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十分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死法——现在的死法,未来的死法,很认真地面对的,绝对不敢放手。为什么呢?太苦了。我见过饿死的,就是活活饿死的,不下三个了,就是瞪着眼饿死的,什么东西都塞不进去了,你没办法的,谁也没办法。我在家时间,就在医院里生活,反而没有见到过。就看着,因为大家都是出家人,看着,就没有办法,生生地饿死,皮包骨头,最后就剩一把骨头,什么都没有,大肚子,大脑袋,就一直到死亡。那时间他想撒手,但业报苦逼,他撒不了手。所以平时我们能不能培养这个撒手的机制呢?什么叫撒手的机制呢?就是死亡自己的善、恶、无记的执着,你就能撒手。你要是执着一个我知我见、我善我恶、我凡我圣、我是我非,你撒不了手。善知识,你到时候果报来的时候,你就瞪着眼睛受罪呀。因为啥?是你平时培养出来的因果。你认取得越强烈,那果报就越难撒手。
这一次我去丽江,我感触十分重、十分重。这老菩萨我就跟他讲:“哎呀,你一定要听这一点,安心啊,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家本国,一定要信得及。”他就一个概念:“我这样能往生吗?”就这一个概念十分深刻地扎下根来,听太多的人讲不能往生的例子了。他每年打七,到一个道场去打七,打了很多年七,这个道场所有宣化的是不能往生,这个法师跟人讲的是“我见得多了,没有人能往生。”没有人能往生,你还打什么七干什么呢?他的概念已经扎根了,遇到痛苦怎么承受呢?十分痛苦,癌症是十分痛苦的,就是撒不了手,这一口气不敢撒呀。因为什么呢?抓着不敢丢,怕往生不了,六道轮回太苦了,他害怕,但又不能往生,这不能往生已经种下种子了,什么种子呢?听得太多了。这就是不能认取法性无自性。
要是认取法性,知道万法唯心,OK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根本就撒手了,太痛苦了!我不要你这个什么能生不能生,我阿弥陀佛就对了,信顺就对了,一下子就结束了,就不苦了。死死地挣扎呀!所以佛法一点要是不恰当,正知见上没有安立,不知道苦煞了天下人哪!所以一日灭千百众生业,一日灭众生业,能够什么样的过失呢?这个我真不懂了。所以这个座子,不是个好坐的地方,要对大家的法身慧命负责任哪!
“乘十念往生,岂非取实生耶?”不是!绝对不是这样的。一时业报尽时,地狱火化作清凉智,这时他得见了安乐,他才信的,在安乐觉受中信的。我真实体验过这样的状态。我在修法中体验过这样的状态,就象掉到地狱一样的苦啊。那时候没有办法,就是念佛,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要是不念佛,马上那个痛苦就把你压到你实在不能忍受的地方,不能忍受还得忍受,为什么呢?你没有解脱之路啊,你没有方法,这时候你被逼无法了,只有念阿弥陀佛,这时候呢,哎,有转机了。
我感觉到这个地方是我们应该十分注意的。平时的培养,贯穿在你每一个当下的生灭的取舍,你怎么来生
怎么来取?是顺应法性而生,还是顺应妄想、执着、善恶、是非而生?你看你怎么生的就怎么延续的生命,身口意业是怎么延续的?是延续在佛的愿力之中、法性之中、慈悲之中、智慧之中,还是延续在贪瞋痴慢疑之中、邪见之中?还是延续在善、恶、无记、是非之中?你自己一定要尊重爱乐,老老实实地、诚诚实实地、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因缘。不可以……真正地丝毫马虎不得呀!的确是丝毫马虎不得!
因为我常常面临这个死那个死的事情,经常这样。一定要这样高度地负责任,绝不可马虎。因为业力成熟之时,我们就无力偿还了,你要再不知道阿弥陀佛殊胜的愿力、法性清净平实的真实安住,那我们就真是太苦了。因为下生之人就迷失于正性,迷失于正见,迷失于真理,迷失者才去妄自造恶的,对吗?要不迷失他不会去造恶。所以这样遇到善知识,那是善根成熟,要是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呢?我们平时遇不到善知识,给我们灌输一点邪知邪见,那就是苦不堪言了。
有一年我到天津,有个居士,可能不是学佛的吧,太苦了,身体高烧,每天就是高烧。来问说:“这个太痛苦了,咋办呢?”我说:“念佛吧,没有路了,回本家本国吧,没有路了。放下吧,没有路了。你揪着个业力,你再治也没有路了。”后来就很好的,他们说五天以后他这个身体还是柔软的。那么不管其他的,就是你这个知见把握不清楚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身心,顺性上要认识清楚,顺愿力要认识清楚,顺应自己的需求上认识清楚,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自己的依正二报的真实需求要负责任。我真是希望大家这样子。要不然,业力一来呢,实在是太痛苦了。这问题要解决了,那我们出家一辈子,学佛一辈子,有这么个因缘,都实在是应该庆幸。
但取实生,即堕二执。
这二执,就是说有生、无生二种边见。那佛法是中道义,你怎么落在边见中?怎么样来表达呢?
一恐不得往生。
你看,我不往生我到哪道轮回去啊?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凡夫这个二种边见中会产生这种东西的。
二恐更生生惑。
往生是不是还是轮回呀?产生这种惑。实际这是一种对待心中的边见延续。我们一般要是知道万法唯心,诸法因缘生,都会把这二种边见放下来。
(有人提问关于“十念往生”的问题)
答:这个十念往生,过去利根人,就象佛在世的时候,善来比丘即证阿罗汉果,生死都办了。利根人一闻阿弥陀佛殊胜具足名号,即得三种忍,住不退转。利根之人闻名就结束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他就照了法性,觉知法性所在,无造无作,光明遍照故。所以实生啊,不在于生死,但在于法性认取不认取了。认取自己有两种机:善根成熟之机,就是闻了即觉;再一个是被迫之机,苦难所逼,万不得已没有办法了,业报尽了,他没有办法了,这时候被逼所择取了,如此而已。就是这个十念之中,这两种机都是有的。再一个就是尝试之机,就是观察,将信不信的人;但善根成熟的人就是一闻就成熟了。
(提问关于“往生”二字)
答:我们学的整篇文字就在讲“往生”这两个字。这整个《往生论注》全部就讲了“往生”二字。我们会慢慢地从各个方面阐述“往生”的。
(继续有人提问)
答:我们学习这个文字的传承教言,就是为了剥去这种蒙蔽、自我蒙蔽。自我理解的东西,我们是要剥脱的;要不剥脱,大家没有共同依止的一个传承,一个法则了,你个人想的就不是佛法了,那就叫“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了。我们所学的这个传承教言,依照经教,一个法系的教言,实际上是很清晰的,他就是要把我们这个妄想的水投入到大海里去,投到这个河流里去,让它顺流而下,归入大海。目的是这个,不成问题。
我们看看下边的文字。
净摩尼珠喻
答:譬如净摩尼珠
下面就讲的往生义。
置之浊水,水即清净。
我不知道大家见过自来水厂处理浊水,水厂,好比这个水,象黄河,象郑州那个水厂,那个水就很浑啊,象黄河的水直接引到处理站了,那太浑浊了,它用矾过一遍,整个出来就是清水了,就那个沙,所谓的泥沙,一时就沉下来了,或者说漂白粉一类的东西,直接就把那个水,虽然那个水不好喝,但是没有泥了。它这里举了个例子,说“如净摩尼珠,置于浊水,水即清”,表达我们众生的这个心智的。
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
这就讲的往生,往生就在这儿讲的,就是我们无量劫以来造了无量的善、恶、无记的罪浊在我们生命中,就在这个浊世中。
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这是无生名号、无对待名号、智慧名号、超日月名号啊,就是无尽这种不可思议功德自性彰显,它能彰显无量的法界,无量的法界,不被任何世间所染着,所以能净化世间。
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
罪灭心净,就是往生。你心性坦露,就是往生。在整个净土教言中,纯粹的净土教言中,根本不说众生世间生死问题的。好比依《阿弥陀经》讲,“若众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垂手接引,令其往生”。这实在是对下品下生罪恶人讲的。那对善良人讲,他看到的不是这个,他审观的不是这一点了,审观的肯定是自性,是唯心所现,是一时心智所需。为啥呢?所有善根成熟的人,他都要了解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的意识;所有愚痴的人都期盼着未来,期盼着未来,假设着未来。那这真是善根差异是十分大的。所以往生啊,就在罪灭心净之时,得见往生利益。
即得往生
罪灭心净,即得往生。这是对下品下生人说,还是对我们现在说,还是对未来说呢?你要是用审观的心,那就将信将疑;要当下抉择,就住不退转;那要是说我等到临命终时我再来十念,也行。那临命终时,被业力所逼不能自制,那叫临命终时,就是此色身将坏之时,身体空立了,你还有没有这个善根?难说。平时都疑惑的人,到那时候根本用不上力,用不上,决定用不上。所以平时我们对这个的抉择一定要十分清晰。那一遇到大的难缘了,你若是即下不能往生,中阴也能往生。因为啥?你的心智是纯熟的,因为这是法性之土,决定是我家园,是本质家园故。所以生者本生啊,无需择取。本生国土,是不用择取的。法性之土,无需造作,无需择取的。所以不动心智,即下往生。那你说我心还动摇,我感觉到还是要请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那也行啊,那就顺阿弥陀佛愿力得生彼国。你感到还不够,阿弥陀佛回施你功德令其往生,因我善根不够嘛,阿弥陀佛说我这万德洪名回施众生,令众生往生,也行啊,还行。这种种方便,就是令你生,什么生,安心!回到清净法性中来,无造无作,寂静圆满。这再来看,万法唯心,造作世间,由你了,天地由你了。那我们这个地方认识不到…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