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门虽是方便,但因一生补处之故,历代净宗大德亦称其为究竟圆满之法门。所以若从尽一生而至补处来说,是究竟圆满之法门。但若从在极乐世界达到补处位所需的年代久远来说,此法门是为方便法门。
问:如何看待加持力?
答:加持力是有的,而且是千真万确的。加持其意为:护念、加护之意。意谓如来以不可思议力护佑众生。加,是外在附加的意思。持,是任持(任运自持清净平等之心)等持(是与外来的加持力要有等同诚敬之心)护念之意。力,是能力、力量之意。要得到加持力,就要有与加持力相应的心,若成就者为你做加持而你却对他无有信心,则不会得到加持。佛陀及一切成就者证量到了宇宙的空性,他们都可以任运宇宙间的能量,对有缘或者能与他们(佛陀、大成就者)相应者,给予殊胜加持。宇宙间的能量可以幻化一切的,同样我们的身体也是宇宙空性的幻化,若有情众生能与宇宙空性相应,就可以任运空性中圆满的能量。在佛经中我们经常看到佛陀为弟子们摸顶加持,佛陀是以他慈悲心的力量为弟子做加持。
其实,一切缘起法皆有其缘起之力,例如:一把菜刀就具足切割等作用,但是它的作用是相对于同等缘起事物才具足的,若非是同等的事物就不见得具足这样的作用,若用菜刀去切割虚空肯定就不会有作用了;在我们佛教胜义谛的观点中讲一切法都是虚幻的,但是这些虚幻假法在相应同等的缘起法中就会有它相应的作用和力量,如上所举之菜刀一样。若修行佛法者通过信心和祈祷等方法和佛相应,那么就可以感受到佛的加持。加持力的存在与否,关键是你承认不承认万物的作用力,既然万物都有各自的作用力,那么佛和菩萨们怎么会没有呢?譬如,一个贫穷者(譬如凡夫)无力致富,但后来这个贫穷者却想办法和世界首富(譬如诸佛菩萨)拉上了关系(如以诚信等祈祷),那么这个贫穷者必然会因此而获得富翁亲戚的帮助而脱贫。
在近几年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让敦珠法王和十六世DB法王对一杯水做加持,加持后结果表明这一杯水的矿物元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没有加持的时候增加了好多的有益身体的元素。佛教的咒语是宇宙的能量符号,所以若能持诵相应就可以聚集很大的能量,以此能量可以给别人做加持。
然而,密宗以“加”为加被之义,“持”为摄持之义。谓加持即表如来之大悲与众生之信心。亦即佛日之影现于众生之心水中,称为“加”。行者之心水能感佛日,称为“持”。并谓佛与众生之本性原是平等而且圆融,因此,如来之大悲大智应众生之根机而加被之,众生则受如来之加被力,两者遂能相应一致。此称生佛加持。又,行者依阿阇黎受灌顶,修三密妙行,使本尊之三密与行者之三业互相摄持,此称三密加持,或称三密瑜伽。后来亦有将加持转指消灭罪业或清净供物、香水、念珠等的咒禁作法。又,佛之威神力加持祈祷中之修行者,亦称加持,一般称此为加持祈祷,如祈安的带加持、消除亡者之罪的土砂加持即是。
问:大修行者能代替众生消业吗?
答:佛说定业不可转也,对于生老病死等定业是不可以转的。所谓大修行者代众生消业,是能代替众生受不定的业力,而不是定业。
问:念佛必须打死七吗?
答:这种念佛法在净土宗是有的。但是这种打饿七的做法是要有次第的,不是随随便便地就可以。一般来说是以七天不吃饭为一期修法的圆满,若超出了七天就是不对的。这个期间共需二十一天来完成。前七天是前行,中间七天是正行,后面七天是后行。在开始的头七天要逐步减少饭量,到第七天时就可以完全将饭食断掉。从第八天到第十五天就只能喝水不能吃饭,最后从第十六天开始吃一点稀饭,然后逐步增加,到期满时就要恢复原来的饭量。这样就是圆满如法的饿七修法。念佛也不见得就要非打饿七,这是要看修行者的意乐。不过若能这样修一下也是很好的,在打饿七的期间行者会体会到一些平时体会不到的东西。切记不可时间过长,时间太长会损坏身体的。过去在各大丛林里都是按照以上所说的方法打饿七的。(在弘一大师年谱里记载着他在杭州跑虎寺打饿七的经过,我们可以参照整个打饿七的规矩)
问:请问我平时念佛老是提不起正念,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念佛提不起正念有两种可能:一、业障显现,有时念佛者虽然念佛很精进可是没有什么效果,心中老是妄念纷飞,用尽了方法都不起作用,这样就是业障的显现。若是这样,就要先修忏悔法把罪业忏悔掉;二、念佛方法不对,现在佛教界念佛的人很多,可是真实掌握了念佛方法的人很少,念佛四十八法有好多摄心的窍诀。若想念佛得力,就要观察自己念佛的方法对不对,还有要观察自己有没有修法的业障,若了知了这些就可以施法对治了。
问:修行必须按次第修吗?
答:是的。其实不仅是佛教的修行要按照一定的次第修学,即使是这个世界上做任何的事情都有一个次第。如:平时做饭炒菜,放油盐、作料、蔬菜等也是有先后之次第的,若颠倒炒菜的次第乱来,就会使做出来的菜很难吃。世间法的各种知识的学习也要遵循次第,不可能连小学都没有念的人就能学习博士生的课程吧?佛法和世间法相比,则佛法更是甚深,所以若修行没有次第错乱而修,就很容易会走入邪道。尤其,佛法非常甚深难懂,若不遵守修学次第,而进行闻思修,则纵然你是比较聪明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通达实证佛法。所谓:闻思修,戒定慧,信解行证这都是修法次第。所以修行佛法就要有次第地修学。
问:佛教对于算卦看相阴阳风水等如何看待?
答:佛法是改造命运的殊胜方法。阴阳风水等都是一种窥视运数的方法,它虽然能窥视运数,但是没有究竟改造运数的方法,所以佛教是不赞成去搞这些的。俗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佛家承认命数的说法,但佛家是要改造命数超越轮回的,所以我们学佛者不可以学这些和信这些的。
若行者是为了寻找到一处容易成就道业的地方,而抉择风水的话,那么就可以依据我们佛经中所讲的方式去观察,如《大梵天王内秘密经》中就列出了四十二种择地之法。
请问法师:请问“瑜珈”是什么意思?
答:[瑜珈]简单地说就是禅定止观之意。若广说,如《解深密经》卷三分别瑜伽品所述,瑜伽即以奢摩多(止)、毗钵舍那(观)为其主体。就中,“奢摩多”以无分别影像为所缘,令心极平等寂静,“毗钵舍那”以有分别影像为所缘,于所知义中周遍观察;又,于见道方面,止观双运,以一切法事边际为所缘而证得之,于修道方面,更进修止观平等,至佛果而以所作成满为所缘,始转得清净法身。此谓以止观为主之一切观行,即称为瑜伽。
问:请问结缘和了缘的定义何在?
答:[结]是结交之意;[缘]是缘份之意,而缘份是有好多种的。如:善缘和恶缘。我们佛法中讲的结缘是广结善缘。以自己的一颗爱心去帮助别人和他们结一个善缘。[了]乃是了断、了结之意,也就是说把以前结的业缘都了断干净,这叫了缘。
问:个人修行和大众集体修行有什么不同?
答:一般的初学佛者和大众共修比较好些,因初学者在大众共修中可以向他人学到东西,也可以通过共修而看到自己的缺点。初学者因为定力不足且教理不明,所以要在大众的共修中才能很好地改掉习气毛病,而且亦能增长见闻和智慧。已经对教法和修法窍诀都能掌握的行者,就要去依止于清净处闭关修行。所以已经入道的行者就要远离愦闹,而安止于静处修行。
问:听说修行佛法离不开善知识的引导,但是在如今的时代中如何选择明师?
答:所谓的明师:就是真实具足佛法修证而且通达教义的善知识,为善知识者还要具足广大的菩提心和清净的戒律,还能详尽善巧地宣讲教理,亦能以简捷的窍诀方式引导弟子。如《华手经》卷十云:“若有四法,当知是为善知识也,何等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者常能随顺教化。”凡具足此四种条件之师可称为明师,亦是具相之善知识,又如《涅槃经》卷二十三云:“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自己通达佛法教义,亦能如是修证,还能以慈悲心教化众生者即是明师善知识也。
所以,明师就是真正具德的大善知识。佛法深奥难懂,若没有善知识引导学习,纵然再有智慧也不会成就佛法之修证。若没有善知识为行者讲述佛法教义以及修行窍诀,行者虽经多时精进修学亦是很难成就道业。故佛说:“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之源泉,行者成就道业所有功德皆来源于善知识。”如《法句经》云:“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履绳,能挽拔汝等出生死故也。”
问:请问什么是专修和杂修?
答:所谓专修就是行者已经对自己修行的法门窍诀,以及戒律取舍都能如理受持,这时就要专修自宗一法而深入。如:修学禅宗之人,当获得禅宗善知识的印证后,就应当寻觅无人之处断绝一切世间外缘而闭关精修。再如:净宗行者,在具足了佛法基础正见和正信后,而且也对净土之念佛法门的各要诀掌握了,如此之时就当摒弃一切外缘,放下闻思的佛事,而一心闭关念佛,如是之修即是真正的专修。当今很多净宗行者,在自己并未具备专修的条件时,便不去闻思教法,学修戒律等基础教言,他们把这种行为称为“专修”,其实这不能叫专修,这叫盲修瞎练。
所谓杂修就是今天修一个法明天修一个法,而每一个法都没有成就,这样就是杂修。现在有好多的修行者都是这样。还有就是修法的主次不分明,颠倒了主次的地位。在修行中若是将主修的法和辅助的修法混淆而修,如此是为…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3 (照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