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九章 以回向来密封

  第九章 以回向来密封

  九

  敬礼观自在菩萨!

  这些是观自在菩萨甚深实修教导,尊主之口传教导,且以回向来封印。如果你得到前面修法的教导,却不修持,就无法得益。

  在经典说:没有彻底禅修佛法,法性无法得见。看到水、听到水声,但不去喝它,就不能解渴。

  藉由听闻佛法、思考与修习,佛果是可以达到的。实际上,过去所有佛都是以此方式证悟,因此,我们为这个目标而回向。

  使自己成为适当容器修佛教显密教法的主要理由,是为了得到永恒的安宁。在密乘里,大圆满是最重要的,因为以此修法,我们可以直证佛心。为了得到如此的证悟,我们必须试著使自己成为恰当的容器。在此生,我们有可以达到证悟的因,现在绝对是修行的恰当时候了。假如我们手中有这个良机,而把它给错失的话,这就像扔掉一个如意宝,之后,又立刻去寻找另一个。当你得到真正的佛法时,以清楚、明了与纯净来修持,并持之以恒的修到底。当你修行时,丢弃傲慢感与自夸,因为证悟的其中一个品质是谦虚。单只是听闻外内前行、生起次第、“止”、“观”、大手印与大圆满是不够的。这些教导是需要修习才会有利益的。佛法所有次第---从小乘至大圆满,都有禅修;如果你没有修持,就不会领悟佛法的精要。

  《茎綑经》说:得到佛法却不禅修,就像虽然你把食物与饮料给予众人,但你自己却饿死了。得到佛法却不禅修,就像点数宝箱的珠宝,而一个开心的微笑也没有。

  《华严经》说:得到佛法却不禅修,放像聋乐师以音乐取悦他人,但自己却听不到。得到佛法却不禅修,就如渡船人承载他人过河或海洋,但自己却淹死。

  《茎綑经》又说:此佛陀真教导,不是只以听闻来成就。得到佛法却不禅修,就如那些无助的在大河激流中浮沉,却死于口渴的人。

  《殊胜决心增上经》说:自认为“我已经有成就。现在我该做什么?”的愚者,死亡时将经历痛苦。因为没有洞悉到深意,所以会有大苦楚。这是因为著迷于空话。

  学习禅修、但却耽搁实修的人,在死亡时时只会有悔恨。在那时,即使有一百个人在你的身边,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你,就算沮丧的捶胸也没有用。为什么如此的悔恨会生起呢?这是因为,你没有得到佛法精要。

  《大宝积经》说:大迦叶,是如此的,就像一些人在激流中浮沈而死于口渴,很多宗教信徒与婆罗门学习、了解很多法,但没有去除他们对贪爱、嗔恨与妄念的著述与纠缠。他们被如海般的佛法载著,却死于自己如口渴般的心结烦恼,以致他们趋往恶道。

  在西藏有某些喇嘛很有学问,别人都认为,没有人比他们更有机会成就佛果。据说假如

  你挤压一条蛇,它的足会伸出。同样的,大家认为,如果这种喇嘛被挤压的话,你会找到真正的知识。他们的大学识,虽然表面看像真佛法,但是当他们之中有一些人被挤压时,就显出只是为了世间八法。当他们被挤压时,显示出来的是五毒而不是证悟。实际上,是喇嘛自己的心结在挤压他们,而且暴露他们的真面目。在这种状况里,是佛法的错呢?还是个人的错?虽然佛法是五毒的对治,这些人却用佛法来增加自己的心结。他们介入佛法的结果是,学问只带给他们,更大的傲慢与妄念。

  《大迦叶问句经》说:就像一个在大湖泊中死于口渴的人,很多比丘在累积很多学识后,却没有消除自己的心结,结果转世入恶道。

  假如你不修行,佛法无法成为你心结的对治法。没有任何按钮即刻能够解除你的心结。你也无法把它们洗掉。佛法的要点是,帮助去除你的心结。佛法真的是解药。如果你去医院,但不肯接受治疗,即使有很多医生与护士,你不会得到益处。同样的,假如你不修行,你不会受益。

  《树装饰陀罗尼》说:一个听闻很多佛法、但没有修行的人,就像一个替别人算钱,但自己没有钱的穷人。

  《无生经》说:假如未彻底了悟心的自性,就算对经文有信心,你也无法像佛陀一样的证悟。

  《大集月藏经》说:如未了悟实义,熟悉名词术语是没有益处的。秋德番特卡与大迦叶都是以了悟四圣谛里每一章节、每一句的意思来达到阿罗汉果位。阿难能解释所有的经典,但他只达到预流果。[87]

  乌金仁波切说:如是,即使你认出自己明空的清新觉识,要直接体验它。如此修习,每一个人都能解说,无利钝根器的差别。虽然牛奶是奶油之因,如果未经搅动与过滤,奶油不会出现。同样的,虽然实际上所有众生的本质是佛,但不修行的话,众生不会证悟。

  假如他们修行,连牧牛者也会解脱。虽然,他们不晓得如何形容,但他们以实证来认知。当你嘴里含糖时,没有必要向别人形容它的味道,甚至连没有了悟的学者都是在混淆之中。那些晓得如何解说九乘的大学者,他们甚至就像没有亲眼看到远处发生事情的人一样。在当下,你与佛果之间是无距离的,而且当此被了悟,善行和罪障是会自解的。如果未了悟,任何的善行与罪障,都会导致你陷在轮回的善道与恶道里。

  所有认出、并现证自己明空清新觉识的人,会得解脱。没有任何藉口。你不能说你不够聪明。通常我们分辨高、中和低根器。但不管你的根器是什么,经由此特别修法,解脱将会得到。甚至通常视为社会地位低的牧牛人,也能得解脱。虽然,他们无法言传所证到的。当你嘴里有糖,你也许无法形容它,但实际上,也没有必要把那个味道形容给别人。

  成就者乌金说:假如体验并未以显相与心的关系来维持,甚至那些能以自己学识而传授“四难题”[88]的人,他们在中有过程中不会有护卫援助。即使他们手中有很多册甚深的教导,在中有过程中他们也不会碰到护卫。他们就像那些对糖的体验是,从视觉和想像得来的人一样,他们所需要的仅是以舌头来尝看看糖的味道。同样的,主文里所有甚深教法都该用于自心上。对藉一个因饥饿濒临死亡的人说:“你可以吃食物。”是无益义的,或说:“这个食物是烤干的大麦面粉做的。”并不能解除他的饥饿。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烤干大麦面粉、研碎,把麦粉做成食物后给他吃下。同样的,要战胜轮回,你必须把觉识的精要修法,用在所有的显相上。

  

  即使你曾经研读过最要义的教导,假如你不把修法用于显相与心上,在中有过程中,不会对你有任何利益。你不会得到证悟。从前行法开始,然后修前面所提到的每一个次第时,你必须把它们用于修法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觉识的本性上。

  加哇杨恭巴说:单只有大圆满法是不够的,一个人必须成为大圆满行者。我认为假如佛法论述比做是一匹马的价值,则通常个人的价值,连一只狗都不如。单只有概念上的了解,以及熟习佛法的字句,并没有益处。那些到老只是集中在虚饰辞令的人,所运用的辞语,就像一只喋喋不休的鹦鹉和一只鸟的吱喳鸣声一样。佛法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心流。不把佛法与心的面粉、水混合的话,就无法除去将个人与佛法分开的自大。佛法就像浮在汤表面的肺碎片一样,他们的言语是虚伪的。

  现在重要的是,不管你的了解有多少,依你的程度,把我解释的这些要点用在修行上。

  《月灯三昧经》说如此修行的益处:以祈愿了悟“法无我”而向荒野走七步的功德,远大过把所有三界众生带入十善业道[89]。

  藏文的“恭帕”(藏:dgon pa)有两种意思,荒野与寺庙。原意是僻静处,不受打扰的地点。在这个僻静处,一个人可以专心的修行。有时,一些单独的行者,会加入在深山野岭里的修行团体,而这个就称为“恭帕”。最后是越来越多的行者聚在一起修行,但即使他们有一万人时,他们的住处还是称为“恭帕”。在西藏如此大的团体里,一些人是真正的抛弃轮回、真正精进修行的。他们的确是住在“恭帕”里。否则的话,他们只是住在一个比丘城里。即使两个比丘是邻居,一个也许是住在“恭帕”里,而另一个则是住在城里。这是因为住在“恭帕”里,主要是跟内心有关,而不是一个外在的僻静处。

  《华严经》说:单只是说:“糖是甜的。”并不会有“甜味”的感受,如果吃它的话,你会发现它的味道是甜的。同样的,只是嘴上谈“空性”,不会有体验,但以禅修你可以体验得到。

  《真如揭示经》说:舍利弗,一个人禅修真如之相,一弹指的时间所得来的功德,远超过听闻佛法十劫。舍利弗,因此,尽力把真如三摩地传授给他人。舍利弗,所有跟随佛陀教导的菩萨,住于三摩地中。

  《大了悟经》说:只要一次进入静虑之门,远比你为三界所有众生舍命,还更有意义。

  《不可思议神秘经》说:祈愿迅速达到无上证悟的菩萨,不应该专注于文字上。那些想要为证悟而努力的人,应该集中在修行的要义上。

  《深意精要综合》说:完美佛在宇宙十方无法找到,因为心性就是完美佛。不要到别处去寻佛。

  《大解脱经》说:在佛法衰退期,如你希望回报胜者的善意,一刹那的静处所得来的功德,远大过为一千世界里的众生牺牲性命。

  《进入崇高经》说:在一课禅修空性所得来的功德,远大过供给所有众生,一生所需要的事物。

  有经典说:如你禅修空性,甚至死亡之神也不能伤到你,一亿个魔也不能伤害你。

  《般若波罗蜜多经两万五千章节》说:用一弹指的时间,来培养智慧的完美(圆行)所累积的功德,远大过向所有十亿宇宙中的众生布施,与协助他们修戒律、三摩地、智慧、解脱、现见解脱智、预流向和辟支缘觉佛的证悟。

  《月灯三昧经》说:能维持这个至高三摩地的人,可以达到菩萨的十地: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与法云地。

  《大宝积经》说:末法时代的众生,对佛法不会产生疑惑。单只有一刻的疑惑,也会导致轮回之力减弱。

  在末法时代…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九章 以回向来密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