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假的感知罢了,一个造作的感知,实在是没有实质内涵的。要是稍有染着,这个地方就会堕入骄慢邪见心。
以前我作过佛相好观嘛,在观相好的时间,一般就是两小时一个循环过来了。在这个循环里头,假使你在这个循环的时候,有禅定的善知识就会看到你身体有大光相,他就会感动,哎呀,这人这么好的修持,实际不是,你在这个作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次第观察中,如实相应地每一个守护不错乱,那么这个机制就会……那没有禅定的人还会看到,看到他会生起信心,或者受到加持。所以在修法的机制中,是相互加持的,他没有实质。你一出来了,回入平常生活了,还是个平常人,什么都不是。但你要是染着了,就出问题了。
有一个法师在修法念佛持咒的过程中,也是被人这样看到了,然后别人礼拜他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有证有得了。我以前在河南桐柏山的时候,他们也谈论过这个事情,说这个地方,有人碰到以后就去搞名堂去了。实际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极平淡的修行方法,也是很正常的一个机制。要是这个时间认识不清,别人一赞美你、一来礼敬你,你当真了,未证言证,就出现问题了,就会堕落,违缘一个一个地现前了,决定难逃的,逃不掉的。你只要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这是等于你认为你真正得到了,你真正说我是这样的,你一定出事情,出特别大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我遇到很多很多,所以鼓励大家念佛,末世念佛观佛,特别容易出现这样境界,稍微你戒德清净,心智清净,杂缘稀少的情况下,很容易进入那种相应机制中。但这个地方跟得失没有关系的,只是一个所缘境罢了。一旦错认以后,就会出现魔障,会出现违缘。尤其象我们在这种环境中,真正踏下心来念佛,这是不难相应的。但这种相应是无有实质的,菩萨们,这个地方一定要决定认取,要不然我们受无益之苦,会落到这个无谓之苦。
去年、前年有一个出家师父来这儿,跟我谈了他的念佛境界,他的确也是在念佛中见佛了,见佛以后他就染着在这个地方,老想见佛老想见佛,结果后来心就被这个热恼蒙蔽了,就到处坐立不安的。我说:“你不可这样,若见不见,佛光普照;若见不见,皆是因缘;若见不见,不影响去修法,不影响善根增长;若见不见,实在不是你要见不见,跟这不一样的,是这个因缘具与不具的问题,这不要紧。”但他还是执着那个地方,很痛苦,每天都很痛苦的。
以前善导大师也在教授比丘中遇到这个问题,才去参道绰禅师的,习《阿弥陀经》这种教法来持名念佛,引导大家持名念佛了。我们知道善导大师的念佛是以观念成就的,就是他在悟真寺用了十年。特别羡慕远公大师的芳迹,就去庐山东林寺参学。参学归来以后,他就去西安附近蓝田悟真寺去习十六观,十三观法中,十三观。(编注:据善导大师判,十六观中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也即三福九品。第十三观为观像念佛)在这十三观中,他亲证的念佛三昧,就是可以在禅定中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阿弥陀佛种种稀有妙相。你看我们现在这个净土法门这种晚上专修的教言,就是他设置出来的。(编注:善导大师教导入睡前观想: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声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清净大海众竟。弟子 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沦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本弘誓愿摄受。弟子不识弥陀佛身相光明.愿佛慈悲示现弟子身相.观音势至诸菩萨等.及彼世界清净庄严光明等相。道此语已.一心正念.即随意入观及睡.或有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有睡眠时得见.除不至心.)他不光那个,他又六时精进,亲证于念佛三昧。
但是很多当时跟他学法的比丘,他来教他,也有很多人亲证这个三昧。他开始教人念,证得三昧之前,基本上就是要人念《阿弥陀经》十万遍、一百万遍、五十万遍,他就这样要求的。所以很多人读《阿弥陀经》读熟了,再念三万、二万声阿弥陀佛名号,很容易就观想到了,这是他有这个基础嘛。随他念修法的,象一般的十万卷《阿弥陀经》是要读的,一百万遍的比比皆是啊。日持佛号几万遍几万遍的很多的。后来再来习观很容易就进入那种观想自在的那个(境界)……但有的比丘,有的出家人在观想过程中,后面由于外缘逼迫,就丢失观想之力了,就会产生疑惑。那么他就参道绰禅师,道绰禅师那时在世,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去参他的时候,道绰禅师就把阿弥陀佛的愿力与名号功德力,不假修持善巧,往生彼国的大因缘教化,不假境界差别,不假借善根差别,不假借功夫差别,而乘佛愿力,如以船载负,同生彼国的这种净土的教言机制传授给他,他一坐七日。这个就是说阿弥陀佛这个教言机制加持力、功德力是不可思议的。
那我们在这个地方一定不要出现问题。象我们那个一日一夜念佛仪规后面择取的那一段文字是很重要的,密护于三业。我亲自接触过几个人念佛,有一点功夫,出现一点境界然后自诩的人,受到的果报十分惨十分惨。我遇见了好几个,很苦,有精神掉的,也有被人打掉的,被人打了,也有真是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受的苦报。疯掉了我感到是最惨的,人就疯掉了,就是精神分裂了。就是自己跟别人说自己念佛境界,然后就疯掉了。你说佛怎么不慈悲呢?就见个境界呗,不是。他这是魔恼心,就是增上邪见心产生的恶报——现世的恶报。所以佛在经典讲,此类有情念佛已失甘露味,犹如狂象,踏清净莲池,坏人善法,是魔眷属。佛给这样的人授过这样的记的。(编注:《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十观佛密行品第十二佛告阿难。未来众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观诸佛相好者。得诸佛现前三昧者。当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贡高。若起邪命及贡高法。当知此人是增上慢破灭佛法。多使众生起不善心。乱和合僧显异惑众。是恶魔伴如是恶人。虽复念佛失甘露味。此人生处。以贡高故身恒卑小。生下贱家贫穷诸衰。无量恶业以为严饰。如此种种众多恶事。当自防护令永不生。若起如是邪命业者。此邪命业。犹如狂象坏莲华池。此邪命业亦复如是。坏败善根)
因为我在这一类事情经历比较多,所以说也比较小心,因为以前遇见念佛的同参道友比较多,这类机制特别容易成熟。尤其有的人未证言证,处处给人说、显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念佛的功夫了,或者是自己修过念佛了,到处给人说,结果就招来了魔恼,就是招来这种增上慢的果报。
很多人问我,我这个事情,说是看你现在吃饭睡觉,这样也不象那个。我说:“是,我除了会吃饭睡觉之外,还真是没有啥功夫,的确是这样子的。”因为在念佛这个机制上一定要小心,不小心真会出问题。
这段文字讲得多一些,还是希望大家能做得比较稳妥的,在初发心上。
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天见者,不生增上信
这是说阿弥陀佛这样的观察,佛本何故,庄严此座。这实在是昙鸾法师帮我们推导的,这实在是帮着阿弥陀佛这样设置的。阿弥陀佛究竟是不是这样设置的?我感觉到这样说法对凡夫有情特别亲切。
不生增上信、增上恭敬、增上爱乐、增上修行。是故愿言:
象我们看到,现在的凡夫有情,一般地循名而去,循名,这个人循名、循利养而去、循变化而去、循好奇而去习法的多。如实地了知菩提心,如实地守护道德,踏踏实实地感知一个法则,自始至终朴实地去熏修,那这样的人真是太好了,在末世之中,实在是稀世之宝啊!循名而去习法的人太多,循着利养而去修法的人也太多,循着好奇心修法的也特别多,循着未来我要成就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的人修法的也多。那么我们在阿弥陀佛这个教言机制中就是往生,就是要你放下你现世的对世间的贪图;你放不下这个,你见不到阿弥陀佛,你往生的利益不得现前;你现前的所有的努力与造作,只是你这一生的沉沦的机制罢了,未来的、过去的业力相续、异熟罢了。
所以在藏传佛教的灌顶机制中,第一先要发心——出离心,摈弃现世所有福德业报的因缘,这是第一。要不然发菩提心没有机制的,他不给你传法的。但在我们汉传的佛教,这个出离心的教育没有,一到寺院就染着,我要干什么,我要作方丈,我要作法师,我要作大成就者,我要度化众生,不光是没有学佛,第一个概念先是掉到 “我”坑里来了,强化自我。出离心没有,菩提心谈不上。最粗糙的出离心都没有熏习过,就是厌离心、出离心都没有,没有!没有那怎么能去进趣佛法呢?所以与佛法无缘,看着是在学习佛法,结果跟佛法一点关系都没有。学的都是佛法的教理,给别人说,自己的心不相应。那么这样呢,学佛总是不相应,没有实利。
所以诸位善知识,我们还是踏踏实实的,于自己善恶二缘无染无着,随顺弥陀这个教言机制中来发菩提心,那么我们就是无上菩提心啊!于自己善、恶、无记业而不顾,缘弥陀殊胜功德出离生死苦海,横断生死。要是缘自己的善恶心智,缘着你自己的因缘,那你这一生了生死?你自己要问一问你自己的愿望与意乐了!但我们要缘阿弥陀佛的愿力,以阿弥陀佛的誓愿为自身誓愿,以阿弥陀佛的誓愿为守护,以阿弥陀佛的慈悲善巧来照耀自己的心智,这个此生,你就是无有出离生死之缘,也得出离;无有度生之缘,也能照耀世间。何以故呢?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故,会纯熟你无量的佛法需求的。
这个要是转不过来,我们还是拼命在培养自我,若善、若恶、若无记,还在培养,这种培养,很难得利于真正的佛法教言。所以佛法有两种大的教言机制:一个是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果地教言;一个是渐次修持、逐渐纯熟的渐次教言,就是因地教言。这两种教言中,末法时代,我们人命短促,业缘、违缘炽盛,无佛摄化,在渐次教中想成就难一些。机会少,慢心、徒增口舌的机制多一些。
以前,我遇…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