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字,「测」乃是依于意识而作分别:凡小之人(凡夫、小乘)由于尚未达到佛之不思议、不分别智,尚须依靠心、意、意识来分别诸法,故无法与佛之甚深不思议智相应、相契。以其「测」故,故不能得入,若能当下离心意意识,方能与佛智相应。举要言之,从最高的佛之无上智,到最基础的信因果法,悉皆如是,皆是离心意意识,一念相应,离于言说之境界。一般学佛者最根本的大问题之一, 是对三世因果的信与不信。有些人由于受此问题之困扰,导致修行的境界无法提升,永远困在中下层的一个瓶颈上,高不成、低不就,无法突破。有些人甚至说:「我若能深信三世因果,我便能精进修行。」甚至说:「我就是因为无怯确知是不是真的有三世因果,所以无法精进起来。」这就是他的业障所致。众生自无始以来,依自心意识分别,而造种种虚妄、分别、染污之意业,因而对清净法生不出净信;这不但障碍了「信根」之生长,更障碍了「精进根」之萌发,从而五善根都受到局限,不得发起。
二、信『 六道法」
若对三世因果能够起信,便自然也能信解众生界中六道轮回之基本现象。「六道」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请留意,这六道绝非是「比喻」。由于现代科技发达,很多人的思想亦倾向于以六根征验为主,所以就更加无法信受六道之理了。有人认为这样说是较为「合理的解释」:那是因为佛有大智慧,所以想出六道轮回这种「比喻的说法」,来吓唬我们众生,令我们心生畏惧而赶快修行。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且会落入谤佛、谤法的嫌疑,是有罪过的― 因为这等于是说佛在骗人(所谓「善意的谎言」),但须知,佛已证无上菩提,怎么会连最基础的在家五戒中的「不妄语」戒都还会犯?若如此,佛即是犯戒之人,犯戒之人怎么可能自度一切烦恼,证无上菩提,成就三身四智、 金刚不坏之身,为天人师?是故当知:「佛语谛实,决定不虚」。可是众生以无明故,往往自己在造罪,在谤佛、 谤法,犹不自知。有人问:在不自知之情况下谤佛、 谤法,是否有罪过呢?俗语常说「不知者不罪」,不是吗?答:所谓「不知者不罪」,这是世俗错误且愚昧的说法。其实「不知」本身即是罪:众生因为不知所以才会造罪,若有觉「有知」即不会造罪!以「不知」即是无明,众生皆以无明故,妄造诸业,而妄受种种罪果,枉受轮回。是故众生非以无明(无知)而不受果报,而正好相反,就是因为无明,才造业、受报。以上是依佛法(出世间法)来说。其次再依世间法、国法来说,也是一样:不知者一样有罪。举例来说:在美国,若开车闯「暂停号志」(STOP 斤他),虽然不是故意要闯,而是标志牌被树遮住了,或是天色太暗,视线不良所致。然而后面警车跟来将你栏住,质问你为何要闯暂停标志,你若回答说并没看到那裹有标志,试问:他会不会开你罚单呢?你没有看到标志,并不代表你没有做错,或你的罪状不成立,故照样要受罚。在国法中,其它事亦率皆如是:你若不知某项法条而犯了法,照样要受审判、乃至受。国中的每一位国民,都被认定须知道每一条法律,不能等犯了法,到了法庭,才争辩说因为不知道有这条法律才犯法,因而要求无罪开释,或不接受审判、受,这是不可能的事。回过头来说,在佛法中也是一样:若说因不自觉知而犯了谤佛谤法之过,或其它重罪,以因缘法如是、惑如是、业如是、罪果如是故,依然难辞其咎。自己造罪,自身还是要受果报的。谤佛谤法之人所犯之罪,轻者来世生为愚痴合钝之人,重者则是下地狱,长劫受苦。佛以大慈悲故,为教化众生出苦,而开示令众生离苦解脱的众妙法门;此等令众生离苦解脱、 真实不虚的无上法宝,你却因恶心、或愚昧而加以毁谤,破坏,致令众生迷惑、不得依靠,不得解脱,这是极大的重罪。比较而言,谤法之罪尤更甚于谤佛,因诸佛皆以修「法」而得成佛,若无「法」,则菩萨无以成佛- ― 甚至,若无法,则亦无佛、无菩萨、无三乘贤圣,所以护持正法是最要紧的。为佛弟子,须知六道绝非比喻、亦非象征,不是骗人、唬人的名堂。最近又有人常高唱说:「佛法中的『 表法壮之说,其意即谓:「表法」即象征之法,故此法非实际有。他们实是不解佛义,误解表法之义。其实,「表」为代表、标示之义,例如以莲花代表「入污泥而不染」、「依于水而不着于水」等意义,或以五钴杵表佛之五智等。这些都是佛以大悲大智,为开示众生,令得悟入佛之深理而说的法。如『 法华经脸云:「一切有智之人,皆以譬喻而得开悟。」然而对于无智之人,姑不论你举多少个譬喻,他依然不能解了。佛说法时为何常须利用譬喻呢?因为佛之知见是「现量境界」,而众生尚未达于此智,故其境界非几夫所能知能解者,因此,如此深妙之理如何一讥众生也能信、 能入呢?唯有用譬喻才有可能!经由譬喻而让我们能模拟,从而「比量」地了解其旨。然而有些现象如六道轮回之类,你就不能说它也是「譬喻」了。要决定相信佛为一切智人,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虚语者、不诳语者,故佛所说的一切法皆是如实而说,无有任何一法为虚妄诳人,佛所说的众生界种种现象如六道轮回、及种种儿夫之人无法思议的境界,皆是真实不虚的。乃至于如华严经、维摩诂经里所述及的大神通境界,那些也绝非是譬喻,绝非是在「讲故事」,绝非是为了「骗诱」我们修行而说的子虚乌有之事。我们若是以自己几夫的心意意识去加以妄想分别,而说那些纯是譬喻假托的境界,这等于是在指陈「佛语是虚妄的」。此外,例如佛不请自说的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及其它佛国净土,我们要坚信其一定是真实不虚,定然是真实有的,不是比喻的乌托邦(切莫受近来有些佛学家所作的所谓「佛经中净土之研究」之类的误导)。又有些初习禅的人常爱说:一切净土也是「唯心所造」,故倡言只要求「即心净土」就好了,不用真的求往生。然而所谓「唯心净土」或「即心净土」,并非是指无佛力所成之真实、 可令自他受用之净土。若说「即心净土」即是意味「净土并非实有,而是象征性的寓言」此说则落于最恶的邪知见,亦即是「恶取空」,其恶甚大。如何是「亚心取空」?恶取空乃是没有真正解了「空」义,而计着一切法皆空无所有,计无有善恶因果之空,也就是所谓的「断灭空」,以如是恶见取着附会空义故,令一切善法皆悉落于断灭。这种恶见之罪,果报无量,以其非但自坏善根、而且坏一切众生善根故。当今学佛,这类人比比皆是。因为自无智慧方便,而不能善修般若空慧,以致堕入此种恶知见之中,无法自拔,永断善种,还自以为很潇洒,在修「大智慧」,在「修般若」呢! 这又回溯到我们昨天所讲的:欲修般若,首先本身须有智慧之种(也就是有些「慧根」),方能大致分辨诸法、抉择法门,才不会受恶知识、亚心知见误导而误入恶取空,尚不自知。可是,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才想修习般若,以便开大智慧;现在你却说若没有智慧即不能修般若,这叫我们如何是好呢?若是欲学般若而有此种困难者,则须遵循两条守则:第一、须依止大善知识修学,不能盲修瞎练、闭门造车,断不可自己拿起一部经典霹雳啪啦就看了起来,似懂非懂,依文解义,盲修瞎练,师心自用,这样绝对行不通。若虚心诚意依止大善知识修学,则不会出错,能得正解、正行。第一、、须诚心忏悔、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速开智慧。请注意,求佛菩萨不是「丢脸」的事,因为并非是要你去求升官、发财。(附带一提,可是你若信基督教,天天在祈祷时所祈祷者,无非是在跟耶稣或跟上帝求这求那。为什么基督徒向神求,就不被认为丢脸或迷信,而佛教徒求佛菩萨却是丢脸或迷信的事?这是不是中国人民族自信心丧失、 崇洋,而自加的「宗教歧视」?― 读者详之。)佛菩萨心是极其柔软的,不像我们这样刚强,生就一付铁石一般的心肠,菩萨之心都已调伏到「柔可绕指」的程度,所以很容易受众生的诚心所感动。你若能以诚心来感动菩萨,他们一定会不违其本愿力而来加护,而令你善愿速遂,于如来正法速得信解悟人。以上是讲学佛之人须正信「因果、 六道轮回」之正法。其次,谈到六道轮回这个佛教的根本教义,必须明了它在佛法中的地位为何。举要而言,若无六道轮回,众生即不必修行,释迦如来为太子时也不用出家修道,欲度众生出生死苦轮;因此,以无六道轮回之苦,就不须有菩萨勤苦修行欲度众生,更没有菩萨成佛;没有菩萨成佛,就没有佛说法,因此也就不会有佛法。所以,简单一句话:整个佛法是建构在六道轮迥这个生命现象上,亦即六道轮回是整个佛法的骨架。所以,六道轮回若不成立,整个佛法的房子便都垮了,所以学佛若不信六道轮回,所学佛理无论多么高妙,也只是空中楼阁、野马尘埃。接着,讲到六道轮回这个根本教义,不得不提一下时下很昌盛的「人间佛教」,这是近几十年来才发展出来的「佛教」,目前盛况空前,许多道场、个人都在竭力提倡。虽然如是,但多数人并不深知「人问佛教」的来龙去脉,更不知它对佛教会有什么影响,有些人只看到它很兴旺、大家都在提倡,觉得我若不跟进,就怕落伍、跟不上时代了。事实上,「人问佛教」这名词本身就很有问题,不但有问题,而且是违反佛教的根本教义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佛世尊说法度众生,是要度六道众生的,不但是要度六道众生,而且是要度九法界一切众生;因此若说佛法只是为了「人间」,那么其它五道众生,乃至九法界众生怎么办?故知「佛法」不只是属于人道众生的― 佛法是属于三界六道、九法界一切众生的。因此,「人间佛教」这个名词及宗旨是不应设立的,因为会造成佛法的混淆及误导众生的知见。关于佛说法度「六道」众生,例如佛为人道以外的众生说法,不但大乘经典中有,连小乘阿含经中也有很多记…
《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