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相比,甚至连杀头之痛都没那么痛:如果把一切痛受分为十级,则产痛是第十级,因此生产之痛,是世间最巨大的。此外,生产还有生命的危险,即使到现代,也还不能免除。第四,产后也一样恐惧、担心。通常胎儿一出生,妈妈就会马上 检查他的十个手指头与十个脚指,再看看五官、身体有无残缺等等。「生人者」是这么辛苦,而「被生者」苦不苦呢?胎儿即使不能说是比母亲遭受更大的苦,却也是非常苦的。胎儿如何苦呢?
第一,十月住胎,有如被关禁闭十个月,昏天暗地,彷佛被关在地牢或防空洞一般,乌漆麻黑、湿湿搭搭的。因此,人未出世,即先受十月牢狱之灾。此外,佛在经上说,如果母亲走动快一点时,胎儿就有如受到地震的撞击一般;母亲吃冰或冷的束西时,胎儿马上有如堕入寒冰地狱一般,其苦难当;母亲如暍滚热的汤,胎儿立时就像处于热地狱中一样;母亲若于怀孕中依然与配偶行房,彼时,胎儿即有如受万箭穿身一般,痛苦万分。附带讲一下,如果怀孕中不行房有什么好处?以前在达拉斯,有位学佛的女众,她在怀孕时,我教她要念『 地藏经』 ,她便依言而行。若有女人怀孕中念『 地藏经』 ,其胎儿便会顺利安产,「好生、好养」,而且生出来会很庄严,就像个小地藏王菩萨一样;也不会夜啼,亦不会哭闹。而且很奇怪的是,这位女居士说她分娩前十分钟,才从医院的停车场,自己走进医院去;进产房后三、五分钟,孩子就很轻易地生出来了。并且她的孩子出生时非常干净,不像一般胎儿出生时都血肉模糊;为她接生的医生、护士都非常讶异― 没见过胎儿那么干净的;那完全是她遵照佛所教敕的(『 父母恩重难报经』 ),怀孕以后就不再行房,所以胎盘中血气不会混乱,因此胎儿出生也就非常干净。现在再回头谈「被生者」之苦。
第二,胎儿出生时非常苦:要出母体时,幼嫩的肢礼被挤、 被压、 被拉,十分辛苦。
第三,刚出母体之际更苦:由于环境骤变,外界气温陡降,非常寒冷,又没穿衣服,所以胎儿一时受不了,就哭了起来。有的文学家或哲学家说,那是胎儿知道人生太苦,所以才哭的;其实不然,那纯是生理自然的反应。由以上所论可见:「生即是苦」―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人者」与「被生者」两者皆苦。而我们众生却常把「生」当作是桩乐事,且是人生最乐的事,岂不「颠倒」?又,以佛观之,这种「颠倒想」是由于无明贪爱,所以佛教徒实在不应庆祝生日,更不应开「庆生会」;每逢生日那天,反而是应该要好好忏悔的;忏悔什么呢?忏悔自己由于前世没修好,所以今世又来受苦受难了。为佛弟子要这样子来面对「生」的问题,应作如是观,如是解,如是了达,才是正观、正解、正通达;如果能如是正观、正解、正通达人生世象,则很多事都容易解决。顺便提到,曾有人说他怨他的父母「没得到他的允许就把他生卜来!」世俗人中有不少人这样想。然而依佛法来讲,则是大谬不然:因为到此世问来出生,是我们自己要来的,但也非完全是「自愿」,而是身不由己,是被自己的业力牵引而来的;所以实不能怪父母把你生下来,甚至不能怨父母为何把你生得这么丑,却把妹妹生得那么漂亮;也不该埋怨为何把你生得这么愚钝,或生在这么穷的家庭中。这样说都是不合理的,因为你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你自己宿世所造的业力之所感,绝非父母之过,要怪只能怪自己前生没好好修,没有多积福德,才会得今世如是不如意的依、正之报身。若不能如是思惟理解,而怨天尤人,不能返求诸己,反落邪见,永远无法超脱。在此再提一下关于生育的问题。世人在今世会生育众多子女,大多是由于前生负债累累而来:子女多半是来讨债的,极少是来还债的;所以俗话说:「子女是债」。如果不是来讨债的予女,则会是个乖顺的孩子、或孝子,然而世间上孝子偏偏很少;可知一般的子女都是来索债的,而孝子却是来还债或报恩的。有位女众弟子跟我说,她已经有一个儿子,但因为夫家的人丁不旺,长辈们都希望她多生几个;亲戚朋友也劝她说「只生一个,这孩子会太孤单。」甚至有人吓唬她说,「只生一个,万一这孩予有个什么意外怎么办叩」所以她问我:「要不要再生几个?」我告诉他:「生孩子,甚至于有没有孩予,各有两种因缘,一种是『 修得』 ,一种是『 报得』 ,因此总共有四种情况。」我现在将此四种情
况分别说明一下。
第一,「修得」的多子多孙:这种情况是因为他前世做了许多善事,所以今世获得善果报,生了很多好子女;而他正好又很喜欢有很多子女,且饶资财得以养育众多子女,因此他今生的实际情况乃是如其所愿,所以他所得的是修来的善报。第二,「报得」的多子多孙:这是因为前世多行不美口,今世一方面既拙于生财,另一方面又生了一大堆予女,为了养活这些子女,便把他累得要死,故他所得的反而是恶报,因此子女多,对他来讲并不是福报,而是欠累。
第三,「修得」的没有多子多孙:有人因为修行的关系,前世及今世欠债少,所以没有子女来索债,因此子女少。
第四,「报得」的子孙寡少:有人前世若造了重大的杀业,此世就会感得少子女或无子女之报。杀生之中最严重的是杀婴、 杀胎、 堕胎、或杀害其它众生的子女,例如捕杀幼雏、乌蛋、鱼子,或以小鱼钓大鱼等等。今世或过去世杀害众多幼小生灵或动物,造作这类恶业所得的果报,即感得今世没有子息。此外,子女虽说是债,但子女也是.种「缘」。而「缘」亦有「善缘」与「恶缘」一一种。由于业果因缘成熟,正当你能生育子女的时刻,前世与你结了缘的人,由于业力的牵引,就会来投胎生为你的予女。若此予女过去世与你所结的是恶缘的话,就会常令你「气心恼命」,或多为他忧烦,例如他一天到晚老是害病,你每天都忙着带他到处跑医院、找医生。如果是与你结了善缘的孩子,他一出世就令你很快乐,甚至会令你时来运转,碰到好因缘、或遇贵人,或事业兴旺,而此子女木身,则一切都很顺利:身体好、 功课好,个性也好,从来不用你操心,而且即使你有时骂他,他也不会生你的气;你打他,他也从不会怨你,或怀恨于你。附及,如果是「修得」的无予女之累的因缘,那就应趁这个难得的时机好好修行,善自把握此世「无债一身轻」的时机!下辈子可能债主就临门了。
B 、佛教徒如何面对「老」的问题呢?
我们刚才讲过,「老」是一种苦,这是大家很容易体会的。「老」有那些苦
第一,体衰:人老了身体就衰退了,往口的强健体魄,再也不可复得。牙齿掉光了或咬不动了,背也挺不直了,手脚也不灵活了,脑筋也不管用了,体力也大不如前了,且行动多有不便,实在很苦!
第二,多病:好比机器用久了,就容易抛锚,人老了也是如此,常常不是这里痛、 就是那里不舒服,小病不断,大病亦不能免,怎能不苦呢”当代又多了一个很普遍的怪病「老人痴呆症」,很多人老了都罹患此病,这种老病该如何面对呢?要对付这种病,念佛就行了!念佛之人一定不会痴呆。
第三,没有「前途」、 一般人觉得,老人只有过去,而没有未来;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只等着无常到来那天,这确实是很难忍受的苦。
第四,恐惧感:人老了,最大的恐惧是死亡,然而这又是无法逃避之事。此外,子女成家立业在外,各忙各的,要是病倒了,谁来照顾?要是老得动不了了,生活怎么办?存的钱用光了,以后怎么办?要是老伴儿先走了,我怎么办?如是等种种「恐惧」的阴影,或多或少总是会盘据在老人家的心中,如何不苦呢
第五,孤单寂寞:子女都长大、离关了,有的甚至老伴儿也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孤伶伶的,好苦啊!即使与子女住在一起,年轻人也都忙着各自的事,常常连讲话的对象都没有,实在很苦闷。
第六,放不下:这最苦!人老了,终究有离开的一天,但心中总有很多舍不得、或放不下,或遗憾、未了之事,这是老来最苦之事。
人老了就有如上所说的种种苦,佛教徒应如何面对这些「老」的问题呢?
答:你若全心学佛,就不会觉得老,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第一,学佛的人常念佛、拜佛;因为常拜佛,所以筋骨不容易老化僵硬,即使年老了,也常能保持筋骨柔软;又因常念佛,心即清明,不会像一般人一样变得老糊涂(老蕃)。所以念佛、拜佛是对抗衰老的最好方法。
第二,学佛的人不会恐惧死亡,因为佛弟子了解:世问是由于贪爱而有种种苦,因此能舍而不贪恋;又了解世问本是无常,故能依佛所教而能不贪恋此无常之世问,以求常住清净的佛国净土;除此之外,学佛人自知由于修行及三宝加持,死后不会堕落二恶道,因此不会恐惧死亡。有些老人家学佛很精进,乃至予女要找他闲聊,或要带他去玩,他都说:「不要啰嗦,我没时问,我要念佛做功课,不要打扰我。」这样才是真正老来之福;否则,年轻时烦孩子,老了又烦孙子,一辈子都在忧烦之中,何时能了?学佛之后,「孩子是你的,你要自己负责,我的日子不多,还有生死大事要办。」须能如是坚定,如是觉知。年轻时只为别人辛苦,老了也要稍微为自己的大事打算打算,不要白苦了这一辈子,赶快念佛。儿孙自有儿孙福,别管那么多― 没完的。
第三,学佛的人不会放不下:这也是因为明了世间一切皆悉无常,如幻如化,如梦如影,因而不生迷执、贪爱,所以不会放不下;因此也不会有这方面的苦恼。
第四,学佛的人不会寂寞:因为朝夕念佛,与佛菩萨常在一起,又有许多同修道友,志同道合,共修菩提道业,其乐无涯,怎会无聊、寂寞?
c 、佛教徒如何面对「病」的问题
首先要以智慧观察,信解了知一切病都是业报所致。尤其是往昔多犯「杀生、 捶打、伤害其它众生」如是等业,此为令人今世多病之主因。如…
《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