不含丝毫的染污性,不如俗人带着主观的有色眼镜,去体认客观的一切,他是如境怎样,就怎样认识的,是为清净觉智。能觉所觉,境智净妙说名最清净觉。
不二现行,是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所知,指所认识的客观物件。凡夫由于能知的薄弱,不能透过重重的蔽障,所以对所认识的客观对象,一向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二乘于所知境,虽在自己认识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可以清楚的认识一切,但超出了这范围,就又为障所障无所认识了。佛智圆明,于所知境,无不了了,所以是一向无障转的。
趣无相法,是无有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无相法,是清净真如,趣是人的意思。真如体性,不可说为有盯、无相。若说无相,他是有自相的,若说有相,他是以诸法无性为相的。这离有无相的清净真如,是由最胜清净智所趣入的,所以说趣无相法。有以无住涅槃为无相法的:凡夫住着生死有生死相,二乘乐住涅槃有涅槃相,悲智双运的佛陀,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得无相法。
住于佛住,是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住是居处,有天住、梵住、佛住的四种。住于佛住,显佛不住余三住处。佛的住处,有说以无住涅槃为住,有说以空性大悲为住。其实,这是二而一的,因为,大悲即不住涅槃,性空即不住生死。佛在这样的住处中,不假藉任何功用,能尽未来际不休不息的利乐有情。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是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诸佛的平等功德性,是所依、意乐、作业三者。作业就利他说,凡证无上菩提的佛陀,没有不以利生为要务的,所谓为利众生愿成佛,即此。意乐约大悲心说,凡具大悲心者,起心动念的意乐,都是为利乐有情的,没有是为自己利益作想的。此二是利他德。所依是诸佛共证的清净妙智,属自利德。诸佛的平等功德虽多,总以自利利他的二德,摄尽无遗。
到无障处,是修一切障对治功德。无障处,是自由解脱的地方,即涅槃。未达自由解脱境界前,于一切时中常修觉慧对治诸障──烦恼、所知的二障。修我空觉慧,对治烦恼障,修法空觉慧,对治所知障。二障灭尽,就到一切无障碍的涅槃境地了。
不可转法,是降伏外道功德。佛出世间转正*轮,摧破一切外道邪论。邪论外道,虽以种种方法,动摇佛的正法,但其结果,不特不能动转,且更暴露自己的缺点与空虚,屈膝在真理火炬之前。如外道的神我论,被佛的无我论,击得粉碎;外道的自性见,被佛的无性见,破无完肤。邪论扑灭,法灯高悬,就能照破宇宙的黑暗,指示人生的迷津了。
所行无碍,是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佛虽超出世间,然为利益众生,仍示生于世间。世间有诸阻碍法的,如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风,凡夫少有不为所动及为所碍的,而世尊却洞见他如幻如化,虽日在世间八法中行,但决不为八法所碍,所以说所行无碍。
其所安立不可思议,是安立正法功德。所安立是对能安立说的:能安立者,是成等正觉的佛陀;所安立的,是清净无垢的正法。清净正法,从大悲心中流露出来,甚深奥妙,非诸愚痴顽夫所能了解,所以说不可思议。
游于三世平等法性,是授记功德。三世中曾转、当转、正转是怎么样的事,佛以他的普遍觉智,历游在这三世平等法性,,无不亲亲切切的分明了知,记别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是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一切世界,总摄秽土净土。佛以受用身,普遍的流入净土世界,化度地上的诸大菩萨;以变化身,普遍的流入秽土世界,随类化度六凡有情。地上圣者,地前凡夫,由佛的示现身相而得解脱。
于一切法智无疑滞,是断疑功德。世出世间的诸法,如有一法不能决了,就为这法滞碍不得通过,发生种种疑窦。自己不了,…
《解深密经语体释 序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