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论”。一时“彼世论者,有一弟子”,变化其身而“持龙”之“形像”,往“诣”帝“释”之“天宫”,“建立”其自所造声“论”之“宗”旨,作是“要”约言欲击“坏帝释千幅之轮”,且言:“随我”之立论若“不如”于你,则愿“断一一头,以谢所屈”负者。“作是要”约“已,即以”帝“释”所造论之“法”,举以问难,而“摧伏帝释”,以帝“释堕”于败“负”之“处”,彼世论弟子“即坏其”千幅轮“车”,然后复“还来人间”。
如是大慧,世间言论”,以“因”缘“譬”喻等巧饰“庄严”,虚伪不实,“乃至”连以“畜生”之形,“亦能以”彼“种种”不实文“句”趣“味”,来诳“惑彼诸天”众,“及阿修罗”,令其执“著生灭见,而况于”凡夫“人”,怎能不受其迷惑
”
“是故大慧,世间”之“言论,应当远离,以”其“能招致”众“苦生”起之“因故,慎勿习”学亲“近。
“大慧,世论者,唯说”现前“身”心见闻“觉”知之“境界而已”,是生灭法。
【诠论】
此节主要是举事例,以明世论之恶,不应习学亲近;若习学者,即连帝释之尊,都要被畜生以花言巧语迷惑,更何况是人而能不受迷惑
再者,世论者不现畜生身,而现人身,岂不更惑人
可见世论惑人之深。
【大慧,彼世论者,乃有百千。但于后时后五百年,当破坏结集,恶觉因见盛故,恶弟子受。
如是大慧,世论破坏结集,种种句味,因譬庄严,说外道事,著自因缘,无有自通。
大慧,彼诸外道,无自通论,于余世论,广说无量百千事门,无有自通,亦不自知愚痴世论。】
【注释】
“乃有百千”:乃至有百千种之多。
“但于后时后五百年”:于末后世时,后五百年;指第五个五百年。以正法千年,像法千年,“后五百年”即是末法时期开始后的五百年,因此即指第五个五百年,也正是指我们现在这时代:佛历二千五百多年时。
“破坏结集”:谓邪见将破坏正法。
“恶觉因见盛故”:以当世人之恶觉、恶因、恶见炽盛故。
“恶弟子受”:因此佛弟子之恶者,乃摄受习学外道世论。
“著自因缘”:坚著自已所创立的邪因邪缘。
“亦不自知愚痴世论”:亦不自觉知自宗所言乃为愚痴之世论。
【义贯】
“大慧,彼世论者,乃”至“有百千”种之多。“但于”末“后”世“时”(末法时)“后五百年”(佛历两千五百多年顷),世论邪见“当破坏”已“结集”之正法,以当世人之“恶觉”、恶“因”、恶“见”炽“盛故”乃为我“恶弟子”所习学摄“受”。
“如是大慧,世论”之所以能“破坏”已“结集”之正法者,为以“种种”巧“句”趣“味”,运用种种“因”缘、“譬”喻,文饰“庄严”,而“说外道”虚妄邪见之“事”,坚“著自”所创立之邪“因”邪“缘”,而“无有自”性宗“通”之道理,一味邪说,所以害正。
“大慧,彼诸外道”,以“无自”性宗“通”之“论”,只对“于”其“余”之“世论,广说无量百千”邪见“事门”,互相攻伐诋毁,莫衷一是,而“无有”一言及于“自”性宗“通”之理,“亦不”曾“自”觉“知”自宗乃为“愚痴”之“世论”。
【尔时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外道世论,种种句味因譬庄严,无有自通,自事计著者,世尊亦说世论,为种种异方诸来会众,天人阿修罗,广说无量种种句味,亦非自通耶,亦入一切外道智慧言说数耶
】
【义贯】
“尔时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外道”之“世”间言“论”,为以“种种”巧“句”趣“味、因”缘“譬”喻文饰“庄严”,而“无有自”性宗“通”之理,但于“自”宗虚妄“事计著者”,若如是者,则“世尊亦说世”间言“论”,亦“为种种异方”(他方)“诸来”与“会”大“众”,乃至“天人、阿修罗”等,“广说无量种种”文“句”趣“味”,而“亦非”是开演如来自证“自”性宗“通”之言“耶”
如此说来,如来“亦入”于“一切外道”邪妄“智慧”世论“言论”之“数耶”
【诠论】
此因世尊亦随顺众生根机,而说世间悉檀,以成熟、教化之,大慧因此疑如来之世间悉檀,同于外道世论。此为不解如来之世间悉檀其意不为世间,乃在第一义悉檀;易言之,如来以自证之自宗通,而出生种种悉檀方便,所谓:一切所说,皆为一佛乘故,非二非三,更何况是为世间贪著之世论,何能比拟于佛之无上说
【佛告大慧:我不说世论,亦无来去,唯说不来不去。
大慧,来者趣聚会生,去者散坏;不来不去者,是不生不灭:我所说义,不堕世论妄想数中,所以者何
谓不计著外性非性,自心现处,二边妄想,所不能转,相境非性,觉自心现,则自心现妄想不生;妄想不生者,空、无相、无作,入三脱门,名为解脱。】
【注释】
“亦无来去”:“来去”者,生灭也。谓我法中亦无来去生灭。
“来者趣聚会生”:所谓来者,为诸因缘趣向聚会而生。
“去者散坏”:去者则是因缘离散而坏灭。
“不堕世论妄想数中”:谓佛所说法实不堕于世论妄想计著之数中。“数”,属之义。
“不计著外性非性”:“外”,外法。“性非性”,有性无性,亦即有、无。谓不计著外法为有、无。
“自心现处”:谓了达自心现处所生之法,本离有无。
“二边妄想,所不能转”:“转”,动也。
“相境非性”:觉知一切外相外境非有自性,此即是境不生。
“觉自心现,则自心现妄想不生”:觉了一切诸法皆唯自心所现,则见自心所现之妄想实亦不生,此乃心不生也。
“空、无相、无作”:“空”,即性空。“无相”,即相空。“无作”,即无能作、所作,能所空;以性相皆空,故无作,能所空。
【义贯】
“佛告大慧:我不”演“说世论”;我法中“亦无”生灭“来去”,我“唯说”诸法“不来不去”。
“大慧,”所谓“来者”,为诸因缘“趣”向“聚会”而现有“生”,而“去者”则是众缘离“散”而现“坏”灭,以计实有去来生灭,故名世论;然而“不来不去者”则“是”如来所说之“不生不灭”,此乃我之自宗通:是故“我所说”法之“义”,实“不堕”于“世论妄想”计著之“数中;所以者何
谓”以我所说者,“不计著外”法之有“性”或“非”有“性”(而外道计著有无即堕妄想之数)。我所说法,乃了达“自心现处”所生之法,本离有无,故“二边”之“妄想所不能”动“转”;以觉知一切外“相”外“境”皆“非”有自“性,觉”了此唯“自心”所“现”,如是“则”彻见“自心”所“现”之“妄想”亦实“不生;妄想”心“不生者”,则证得“空、无相、无作”而“入三”解“脱门”,是“名为解脱”。(而外道世论堕于生死缠缚,我法乃为得大解脱,岂可说我法堕于彼邪论哉
)
【大慧,我念一时于一处住,有世论婆罗门来诣我所,不请空闲,便问我言:瞿昙,一切所作耶
我时答言:婆罗门,一切所作,是初世论。
彼复问言:一切非所作耶
我复报言:一切非所作,是第二世论。
彼复问言:一切常耶
一切无常耶
一切生耶
一切不生耶
我时报言:是六世论。
大慧,彼复问我言:一切一耶
一切异耶
一切俱耶
一切不俱耶
一切因种种受生现耶
我时报言:是十一世论。
大慧,彼复问言:一切无记耶
一切记耶
有我耶
无我耶
有此世耶
无此世耶
有他世耶
无他世耶
有解脱耶
无解脱耶
一切刹那耶
一切不刹那耶
虚空耶
非数灭耶
涅槃耶
瞿昙,作耶
非作耶
有中阴耶
无中阴耶
大慧,我时报言:婆罗门,如是说者,悉是世论,非我所说,是汝世论。】
【注释】
“婆罗门”:是梵语,义为净裔或净行。以自计其祖先为从梵天口中生,为梵天之苗裔,而梵天者,净也,故称净裔。又以其洁白操履,故称净行。婆罗门唯五天竺有,其他国无。婆罗门种有经书世代相传,从事其业,或在家或出家,自恃其学术而性倨傲。
“不请空闲”:并不先请问我安好。足见其我慢之盛。
“便问我言”:便遽然问我。这问,不是讨教,而是来问难的,欲以其学来驳倒如来。换言之,即是来“挑战”辩论的。这种风气在印度很盛。
“瞿昙”:又释为乔达摩(Cautama),为释尊在俗家之姓。释尊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直呼佛在俗之姓,是很不礼貌的。
“一切所作耶”:一切法是梵天所作耶?
“是初世论”:是第一种世论。
“一切因种种受生现耶”:一切皆由因缘而有种种受生现耶?
“有他世耶”:“他世”,后世。
“一切刹那耶”:一切法是刹那生灭耶?
“虚空耶?非数灭耶?涅槃耶”?:此即问三无为。“非数灭”,即非择灭。谓一切法皆归于虚空耶?或归于非择灭?或归于涅槃?
“作耶?非作耶”?:一切法是作成者,还是非作成者?
【义贯】
“大慧,我念”过去某“一时,于一处住,有”一习“世论”之“婆罗门来诣我所”,并“不”先“请”问我“空闲”安好否,“便”遽然“问我言:瞿昙,一切”法是梵天“所作耶”?
“我”当“时答言:婆罗门”,若言“一切”法是梵天“所作”者,则“是初世论”(第一种世论)之言。
“彼复问言:一切”法“非”是梵天“所作耶”
“我复报言。”若言“一切”法“非”是梵天“所作”者,此“是第二”种“世论”。
“彼复问言:一切”法是“常耶?一切”法是“无常耶?一切”法“生耶?一切”法为“不生耶”?
“我”当“时报言:”这些“是六”种“世论”。
“大慧,彼复问我言:一切”法是“一耶?一切”法是“异耶?一切”法是“俱耶?一切”法是“不俱耶?一切”皆由“因”缘而有“种种受生耶”?
“我”当“时报言:”此“是”第“十一”种“世论”。
“大慧,彼复问言:一切”法是“无记耶?一切”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