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现自利利他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言“略”者,彰彼净土功德无量,非唯十七种也。夫须弥之入芥子,毛孔之纳大海,岂山、海之神乎?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是故十七种虽曰利他,自利之义,炳然可知。
善哉!他后面作一个总结,对十七种庄严功德作一个自利利他的总结。昙鸾法师在这个文字中比较平白简单地把净土教义依止着《无量寿经》、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的教言,这么次第地传下来了。他这种传下来就是让我们来接受面对。那有的人说我机制不成熟,那不成熟慢慢地来,总是要慢慢来的。因为对净土教言,说实话善根不成熟者,也是闻若未闻啊,甚至有其他的疑想都是可能的。我们看它的文字:
示现自利利他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国土的依报庄严,此依报庄严,这个大功德相实在是利他所特定设立,因为以利他设立故,而得自利具足。这正是诸佛菩萨所行善巧利益所在,彻底破除了我、我所,普利十方有情,安立清净国土,自利具足,清净具足故。你看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有时候会产生一个错误的知见,在我、我所的这种粗重中不断地培养。象我们学比丘戒的时候讲那个“三细”,“三细”这个名词要是哪一天有黑板可以给它写出来,在家的居士也可以学一学,这也是个名词。在这个名词中,它会比较细的剖析我们真性一动之刹那产生的第一知见,然后延续出来的能所二法的这种粗相,后面会有六种粗重。
现在看到学习佛法的有情,表现六粗的人是甚多甚多的,执着于外相,沉染于这种浊垢,就是说不知万法唯识所现,唯心智所照耀,唯自性所流淌,蒙蔽于外境之中,所以会生喜厌之感、苦乐之感、得失之觉,蒙蔽自心,那么就在这苦乐中延续种种业,那六粗中有深刻的比较细腻的宣化了。现在的学佛的就是这种机制比较多。像阿弥陀佛的教言中,实在是直接就破除了我、我所的一个清净教言,说阿弥陀佛大功德回施令一切众生得见自性圆满,远离造作故。我们说造作就是能所二法,虽然是二细,这个细众生不能觉知,要能觉知这个法则了,象宗下人说你必然是证悟之人,或者说信悟之人,或者说有所悟处之人,理解不相干的。(编注:三细六粗,起信论所明。三细者,根本无明相也。六粗者,枝末无明之相也。)
今天一菩萨打电话就说他对这个法性证悟的过程,他就讲:在了解法性之刹那,心生光明,看一切事情都是明亮的,无所挂碍,无所对待的。我说是,这是法界心智的少见分,它不是具分,具分如摩尼宝,映彻于十方,殊胜庄严功德一时现前的。你要是对法性没有认取,随顺佛力甚为善巧!它直接可以破除我、我所之蒙蔽,就是能所之蒙蔽,我、我所的蒙蔽,就直接地得见第一念清净。就是你那个念一生起来,你不要蒙蔽它了,你要知道它,就是要念阿弥陀佛了,要知道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是自性的愿力了、自性之力的光明了。这个地方能直接透视,当下当念而认取自性,不被下面的“能所”蒙蔽了。
我遇到一些学教的菩萨们,对教下我还是十分的尊重,现在是十分尊重。这种蒙蔽比较多,作意理解之蒙蔽,就是在名言上作意蒙蔽了,就是他理解与蒙蔽,我理解,所理解,我能理解,我所理解,所谓能所就产生后面的业习——骄慢。就是他听什么东西都用他理解、所知来蒙蔽一切心智,就是一切外缘。所以就是把所学到的一些教言去覆盖任何的心智的差别,就是自性的流淌,所以不见自性之光,多被虚妄名词所蒙蔽了。他那个理解都是对的,能所都不会错,但是后面会延续粗重的烦恼,就是骄慢与邪见,很苦很苦的,这一个地方不脱落,过去说但知名言,不知真实心智,证不得心智善巧的。这样人很粗重的,表现得很粗重,很自以为是,很苦的,就是表现得很粗重,慢心十足,调柔一分也没有的,十分的累——这样的人。
那么阿弥陀佛的这个教言中,他直接把这个地方剥离了,就是当人当念当下来认取自性,所以阿弥陀佛清净回施,令众生于心念中直得不退转,就是用心念的当下来认取。他就把这个能所二法在一念萌动之时就给你唤醒出来,南无阿弥陀佛就唤醒出来。
这个自利功德,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这功德力的确可以使我们于现下一念,当下一念,抉择无畏,要不然你在能所上会产生畏惧的,你说我这一念清净会不会有什么得失呢?你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阿弥陀佛回施给你庄严清净,真实不虚,任运无畏无惧,在现下这一念中抉择。象般舟行法是一样的,所谓的当下修、当念修的抉择。所以以摩尼宝号认取心智,而不是以能所延续这些所谓的名相来蒙蔽自心。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也请诸位善知识在大善巧处着力用功,在这个地方善巧处用功。这是一个亲证法性最直接的一个善巧了,最直接的一个善巧。
在这个地方要能生起无畏的心,人很容易证得三昧,相似三昧,能进趣一相一行或者说念佛三昧的,很容易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性之萌动,就是说我们这个觉性真性的生起之刹那照耀着世间,说一切外相一时显现,都是清净真实的。那你照耀不到的,阿弥陀佛的这个无碍光、智慧光、欢喜光、清净光要多多的存念,以破除我们那种妄执分别的我所心智。那种识心会把你蒙蔽得十分深厚,你认取得越重,你那个执着也会越重。所以烦恼障与所知障,所知障最难破除,象这个破除所知障的,象阿逸多这样的菩萨,世尊要以佛力来破除的,所以佛告阿逸多勿住珍宝成就牢狱。那么我们在凡愚这个层面的有情,你怎么来破除自己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呢?这个真是希望我们每一个菩萨对自己要生起责任感。
“示现自利利他者,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为了利益十方有情阿弥陀佛建立清净国土,立四十八大愿,以四十八大愿普利十方有情而现自利圆满。他这自利圆满,实是不为自利,但为利益饶益十方众生故,建立清净国土,建立因地殊胜庄严,令一切众生进趣菩提善巧,所以得以利他的这种功德成就故。
言“略”者,彰彼净土功德无量,
象这十七种是略举彼器世间,就是依报所现的功德庄严,那么此无量无边的阿弥陀佛国土庄严、无量无边的庄严实质内涵,十七种只是略举罢了。就是给一斑一孔,就是让我们大家有一个透视的机会,这样一个因缘所现。所以为彰彼净土功德无量故,设置的这样一个十七种庄严。
非唯十七种也。夫须弥之入芥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小世界就有一个须弥山,须弥山腰是细的,山顶是大的,山顶上住着忉利天,忉利天不以日月为取明,以自身光明为明。四大天王在半山腰住,以日月二轮为光明相,人类我们阎浮提就在这个日月二轮下面,取日月之明、灯火之明,自身无明,我们自身没有放光的机制。古来以久的一些善知识乘愿再来,或者说天界来的有情降生这个世界的,还会自身有光的。象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记载,象著《华严经》疏钞的那个李长者(编注:唐代枣柏大士李通玄著《新华严经论》),他身体就带光的,晚上看书没有光相就把肉一扒开就可以照,自身光明尚未有彻底泯灭,自身还有带光的。
你要是有禅定也知道,一入禅天光相是自然的。有的人看书看书天黑了根本不知道的,还是一样地看书的。因为什么?他入正定之相了,所以说光相不泯,就是光相不会变化的。就是所谓的正受力现前了,光相不泯,就是光相不会黑下来了,他没有那个东西,他是次续相续的东西,是这样子的。
那么须弥入于芥子,我们都知道芥子有多小的,芥子我们都知道的,因为芥子我们要用手粘上那个东西的,我们现在吃芥子油的也有,呛鼻子的那个玩意,就很呛很呛的。那么芥子很小很小的,就是想捏都很难捏到它,要用手指头沾一沾它,这样一个芥子。芥子能把须弥山给装进去,所以“须弥入于芥子”。
毛孔之纳大海,
那你想象,你怎么能想象这个事情呢?毛吞大海怎么敢想呢?你思维怎么想呢?佛法里如是教育亦复如是,非你心力思维所能涉足的。但你要说我就思维,那你就慢慢的想吧,那你怎么办?那所知障就把你障在你那个思维的量中,不得趣入这个无尽的善巧之中,就是大吞小,小吞大,大小互容,你不知。所有的知都是你心智的碍,心智无碍方知芥子能纳入须弥,毛能吞于大海。你心里有障碍的时候,你那个毛吞大海你怎么来吞的?你吞不下去啊,怕你吞不下去吧?所以在可思维心智中,是当下受阻的,你是没法去接纳这种知见的。
岂山、海之神乎?
那山能变大变小吗?密勒日巴给冈波巴他们做过这样的试验,在藏传佛教有这个故事。有一次密勒日巴跟他这些弟子去传法,天上下雹子了,密勒日巴就拱到那个牛角里去了,躲在牛角里给他们说法,这牛角也不增大,你也不变小,他怎么装到里面去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那思维怎么能思维呢?我也不知道怎么思维,我也想不懂,我感觉大家也可能想不懂,你若能想懂,你告诉我,你怎么想的,真是我想不懂啊,谁要是这个想法能想懂告诉我呗,我想了好多年也没想懂。这不是思维智所能带来的,所以我们可思维智这个智慧是有现量的,不可思议智是有一个量的无穷思议智,你要不可胜智、不可称智,这个智慧的差异差别太大了。我们要用思维智,这个量实在是不好搞。
毛、芥之力乎?能神者神之耳。
所谓神者,不思议力所现。我给大家说个方法,大家可以做试验,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不怕苦的人可以做试验,我这完全可以给你讲讲。但这个你一定要小心,不要减损自己的色身,我以前色身受过很…
《往生论注讲解 第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