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者怎么能深信彼所讲之法,就如一个病者对医生没有信心,又怎么会按医生的治疗方案而治病呢?若虽闻法而不精进修持所闻法义,则虽闻法亦无有实意,如病人虽遇名医,但不配合医生疗病,他的病又如何能好?所以闻法者具备了前三个条件后,还当起疗病想,如是而发起精进则必获闻法之实意。
问:在家居士能否吃葱姜蒜?
答:虽然在居士的别解脱戒律中没有要求戒除这些,但是这葱蒜乃是五辛之物,是属于魔王加持之物,因此修行人最好不食用!食用五辛之人读经、念咒、念佛都不会获得圆满的功德,在食用五辛后,七天中念经、念佛、念咒没有功德,所以这些五辛物是能障蔽修法功德的魔加持物。故《楞严经》云:“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问题中所提及之“姜”不属五辛之列,是可以吃的。
问:在家居士经常陪着僧众出去做佛事,这样如法吗?
答:如法不如法关键是要看这些参与佛事的居士发心如何?若是他们本着救度众生的悲心,而并没有其它名闻利养的发心,那么他们帮着出家人护持法会是如法而且有功德的。若其发心是相反的,他们跟着出家人去做佛事只是为了名闻利养,则其所作必然是不如法的,而且罪过很大。
问:在家人入住新居,一般都要请师父们洒净,请问这样洒净有什么作用?
答:洒净可以使修行人所在之处远离魔障,成为清净结界,使道场得以净化。但行此法时,须结印契,并持诵真言以加持香水,依法修持仪轨,如是所作则能起到净化道场的作用。但若非如理如法地行持,则洒净的行为等同虚设。如《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云︰“时彼仙人有神通力,随其所乐皆得成就。即持金瓶盛满中水,诣余好处洒水为界,告王子曰︰汝等可于此地安止。时诸王子奉仙人教已,即筑城壁止住其内。彼仙人洒水为界,因此立名为劫比罗城。”
在密宗中,修法以前,必当洒水以清净道场及供具。其后此法逐渐盛行,显宗的洒净也是由此而出现的,遂后就产生了种种洒净仪式。一般是诵《军荼利明王咒》加持香水,而以柳枝顺逆搅水使清,次洒香水于坛上之供具或道场内。至于柳枝搅动之方式,依流派而有差异。
又,此处之“香水”,是指含有白檀、沈香、龙脑等某种香的净水。此净水所含之香,依本尊、修法之不同而有异。
问:专修净土宗念佛的修行者,可不可以一边念佛,一边摇着转经轮?
答:完全可以。因为转动经轮具足很大的功德,若是一边念佛一边转动经轮,如此则可以说是福慧双修啊!《大水风轮续》云:“瑜伽士修持七年的功德,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于大一劫当中精进修习六波罗密,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于一大劫中听闻三藏四续的功德,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 转动经轮所获得的功德实在是难以思议,若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两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自身、口、意所有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如须弥山王般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与阎罗王同;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者,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转动十万周者,可速至观世音菩萨海会圣众处;转动百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回海中一切众生悉得安乐;转动千万周者,可令六道轮回众生皆得拔出苦海;转动亿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我等导师释迦佛牟尼佛说:“承此经轮威力故,一切善神护持、救护、解脱一切非时横死及痛苦,于子、财、享用、衣食、奴仆等无人能比。若言身语之善行无有超过此经轮力大者。”既然转动经轮有如是广大之功德,我等修行者又何必生这么多分别心呢?
问:学佛的人在屠夫家吃饭,双方会有什么罪业?屠夫的父母若是学佛者,那么能不能享用屠夫子女的供养?
答:一般守持清净戒律的行者是不会在造重恶业者的家中用饭的,尤其是杀业重的屠夫和妓女等。虽然在彼等家中用饭没有破失戒体,但是亦会为彼等恶业习气所障碍,若经常如是则在修行中会产生诸多违缘。彼等造杀业自然要感召杀之恶报。
屠夫之父母虽然可以享用子女的供养,但是作为学佛的父母当尽量地为子女行种种善行,修持种种功德为子女回向。子女孝敬父母是有功德的,但是彼等亦会依杀生而感恶果。所以孝敬父母和杀业的果报并存。
问:念佛用哪种念珠比较得利?
答:因为修法不同所以所用念珠也不同,修行念佛法门的人用红珊瑚、红玉髓、红玛瑙等红色的念珠最为相应。因阿弥陀佛在五方佛中位属西方,是以红色代表五智中之妙观察智,属于莲华部中之主尊,其法亦可归为怀业,故而用红色念珠比较好。
问:用念珠供佛了,最后自己还能用吗?
答:若是你已经发心供佛之物,日后自己又擅自取用,这是属于盗佛物,这已经在五戒篇中讲得很详细了。
问:供佛的水为什么要在下午撤下来?还有撤下来后如何处理?
答:我们修行佛法的人要上供下施,供佛以后的东西要布施给众生,让那些三恶道的众生和三宝结缘,所以要将供佛之后的饮食施食给鬼道和地狱的众生。另外,供佛要供新鲜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已经上过供的饮食一直供着,第二天要换新鲜的饮食来供才行。
问:在家居士能不能在家里施食呢?
答:可以。但是施食时必须要如理如法地按照仪轨进行,仪轨中所要求之一切观行都要做到,否则不是很好。
问:在念佛、念经、念咒、打坐时心中老是有妄想,如何对治这些妄想?
答:在修法中欲对治妄想,首先要从自己对佛法的信心着手。有的修行者各种方法都用尽了,但是都不能对治妄想,其原因是自己对佛法根本不具足真实的信心,因此纵然费尽力气去修法也不得力。若对佛法没有具足基础的信心,则再简单的修法也都难以相应;若是已经具足信心,则当观察自己打坐的方法是否正确。一般汉地的居士都是不懂得如何打坐禅修的,他们在修法时不注重调心之关键,这样肯定是不能调伏妄想了。正确的修行方法是获得禅定的关键;若信心具足、方法得当,还不能获得清净,则原因有两种:一业障涌现,二非人干扰。若为业障涌现则应当修忏悔法,消除这些障碍禅定的业障。若为非人干扰则当修忿怒本尊以及超度和供护法等法,遣除如是违缘。
另外,欲令心清净而得禅定,在念佛、念经、念咒时当令自心专注于所缘之境,纵然有掉散、昏沉等出现,亦只需令心专注所缘境即可。昏沉时,心念向上观想所修之本尊。掉散时,使心念向下行观。
问:在家人能证悟空性吗?
答:能不能证悟空性,并没有一定的身份差别,而是修行者能不能获得证悟的契机和因缘。只要肯精进参悟修行,在家出家都能证悟空性,但是若不如法修行,证悟空性便成了妄想。一切众生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众生皆有佛性,只看能不能背迷合觉,参悟本源自性。能悟自性则纵然是下根凡夫亦能成佛,反之则纵是世间智者亦不能成道。
问:如何能更好地生起世俗菩提心来?
答:欲想生起世俗菩提心来,当具足两种条件。一、巩固的正信,二、无误地了解众生和自己的关系。
若没有对佛法生起真正的正信,则无论怎么做都难以生起世俗菩提心来,因信为一切法门之基,若不具足则一切修法无从谈起;若具足了基础的正信,则当着重了知众生和自己的关系。世俗菩提心的生起关键,是在于知道众生在无始劫的轮回中,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如果行者不能将这个关键悟通,那么对众生就不能生起真正的世俗菩提心来。而这个生起世俗菩提心的关键,是建立在对因果缘起等法的深信不疑上的,故了悟因果缘起乃是了悟众生皆是父母的根本。一个不深信因果轮回的人,自然不会相信有无始劫的轮回,也不会相信在无始劫中六道众生做过自己父母。越是深信因果缘起的人,他必然能了知在无始劫中,众生都做过自己的六亲眷属,因此才能生起报恩的心来,而行饶益众生的行为。
所以,世俗菩提心的建立,必然离不开对佛法的深信和对缘起法的了悟。
问:在寺院里护法的居士,能否将大雄宝殿里的供果擅自给其他居士?若这样做了,接受者和给予者有什么样的罪过?
答:在寺院里护法的居士是没有权利将大雄宝殿的供果擅自给他人的,这样做是触犯盗佛物的戒。而接受者在不知道对方是擅自作为的情况下,虽然接受了他给的供果,但并没有过失。若是清楚地知道对方没有这个权利,而自己却安然接受,则亦有同样的过失。但如果是寺院的出家僧众通过羯摩后,赋予了这个护法居士支配供果的权利,那么这个居士就没有过失。
问:有居士活着时喜欢诵《无量寿经》,他死后家人就将《无量寿经》一起葬在棺材里,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这样做是有毁坏经典和触犯三皈依戒的罪过的。三皈依戒的三条做持戒中就明文规定,皈依法后,凡一切经文法宝都是皈依弟子恭敬供养之处,哪怕是经书中的一张纸亦然。若是为了亡者生前的爱好就将经文同棺而葬的话,那么一个学佛的人自然也很喜欢佛像,为什么不敢把佛像葬入棺中呢?
问:很多居士将经文请到家中,却是束之高阁而不阅读,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我们恭请法宝回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闻思其中的法…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1 (照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