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三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关键这个临命终时你要彻底舍弃自己的对待二元心智,阿弥陀佛自然现前了。你要彻底舍弃现在这个现在,关键你能不能彻底舍弃?这是一个自问自答的话题了,别人谁也不知,只有自知啊,自知自用。

  

所以我们念佛的心要在“依诸法等故”,如实地爱乐守护南无阿弥陀佛,如实地爱乐守护现前每一个因缘,时时见世尊之心来念佛,时时当下修,时时常行道,时时当下、当下、当下……那是什么呢?那你不要见如来,如来常见你。如果你说我这个人不愿意见如来,你要见诸相,我要染着诸相,那你就处处见浊土,也行。浊土未离法身佛,未离法性周遍。所以你这个见不过是扭曲的见、执着的见、染著的见、强执之见。因为我们是强执之苦,你一定要记住你那个苦是强执出来的;虚妄之苦,你一定要知道那是虚妄出来的;对待之苦,一定要知道那个苦是对待出来的。这个苦是哪里来的呢?所以无对待中强执对待,不变形中强执变形,无所得中强执有所得,那你不能得见如来。所以这个地方

  

依诸法等故,诸如来等

  

过去祖师说,若人说唯心净土者,你能否把粪便当作美好饮食一样爱乐呢?你做不到的时候你就不能说“等”。那我们学佛要“等”,怎么办呢?以这样的如来知见来熏修诸法。你一定不要错失知见呐!你这个知见要丢了,那你不能见如来。但你要说你证得这个知见了,你要小心了哦。别人会拿个脏东西让你吃掉的,别人会打杀你的。这个我们要顺着如来清净教言无对待地修持,无对待地熏修自己,了解自心,了解现缘。这样你要不断地熏修,渐次地深入。这一点要了解不了,人就产生自我心智矛盾。过去人这样说:“要是你没对待了,你会怎么样……,你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尤其是批判“唯心净土”这一说的。要是真心之唯心,实在是唯心;虚妄之唯心实在心不可得呀。你要了解这个。

  

所以我们在顺着佛陀的知见渐次修持之时,正见把持十分重要!在我们的现量之中如实自知十分重要!切莫夸耀,切莫虚诳,切莫自欺。自欺的时候果报就现前了,当你迷惑自己的时候果报亦现前,好比我们迷失正见果报现前,我们执着于如来知见,以为自己所证的时候亦会堕落的,因为你没有证得这个周遍。所以我们往生彼国,阿弥陀佛国土是必然的,是抉择的,你任何疑虑也不要有。

  

现在顺应法性,踏踏实实念佛,舍报任运往生彼国。老老实实念佛,自始至终要念佛呀!若不如是,念念分别执着,念念业,念念恶,念念业习,业习增长,妄自流转,无人替代。我们念念佛,念念觉,念念趣向极乐世界,那你不往生你不成佛谁来成佛?!这是一个转折的焦点,一个特别转机的地方。一个是正见修持,一个是莫夸耀现量。你不要夸耀你自己现前这个量,这个量一夸耀,你认为有所得了,已经扭曲了,已经变形了,已经颠倒了,已经成为邪见了,这个十分要注意的。

  

所以《大般涅槃经》一段文字这样说的,有人这样说是妄语者,怎么说的

  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佛性,是故我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人是大妄语者;若人作如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妄想业习蒙蔽故,烦恼业障蒙蔽故,通过顺应法性修持,安住在自在法性中,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人是正语。一定要小心,不小心我们就会出现大问题。因为这个看着很相似,不恰当一个就是无边无际的沉沦,一个就是解脱自在成就菩提。学佛一定要在这些细微相似处分别清楚。戒律在这里剥离得十分清晰,要没有戒律很难剥离。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此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圆觉经》)

  

善哉!这两段文字一个是如来随顺觉性;后面是我们怎么来运用如来随顺觉性,来观察万事万物,观察世间,运用世间现缘。实在是念佛最好的指导性的口诀。我们讲果地觉因地心来念佛,果地觉从哪儿表述出来呢?这段文字叙述的方式是十分清晰,它是个陀罗尼教,即口诀教,所以《圆觉经》是如来藏性教以口诀形式出现的大陀罗尼门,你要是当口诀来熏修、来运用是十分方便的。

  

所以我们都是滞留了,到什么问题都滞留,到善啊、恶啊、得啊、失啊、是啊、非啊、凡啊、圣啊上都滞留一下,染著一下,不干净。像善导大师举的例子一样,黑白道喻,一边是水一边是火,就那么宽一个路,但你要直直地走去,决定成就,回顾落道,畏惧落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清净无染的心智、了了分明的心智中直直地走去,你不要畏惧,圆满究竟,真实不虚。见与不见,得念失念,清净延续,一定不要畏惧。在此处无造作,他没有肆无忌惮,因为没有对待,何以有肆无忌惮呢?所以恶业有情在此有恶业知见了,以为可以肆无忌惮者不是这个法则,不是果地觉为因地心,是虚妄强执性,骄慢性。

  

有个出家师父给我说“哎呀,阿弥陀佛救度了我,我要救度世间有情。”我说:“你回家睡觉去吧,没事找事,你救度谁啊你?”就是那种骄慢,他认为救度已经染著了,留住了,邪见已经生起了。怎么生起呢?阿弥陀佛救度他了,这实在是邪见染著啊。我们要是生不起来这个清净的心智,即阿弥陀佛已度尽众生,以这个心智无染、平等、清净,那么你这样念阿弥陀佛就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在现缘中无障碍,心智中无障碍,法性中无障碍,愿力透视中无障碍,那是真正的对佛放心,对众生放心,对自己放心,令众生得度,令一切有情得度,何以故?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现前亲用。要不然我们说:我被得度了,我又度别人去了,这是狂妄语、增上慢语、邪见语、染著语、堕落语。这么多年我就在这个地方跟他们斗来斗去,一直没斗出个子丑寅卯。我说你这样说你是邪见,他说我这怎么是邪见?阿弥陀佛救度我了,我就要救度别人,我说你回家睡觉去吧,还救度别人呢,你还没睡醒呢。邪见!

  

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知道自身被阿弥陀佛光明照耀,身心柔软,自然向善,三垢消除,三垢消除自然得无碍智,所谓的无碍智就是了知一切众生皆已被度脱。若有人未听得度之教言者予以度脱,那是平等回施啊!所以菩萨四种正修行后面就有“何方世界无,佛法功德宝”,就讲到这一块。

  

我们在学习净土法门没有一个选取,这十多年我感到这个选取了。以前我念佛是一路畅顺,因为啥呢?因为依止蕅益大师持戒念佛这个方法特别简单,因为环境好——念佛堂;环境好,大家都在加持你,要求你;环境好,感觉到自己对不起家人社会,惭愧心刚好生起,又那么一丝的惭愧,开始念佛,用戒律套住自己,用还不起债套住自己,念佛一下就契入进去,有好的感觉。

  

但后来遇到很多念佛人就见到很多陷阱,最大的陷阱就是认为我被救度了,我要去救度别人,这是最大的陷阱,这地方误人是最多的;再一个就是念佛的人说临终往生,这个十念就能往生,我老了八十岁再学阿弥陀佛才好呀,现在就在社会上混吧,到最后不行了再念阿弥陀佛十声、一声就行了,这也是陷阱,使你愚痴,被贪嗔痴慢疑所牵制,愚痴堕落,浪费生命,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佛法的得益,这是个陷阱;再一个陷阱就是说念佛不到一心不乱、不到功夫成片不能往生,还是一个陷阱——功夫上的陷阱;再一类就是说恶性当机,恶人才能往生,恶人才知道苦,这又是一个陷阱,因为凡圣同修故,等蒙摄受故,你怎么能说恶性当机呢?有人说九法界是恶机,他这样找到理论依据了,但要是强制这个地方就会纵容恶习,放逸无度,那就会做世间之罪人,现世苦难世间增加苦难,这也是个陷阱;再一类就是所谓的善人往生,这也是个陷阱,誓与恶人不共那个样子,一个善人的样子、善人的面孔,培育这种虚假,而不是清净平等、直透法性广大究竟圆满,所以在清净平等觉中染污自己、矫饰自己、强化自己,这也是个陷阱。

  

所以净土法门中啊本来没有陷阱,金光大道,光明普照,普摄一切,结果被人的虚妄搞得一个又一个陷阱,到处是荆棘,到处是自己布的荆棘,自己挖的陷阱。我们要在这几个地方看得清了,随顺佛愿,随顺佛力最为方便。你善也不管,恶也不管,功夫也不管了,一路走去,金光大道;得也不染,失也不染,一路走去,光明一片;你知也不染,不知也不染,一路念去,光明普照。那真是念佛人呐。

  

你说念佛那么多坎坎坷坷,谁制造出来的呢?功夫人制造出来的,善人制造出来的,恶人制造出来的,自以为是制造出来的,以为有所得之人制造出来的,增上慢人制造出来的。这么多人制造,不如随顺佛力,安心放心,任运往生,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无一疏漏。你怕什么呀?佛力住持故。你…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