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本起章讲记

  

慈法法师《圆觉本起章》讲记

  

――乙酉年初于海城保安寺报恩堂

  

原文

  

圆 觉 本 起 章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撰

  

  

  夫欲运心修行,先须信解真正以为其本。本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纵使精勤徒为劳苦,权宗多云:先且渐修功成后自顿悟。若华严此经教相仪式,皆先顿同佛解方能修证。故彼纵十信位满便成正觉,然说三贤十圣历位修行,故此文殊段中顿彰信解之境,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普贤等十菩萨节级显示总别观行,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今初言信解真正者,华严三圣观云: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信解圆通方为行本。今则顿信本有圆觉,本无无明、顿出生死名为真正,真者拣妄则不同迷倒凡夫,但将妄念修行,正者拣邪则不同执见异宗及诸外道。三圣观又云:信若不信法界信则是邪。

  

  复云成本起因者、最初发起之因也。然此经说因意深文略,若不会通诸教、管窥者信解难生,今于文前悬为开示。

  

  根寻本末总有三重:初了圆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了觉性者,四大非我五蕴皆空,空病亦空了然自觉。圣凡相异、异则不真,生佛体同、同岂增减,依此悟解终始无殊,然堪发心学菩萨行,见闻影响何实何虚,虽应形声谁主谁宰,不依此悟所作非真,自谓修行元是结业。

  

  故华严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又云:设有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具行六波罗密,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闻不信顺悟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若闻此法信解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具菩萨法,离世间法深入如来境界。

  

  故论中亦先开示二觉、次令发三心后方修五行,显著若是幸不踟蹰。

  

  二发菩提心者,既悟圆觉则堪发大心为万行本。故华严二千行法最初以菩提心为所依。

  

  然有心体心相心德。

  

  言心体者,大悲、大智、大愿三种心是。大愿是总、悲智是别,愿者乐欲、乐欲何事、唯发心愿乐通达诸法,救度众生故成悲智。是故论云:信成就发心者略说三种: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即是大智无所执着。二者深心,乐修一切诸善法故即是大愿谓四弘等。三者大悲心、救护一切苦众生故。

  

  心相者,所发之心,要无分齐。谓约悲愿则大悲尽度众生,大愿尽修诸行,约大智念真如则上无菩提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中无万行可修。故净名云: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皆为无分齐也。

  

  心功德者,若依上发心,一念之德过于虚空,诸佛同赞多劫不尽。故善友翻礼童子、罗汉推敬沙弥、虽始终不殊而先心难矣,是以弥勒二百二十二喻广显功能,恳劝善财再亲妙德。此上二门正是本起因也。

  

  三修菩萨行者,即已发心当修诸行,故善财所见诸善知识,一一云:我已先发阿耨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然对上了悟,即是依理而修、对上发心即是以行酬愿,难思佛法即之于心,非向外求非数他宝。广有万行统之三学,要唯定慧车轮鸟翼互阙无能、以是菩萨所依赖、故天台宗于止观意在斯焉。此第三门,即普眼章以下皆是。

  

  上三重因兼果成四。故我清凉大师答顺宗皇帝所问诸经了义论贯,始终亦如次,全同此四,一明识不思议境,使信解居怀。二真正发菩提心,令栖志高尚。三巧安止观万行助修。四迥向菩堤因果圆满。今本起因即彼一二,随根修证即三四。是知显示从凡至圣,始终炳著者莫尚斯焉。

  

  若约从本起末、摄末归本论因果者复成四句,一所从之本是因因、二起末正是其因、三摄末正是其果、四所归之本是果果。

  

  然一与四但是觉性,故华严所宗性因性果。是以因该果海、果徽因源,初心即得菩提果后犹称菩萨。

  

  善财初后俱托文殊智身位地始终同会普光明殿、皆斯义矣。

  

然本起之义泛释难明,故此一章拔茅连茹,实藉因果相照、教理相符,文虽稍繁为后纲领。

  

  圆觉本起章终

  

慈法法师讲解

  

修行以信解真正为本

  

夫欲运心修行,

  

你看这个文字多简单啊。你想修行吗?怎么修?运心修行。过去人这个文字啊!直指功德藏啊!

  

先须信解真正以为其本

  

真正!!!字字千金,不象现在人写的文字,一点味道都没有。“先须信解真正,以为其本,”

  

本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纵使精勤徒为劳苦,权宗多云:

  

权宗者,就是所谓渐次修持啊,权教就是渐次之教,非究竟说,非了义说,是为权宗。因为《圆觉经》呢,它所讲的是总持法门,是实教,是真如门,非是权巧方便,但说一乘,是那样的教诲。

  

先须渐修功成后,自顿悟,

  

就是所谓的权说。

  

若华严,此经教相仪式,皆

  

它这个“皆”就是必须、全部,

  

先顿同佛解,方能修证。

  

顿同佛解,因为华严宗,它是以教相所表明,说先起圆解,解后起修,大开圆解呀,方能起修方便。很实在、很有力。

  

故彼纵十信位满,便成正觉,

  

所以说在《华严经》上的这种说法,还未入贤位,(因为十信位未入贤位,)那就可以顿成正觉了,便成正觉,信位就可以以八相成道、转妙*轮、饶益有情啊。

  

然说三贤十圣历位修行

  

三贤是十行、十住、十回向之类的啊,十圣是初地到十地历位修行。(编注:三贤:指虽得相似之解而未脱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菩萨。十圣:指已发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萨。)

  

故此文殊段中,顿彰信解之境,

  

信解就是开明圆解呀,这十二位菩萨,最初出来启教的时候是文殊菩萨,承佛威神功德,启释迦正因之教。

  

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一切修法,离不开根本即所谓真正的缘起,要不然缘起不真,果就肯定不真。

  

后普贤等十菩萨阶级显示总别观行,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

  

后面有五种根性种类,二十五种修行方法。

  

今初言信解真正者,华严三圣观云:有信无解、徒增无明,

  

就是所谓迷信,现在迷信的人还是挺多的,什么叫迷信?说:“师父,你给我说吧,你说怎么地,我就怎么地。”这些人多是迷信之类,我不说你咋办?你就不活人了?那么要有信要有解,信解得力方能正行啊。现在这样迷信的人比较多,迷信不行,还要正信。

  

有解无信,增长邪见,

  

你滥解,无有信仰的守护、信顺的守护,这样的人徒增邪见,这样的人妄自发明啊,恣解经教,自己没事解一大堆,徒增邪见。

  

信解圆通,方为行本,

  

就是起行之守护。

  

今者顿信本有圆觉。

  

你看看这开始启我们的正信了,本无无明,顿出生死名为真正。这是所谓的“本起”,讲的“本起章”。今则顿信本有圆觉,

  

本无无明、顿出生死名为真正,

  

这个信讲的直接明了,这个地方就是果地教,什么果地教呢?就是所谓的本有圆觉、本无无明,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实际念佛也离不开这个,古来已久真正的念佛人,不学《圆觉经》的人很少很少,十分少。因为啥?没这个印契的东西,他不知道什么叫果地觉,果地觉是什么东西呢?你没有一个可知可察可证的一个文字,没有可依从了,所以说大部分人需要学《圆觉经》了。

  

真者拣妄则不同迷倒凡夫,但将妄念修行,

  

现在妄念修行的比比皆是啊,徒受其恼。

  

正者拣邪则不同执见异宗及诸外道。

  《圆觉本起章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