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2 (照光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净处,持佛号或是密咒是否有罪过?

  答:在不洁净处可以默念佛号或是咒语,但不可以出声念诵,如厕所等处。另外,有没有罪过,这要观待你自己是以什么样的发心在不净处念佛或是持咒的。

  

  问:善人求佛有感应,不知恶人求佛有感应否?

  答:恶人若是以清净忏悔心求佛消除罪业,亦是可以与佛相应的。若是发恶心或是贪嗔等心求佛,不仅不会相应而且还会遭到护法的严惩。

  

  问:诸佛有求必应。如有所求之事,又同时与某人所求之事正好相反,不知所求之事,能否各满其愿?

  答:若是所求均为善愿,则必定各满其愿。若是所求是不利众生之事,则不能满愿。

  在此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传说,在东海边上有一个土地神,他每天都埋怨自己的福报不如东海龙王。因为在东海边上的人们对龙王是情有独钟,所以信仰龙王的人就超过信仰其它诸神,因此每逢节日都要给龙王上供,而很少有人能想起给土地神上供品。土地神虽然是一方神灵,但是经常得不到好的供品。他经常去东海龙宫和龙王聊天,每每看到龙王享受大批的供品,自己心里总不是滋味。

  这一天,土地神又来龙宫作客,在谈话中就说起了各自的感受。

  龙王说:“我每天都忙死了,当这个龙王真麻烦,我真不想当龙王了!看您老兄多么自在啊!”

  土地神听完后说道:“您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每天有这么多的人都供奉您,而且还能享受数不尽的美味供品,这样的生活多么美好啊!您还说当龙王麻烦,真想不通您怎么会这样想?要是换成我的话,高兴还来不及呢?”

  龙王一听土地神之言,忽然心中灵机一动说道:“既然您感觉当龙王好,我们不如暂时换一下位置如何?您来替我当几天龙王,我去替您当几天土地神,不知您意下如何?”

  土地神闻言十分欢喜地答道:“如此甚好!”

  二位神仙就这样达成了私下调换几天职位的协议。龙王到土地庙当土地神,土地神则留在龙宫代替龙王。

  土地神初当龙王,看到眼前数不尽的美味供品,心中十分高兴,当下就准备享用。正在这时,他从龙宫的一面宝镜中看到一个农夫模样打扮的人走进了龙王庙,上了一大堆的水果供品,这时土地神心想看来今天我能享用更多的供品了。他刚想到这里,就听那个农夫在龙王像前口中念念有词地祈祷:“大慈大悲的龙王啊!祈求您这几天能给下一场雨,我们的庄稼快要旱死了,求求您发发慈悲吧!”农夫一边说着一边虔诚地磕着头……

  农夫走后,土地神心想“这有什么为难的,不就是下一点雨吗?这事儿好办!呆会儿我就让虾兵蟹将去降雨。”想到这里,就准备吃饱喝足了去降雨。哪曾想刚刚准备吃供品时,从宝镜里又看到一个村妇模样的女人走进了龙王庙,也如前一样上了很多供品。土地神心想“不知她又是为何事?”村妇上完供后就对着龙王像祈祷:“大慈大悲的龙王啊!小妇人今诚心祈祷您,在这几天晚上千万不要下雨,因为我们家是种姜的,这几天刚把姜从地理挖出来,晚上需要凉姜。希望您能保佑小妇人,不要下雨。”土地神听后就感觉有点为难,一个要求下雨,一个不让下雨,这真是不好办。

  正当土地神为难之际,在宝镜中又看到一个人走进了龙王庙。原来这个人是一个果农,果园中的果实都成熟了,但在未卖之前最怕刮风,若是刮起大风的话,满园的果子都会掉下来而烂掉。所以他今天特来祈祷龙王在这几天中不要刮风。

  果农刚走,接着又进来一个船夫,船夫今天受他人雇用,要随客商出远门。但是这几天一直都是风尘不动,若无有风的话,船夫就很难行船,故船夫特来祈求龙王这几天给刮一点风。

  土地神这时感觉十分为难,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各满所愿。在无有办法之下,他只好去找龙王。见到龙王后就把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龙王听后大笑:“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把您难住了呢?”土地神言:“这样的事情还简单吗?我倒是很想听一下您是怎么处理类似这些事情的。”龙王说道:“这有何难,您听着:风从船头过,绕过果树园。白天下雨晚上晴,不误村妇做营生。”土地神听后,心中十分惭愧,他明白了一切众生在各自不同的境界中,就有不同的智慧。他从此不再会埋怨自己没有福报了。

  一个龙王尚且有这样的智慧,那么身为万德庄严的佛陀难道不能应一切众生之求而给予救济吗?

  

  问:诸佛菩萨有求必应,如果在一时中有好几件事情求佛,不知能否皆得感应?

  答:诸佛菩萨皆以大悲心时时观照着众生,若有众生心中对佛生起一念净信,而希求于佛陀加被,佛即会令此人所求如愿。经云:“法界中一微尘之变化,佛陀皆悉知悉见。”法界内所有有情众生心中所生之念亦是悉知悉见,佛陀能于须臾顷应诸所求,满其心愿。

  但是若欲与佛菩萨相应者,必须具足以下条件:第一当具足百分之百的虔诚心。第二当具足善心。若具足了此二条件,则所求皆应也。

  今见世人求佛者,皆不具足此二条件,故难得佛菩萨之加被也。非是佛菩萨不慈悲不灵验,而是自己没有具足相应的条件。

  

  问:修显教净土宗与修密教净土宗之功德有无差别?

  答:入密乘后再修学净土宗,其功德要大于在显教修净土之功德。因所守持之戒律不同,故功德亦是不同。入了密乘的行者要守持金刚三昧耶戒,此戒超越于显宗一切的戒律,囊括了佛教所有的戒律。又密乘行者在接受灌顶之刹那,因法力加持之故,消除了无边的罪业。如在显宗触犯了所有净戒,但事后发起忏悔心而皈投于密乘,在受灌顶之时一切破戒罪皆已消尽。入了密乘之人,若能守持密乘根本重戒不犯,则其人之身等于普贤王如来之身,其人之口等同于普贤王如来之口,其人之意等同于普贤王如来之意。虽身是凡夫,身实则已超越凡夫地。故以守持金刚三昧耶戒而修学净土,其功德要大于未受持金刚三昧耶戒修学净土者。

  另外,密乘里还有不共同的往生捷径法,如:“破瓦法、系解脱”等诸多方便之法。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入了密乘修学净土要殊胜得多。

  

  问:若欲求生净土,而显密兼修,如此修学,不知有无妨碍?

  答:并无有妨碍。但是应当把自己主要修持和辅助修持之法的次第调整好,如此即无有妨碍。若是无有主次而错乱修习,则为盲修瞎练也。

  

  问:经书上说:“念佛一心不乱,即能往生极乐世界。”但在家居士因事务繁忙,终日奔波,无暇修行,如未到一心不乱之境界,不知临命终时能否获得往生呢?

  答:念佛虽未到一心不乱之境界,但已达功夫成片者,在临命终时亦可获得往生之成就。若连功夫成片都没有达到,则往生很难有把握了。但也有人虽在生前未获得念佛之功夫,但因善根深厚具足往生之因缘故,在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而十念往生极乐世界。也有人在中阴中往生极乐世界的,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所说的后者把握不大,故还是需要在生前就具足往生的功夫。

  

  问:在修行中拜一位根本上师好,还是多位好呢?

  答:首先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根本上师。所谓根本上师者,即是能令自己了悟以及证悟自性之上师。除此之外,还有灌大圆满顶的根本上师,传大幻化网密续传承根本上师,但令自己了悟自性或证悟的上师为最根本的上师。普通的上师可以有多位,但最根本的上师只局限于能令自己证悟的上师。若在一生中遇到多位为自己开启自性之上师,则这些均为根本上师。例如:第一位上师令你证悟初地菩萨的境界,第二位上师令你证悟初地以上的境界,那么这两位就都是根本上师了。

  

  问:一切众生若见到密宗喇嘛,若生欢喜,其功德如何?若生邪见分别,其果报如何?

  答:众生若能见到僧众之形象生起欢喜心来,则可种下解脱之因,更何况是修学密宗的喇嘛。若对密宗喇嘛生起欢喜心来,则将来因缘成熟可依密法成就解脱道之修证。

  若对僧众生起邪见分别有无量的过失,若诽谤、欺辱、讥嫌、伤害密乘行者,则必堕金刚地狱。

  

  问:密宗的双运与降伏是什么意思?

  答:关于密宗的双运与降伏等殊胜之修法是不允许公开讲的。现今大概讲一下,双运即是智悲双运,空乐双运之意。寂静之修法是为慈悲善根深厚的众生设立,而降伏法则是为了度化那些凶恶(如,魔众。佛陀既然是慈悲一切众生的,那么若没有降伏法就不能利益魔道众生,所以降伏法的出现是佛陀对魔众的大悲方便。)而因缘成熟的众生设立的。对此仅能做如是略说。未有入密乘者不可以听闻此等法义。双运及降伏等法非是凡夫能行持的,只有已经具足证悟的瑜伽士才能依此方便道而成佛。那些内心充满贪染的凡夫是绝对不可以修学此等法门的。

  

  问:修法超度亡者时,应该做什么样的观想?对于那些死亡已久,或已转生它道的亡人,修法超度能否得到利益?

  答:超度亡者有很多方法,所以每个修法都有不同的观想,不能一概而论,愚不知居士所问是哪个超度法,总的来说当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来为亡者念诵经咒或者是佛号亦可,但因每种修法的观想不同之故,故在此亦不能一一讲述。

  那些死亡时间已久的亡者,或者转生它道的亡者,若为其修超度法是可以令彼等亡者得利益的。若所超度的亡者投生在三恶道,则可依超度之力出离恶道之苦。若是投生在三善道中,则可依超度之力令其福德增长。话说回来,能否超度,或者能否令亡者得到功德,这都要看修超度法者,有没有超度亡者的能力了。

  

  问:世人敬神祭祖时,给以往之祖先烧纸钱,不知对鬼神有用否?

  答:纸钱对于鬼道众生来说是有用的,但若非是鬼道众生就没有用处了。在六道中只有鬼道才能用上纸钱,其它五道则不用纸钱。

  

  问:房屋住宅不吉祥,须修何法方能转凶为吉?

  答:若想转变风水运数,则可在家中供奉地藏宝瓶、度母宝瓶等,也可以挂一些特定的经幡,抑或是供准提宝镜…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2 (照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