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思维品第一▪P21

  ..续本文上一页汉地人现在于谤法、毁法没有畏惧,在藏传佛教中,很多人不敢,连舍法罪都不敢,他们对法的认知、交流很谨慎,尤其是在清晰地传播、实践法则上。对此我们应该注意。有些人是热恼了、烦恼了,说一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话,对他人实在是没有什么,你也伤害不着他人,但容易造成他人一时的疑惑,动摇他人行法一时的因缘,就根本来说是不能伤害他人的,但现缘中,你可苦了自己,一定会很苦的。在此提出来,还希望大家爱护自己。

  (113)云何当一切所想。通达一切诸法行故。

  诸位善知识,在行法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想法很清晰。以前,我在一个地方住的时候,在“一切想”上与法相应的机制中,说了四件事情,我说这是我想象的事情,结果我不说,大家看就对了。其实这些事情是早都有结果的,因为什么?没有做之前,先想了一下,想了以后,把它设置了,就仍到一边了,结果走了一圈后,这四个事情就一个一个成熟了。想法与事实为什么会相应呢?这里最重要的是“一切所想”之“想”是什么?若如实地透达前后际无别,就能形成“一切法行”与“想”同等之力。

  那么你能否把这些“想”与法行相应呢?莫要畏惧,若要相应,你要有一定的透视力,即透视前后际的不相隔离,所谓“一念为三世”、“三世为一念”、“一念为三际”,此“际”实在是无际。一般我们在这里产生不了真实的抉择,而说“未来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是什么样啊?你说:“你现在能不能把这个地方想成个什么样呢”?不是,我才不需要想。在八年前,我给大家讲放光寺现在五个地方[15]的建筑的时候,没人不耻笑的,说你是神经病吧?因为以前放光寺就巴掌大的地方,还到处都是荆棘,现在这五个地方可不是我建的。这不是故意夸张一个东西,最早放光寺的住众都是知道的,谈过这个事情,但大家不会生信,认为它是不相应的,是没有意义的想法。若要想法与法行相应,怎么来想呢?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凡夫修法机制。我们凡夫脑袋就是爱想啊,不停地想,但大部分是妄想,不与法相应,不与法行相应。有人是黑暗想、颠倒想、愚痴想、自大想、欺人想、慢他想,这个想,最后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有个菩萨给我算了一卦,说,哎呀,你下半年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你若算得准了,今天下午我就背包回家,佛法跟我没关系了。为什么呢?你若能把我算得准了,你算我什么时间死,你能不能算自己什么时间死呢?这话实际是相应的话,什么相应的话?希望人对法、想,要有相应的机制。后来我下半年见到这个菩萨,就问你那个算法准不准呢?他说,哎哟,佛法能改变人的命运。我说,佛法不能改变人的命运,人的命运的确是命运,但若能如法行持的时候,实是无一法可得,无一尘可染!诸位善知识啊,佛法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现前因缘中的确是具足一切功德利益的,也是具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你何以运用呢?

  “云何当得诸法所想。通达一切诸法行故”,对此我是有实践经验的。以前遇到一个菩萨也给我说,师父啊,你在某某年会怎样怎样,你看着吧。我用思想衡量了一下,然后说,对不起,菩萨,我心中没有这个种子!若有这个种子,我一定会象他说的那样;但没有这个种子,它不成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审观自己心灵深处的种子因缘,即你在此处是畏,是不畏?是惧,是不惧?是染,与不染?是得,与不得?你若能觉察了知,后面的行法是甚为清晰的。所以,现在许多人怕算命,怕见到有通力的人给他说这些东西,为什么怕呢?就是有种子。一旦有种子,那么别人给你安这个种子,相应了,就成熟了,那他就锁定你了!这是在般舟行法中,是完全可以纯熟的“想”与“法行”相应的机制。

  (114)云何当得一切算数。巧方便知故。

  如何来认知这个“算数”呢?即条理性、真实性、次第相续性。假如我们在般舟行法的五个次第中,能破除阴境,能见光明相,能走出诸佛刹土庄严相,能亲见诸佛说妙法相,能亲证法性真实无染无著、无来无去相,在这种种相中,次第次序清晰,于错次序、正次序、顺次序、倒次序自由出入,那就是这个法的真实成就者。就如有人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出入自在,入每一禅得以自在方便,入每一定得以自在方便,那么就说他就纯熟这样的法则了。我们在般舟行法中,若能如是设立,一样可得以自在方便,得“巧知一切法”自在力,对这个“算”,即再来审视世间种种相、过现未来相、人我他相、佛教相、寺院相,各得其方便运用。

  我特别赞叹一些有通力的人,特别反对那些虚假通力的人。我也曾遇到一些通力比较好的菩萨们,所谓好是什么呢?他纯粹是善良、清晰之心,能于一法十分清晰地告诉你其次序、其延续的因缘,十分善巧。他这个“算”是什么算呢?是以通力得见。有的人是用术数算,用什么掐指、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的,有的是卜筮出来的,这一类算法亦得世间方便,出世方便能否得见呢?亦可作助缘,但若染著于此,骄慢于此,邪见于此,功利于此,那会堕落。所以说,“算”的方便有依通力算,即可视图象算;有音声算,即通过听到的音声算;也有卜筮计数算;也可以调动鬼神算,这些算法实在都应是一个目的:方便饶益有情。若是用在骄慢、邪见、自大,那是有危害的,虽然是同样的力量。“云何当得一切算数。巧方便知故”,这在行般舟中会有清晰的感知与善巧,行般舟法必然会具备这样的善巧。其实,人真正行过法,这些技巧反而不为难事。

  (115)云何当得善知一切成坏。远离一切障碍故。

  若人得通力方便、计算方便、乃至说观察方便、智慧方便之时,可以用算数、巧力知过去、现在、未来。此“过、现、未来”实是一个虚假的设置,一念中是能彻知彻了的,只是我们对这一念的认知,往往会把它打在现前的因缘上,不敢将其展开,不敢将其相续,不敢将其推演到过去与未来,为什么呢?没有这样的善巧与透视力。我们在行般舟中,一定能够引发这种不可思议的力,“善知一切成坏”,即能观察一切事情的缘起、过程与结果,透彻地透视过去的一切因缘、现下的一切因缘、未来的一切因缘、过程与结果。

  实际说“过现未来”,实在是很勉强的,但凡夫心智若不说过现未来,一时迷失,即迷失在当下,不知道当下如何安住,所以说“未得漏尽明,不知当下住”,你当下会一片迷茫,不知何以作为、何以观察、何以运用、何以去向、何以守护?如果我们能善于运用“一切想通达一切法行”,那么对这一切所谓的梦的善巧、现缘的善巧、恶善巧、善善巧、境相善巧、法则善巧,都会逐渐纯熟地、清晰地运用起来。用它做什么?知一切法、一切成坏,远离一切障碍行。

  碍中无碍,实是无碍行,实是解脱行,实是成就行,实是抉择行!凡夫之行,行于有碍,碍碍有行啊。我们在碍中,是否能入无碍行呢?《净土十要》中有十种无碍行[16],入无碍境地。凡夫在碍中行无碍,实是甚为稀有!般舟行法亦复如是,因为“立一念,断诸想”,这种种“想”中,皆是碍:累碍、困碍、睡碍、饿碍、冷碍、热碍、痛碍、烦碍、无聊碍……,种种碍中,皆行无碍,直直走去!所以碍中行无碍,自得方便、自得解脱、自得成就!

  善知识们啊,这个行法的确是甚为有意义的。善观诸碍,不著碍行,即得无碍行。一切障碍本来无碍,所以远离障碍。我们往往把障碍当作一种可以回避的东西,把困难当作一种可以逃避的东西,实在不是般舟行人,不是念佛行人啊!那么我们在行法中,如何来审视“碍中行无碍”这个法则呢?其实这句话甚为方便,因为十种无碍行中已经给我们凡夫有情提出了这种“碍中行无碍”的抉择,你若是在碍中产生碍了、逃避碍了,那这个障碍就成为事实,就真是障碍了,或现下障碍,或未来障碍,必是障碍,真会碍你!凡夫有情多生障碍心,也就是在障碍面前就会退堕、就会逃跑。般舟行法,就是让我们碍中无碍行,碍中解脱行,碍中成就行,碍中真实行,行什么呢?行于念佛!诸位善知识,切莫舍弃自己的胜缘,就是碍现前之时;诸位善知识,切莫舍弃自己的珍宝,就是障碍现前之时。此障碍实是无碍,正是行法之时,正是得力之处,正是所谓“知一切成坏”之处!成者、坏者,皆是差别之相,实无自性,抉择于用。所以,碍与不碍,抉择于行法者。若不退若不堕,直直走去,碍实是无碍!般舟行法特别突出地表现了这个法则,这个功德,这个利益,这个不可思议的善巧,即珍惜自己的当下,若顺缘,若逆缘,若恶缘,若违缘,若痛缘、痒缘,若伤害缘、利益缘,乃至说八风荡涤之时,正是胜缘!什么胜缘?无碍之缘!此“成坏”,成者,成就菩提;坏者,坏于障碍之碍,那么自然得以解脱!般舟行法,我们实践得比较多,但对于基础的理论指导和实际的技术操作,这一百二十二问,我们的确应该熟悉它,应该清晰地了解它,应该慎重地实践它、认识它,这样就真能迅速成就此三昧力,或成就此行法的进趣善巧。

  (116)云何当得一切不住行。不取不舍故。

  前面的“碍中无碍行”,亦不可得啊,亦不可取,亦不可舍!此处若取舍,是为障碍!所以,在碍行无碍中滋生骄慢与染著,以为有所得,这样不会进趣广大善巧、亲证三昧、亲见诸佛,一定要在此处有清晰的透视。往往我们逾越了第一重障碍,即我执,后面会产生法执,若我们能破除我执、破除法执,一路走去,光明照耀,即见诸佛,无所挂碍,无得无失!这是所谓的“一切不住行”,是一相三昧深入修持的善巧,是进入一行不可思议功德的广大守护。在般舟行中,亦复如是,此善巧是具足的,所谓不取不舍故。不取不舍,甚为重要;大取大舍,甚为重要。不取不舍,就是大取大舍!舍者彻舍,取者彻取,远离对待,入不取不舍不可思议善巧。…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思维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