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满足菩提及大涅磐。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
这话真是惊天辟地呀,一切众生皆证圆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证佛道,这个地方一切众生皆证圆觉。佛于此作狮子吼,唯佛能宣化这样的甚深教诲,听到这样的话真能毛骨悚然,那真是真正善根成熟者,若不如是,自己需要审视自己的。
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
要是知道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就象我们知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法界得度,也就是法界同生,法界成佛,法界光明,法界无碍。这是诸佛亲证光明之地啊!也就是说的佛的果德回施、三身回施、利益回施、圆明无碍的回施,最彻底的真实教化。
如《无量寿经》说的,欲惠予众生真实之利,这个真实所在,真实的功德,就是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若能深知此语,真是不可思议!因此能发起如来因地法行,净土一法,亦复如是,的确是最上乘教。所以过去净土法门的祖师、其他教的祖师也这么说,净土法门是圆中之圆顿、了义之了义了义教、径中之径!很少人能甚深地思惟这种教化因缘,知道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殊胜!很难知道的。那怎么办?佛再从其他地方给启发。
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就象阿弥陀佛发的愿一样:“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俱来我刹中就是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那就是皆证圆觉,本来是这样子的。
佛的愿望,佛成佛之时,知道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这话真是撼天动地,我现在真是感觉大地震动,大家在这个地方要审思的,在这个地方闻到生大怖畏也是好的事情,若无动于衷,我们要审视自己是不是在学佛?要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在运用佛法呢!
以前我看《无量寿经》,说有人读此经典毛骨悚然,痛哭流涕,此人从善道生,若不如是,或者疑惑,或者诋毁,不生欢喜,此人从恶道来。我记此人从恶道来。我以前老感觉我从恶道来,后来读的多了,真是毛骨悚然,痛哭流涕,这是佛启发我们善根的一种因缘。我也是强借这个因缘希望能启发一下。
“一切众生皆证圆觉”,真正知道净土法门的人,于这句话不得利益是不可能的,与这句话的真正的内涵会相应。
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佛的果德回施就是这句话——一切众生皆证圆觉!一切法的修持皆依大愿为标心立向的最初方便,若不能标心立向,一切法益无由建立。
依善知识的种种教化,是有渐顿的。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
所谓的大圆满回施,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这在佛教的教诲中是甚难遇,甚难得的。
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这就是究竟圆觉的回施,就象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一样,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俱得佛的金色身,俱以大悲心度群生,所以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这样利益是普等回施的,都是最上乘的回施、最上乘的摄化、最上乘的给予。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
很少人愿找恶人为伴的,大家都希望遇到善友,包括恶人也想遇到善友,就是恶人也不喜欢恶人,恶人也喜欢一个平和的、踏实的人,再暴虐的人也喜欢平和的人,这是普遍的现象。
是则名为外道种性
但是要是遇邪见者,未得证悟。这会堕入外道种性,因为知见是相互影响的,这个地方我感触特别深。我们末法时代,五浊恶世,恶友横行,邪见炽盛。若无净土法门之摄护,我们只有逃之夭夭啊!若是没有圆教的真实功德回施,这个世间太可怕了。
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在这个地方,众生的堕落皆因邪师而引发。末世时一般的自误还不算什么,误他就太可怕了!因为末世的人心性衰微,不知去向,所以邪师引度于人也特别容易。现在不管是哪一个阶层的人,都比较脆弱,特别容易受邪师的误导,因为邪师也是多承众生的妄想心性的需求,给予妄想之法,狂妄自大之法,特别容易满足。
是名众五性差别
显现众生五性差别的这种说法,把它区分为五类。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
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城。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
众生唯依爱欲,生存于世间作取舍,菩萨、佛皆是以大悲,这差别大得很!一定把此处看透。
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佛、菩萨皆因愿力而住世教化,显现随顺因缘;我们众生皆因爱欲而住世的。爱欲与愿力的差别是极大、极大的:愿力是为接度一切众生,化令众生成佛;爱欲是自己的占有,变化的占有,扭曲的占有,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这个地方我们能看得清楚,那这篇文字也就能发明启用了。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这是引导我们发愿的,因为我们现在的人很少会发愿的。像文殊菩萨在我们的晚课上发愿:“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引导我们发愿,帮我们发愿,让我们来习这个愿,让我们来依这个愿而行,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现在的人学佛没有大愿,没有愿护!把愿一断,下面学佛无由,不标心,不立志,就无有去向,就会茫然。我们经常听到人说,我不知道我干什么好,没有大愿,没有愿护,我们的晚课每天都那样念——“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干什么?指导我们行为的。现在的人一张嘴就是我怎么样怎么样,我有多大的善根,我有多大威力,我有多大的神通,我有多大的本事,不光为自求,还要炫耀自己,有一夸十,为什么呢?就是不知道菩萨的愿!不知道菩萨的志向!不知道什么叫智慧?什么叫愚痴?愚痴就是有我、我所,炫耀自我;智慧是无我、我所,但饶益有情。差别极大 !在这个地方不容混淆!
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于二乘
外道是不能了生死的。二乘,但得自利,断灭大悲。
依愿修行
就是修无上乘,所以文殊师利菩萨的愿是最明确的愿了:“我今发心,不为自求”——就是断的理障与事障的方便;“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这都是从事上来阐述理的;“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诸佛亲证之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这是大智慧所见,诸佛所证,依这样修行就是会随顺如来觉性,发起现前的功用,即生得以成就。若不如是,搞情爱、搞是非、搞斗争,津津有味,轮回无穷啊!
渐断诸障
诸障即理、事二障。
障尽愿满
障尽者,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法界同成,同得饶益,一时同得的利益,也就是无碍之根本所在。因为无有差别也就无有障碍,此处不可言说,大家应真正地实践,否则,无有意义,无有利益!
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这个“域”就是广大的区域、自在的区域、解脱的区域、休息的区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