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五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方去通知他,富楼那当时就是在三十三天禅坐。他说:“是不是世尊取灭?”这个阿罗汉通知他说“是啊!世尊已经取灭了。”他说:“我和尚,就是舍利弗是不是也取灭?”说:“是,已取灭。”这时他生极大的厌离心,一时生起。十八神变之后就化作水,到迦叶尊者跟前,说了四句水偈,随即就取灭了。他们的心智呢……他是说法第一的善巧者,象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本来应该由富楼那尊者来宣化的。富楼那尊者的说法能感动许多世尊所不化有情,称为说法第一。那为什么不能使他善巧的语言、感动人心的善巧传播在世间呢?就是因为他没有悲心。他只是一闻到世尊已取灭,和尚已取灭,不能忍受于此世间,所以一时取灭了。当时世尊欲取灭之时,八万大阿罗汉同时取灭,因为不忍听闻世尊取灭——在世尊取灭后,他们再取灭,他们是不能忍受的,所以在世尊取灭之前,他们先取灭了。他们的善巧已立,所作已办,亦不拘于后有之业缘缠缚,此类有情刚好利益世间。他们为什么不利益世间了呢?就是愿与悲二法没有真正地建立。此类称为定性声闻(编注:回心声闻、缘觉声闻、有学声闻、定性声闻)。他们住于寂灭中,虽然得以自在力,而无利于世间。

  现在在我们这种环境中,这些大阿罗汉都有住世的。世尊取灭之时,喝令十六大阿罗汉不准取灭,说以待弥勒教言住世,传播世间,汝等勿取灭。我们一般看到的释迦牟尼所作的一个坛城教言,就由十六阿罗汉所护持。他们这十六个阿罗汉是不准取灭的。就是说你以什么身份出现都行,但是你不准取灭。是佛喝令他们不准取灭的。但以声闻心智来说,你不让他们取灭,实在是太难了。他所作已办,他一旦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决定就取灭了。因为啥呢?远离了造作的心智。造作已经和他们无缘了。因为他没有悲智的心愿故,他认为所有的作业都是虚假的,不相应的,是虚妄造作出来的。这种心智不能广利有情,不能把净土一法广延于未来。

  这就看出来:我们要是在这个地方认识不清楚呀,就是我们如果有声闻心智,你修行稍有一点成就,你就会贪利于这种所谓的实际之乐——就是寂灭之乐。有的人有禅定,就贪着于禅定之乐,这是很容易染着的地方。

  所以说修法中是有许多难缘的,净土一法远离因缘,远离种种五十阴魔的障缘。一些有情自以为是,少有染着,就是色、受、想、行、识,各有四种魔难机制,不一定到哪个地方你就被耽搁了。有的被阴境所骗,比如我一坐,有了一个什么梦境,有什么一个境界,天人鬼神来告诉我说什么什么了,他当真了,后来就真的被鬼神所指使了;有人有禅定,看到自身放光了,天人来赞叹啊,其他圣人来赞叹,就自以为有所证了,就落入妄语中了,就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有的人产生神变善巧就去游戏去了,结果忘记了利生之正务。这种种机制中,障缘甚多。所以说:生于无佛之国土,修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这个法得不退转,甚难甚难啊!

  我们一般凡夫所设的机制,无外乎是善恶、是非、无记的对待罢了。了不起的有一点境界,再了不起的有一点禅定,于无上道业实不相干呐!何以故呢?真正有无上道业之心智者,于法精进无碍,无所舍离,他不舍弃这个因缘,说法无厌,求法不倦,精进于无上道业。

  象我们现在这个人寿百岁之时,在释迦佛教化的机制下面,一直到人寿十岁,增劫反过来到人寿八万四千岁这个机制中,一直到减劫人寿十岁,我们人是极苦之滑坡,越来越苦,越来越骄慢,越来越自大。什么叫自大,就是越来越……越来越……越自大他越减损故。我们要真正很调柔,很谦下,人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福报具足的。那么我们现在的人为什么越来越……?他们看到释迦佛以前应化的遗迹,释迦佛就是丈六的身子的;有罪恶有情,就是释迦佛在世的有情,见释迦佛,五尺黄脸比丘。就是罪恶深厚的有情见到释迦佛,见到他就是五尺黄脸比丘,就和我们现在人差不多一样高,因为罪恶深厚故。那再罪恶的人呢,闻名尚不得闻,况且见呢?

  我们现在睁得是什么眼呢?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一定不要认为你很幸福。我们现在人骄慢的机制是充塞到我们生命的自头至尾,因为在减劫中,什么叫减劫呢?就是这样减的,各个都这样认为,各个都认为自己很好,都自我感觉很好,哪怕是很苦很苦的人,他也感觉很好。要不然就是怨天尤人,心外求法,责怪这个,责怪那个,就是在自身心智中不能了解共业的业报。在减劫之中,减劫之中呢,你无所爱憎,只能是苦事,极苦之事,你应该怎么来审视极短之生命,极薄微之福德。过去人抓把土就可以变成宝石,我们现在抓把宝石可以变把土,你还有什么福德呢?

  现代的人浪费时间最不惜手段,浪费自己的道德最不惜手段,自慢自诩最不惜手段,被他方有情所摒弃。我们象垃圾一样,在无量无边的刹土中。因为啥?因为你的心智你没观察。(这样说)不是在贬低有情。我们自身都在共业之分中啊!一直在滑坡,一直在滑坡……不相信可以做个记录:你现在把你自己认为所有的高明的东西都记录下来,三年以后,你稍有善巧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你过去的恶业是多么的痛苦。现在我们的心的机制是什么样子?

  一直到人寿十岁,这是个不可抑制的一个滑坡,道德、福慧都在不断地……人的性越来越刚强,越来越自诩,越来越自以为是,一直到人寿十岁,人相互地侵杀已尽,这时候大家才忏悔,慢慢地调柔调柔,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弥勒佛再降世。

  弥勒世尊发这样的愿:设我做佛,人天福德第一……衣食自然,方度众生。我们现在这样什么是自然呢?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勤苦,勤苦下来,心里留下的是什么呢?是感激吗?不是。多是怨恨,多是是非,多是相互地伤害。我们真是学佛吗?学佛是什么呢?是利乐一切有情,成就无上菩提。你是利乐有情吗?所以说三界甚苦啊!

  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是不警觉的情况下,许多学佛人指指划划的,好比说到寺院里来,贼头贼脑的,想占点什么佛教的便宜呀!佛法的便宜呀!没有奉献的心,没有舍离自我的心,没有爱乐道场的心,没有利益有情的心,结果善鲜恶炽,不能自拔的鬼神之业,现世你做一个人的样子,你的心已经成鬼神了。有的人偷盗,有的人妄语,有的人设种种业,不断地累积着、累积着……后面的果报怎么办呢?我们不知道,不知道你自己就慢慢地受,慢慢地承受。你要是不怨恨别人的情况下,不怨恨周遍的环境的话,你沉静下来,看哪一个业不是自己造出来的,没有一个业不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再一个就是共业,共业真是苦,共业太苦。

  我下去走了一遍,到莲花石走了一遍,上来的时候,眼睛冒着金花呢!哎呀!我说苦啊!走一路,就说苦啊,苦啊!这世间苦啊!因为这色身不自由啊。想用他呢,不方便啊!它给你带来沉重呀、疲惫呀、无力呀,五阴之苦啊,拖累着你的知见,拖累着你的愿望。

  诸位善知识,我可能是说,我这样的人的福报薄,不是!我感觉到在共业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大家会观察我们集体的共业,往往就会怨恨别人怎么样,怨恨环境怎么样。要知道这是共业的现状,在这共业中,我们可以守护佛法的利益,来利益这共业中的苦难有情,令此沉沦有情得以度脱。就是不沉浸于这种苦难的减劫之中,所以说往生安乐国土;或者说现世已得往生抉择,虽在此土中饶益有情,共同往生,于佛法毕竟得以不退转。要不然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脸一拉、心一抹,就怨天恨地的。我耳朵每一天在这个院里听这个东西呀,我这耳朵有点儿背,现在有点儿聋了,听不到了,但是还是能听到怨恨的多,是非的多,苦难的多,沉沦的多,利他的少啊!要是我们真正的交流的是利他之语、爱乐之语、帮助之语、消除怨戾之语、慈悲之语、真正是善良之语、诚实之语,那大家真是善哉了。我们是不是这样子呢?自他二种鼓励呢?我感觉诸位善知识应该善自观察。

  在三界中说利他,说容易说,我不知道我们每个人能做几分利他之事呀?佛者有利他分,一切众生被他利。我认为在这个娑婆世界里,我们要想得到利益,只能仰仗三宝加持呀,弥陀慈悲不舍,有他利分。你说我们能利他,利他也是仰仗三宝的加持,阿弥陀佛的回施,随顺这个力量,回施有情。利用这个力量摄化有情,得到所谓的佛陀之力的利他、我们的自利之分。在佛陀功德的利他分上,我们得到自利分。

  诸位善知识善于观察,你真正有利他的东西吗?你真正能利他吗?利他是真正的无我者、智慧者、慈悲者、于世俗中无一切贪恋者、究竟心智圆满者,法性周遍者能利他。其他人我们怎么能利他呢?所有利他莫不是自利的一个善巧罢了,莫不是自利的一个调整罢了,莫不是走出我、我所的一个方便罢了。

  “此人更不生三界”。我们在这个三界中,实在是没有三界可得,但是你蹲在这个业力中,你还有我、我所的时间,你就不能自拔。你还为明天设想的时候,你怎么能利益别人呢?我经常听见有人说:“我今年怎么样,明年怎么样,后年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说:“是,你可以怎么样,也可以这么样、那么样,但是你就是现在怎么样你老忘掉了。”现下不知道怎么样,总想着未来怎么样;现下不知道圆满,现下不知道清净,现下不知道利他,现下不知道熄灭贪嗔痴。于未来熄灭,于未来利人,于未来安住,何以安住呢?不是自欺吗?一定要警策自己。

  所以说,此人更不生三界,我们愿意生在三界吗?三界是不是火宅呢?“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这个呢,昙鸾法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抉择:色界、无色界、欲界之外,出净土之外,更无生处。不给你方便了。那我们不往生净土,就在三界。这就是你两个路,你自己选择了。

  不在三界生,那就是极乐国,没有断灭处的。不希望你到这种实际国土,就是阿罗汉所居…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