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定散二善,依观经疏,定善是前十三观,散善是十四十五十六三观。观经疏云,定善一门,韦提希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从日观以下,至第十三观以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另:前十三观,均须专观往生,故判为定善。十四十五十六三观,发三种心,修于三福,得九品生,故曰散善。)有十三观,有华座观,你可以去观察观察,华座观。
佛以四法度众生,有妙相庄严度众生。(编注:诸佛出世度众生,有四种方法:一是以法度众生,二是以光明身相度众生,三是以神通力度众生,四是以佛名号度众生。)妙相庄严就包括华座之说,身相、华座,都是可以饶益有情的。这就是万法唯心之依附了,也是个缘起。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微妙净华台,能出生一切功德;无量大宝王是一切功德的聚集所在,一切众生的功德宝藏,如来藏啊,在我们生命中,仗借阿弥陀佛清净的缘起,你只要缘他这个缘,能满足一切功德,如《无量寿经》所说。《无量寿经》有这样的文字的。法藏比丘观二百一十亿佛土殊胜庄严之后,他建立了四十八个大愿,以设立清净国土。这时候,他去对世自在王世尊说:世尊啊,我已观二百一十亿佛土,殊胜庄严,妙德之相,建立自己清净国土的誓愿已经成立。世尊说:你快说快说,你说了之后,能满足一切菩萨的究竟愿望。(这段)可以查原文的。我这个说法稍微有点差别,但跟原文出入不大。那缘此能令一切众生得到成佛的满足。(编注:《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曹魏康僧铠译原文中: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大宝王但知众生法性抉择,真实包含啊。那我们一切众生与诸佛本具的功德是无二无别的。诸佛如来以修德彻底彰显出来了,我们众生以业流轮回彻底地埋没起来了。埋没不可毁坏,虽是埋没,你毁坏不了它。埋没在你执着的当下,你执着撒手的当下就表现出来这本质的庄严,无二无别的。所以但放下妄想执着,一切智、种子智、无师智自然现前,非假造作,能揭示出我们与如来、与阿弥陀佛无量大宝王同等法味的真实所在,关键是你撒手不撒手。所以,诸佛庄严,诸佛以修德所证,真实不虚,就是这个法性庄严。众生以妄想执着,执着之时尚有蒙昧,你不执着之时,蒙昧不可得呀。它不可毁坏的,这个法性要能毁坏,那佛不名为佛了,他证实这个东西也没有意义了。
所以,微妙净华台,能出生一切功德,缘之者必成无上菩提。那么这是他的庄严功德。
二、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这是让我们照自己的心与愿,一定不要外推。于一切法则中不要心外求,也不要心内求。此本无造作,本无内外,本无净秽,本无来去,本无凡圣。凡圣在于众生边,来去在于众生边,内外在于执着边。所以,我们一定要了了分明的能照见自心所抉择的法则。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以前我特别好戏玩戏耍。我们这个地方,我给大家介绍个经验,不过你可不要乱传播,乱传播我感觉到会犯过失的。我们这个地方经常下雨,有大雾。有大雾的时间,我给你说个方法,你一定要注意,可不能乱传,乱传的话,我成了妖怪了。有大雾的时间,这个我们不妨是个游戏,这是一个方法,但你一定不能胡说,这是个游戏。尤其是大雾的时间,就是在下午大雾的时间,天比较黑,你打出来灯,你站在灯下,你这个身相在雾中都会有光环,丈六的光,这是决定的。除非你快死了,或者多病的人,那我不敢担保。但我们一般都有这个光相。我做了很多次实验。以前我不敢说的,我现在说是我们学佛的人要娱乐嘛,当然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可能是这个地方特定的一个气候,你可以去做一做,没有什么。
那么你说这相好光一寻,光一寻,因为释迦佛的身体是丈六,所以他的光,光相就是丈六。以前我做了一个丈六的坛城,用手把它涂出来一个坛城,就用手一点一点涂出来,涂出来以后可以设置,唯心所设嘛。后来就是在雾中一看,就能看到,自己的身光能看得到的,没有什么。最主要要在雾中,这雾的密度很大,用灯光一打就能看得到。你可以做个游戏,但你可不要说你有身光一丈六,你可吓人啦,你遭诽谤的时候我可不管啊。“一寻”,两臂伸开就是一寻,相好光一寻,刚才我们说的是娱乐的话。
色像超群生,阿弥陀佛的一寻就是百亿佛土啊,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他这个一寻可就大了,我们如《观经》说。阿弥陀佛的圆光这一寻就是百亿三千大千世界。我们大家要能照到这百亿国土那就更好了。但我们生命机制中都是有光相的,没有光相是很难生存的。这色身没有光你是没法生存的,我告诉你。这里面我不知道谁闭过黑关没有,闭过黑关的人就知道,就在黑关里,你自身的光相还会出来的,没有光相人是没法生活的。
“色像超群生故。”阿弥陀佛身相的庄严就是说他的修德所表达的自性本质的光明,可以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说百亿大千世界,你想这干什么,你想象不到,对吗?百亿,一个大千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可以类比去呗。多少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多少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多少个大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佛土,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是有多大的?谁知道啊?你慢慢去衡量吧。
阿弥陀佛的修德在《无量寿经》是有记载的。有的佛是照七由旬,七尺,有的是照一由旬、二由旬、百千由旬,乃至一世界、二世界、百千世界。阿弥陀佛的身光照无量无边的世界,是为光中之极尊。实际就是法性之光啊。以阿弥陀佛这身光的修德透达无碍,令一切众生无疑接受。这无疑就是接受,接受就是无疑。你能不能接受?你不能接受,那你有疑呗;接受就会产生无疑之力,就是无疑、无障碍的力量;你不接受就会有疑虑。这不是个辩证法,就是唯心所现。
法性之光,这个一由旬的光,相好光一寻,过去称为八尺,两个手展开称为一寻。象我们过去学戒,大家在一寻之地不要胡坐,尽量要这样坐,为什么呢?怕妨碍对方。尤其是别人禅坐的时间,修禅定的时间,不要在他一寻里去走动,去那个。上次某某到我房间里,就这样,我还有一点功夫,没功夫就吓着了,一下就把你吓着,就会打一个冷颤。以后,你所有的,你再一坐,有一点动静就会害怕,这是决定不虚的。
你弹一下指,有回应就回应了,没有回应是不允许的,更不能往一寻之地上去闯,那就会把人……有人会神经掉的,会出问题的。轻叩轻弹指,提醒一下行了。过去有耳磬,轻轻地击一下,击两下,有急事了,击一下,击二下,击三下。不敢去那样,要搞不好,好比说,他真正有其他事情去了,你这样,他身体会空立,有的说,他身体有蔽障的,这身体就成了白痴了,很吓人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是这个思想机制很吓人的。他一受惊吓,他身体就不会具足了,光相就不具足了,漫移在,业力、福德会漫移到其他地方。很多人打坐这个地方受到惊吓以后,就会出现痴呆相、惊吓相、疯癫,都会有这样的。
所以我们以后静坐什么,你一定要注意,好比说你静坐之前,你尽量给别人交代,或者你尽量在特定情况下,不让人去触摸你,要不然你就很麻烦,现在我感觉,体会到人太……要人命啊,这真是要人命的,不在意的话。
相好光一寻,一寻中,每个人的量基本上是这样的,平常的量是这样的。当你禅定功夫特别深入的时候,那光相是各人的感知了。
若欲观佛身,当依《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照百亿佛土。那我们心智真正的光相是如何的?要是真正从阿弥陀佛平等回施,“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把他的光相、功德回施给每一个众生,让你来接受,消除你心中不平等的疑虑、不清净的疑虑、业的疑虑,就是差别的疑虑,让我们消除这种疑虑。那你说我用不上啊,用不上还是疑虑,你没敢南无,南无的时候就是修证,就是顺佛愿力,修证自己的现前的业的守护、知见的守护、感知的守护。有的人真能切入的,切入以后很方便的。
三、庄严口业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阿弥陀佛的教言,过去称为梵音是为八不音——不男、不女、不雌、不雄、不高、不低、不大、不小。这八不声音具足圆满清净真实,令众生听闻得以证悟,得以度脱。有些真言的持诵有相似处,有相似的八不梵音这种声音的美妙,美妙的感知。有的特别好的音声的人,过去世持诵、真言的持诵、经典的读诵、大量读诵经典的人,就有这种梵音之报。好比赞美,…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