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来到山上去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修持,有时候会到一些很偏僻、无人烟的地方去实践法则,经常没有饭吃,不是自己没饭吃,是他经常没有做饭的意识,一到肚子有饥饿感之时,就会有人来送吃的,他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后来我在住山中,这样的体会也是很多的,不光是自身吃、用,乃至法则,乃至其他一些因缘中,都有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善知识来威神摄护,令你的现缘迅速转化。你信不信呢?要实践,不实践不行。
你说,这么多利益是真的吗?你慢慢地在走般舟的过程中去观察、实践,不为利益而行走,但你要去观察这个事情,要细微地观察,不观察这些利益,你就不能了解般舟。你说,我是刚刚发心求此三昧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利益呢?是有的。你说,我刚刚读诵这个经典,有没有这样的利益呢?是有的。你说,我刚刚与人解说,自己没有证得这样的三昧,有没有这样的利益呢?是有的。如果已经证得这样的三昧,则对其利益就丝毫不会怀疑了,自然有广大善巧。
所以,此四类机制中,利益是一如的,只是有主动、被动之说,比如证得三昧者,他是主动的;又如我们向往这个法则,也是主动的,只是这个主动有量上的差别。虽然如是,就这个主动行法的机制来说,利益是一如的。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这个法是没有不爱乐、不传播、不实践的,遇此珍宝,我们是不会丢失的,尤其是此法可行、可知,有经典可依,有法可以实践。
唯除宿殃不可转者。
对这句话,有些菩萨可能会产生疑虑。如何来提示这一点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人的福德因缘已经到极致了,即所谓的业已尽处,定业已现,本来就应该活到六十岁,你说,行般舟吧,能再活到一百二十岁。这可能是不太相应的一个说法,因为业报处所有定业,如我们这个色身必死之定业,因为我们是分段死,生下来那天就标志着这个色身必然要死亡,这是个定业处,除此之类的业缘,其他的障缘是可以消除的。你说,我走般舟是不是可以活到万万岁?你的色身是不行的,但你的善缘是可以相续的。不能说是“我”在延续,,那不成了常法了吗?是业相续,不是我相续。
有的有情执于“有我”这个法则,“我”能活多久,或者说“我”未来怎么样,这都是一个假设说,因为这个“我”是以什么为标志呢?有人说以四大为标志,那人死了,这个“我”怎么安立呢?有人说以意识为“我”,那意识变异了,“我”何以安存呢?实际在佛法中,很透彻、真实地观察到——法是无我的,人也是无我的,物、意识,乃至一切种种,皆是无自性的,我们要如实地观察。色身、意识的表现只是一个因缘表现罢了,因缘相续、业相续勉强说是个“我”。很多人说,藏传佛教中有这个人转世多少世、那个人转世多少世,那不是“我”吗?不是,它是一个誓愿、业相的相续罢了,若真正是个“我”,那不名为“活佛”,他也活不起来,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是在无我的业的延续中,在无我的因缘的相续中,看到一个个法则的相续罢了。
谈到“无我”,不要生畏惧,要敢于观察,因为在世尊的教言中,法无我,法无常,是必须要认识的,你若不了解,想要逃避这一点,你就会产生许多畏惧、恐惧,乃至说不敢涉足的一些事情,那就不得究竟的佛法利益,不得究竟解脱、智慧、方便。对此,我们一定要善思维、观察。
所以,“唯除宿殃不可转化”,就是所谓的相续异缘成熟,即他的命到这个地方了,这是宿命论吗?不是,只不过就是它的因缘成熟了,如是成熟。那我们要改变什么呢?实际就是除烦恼、除障碍、离种种后患之苦,也就是说,不再造作后有之苦,是为佛法现世之善巧,如果你想把以前的苦也止住,那就有未来心、过去心、现在心,若把这三心强执安立,这样的人会轮回不休的,因为这种对待心中必然有轮回业相。
复次贤护。若彼受持三昧经典。诸善男子善女人辈。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复有诸余种种患难。乃至命难梵行难者。亦无是处。复次贤护。若彼男子女人。于此经中。得如是闻。得如是见。得如是知。如是具足已。若不值佛。若谤正法。破和合僧。背佛菩提者。亦无是处。
这段文字,一是从身体诸患难中说无诸患难,一是从法缘难处、善法难处说无诸患难,即身体的种种病难得以免除,梵行的种种命难也得以免除,因为三昧力故。
“若不值佛,无有是处”,即说一定会值佛,何以故呢?“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的修持,若得与不得,因已种啊,果成者,即三昧现前,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得以得见、得以运用;不现前者,其因亦真实不虚,未来则必至于此果。如果你说,我不求于未来,就求于当下,行不行呢?那你就去亲证这个三昧,去得见诸佛,亲临尊教。
“若谤正法,破和合僧,背佛菩提者,亦无有是处”,我们真正依这样的教典,若谤法、破和合僧,背于菩提,是无有是处的。不要小看现在这个社会状态,现在的坏僧法者、坏佛菩提法者、诽谤正法者,在学佛人中往往是炽盛的,而外道是不能破的,所以说狮子一王,外兽不能侵扰,唯有内中所生之虫,会使它的骨质散坏、色身散坏,佛法亦复如是。佛法虽然已经是末世之相了,此狮子身相甚为威猛,外道还是不敢侵扰的,而波旬所立之誓愿,我们亦不能忘,所谓从佛法内部来败灭于佛法,毁灭于寺院,毁灭于道场。有的人就喜于令修法场所不得安乐、不得宁静、大家习法无有秩序,对这样的破灭道场者,我们应该用波旬誓愿来提醒他,令他舍弃波旬眷属的恶缘。这是恶缘啊,你若不提及这个事情,有的人就到寺院来祸害你的寺庙、破坏你的建设。
我们都知道,菩萨戒中处处都提示我等,对于建立塔庙、树立佛像,令众生有修法、习法、闻法、交流佛法之所,这样的福德因缘,我等皆应该做。诸位僧众应该守护寺院,守护道场,于道场中勤习诸法,传播诸法,乃至成就诸法。菩萨众与声闻众虽然有受持、传播的差别,但不论出家、在家,要爱护道场、实践法则、尊重和合、不违菩提,这是必然的正路,是有意义的。对于背失者,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及他人莫堕波旬眷属,坏于道场、毁于佛法、令道场建设多有违缘乃至不能成就,那这样你就是搭如来的衣、坏如来的法,吃如来的饭、灭如来的教,就是所谓的波旬弟子,因为波旬立了这样的誓愿,他于世尊欲灭之时,在世尊所发此恶言:“世尊,汝取灭后,我令我眷属搭汝衣、吃汝饭、住汝寺、坏汝法”。我们在寺庙中如何来提醒自己、提醒他人呢?若遇到坏法者、毁灭和合者,令寺院建设不相应者、诋毁僧众者、诋毁佛法者,应该提示他勿落波旬眷属,勿作波旬眷属,这是有利的、有意义的、有出处的,而我们若在真正行三昧法则的过程中,就不会行这些法则的,若真正爱乐三昧法则,就没有机会作此类业缘的,所以说“无有是处”。
贤护。当知即彼持经男子女人。如上诸事莫能为碍。唯除宿殃不能转耳。
有些菩萨虽然来习法了,但心智不相应,或者说从心里不接受,对此世尊在大乘中授记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波旬发如上恶誓之后,世尊以广大光明心智对波旬及波旬子授记说:“善哉,汝发之恶愿,但以佛法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故,汝眷属因搭如来衣、吃如来饭、行如来法、住如来寺故,而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我们也应该提醒,比如有人多做违缘,危害僧众,危害道场,危害和合,危害他人学佛法则,世尊此授记也可以提醒他如此来信顺佛教、守护世尊教言,一样可以出离生死。所以,世尊教言中有广大善巧处,乃至令种种有情,若有缘于佛法,必得成就。
复次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经者。常为一切诸天称赞。
世尊后面告诉我们,行此法则,为一切世间有情所称赞、所敬爱、所守护、所欲见、所关照,即从种种角度来提示此法则的殊胜功德、不可思议功德、广大究竟圆满之功德。此处是从“称赞”来说。
亦为一切诸龙称赞。又为一切夜叉称赞。又为一切乾闼婆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阿修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迦楼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紧那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摩睺罗伽之所称赞。又为一切人非人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四大天王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帝利天王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称赞。如是乃至常为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称赞也。
从称赞这个角度来说,为一切世间有情,乃至诸佛菩萨所称赞,世尊用这样的大威德善巧来激励我等爱乐、读诵、实践、传播、解说、亲证这个法则。
复次贤护。又彼诸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经者。常为一切诸天爱敬。如是乃至常为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之所爱敬。又为一切四天大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爱念也。
以上从赞叹、爱敬二法来圆满地告诉我们,如是般舟三昧法的求授者、读诵者、解说者、亲证者所获的广大、究竟、不可思议之功德相。能为一切世间有情所爱敬,乃至为诸佛菩萨所爱念,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之事。如果诸佛菩萨在爱念一个人、爱念一个法则,会有什么样的利益呢?你的心智就同手机一样,里面装满了佛菩萨的号码,你随便拨一个,都是佛菩萨给你的智慧的祝福、吉祥的祝福、健康的祝福、威德的祝福,无尽的法则的祝福与加持,因此你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而有的人是被罗刹摄、恶鬼摄,比如人行贪、嗔、痴、慢、疑、邪见之时,就是被六道的恶性所摄,表现出来的就是粗重烦恼。我们这个色身,若无善、恶所摄,皆是空立之相啊,就如一个钵,里面什么也不装,就是空的,一旦这个色身业报尽时,即善神、恶神都舍弃了,身体空立,人会死掉。所以,不要认为这个色身是个什么“我”,要把它装…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称赞功德品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