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我的亲人,那个地方的我反对。所以我们过去出家人要求:出家要离家千里,干什么呢?先把亲疏因缘从我们心理上去掉,再视一切众生为亲人,你就有善巧了。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你要有所求,有所取舍,非无上道业。念南无阿弥陀佛,法界同生,光明遍照,这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本来功德。
释迦佛在《阿弥陀经》上讲何为阿弥陀——彼佛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是故号为阿弥陀。这个讲的都是同等利益,平等利益,清净利益,本来就是大菩提心。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南无菩提心,就是运用菩提心,运用平等智,运用这种功德。所以不假修持,自得善利。直接得很,远离爱憎,不离亲疏成就无上道业,舍弃差别,直归平等觉!
十、普觉菩萨启教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
上面讲四相,现在说禅病。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佛法的确是使我们得一个大安稳,大休息,大利益!
“普觉”,这样的名词多好啊!
世尊!末世众生,
末世众生,讲我们这个时代。
去佛渐远,贤圣隐伏
到我们这个时代,贤圣少有出世,这是必然的。
邪法增炽
这不是我们说的,佛在经典上都是这么授的记,是这个时代的象征。
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
这都是要命的地方,这都是我们下手的地方。越讲越直接,把一些理论的东西,慢慢都筛完了,现在干脆直接给你讲怎么做就对了!
令彼群盲
不是骂我们,人不获大般若之智、平等智,两眼就是盲,睁着眼睛看不见路,鬼打墙。
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
普觉菩萨,哪个普觉啊?哪个菩萨呀?问问自己。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谘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
何为无畏?知道依什么样的人学法,学什么样的法,怎么样修行,去什么样的病,发什么样的心,这就是无畏道眼。把这些都搞明白了,你的确能生无畏。为啥呢?不堕邪见故,不走邪路故,成就正果故。这样的文字,的确对我们末世众生太重要、太重要了!
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住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什么叫现尘劳呢?生活在这种烦恼的末世,与末世众生同一运作。《楞严经》讲四种清净明诲,佛呵护诸阿罗汉、诸大菩萨,亦是这样的住于末世,对众生实施教化。
示有诸过
并不是完人出世了,不是,还有种种的过失,但是主要的因缘是赞叹梵行,对种种清净行持赞叹。
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即不令众生破威仪戒。有些人说没有戒,跟这个是背道而驰的;有的人说,做什么,随便做什么,甚至佛法,都是背道而驰的;这不叫善知识,是剜人眼目。这个要依经教,若不依经教根本没有个标准的。
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我们都知道,出家人的戒律都是威仪戒、三聚戒。末法时代的人一般要没有律仪,没有威仪摄护,自己说自己有佛法,早已不知骄慢、狂妄到哪里去了。
释迦佛反复说,“我灭度之后汝等依婆罗提木叉为师,此是汝等大师,如我住世无疑”。但是现在人说没有戒、没有佛法,就要灭释迦佛。释迦佛说,汝等以戒为师,现在人说没有戒,就是扼杀我们的师,使我们学法无由。
末法时代最强的,就是这样的一类魔眷属,先破佛法的根——戒根。为什么呢?戒为无上菩提本!若丧失菩提心一切善法都是魔业,《大方广佛华严经》反复讲这句话,说丧失菩提心一切善法也是魔业。那你怎么护持住菩提心呢?戒律是菩提之本、菩提心之本。现在人欲灭佛法,先要剜根本啊!
末法时代,这样的眷属——波洵眷属,用佛法、相似佛法来害人眼目的人极多、极多。象在密教来说,无论哪一类的菩萨修持,以哪一类的因缘修持,不依别解脱戒——七众解脱戒(编注:菩萨戒是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众戒之外的别解脱戒,它涵盖了七众戒;又超胜了七众戒)你都不能出离生死苦海,这是决定的,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但现在许多学佛法的人,一张嘴根本不要戒,说我心里干净就对了,你干净个什么?自我标榜我相,爱憎分明就是干净?破佛律仪,看人持守律仪,就说人是小乘,说人被戒缠缚,种种诽谤就现前。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得很简单。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
现在学佛法不要根,但求末梢,不要律仪、不要戒律,单去求法,不知道法必然建立在戒律的因缘上才能行持,若不如是无法可行,皆是邪法罢了。若没有戒律,佛法如何区别于外道?我们好好地审视、审视。
戒律有威仪戒,有摄善法戒,有摄众生戒,从根本上一说,都是无差别的。摄众生戒,主要是菩萨戒所显发。摄善法戒主要是我们的本分戒,好比说居士有居士戒,在家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有出家菩萨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奴各自有各自的戒律。这种戒律就是各自的本分。这种本分,依本分而行,可以生种种善法,使众生远离诽谤。若不如是,法益无由、解脱无由,你怎么能生善法呢?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狂言狂话:我不要戒,我不受戒我也有戒,狂得很。
佛法不是这个,佛法不是骄慢的东西。佛法是真打真的,平平等等、清清净净、光光明明的,无有高下,但这决定于严格的戒律行持才能发明的。那你说我不要戒能不能发明呢?不要戒,本具戒的人那是大善根人,这样的人有没有呢?不具戒而不出其规,还是行戒。
藏地有活佛,有喇嘛,他们转世之后,还要严格地施教。这次去丽江,见一个活佛,这活佛已经转世十世了,我们就问过这个事情,我们不太知道藏地转世的因缘,请他给我们讲讲这个转世施教的因缘。他说,进寺简单得很,先磕个头,念个什么,磕个头,拿个鞭子打你,往死里打,管你活佛不活佛,你过去的善根是过去的善根,这一生还得好好从头学起,一点都不差!他们五六岁、七八岁就被选为这种因缘,就来施教,严格得很!许多活佛都不干,不愿意干,说活佛不如修行,太苦了,就是这个意思。后面的一般都看到他们荣耀了,给他磕头供养,不知道他受的因缘、行持的因缘,他们都用过功夫的,受了些苦难。
但我们汉地狂妄的人多、自…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