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P14

  ..续本文上一页色,亦即名称。“目”,名目,在此为当动词用,即称呼之义。谓以名色(名称)来称呼行淫之事。

  【义贯】

  “云何”为地狱报之“十因?阿难,一者” 以宿世“淫习”炽盛发为现行,故以男女两根“交接”,男女染心会合“发于”互“相磨”擦之际,以“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身心“中发动”(此为预见之地狱相)。“如人”无故“以手自相摩触”,即有“暖相现前”。种子与现行“二习”互“相”炽“然”,由此“故”命终之后便“有”感得“铁床、铜柱诸” 地狱业果成就之“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 (称呼)“行淫,同名” 为“欲火”;而“菩萨见”淫“欲”心,“如”回 “避火坑”。

  2.贪习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注释】

  “贪习交计”:“计”,营计,此字含有营、谋、审、筹、酌、算等义。谓多贪之种子与现行交相营计。

  “发于相吸”:“相”,语助词,无义。此谓,因贪而吸取外物,欲为已有。

  “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中”,自心中。贪心属水,吸取属风,以“吸取风”吹拂“贪心水”,吹久即温度下降,结成坚冰。(故台湾俗语称人悭吝为“冻霜”,良有以也。)

  “二习相陵”:种现二习互相陵驾,则贪吸更增。

  “吒吒、波波、罗罗”:皆寒冰地狱之名。原为拟声字,状此等地狱中,寒逼罪人之苦声。

  “青赤白莲”:为此地狱中冻冽罪人之形色。

  “瘴海”:瘴疠之海。有瘴疠的山海之气,若人误吸之,必致殒命。

  【义贯】

  “二者,”若前世多“贪”之种子“习”气发为现行,种现“交”相营“计”,因而“发于”(产生)“相吸”之作用,“吸”收与“揽”取“不止,如是故有积寒” 而结成之“坚冰,于”自心“中”预现“冻冽”之相(此为寒冰地狱报相初萌)。“如人以口吸缩风气”,即“有冷触生”。种现“二习”互“相陵”驾,由此命终之后“故有”感得“吒吒”地狱、“波波”地狱、“罗罗”地狱、“青赤白莲” 地狱,诸“寒冰”地狱“等事”之业果成就。“是故十方一切如来” 皆“色目”(称呼)“多求”之事“同名”为“贪水;”而“菩萨见”自心“贪,如避瘴” 疠之“海”。

  3.慢习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注释】

  “慢习交陵”:“陵”,陵越。此谓,前世多慢之种习发为现行,而种子与现行交相陵越,恶性循环,故令人越来越骄慢。

  “发于相恃”:“发”,产生。“相”,相互。“恃”,倚恃。谓倚恃豪姓、财势等,而轻慢于人。

  “如是故有腾逸奔波”:以高慢故有腾跃、纵逸、奔驰之波状。

  “积波为水”:此为自心中预现地狱之现,亦即地狱初萌相。

  “如人口舌自相绵味”:“绵”,连,长而不绝貌;犹言不断地。“味”,品味。此谓,如人以自己的口舌,不断地自己品味。

  “因而水发”:“水”,口水。谓若自己口舌不断地品舐,自然会产生口水。

  “二习相鼓”:“二习”,种现二习。“鼓”,鼓荡。

  “故有血河”:“血河”,血河地狱。以下灰河、热砂、毒海等皆地狱名。

  【义贯】

  “三者”,若前世多“慢”之种“习”,发为现行,而种现“交”相“陵”越,“发于”互“相”倚“恃”,如诸豪姓贵族、阀阅之家,以财势而慢于人,念念驱“驰”其心欲往上“流不息;如是故有腾” 跃纵“逸奔”驰之“波”动于自心中现,且“积波为水” 之相(此乃地狱初萌之相)。“如人”无故以“口舌自相”连“绵”不断地品“味,因而”令口“水发”出。同样的,众生种现“二习”交“相鼓”荡,“故”于命终之时感“有血河”地狱、“灰河”地狱、“热沙”地狱、“毒海”地狱中之“融”及“灌吞”热铜汁等“诸”地狱“事”之业果成就。“是故十方一切如来” 皆“色目”(称呼、看待)“我慢名”为“饮痴水;”而“菩萨见”自“慢”心,“如避巨”海汩“溺”之洪涛。

  4.嗔习

  【四者,嗔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剉、剌、槌、击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嗔恚名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戮。】

  【注释】

  “嗔习交冲”:嗔习之种子与现行交相增进冲突。

  “发于相忤”:“发”,产生。“忤”,忤逆侵犯。

  “忤结”:忤逆之结恨。

  “铸气为金”:心火熔铸肺气而成金属之性。

  “铁橛”:“橛”,棍或柱。

  “钺”:大斧。

  “如人衔冤”:“衔”,含。“冤”,冤仇。

  “宫割”:去势,即阉割。

  “斩斫”:即斩首。

  “剌”:以矛或戟刺其身。

  “槌”:以棒槌笞其背。

  “诛戮”:诛杀屠戮。

  【义贯】

  “四者,”宿世多“嗔”之种“习”发起现行,种子与现行“交”相增进“冲”突,遂“发于相忤”逆与侵犯。“忤”逆“结”恨“不息,”即“心热发火”,心火乃烧“铸”肺“气”而成“为金”属之性。“如是故”于自心中现“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长“枪锯”子等凶器(此为于自心中预现杀相。)“如人”心中“衔”含“冤”仇,其面目上便有“杀气飞动”。以种子与现行“二习相”衔“击,故”于命终时便“有宫”刑阉“割”其势、“斩斫”其首、“剉”折其身、穿“剌”其体、“槌”笞其背、杖“击”其臀等“诸”地狱“事”之业果成就。“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称呼)“嗔恚名利刀剑;”而“菩萨见”自心“嗔”恚,“如避诛”杀屠“戮”。

  5.诈习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注释】

  “诈习交诱”:“诈”,谄诈。“诱”,哄诱、引诱。谓种子与现行之诈习交相增进诱引。

  “发于相调”:“调”,调弄。

  “引起不住”:“引起”,引心令起。“不住”,不能止住。谓机诈愈奇,愈能引人入圈套,而不知不觉,不能自己。

  “绳木绞校”:“绞”,绞结。“校”,交叉、互合。

  “如水浸田,草木生长”:如将水灌浸于田中,于不知不觉中,草木便发荣滋长。

  “二习相延”:“延”,延引。

  “杻”:系手之刑具,即手铐。

  “械”:缚脚之具,即脚镣。

  “枷”:困首之开刑具。

  “枷锁”:缚颈之刑具。

  “檛”:菙 (chuí)打。

  “谗贼”:以谗言骗诱人之贼。

  “豺狼”:“豺”,形如狼而较瘦,长约四尺许,性残猛。豺之四肢前长后短,狼则前后肢略等。

  【义贯】

  “五者,”宿世谄“诈”之种“习”发起现行,种子与现行“交”相增进“诱”引,乃“发于”互“相调”弄,“引”他人之心令“起,不”能止“住”,令人不知不觉入其圈套。“如是故有绳木绞”结“校”合之狱相初萌。“如”将“水”灌“浸”于“田”中,不知不觉中,“草木生长”于田。种子与现行“二习相延” 引,其人命终之时“故有”系手之“杻”(手铐)、缚脚之“械”、(脚镣)、困项之“枷、”缚颈之“锁”,更受“鞭”策、受“杖”笞、受“檛”菙、受“棒”击等“诸”地狱“事”之业果成就。“是故十方一切如来” 皆“色目”(称呼)一切“奸伪”之事,“同名”为“谗”言骗诱之“贼”;而“菩萨见”自谄“诈”之心,“如畏豺狼”而回避之。

  6.诳习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注释】

  “诳习交欺”:“欺”,欺诳。诳习之种子与现行交相增进欺诳。

  “发于相罔”:“罔”,欺罔。

  “飞心造奸”:“飞心”,飞动其心。“造奸”,造设奸谋。

  “如尘随风,各无所见”:调其所施之奸计蒙骗人之深,犹如于风中扬尘,可以乱人之视觉,令人虽面对面,亦各无所见。

  “没溺”:指沸屎地狱中受苦之事。

  “腾掷”:指黑砂地狱中受苦之事。

  “劫杀”:劫财杀命。

  “蛇虺”:“虺”,小蛇,或其首特异之小蛇。

  【义贯】

  “六者,”宿世多“诳”之种“习”发起现行,种子与现行“交”相增进“欺”诳,更“发于”互“相”欺“罔,诬罔不止,飞” 动其“心,造”设“奸”谋。“如是”于其心中“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等地狱之相初萌。其所施奸计之惑人者犹“如”扬“尘随风”四散,障乱视觉,令人虽对面而“各无所见”,任其诳惑。种子与现行“二习相加”,诳业倍增,其人于命终时“故有没溺” 于沸屎地狱、“腾掷”于黑砂地狱、“飞坠漂沦诸” 地狱“事”之业果成就。“是故十方一切如来” 皆“色目”(称呼)“欺诳同名”为“劫”财“杀”命,极为可畏;而“菩萨见”此“诳”心,犹“如践”踏到“蛇虺”,当受其毒噬而丧命。

  7.怨习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砾,柙贮车槛,瓮盛囊扑;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注释】…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